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90%以上的人,英語學習方法都是錯誤的。
擺脫錯誤觀念,你也能學好英語。
20年中美雙重英語教學實戰經驗,讀者苦尋多年的漏屋老師,解密最適閤中國學生的英語學習之道
國內外百餘網站轉載,天涯論壇韆萬粉絲膜拜貼 《告訴你外語學習的真實方法和誤區分析》全新修訂擴充版。
中國英語教學中常有的錯誤觀念:
1. 有外語環境,很好能齣國;
2. 很好能多跟外國人交流;
3. 有人能糾正我說外語時的錯誤;
4. 背單詞太難,單詞量不夠;
5. 語法熟練,說句子就正確瞭;
6. 要多背誦,外語主要靠記憶力;
7. 一定要模仿純正的外語發音;
8. 一定要練習連讀和吞音;
9. 學外語必須重復練習再練習;
10. 書上教的英語都過時瞭。
現代外語教學的研究結果顯示,成年人錯誤的外語習慣以及錯誤的發音一旦形成,基本上是終身無法修復的,造成大傷害的就是口語錶達。所以一定要在開始學的時候就使用正確的方法。
作者通過對中國、加拿大、美國留學生、移民的外語學習及應用情況調查,以及自己多年來的教學經驗,和近些年外語教學研究的先進成果,全麵論述瞭外語學習的誤區,以及在不同環境和條件下外語學習會齣現的各種情況,意在幫助讀者建立學習英語的正確理念和指導大傢製定個人學習策略。
漏屋,人稱Stone Chen,2000年到加拿大從事風險投資,其間長期輔導加拿大中國移民的英語學習。2002年在加拿大獲工商管理碩士學位後,迴國從事英語教學和教學管理工作。
曾擔任前華爾街英語資深校長,並為洋話連篇、培生教育、新世界教育等多傢知名外語教學機構提供教學管理谘詢和顧問。
在在各大高校,國傢各部委和企事業單位,著名外企等舉辦英語學習方法講座數百場,剖析中國學生學英語的普遍問題,後將這些講座中所講的問題進行總結,以“漏屋”為筆名,寫成《告訴你外語學習的真實方法和誤區分析》一文,於2006年開始發布在天涯論壇,獲得韆萬粉絲追捧,百餘網站轉載。
2008年迴到加拿大潛心係統地研究英語學習和教學方法,並對國外中國留學生的英語學習情況做深入調查,曆時三年完成此書。
現旅居美國,從事中國留學生的英語輔導和漢語教學工作。
前 言
第一章 愛之愈深、誤之愈切
一、標準發音
騾拉怕路雜
嘴不教,耳之過
聽不嚴,誰之惰?
京城難學“滿大人”
矯枉須過正
近墨者赤、近硃者黑
二、外語環境
老中流浪記
房東下崗記
小班純外教
大班純中教
知不知,是知也
隻言片語
三、誰被歧視
童言可畏
未可同日而語
童言童語
馬太效應
紐約人在北京
漢語最難學?
四、言早必失
子欲避之,反促遇之
中介易改,石化難移
言之諄諄,聽之藐藐
你有來言,我無去語
知錯不改,善莫大焉
英語角盡顯小聰明
西街上流行洋涇浜
五、村學究語
街談巷語
浮文巧語
殊言彆語
訛言課語
虛辭浮語
作言造語
豪言壯語
小結:語言環境的啓示
第二章 我思故我“說”
一、十聾九啞
不知所雲
詞不達意
不治之癥
聽而不聞
確而不定
二、外語思維
心理學界的“保爾”
“M.I.F”是神馬?
找“廁所”的有木有!
“貓頭鷹”的網絡
“思”可而止
馬剋思可以說“不”
三、談單詞
存儲方式
數量不少
常用不多
要求不同
威廉大帝
知難行易與知易行難
四、講語法
有法難依
“麵條兒”的語法?
拉森-弗裏曼次序?
語法的含義價值?
若隱若顯?
建立語法網絡
莫知所以然?
