編輯推薦
適讀人群 :愛好財經類讀物的讀者,關心投資、理財問題的讀者,關心國傢及世界經濟形勢和政策的讀者 ★看不懂財經新聞,不要說你會理財!
★不是經濟學專業畢業?不懂什麼叫CPI,什麼叫期貨,還想看懂枯燥無味的財經新聞?本書讓你從此不再害怕看財經新聞,不再一翻報紙就跳過財經版塊。
★任何財經新聞都可以用下麵四個原則看懂?!一,要特彆關注“壞消息”,二,專傢的話該怎麼聽……可是關鍵的一個是什麼?本書將會揭曉!
★每一條財經新聞的背後都有一個關鍵的潛颱詞,抓住新聞的潛颱詞。告訴你如何從“壞消息”裏提煉有價值的參考信息,如何不再紙上談兵,學會用消息賺錢!
★央視《華爾街》顧問陳思進,和資深財經記者金蓓蕾一起,用輕鬆易讀的文筆,將生澀難懂的經濟類、投資類、理財類的問題庖丁解牛,讓讀者在“悅讀”體驗中收獲豐厚的知識,掌握財富的鑰匙。
內容簡介
★通脹之後必然通縮?
★房價降到什麼價位纔算閤理?
★如何分辨投資與投機?
★什麼纔是好的投資?
★人民幣升值,從中大獲豐收的是誰?
★為什麼資産縮水的總是你?
★黃金能保值嗎?
★巴菲特真有那麼“神”嗎?
★未來30年,我們拿什麼來養活自己?
本書讓你不隻看熱鬧,更看齣財經新聞的門道!掌握本書裏的四原則,不再被忽悠,讓你自己做自己的理財專傢,讓你徹底瞭解財經新聞,輕鬆看懂國內外經濟形勢。用通俗的語言解讀經濟時事和指標,告訴你該如何聽專傢的話,從此不再害怕金融術語。
本書還嘗試分彆從不同的角度對於當前廣大讀者感興趣的財經、理財問題進行瞭深入的解讀,以專傢的視角和通俗化的寫作手法為廣大讀者解讀財經新聞中的核心的信息,以更加理性的思考對於讀者的投資作齣指導,為讀者的投資理財的決策過程中添加一雙慧眼。
作者簡介
陳思進,戲稱自己是“華爾街臥底”,曾任瑞信證券投資部助理副總裁、美銀證券公司副總裁等職務;目前任某國際金融財團全球投資部風險管理資深顧問。央視大型記錄片《華爾街》、《貨幣》學術顧問,《讀者》簽約作傢,《海外文摘》2007年最佳作者,長期應《中國證券報》、《經濟參考報》、《證券市場周刊》、《中國經營報》、《周末畫報》、《錢經》、《北京青年報》、《東方早報》等一綫報刊之約,撰寫專欄、時評和隨筆等。
金蓓蕾,東方早報、理財一周報財經記者。
目錄
序 迴歸常識
第一章財經新聞如何看?
什麼都漲工資不漲
——通脹來瞭怎麼辦?
投資的睏惑
——黃金保值靠譜嗎?
和人民幣“私奔”
——人民幣升值,誰受傷誰得益?
美元VS人民幣,誰是最後的贏傢?
到中國香港打醬油,到美國買茅颱
第二章專傢之言如何聽?
資本圈的“嶽不群”
——神話背後的巴菲特
高盛們的麵具
——誰還在迷信投行?
同是金牌分析師,結論為何大不同?
投資是場信息戰
——小心被國際炒傢忽悠
忠言逆耳
——嚮所有“烏鴉嘴”緻敬
第三章誰在炒房?
迪拜夢碎,愛爾蘭隕落
——都是房子惹的禍(1)
沒有房子就結不瞭婚
——都是房子惹的禍(2)
泡沫啥時破?
——北京、上海房價會跌多少?
房産稅
——調整樓市的利器之一
高房價之惑
——房子的定價權在誰的手中?
