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紹興文化積澱深厚,遺存大量曆代刻石與碑版,成為今人研究當時社會政治和經濟發展情況的珍貴史料。其中存世最早的首推秦始皇東巡時所立的會稽刻石。
评分印刷質量不錯,值得收藏。
评分秦會稽刻石集聯會稽刻石 秦始皇三十七年(公元前210年)巡狩會稽山時刻,篆書。是始皇東巡六大刻石之一,風格似嶧山碑,筆緻工整,結體規格化,是掌握小篆結構的重要資料。原石唐以前已失,至元代有重刻本,現存者為以元重刻本為底本的再翻本,幾經翻刻已失原跡風韻神貌,僅保存結構原樣,因太偏於外錶儀態的圓整規範,已失秦篆生動活靈的筆勢。----《古代碑帖鑒賞》 費聲騫
评分 评分非常好的實用書,買來創作用
评分2會稽刻石
评分好書,文字清晰!送貨快!
评分 评分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帝三十七年),秦王嬴政齣遊,在現紹興境內,“上會稽,祭大禹,望於南海,而立石頌秦德”。此刻石世稱“會稽刻石”,由於係由李斯撰並書,故俗稱“李斯碑”。碑文三句一韻,每字四寸見方,以小篆書寫,共289字,其內容主要稱頌秦王統一中國的業績及秦王朝奉行的大政方針。後來司馬遷將此全文載入《史記·秦始皇本紀》。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