五、論記憶
四十而不惑
慢就是快,少就是多
不一樣的記憶
老大不努力,少壯徒傷悲
讀書何必要朗朗
大驢子發言人喜歡這一個……
活得不容易
六、說文解字
中國腦袋多根“筋”
美國文盲4000萬!
自然拼讀 PK整體語言
字林高手
浴缸效應
音標的煩惱
小結:端正觀念
第三章,探尋最佳方法之路
一、世紀之戰
倔強的拉丁文教師
巴甫洛夫和曹孟德
假包辦真自願
喬姆斯基的挑戰
“學”-“習”之爭
剋拉申如是說
孤島餘生
二、涉獵終極禁區
達剋斯-布洛卡公案
語言學專傢弗洛伊德
打開“黑匣子”的加拿大人
赫伯學習
沉默是金
我的左腳
三、雙語迷蹤
關鍵期之爭
達爾文主義
一頭兩製
盲人摸象
四、後方法時代
沉舟側畔
策略取代方法
全能老師
小結:未來之路
第四章 理通法自明
你是什麼“學”型?
你是什麼級彆?
一、入門期(Early Stage)
先詞後句
羅塞達石碑
T. P. R.
三“猜”而後行
多聽、少說、不讀寫
頂級培訓中心
偏要當文盲
階段小結
二、提高期(Upping the Ante)
教和學語言的藝術
視覺輔助輸入
T.P.R拓展教學
A.L.G教學
任務型語言教學
過程控製
階段小結
三、增長期 (Getting Serious)
突擊詞匯量
聽力策略
電影與廣播
該齣口時就齣口
化整為零與化零為整
階段小結
四、高級期(Scaling Everest)
語法被需求
口音傷不起
When in Rome, Do as the Romans Do
不知足者常樂
後 記
第一章愛之愈深、誤之愈切
如果你隨便問一下周圍學過一些外語的人,在外語學習中遇到最大的問題是什麼,大部分都會說是啞巴英語。如果問:你認為應該如何學外語?怎樣學的效果最好?大部分人都會得到這樣的迴答:
1.要有外語環境,最好是能齣國,在國外的外語環境中不久就會說好外語瞭。
2.要盡早多開口說外語,最好能有機會多跟外國人交流;
3.最好有人能不斷夠糾正我說外語時齣現的錯誤。
4.英語不好主要是單詞量不夠;但背單詞太難瞭。
5.要學習語法知識;如果語法熟練,說句子就正確瞭。
6.學習外語就要多背誦,學外語主要靠記憶力。
7.想要糾正發音,一定要聽和模仿標準的、純正的外語發音。
8.不會連讀影響瞭聽說能力,所以要練習連讀和吞音。
9.學外語必須不斷地做重復練習,Practicemakesperfect.
10.以前我們學的外語是外國人現在都不用的過時英語或書麵語,我要學口語。
如果這些答案跟您的基本一緻,那麼很遺憾地告訴您,您對外語學習的認識不但是錯誤的,而且是和事實是正好相反的。您沒看錯,我說的正是:以上這些概念不但錯誤,而且與事實是正好相反的!大傢不用驚訝,分析一下很快就能明白其中的原因。
Strozer在其所著的《成年後的語言習得》一書中這樣評述:如果對語言結構的理解是完全錯誤的,關於語言的概念是非常不閤理的,那麼教語言的方法隻能給人帶來危害。誤用瞭不科學的方法,損失的不僅僅是時間和金錢,最可怕的是它可能會給自己或他人的外語能力帶來瞭難以彌補的永久性損害。這也就是為什麼說我們在探討外語教學和外語學習之前,一定要理解外語學習的基本科學原理是什麼,更是一定要最先分析我們目前對外語學習的誤區是什麼。
我們拿一個比較簡單容易理解的關於糾正發音的誤區問題和大傢一起來分析一下先。
一、標準發音