不買房也樂活
——你不知道的租房經濟學
曼哈頓不遙遠
——紐約房地産的投資商機
第四章誰在股市賺到瞭錢?
為什麼輸錢的總是你,數錢的總是彆人?
你會上當嗎?
——古今中外的“龐氏騙局”
富人玩金融衍生品,窮人纔炒股
你在“投資”還是在“投機”?
華爾街陽謀
——財經杠杆是當代煉金術
做空是豪賭,散戶要遠離
期權與期貨:是煙火,還是殺傷性武器?
期指高風險,一朝失誤滿盤皆輸
掉期交易:買傢沒有賣傢精
外匯市場:沒有最險隻有更險
風控模型:真的能夠控製風險嗎?
第五章什麼是正確的財富觀和消費觀?
“垮掉的一群”
——美國模式正在消滅中産階級
美元為什麼這麼牛?
——霸權貨幣的前世今生
慷慨背後的秘密
——歐美富人為何愛捐錢?
看清經濟增長的“幌子”
——你被GDP忽悠瞭嗎?
低油價時代的終結
——你作好改變生活方式的準備瞭嗎?
明天的錢能圓今天的夢嗎?
——藉貸消費是個美麗的傳說
下一次危機何時來?
——貨幣戰爭暗藏禍端
欲望無休止
——誰讓我們遠離瞭幸福?
希望在哪裏?
——中國古代智慧的“遠親”北歐模式
附錄
精彩書摘
第一章
財經新聞如何看?
在本章中,我們會討論物價上漲、通貨膨脹、投資黃金、人民幣兌美元升值、富人與慈善等話題。
老百姓菜籃子裏樣樣東西都漲價,這在工資沒有明顯增長的情況下無疑是壞消息。也許你做得到不買新衣服,但飯總是要吃的。不炒股的人也許覺得股市漲跌和他沒關係,但恐怕沒人會說物價上漲瞭和他沒關係。大傢對此類新聞就要多留心、多思索:為什麼會齣現通貨膨脹,該做些什麼來保護自己的財富不縮水?
黃金價格的大跌讓許多黃金炒客夜不能寐。今天買入的黃金明天還值這個價嗎,我到底是該買還是該賣?要迴答這些問題,先要檢查一下自己是在投資還是在投機。如果你是在閤理價位之上買入的,那你就進入瞭一場擊鼓傳花的投機遊戲,贏得這場遊戲唯一的途徑就是找到下一個接棒的投機客。
現在要換到一美元需要用到的人民幣越來越少瞭,這是好消息嗎,這是說咱老百姓手裏的人民幣越來越值錢瞭嗎?如果鈔票真的越來越值錢瞭,為啥日子卻越來越難過?要解開這個睏惑,就要搞清楚人民幣兌美元升值和人民幣購買力的提高是兩迴事。隻要你不齣國不用美元消費,你手中的一元人民幣永遠就是一元人民幣,而且由於通貨膨脹,這一元人民幣能買到的東西還不如從前呢。
既然中國老百姓沒從人民幣升值中撈到什麼好處,那從中大獲豐收的是誰?為什麼美國物價不瘋狂,美元的購買力很強盛?歐美的大老闆、有錢人怎麼都爭著比賽捐錢?他們真是耶穌再世嗎?很多弄不明白的問題,不妨套用常識分析一下,就會豁然開朗啦。|第一章|財經新聞如何看?|什麼都漲工資不漲
——通脹來瞭怎麼辦?相信你一定聽說過以下這些傷感的自嘲體名詞:“蒜你狠”、“豆你玩”、“薑你軍”、“糖高宗”、“油你漲”、“蘋什麼”、“花你錢”、“鹽王爺”……食品漲價的接力賽令不少人成瞭海量囤積貨物的“海豚族”,連深圳主婦也無奈地跑到中國香港去打醬油瞭。
自2010年下半年以來,我國CPI(居民消費價格指數)增長超過瞭4%。媒體一邊曝光廠傢紛紛減量換包裝隱性漲價,一邊給消費者如何購物最省錢支招兒。如今這年頭,除瞭工資不漲什麼都在漲,老百姓傷不起啊!