大傢一般都自然會認為,要想學好英語的發音,或糾正自己不標準的發音,那當然要去聽純正的,標準的發音啦,最好是專門聽地道的英國音或美國音瞭。可韆萬不能聽一個發音不標準的人的發音,會把我給影響壞瞭!這樣想沒錯吧?不幸的是,這種想法非常錯誤。正好相反,想要把發音練標準,最好是多聽各種非標準音。也就是說,是通過聽各種不準確的發音來把發音練標準的。成年人想要糾正發音,長期隻聽標準音不但沒有效果,大部分情況下反而會使錯誤更加嚴重。
怎麼會是這樣的呢?難道我們的直覺都錯瞭?是的,我們的直覺錯瞭!這一結論,最初還是美國語音專傢在對在對日本人說英語的口音研究後發現的。這裏還有一段有趣的曆史。
騾拉怕路雜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美國和中國軍隊並肩作戰打日本鬼子的時候,狡猾的日軍經常偷襲中美盟軍,並且還化妝成中國軍隊或中國老百姓讓美軍上當。當時美軍除瞭教導士兵們從身高和腿的形狀來判斷是不是冒充的日軍外,還特地發明瞭一個中美盟軍共同使用的戰地口令:Lollapalooza。因為這個口令中國盟友都能說的非常清晰,跟中文騾拉怕路雜發音差不多。但對於日本鬼子來說,由於他們說英語時的口音特點是R和L不分,所以就算是漢語和英語都會講的日本人,也無論如何說不利落這個口令,是敵是友一聽便知,甭想靠學說我們的口令來濛混過關。美國哨兵當時接到的上級命令是:一問‘口令!’,對方迴答如果嘰裏咕嚕的像是:‘Ro-ra-ba-roo-sa’,肯定是鬼子,立即機槍掃射根本不用猶豫!
當時美國的戰爭部和海軍部給來中國參加抗日的美國海軍陸戰隊員每人發瞭一個《中國生存口袋書》,其中有一章叫做如何發現日本鬼子(HowtoSpotJaps),上麵就這樣講到:如果碰到瞭可疑的人物需要判彆是中國人還是日本人,隻要讓他學說一下‘螺拉怕路雜’他就冒汗瞭。日軍想冒充成我中國軍民的計劃,就這麼被他們不爭氣嘴都給搞砸瞭。可想當時日軍偵查兵潛伏到盟軍的軍營附近,好不容易偷聽到瞭這個口令,當時也都得鬱悶壞瞭,迴去沒法交代呀!這要是嚮小隊長報告時嘰裏咕嚕說不清楚,還不得被小隊長三賓地給?
上圖為二戰時期美軍軍需特勤部門編寫的《中國生存口袋書》。
這本口袋書和這個口令在二戰後因為有種族歧視的成分被禁止使用瞭。不過當時在抗戰期間我們這樣歧視敵人的缺陷也沒錯兒,戰後要和平發展瞭當然不一樣瞭。二戰後這個Lollapalooza典故沒人提瞭,又流傳齣瞭一個與時俱進的新典故:一日本遊客在紐約問路,當地人跟他說:‘Turnrightatthenextlight.’日本人暴汗。到底是在下個‘右轉路口(right)’處右轉,還是在下一個‘紅綠燈(light)’處右轉?更有甚者,美國的語言學傢StevenPinker在1992年去日本講學時,日本的語言學傢Yamanashi見到他的第一句話,就說瞭一個有關日本r和l口音的笑話:InJapan,wehavebeenveryinterestedinClinton‘serection.(把election故意說成是日本口音的erection,諷刺當時剋林頓的醜聞)。
由於日本人說英語時的這些口音特點,引得戰後美國研究口音問題,多半是以日本移民為研究對象。在這裏我們也先聲明一下,這一部分有關發音的內容也僅是陳述一下曆史事實,不搞種族歧視啊。
嘴不教,耳之過
那為什麼做語音實驗會找日本人呢?大傢普遍的迴答是:因為日本人說英語的發音很難聽。那為什麼日本人發音難聽呢?以前每次講課中這麼提問,聽眾總發齣些笑聲,很多人都迴答說日本人舌頭硬。其實日本人跟大傢一樣,舌頭並不特殊,發音不準的原因是因為他們的日語造成的。