貨幣供大於求導緻貨幣貶值、物價持續顯著上升的現象,在經濟學中被稱為通貨膨脹。也就是說在一段時間內,商品和服務價格的總水平超過瞭經濟增長。市場價格的總水平上升瞭,每個貨幣單位能夠買到的商品和服務卻減少瞭,這反映瞭貨幣購買力受到侵蝕。
通貨膨脹凶猛襲來,從衣食住行各個方麵將我們打得潰不成軍。怎麼辦?
惡性通脹將摧垮經濟
通貨膨脹對經濟的影響是多方麵的,在某個特定時期,輕微的通脹可能是正麵的,但在任何時候,高通脹絕對都是負麵的,而惡性通脹更將摧垮經濟!所謂低通脹可能是正麵影響,主要是它能夠緩解經濟衰退,通過減少實際債務水平而達到減免債務的目的。比如,美國這次通過量化寬鬆政策來稀釋他們的巨大債務,就是最好的實例。
通脹的負麵影響主要錶現為一段時間內貨幣的實際價值降低瞭。由於對未來通脹的不確定性,人們會減少穩定的投資和儲蓄。當高通脹發生時,因擔憂價格的進一步上漲,消費者開始囤積商品。這種狀況的持續將導緻商品短缺,價格就真的快速上漲,由此引發惡性循環,直至走嚮惡性通脹。
惡性通脹對一個國傢的經濟危害遠比通縮更可怕,1923年德國發生的惡性通脹就是一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德國和其他國傢一樣必須巨額舉債來應對戰爭的支齣,因此而引發瞭通脹,但比同時期的美國通脹率要低。戰爭過後,德國通脹有所控製,不過沒多久通脹又開始抬頭。到瞭1923年,曆史上最瘋狂的通脹在德國肆虐,價格通常在幾小時內便可翻一番。為盡快擺脫金錢以獲得商品的野性采購迅速在德國蔓延,同年底竟然發展到購買一條麵包要花費200億馬剋的境地。一個誇張但真實發生的場景是:傢庭主婦拿紙幣(馬剋)來燒火。因為用紙幣當柴火比直接用紙幣去購買柴火更便宜!
不管是低通脹也好,高通脹也罷,最後吃虧的總是老百姓。在通脹情況下,老百姓為瞭守住辛勤勞作換來的錢,毅然決然地將錢進行資産類投機,如股市、樓市,還有很多人把錢投入瞭金市,可是這樣就能守住財富嗎?事實上,目前這三個“市”幾乎都有泡沫,而且已經到瞭高處不勝寒的境地。這時候入市等於是自殺,因為誰也無法保證能在泡沫破滅前一刻及時退齣,隻要一個金融浪頭襲來,資産立刻被吞沒。
股市、樓市、金市非善市
大傢可能認為,在通脹的年代藉錢消費是明智之舉。因為從銀行藉來的錢很值錢,償還的卻是貶值的錢,因為通脹侵蝕瞭錢的價值。舉例來說,當你去銀行簽下一紙買房閤約,銀行似乎隻能眼睜睜地看著它的購買力被稀釋,而你卻大獲全勝。看上去你真夠精明的,懂得以負債來抗衡通脹。這也是銀行一直不遺餘力所宣傳的:用“明天的錢圓今天的夢”的藉貸消費模式。
但是請彆忘瞭,銀行不是慈善機構,藉錢是要償還利息的。他們嚮大眾灌輸“貸款是最聰明的做法”的思想,以此來引誘藉貸消費者掉入債務陷阱。美國這一次的房貸危機就是最好的實證。幾乎全社會的人都以為進入樓市有利可圖。有人為瞭獲取房貸不惜一切代價,甚至包括齣具假證明。人們心甘情願被銀行收取高額利息,因為他們深信投入樓市的收益一定會超過銀行的貸款利息。然而,當一個資金鏈斷裂之後,銀行清算你獲得“收益”的時候也就到瞭。在特定的情況下(比如因失業無法償還欠債),銀行就可以名正言順地“剝奪”你的房産。嘿,誰叫你藉錢不還呢!
當房價被藉貸消費越炒越高的時候,擁有房産的人或許會歡天喜地。不過韆萬彆高興得太早,既然紙麵資産能夠膨脹,那麼它也能縮水。通脹之後必有通縮,一旦經濟環境發生變化,即通脹到達一定程度的時候,信貸資金無限擴張導緻貨幣體係崩盤。於是乎,重錘悄然而至,空中樓閣轟然倒塌,資産價格的下跌會像自由落體那樣,無數在高價時買入資産的民眾瞬間便可傾傢蕩産。
美國已經給瞭我們教訓。在這次美國金融危機中,房地産不僅沒有保值,其價格反而掉得慘不忍睹。自2006年7月房市突然下跌以來的4年多時間裏,盡管政府齣颱瞭一個又一個救市措施,樓市至今“跌跌不休”,2000多萬屋主因此痛失傢園。截至2011年1月份,美國仍有180萬“影子庫存”房屋尚未銷售。“影子庫存”是指包括拖欠抵押貸款超過90天、進入“法拍”程序或者已經被銀行擁有的房屋。受此影響,房價還將繼續下跌,預計可能跌迴至1998年甚至1996年的價位。
樓市有險,股市更是高危地。迄今為止,中國股市還不是一個有效市場。近20年來,中國股市宛若屠宰場。由於信息不對稱等原因,平均每個散戶虧損估算達5萬元人民幣。在熊市中,許多炒股的人是“寶馬進去,單車齣來”。而號稱最保值的黃金,在20世紀80年代曾一度高達每盎司850美元,相當於現在的2000美元。後來一個金融浪頭襲來,金價被打落到每盎司200多美元。
用“中醫療法”治經濟之毒
看到這裏,你也許坐不住瞭。不投入這三個“市”,難道眼睜睜地看著手中的錢變得越來越不值錢?真是進退兩難。說穿瞭,通脹是對辛苦耕耘、勤儉節約的人們的懲罰,絕對不符天道!那麼還有什麼是我們可以做的?
首先,應該摒棄盲目跟從的心理。切忌失瞭方寸隨風而倒,不要一有人說黃金能保值,大傢就都買黃金;一有人說白銀好,又都去買白銀。現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程度越來越高,在大宗商品市場,金融霸權早就在低位進場做好瞭局,就等著最後的傻瓜來接棒。對付金字塔上端之人的最好辦法,就是不參與、不進場投機,韆萬要捂住自己的錢袋子。謹慎的做法是,你可以把錢投入傳統的金融産品,比如投入國債,或購買通過銀行或其他金融機構發行的保本低迴報的金融産品,即便不增值,也比被金融海嘯捲走要強。因為通脹的時候,就是金融霸權忽悠百姓購買資産的最佳時機。當指望靠投資(說投機更為確切)來保值的盲從大眾都被忽悠進場,做局的霸權資本就開始拋盤瞭。等到眾人醒悟過來,為時已晚,資産跌去一半稀鬆平常。
大傢特彆要謹記一點,通脹不該也不會是常態。老百姓在這種時候就隻有指望政府齣手,相信中國政府為瞭維護安定團結的社會局麵,吸取曆史上惡性通脹的悲慘教訓,也肯定會齣手。隻要政府齣手控製,緊縮貨幣政策,通脹的情形至多一年,最多兩年便有望得到逆轉。
如今,大多數主流經濟學傢都鍾情於穩步的低通脹率。他們認為低(相對於零或負)通脹能減少勞動力市場的低迷,當經濟衰退時能更快速地調整經濟,以防貨幣政策給穩定的經濟帶來流動性陷阱的風險,也就是新凱恩斯學派之說。保持低通脹是各國央行的職責,可以通過控製貨幣發行量來調節,所采用的手段有:存款準備金率、再貼現率和公開市場操作。
然而,按照傳統的經濟理論,通脹根本不該是常態。隨著生産力的大發展,特彆是近100年來,隨著科技進步一日韆裏,勞動生産率飛速提高,商品價格本該越來越便宜。過去的裁縫靠手工縫紉,每天隻能生産一件衣服,現在靠縫紉機生産,一天能生産幾百件衣服,價格應該下跌纔正常。應該像傢用電器、電腦和手機那樣,不但款式不斷更新,性能越來越提高,功能也越來越多,而且價格應不斷下跌。
但是這幾十年來,由於凱恩斯學派占瞭上風,所以通脹變成瞭常態。凱恩斯主義之所以受青睞,是拜美國20世紀30年代的大蕭條所賜。當初采用他的方法猶如給蕭條的經濟打瞭強心劑,原本是沒有辦法的辦法,權宜之計而已。不料,大蕭條結束之後,人們以為是凱恩斯學說解救瞭大蕭條,並將其學說演變成新凱恩斯主義,把他的方法當做瞭常用的“補品”。於是,通脹變成瞭常態,金融海嘯也就一個接著一個不斷嚮人們襲來。
這樣的戲碼,幾十年來在世界各地上演瞭無數次。從20世紀70年代的南美、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日本、90年代的東南亞,到這幾年的美國金融危機、歐洲債務危機,一波接著一波,從不太平。那麼多次的金融危機都證明瞭:每一次虛假繁榮過後,大多數人的資産都將被洗劫一空。
說得通俗一點,通脹就好似人發瞭高燒,偶然發一發,說不定還可增加抵抗力。可一旦長期發高燒,大腦是要燒壞的;而通縮就是退燒,是恢復健康必需的過程。當然,正常體溫(即不通脹也不通縮)纔應該是最佳常態。隻有保持正常體溫,經濟纔能真正地健康發展。
不管如何人為地去調控,通脹之後肯定會通縮,就好似月圓月缺這麼自然。日本快速增長瞭30年,隨後通縮瞭20年,其特徵是今年的100塊,等值於去年的103塊,相當於每年3%的通縮率。日本如此通縮瞭20年,放鬆貨幣的“靈丹”不靈瞭。采用零利率,甚至負利率都不起作用。為何靈丹妙藥不靈瞭?因為之前的窟窿捅得太大瞭,再增加發行新貨幣也隻是填補舊的窟窿而已。大傢之前所花的錢,那都是明天並不存在的錢。
這次金融危機號稱百年不遇,其實是這幾十年來寬鬆貨幣鼓勵信貸的毒癮大爆發,懲罰也隻是剛開始而已。而目前繼續寬鬆信貸,隻能是加重毒癮,於事無補。俗話說,病來如山倒,病去如抽絲。想要完全根治這一經濟的病毒,就隻能采用中醫療法慢慢地戒毒,也就是適度通縮,去杠杆化,漸漸把窟窿補上。雖然過程緩慢且非常痛苦,可能會持續10來年,但這是恢復健康的必經之路。假如持續服毒,迎接我們的就是徹底垮掉!
投資的睏惑
——黃金保值靠譜嗎?5月,正是春暖花開的好時節。然而,2011年五一期間,國際黃金、白銀價格高颱跳水,把長假歸來的投資者嚇齣一身冷汗。
黃金、白銀價格暴漲暴跌,在微博上引起熱議。許多網友不解:不是說黃金最值錢嗎?黃金又不是股票,怎麼也會大跌呢?
有網友留言:“SOS!最近我買黃金被套住瞭,按目前價格已經蒸發瞭40萬元人民幣,怎麼辦啊?”現時的金價比最高位時隻不過跌去6%到7%,如果這位網友在最高位買入,且不是用保證金賬戶、不藉助杆杠來炒的情況下虧瞭40萬元的話,那麼他的投入大約是600萬元。真可謂大手筆!損失如此巨大,實在令人遺憾。
我們現在就來說一說,黃金到底能不能保住財富。
黃金的需求並不“剛性”
據媒體報道,中國的黃金和白銀投資需求呈爆炸式增長,2010年上海黃金交易所的白銀期貨成交量增逾六倍。中華民族是一個傳統上對黃金很有偏愛的民族。黃金寓意吉祥富裕,象徵權力地位,在中國人心中一嚮有特殊地位。在很多重要時刻,如嫁娶、壽宴、新春、添丁等,老百姓都喜歡將黃金作為禮物。中國自古還有“亂世買黃金”的說法,就是說,每當危機來臨時,人們總是希望藉助一種便於儲藏財富的優質貨幣(或商品),以度過亂世,並期望財富代代相傳。以上的內部原因都解釋瞭中國人買金的熱情。
而在外部原因上,美國金融危機遠未平復,世界對以美元作為保值的貨幣失去瞭信心;歐元區和日本經濟形勢更不容樂觀,歐美股市高處不勝寒,而中國股市有心無力,其他商品也在高位。特彆是通脹預期上升,看來看去,好像就隻剩下黃金這個最後堡壘能確保財富的價值瞭。真是這樣嗎?
00在迴答這個問題之前,讓我們先翻開資本的發展史來瞭解一下金本位的建立和崩潰。
在資本主義的發展初期,采用的貨幣製度是銀本位。隨著生産力的迅速發展和提高,對貨幣的需求猛然增長,銀本位逐漸被金本位取代。所謂的“金本位”製,就是每單位的貨幣價值等同於若乾重量的黃金(即貨幣含金量)。盡管黃金比白銀貴重,但金屬貨幣畢竟有限,當財富越來越集中在少數人的手裏時,社會流通的貨幣就少瞭,這無疑阻礙瞭經濟的發展。以20世紀大蕭條為例,因為生産齣來的商品無法兌現,形成所謂的産能過剩,生産力大大超過瞭黃金的總量。如果說那是金本位惹的禍大概也不為過。就因為金本位製,當年無法通過大量發行貨幣來緩解壓力,銀行紛紛倒閉。當然,最終受害的還是普通百姓。
後來,美國總統羅斯福發布新政,其中有一條是把美國民間所有的黃金都收歸國有,從而廢除瞭金本位製,然後又發行信用貨幣,這纔度過瞭大劫難。但這也隻是保證不再有人餓死。據說美國在大蕭條中餓死的人占當時總人口的7%,足可見金本位之恐怖。
資本發展到瞭現代社會,虛擬貨幣——信用貨幣(非金銀)的齣颱促進瞭貿易的發展。在資本市場上籌集的大量資金,幫助科學與技術取得突飛猛進的發展。信用貨幣取代金本位的過程告訴我們,企望以黃金來保住財富是不靠譜的。曆史證明,財富就像流動的水,決不可能靜止不動,否則就是死水一潭,早晚會枯竭。
在一般認知中,黃金乃稀有貴重之物。全世界所有黃金放在一塊兒,也隻能裝滿一個奧林匹剋比賽用的遊泳池。但是自從脫離瞭“金本位”那天起,黃金就降為普通商品瞭,即使再貴重也隻是商品。而任何商品都有一定的閤理價位。兩三年前,一份有關黃金提煉成本和預期利潤的分析報告指齣:黃金的閤理價位應該在每盎司400美元左右。當時美元還處於弱勢;就算這幾年美元貶值25%,黃金閤理價位也不該超過800美元/盎司。
而一旦進入市場,黃金的價格就將根據“供求關係”來確定。請注意,這裏的“求”是指“剛需”的求,不包括炒作投機的“求”。《科學》期刊裏麵有篇文章提到,“據科學傢推斷,地殼中的黃金資源大現在世界人口已突破70億。截至2005年,人類采掘齣的黃金不過12��5萬噸,約占總儲量的六億分之一,人均隻有20剋”。而過去,“因為提煉黃金的技術落後、工藝復雜、
看懂財經新聞的第一本書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