大傢都知道英語有大約44個發音(元音加輔音),而日語隻有大約20來個音。不是聽說日語有50音圖嗎?很遺憾,日語的五十音中很多音是重復的。比如第一行元音:阿姨勿愛我(あ,い,う,え,お,的近似漢語發音錶示,大傢彆太較真兒啊),確實是不同的5個音,但到瞭第二行哢嘰褲開口,卻是隻多瞭一個音,即輔音K,其他是藉第一行元音拼齣來的(K-a,K-i,K-u,K-ai,K-o),浪費瞭4個指標;又如Na行拿你牛奶喏,又隻多瞭一個輔音N,其他仍然是拼齣來的……到瞭最後三行,音都不夠拼的瞭,居然還拿瞭前麵幾行一些用過的音來湊數。所以這樣不斷湊下來,總共沒多少真正獨立的發音。這個缺音的特點,再加上不像漢語中有四聲和同音字,其結果就是,同樣屬於單音節發音的語言,但日語說一個詞時必須使用一大串單音的組閤。所以用漢語一個單音就能錶示的字,日語往往是滴裏嘟嚕一大串,說得很纍人。而當日本人在學說英文時,由於缺音,很多英語中的發音是發不齣來的。比如R和L這兩個音在日語中沒有,隻有一個與這兩個發音相近的ら音,聽起來又像Ra又像La(日英雙語發音都標準的人,一般認為這個音中含有相當於英語70%的R音,20%的L音和10%的D音)。英語中很常用的Readandwrite,日本人隻能說成LreadandLright,聽起來像LeadandLight.而當說LeadandLight時,他們仍然說LreadandLright,聽起來又像readandright。但基本上是L和R無法區彆,在說英語這兩個音時都發不準。有的人R說得更好些,有的人說L更準確些,但很少兩個同時都說得好。這是個很典型的日語口音現象。由於這兩個音的混淆會産生嚴重誤解,所以也是造成它非常受到關注的另一個原因。
於是,當時哈佛大學在研究發音問題時,就找瞭在成年後纔移民到美的日本人做實驗。首先詢問這些被實驗者,Read和Lead兩個音,大傢知道它們發音不同嗎?大傢一緻迴答非常知道。再問那為什麼會說錯,有的說我們的口腔結構不同。有的說我們的發音部位跟你們的不同,我們靠前,你們靠後。也有人說我們舌頭硬,老美舌頭軟。的。這些迴答是否正確呢?為瞭搞清楚這個問題,專傢們接下做瞭這樣的實驗:在不給看拼寫的情況下,讓這些日本人聽許多R或L打頭的詞,然後做二選一的答案。比如說:Right或Light,Rap或Lap。做完瞭測試,發現大傢答案的正確率是50%。大傢已經發現問題瞭吧,二選一的測驗答對瞭一半,實際就等於是全都不會,純粹瞎懵就會答對一半。當看到這一結果時,測者和被測者全傻眼瞭。因為如果是全對瞭,說明聽力本身沒有問題,毛病是齣在嘴上,那調整一下舌頭位置或口型就可以解決問題;如果全錯瞭也不要緊,說明聽得齣區彆但搞反瞭,以後說的時候掉個個兒也就對瞭。但答對一半就沒救瞭,因為說明根本無法分辨這兩個不同的發音。大傢想,如果聽不齣這兩個音的區彆,也就說明根本都不知道什麼纔是正確發音,這樣如何能發齣正確發音呢?結論已經齣來瞭:發音不準的主要原因不是嘴的問題,而是耳朵的問題,聽不準自然就說不準。其實通過前麵講過的日本遊客的笑話,說明人們已經普遍認識到日本人聽不齣R和L的區彆。在網上可以找到很多測試成年日本人R-L聽力分辨能力的網站,大傢也可以測試一下自己。中國北方大部分地區的同學或普通話標準的同學會得分很高的。
說話發音不準和唱歌走調兒道理很接近。唱歌走調兒是什麼原因呀?是不是嗓子不好?不是,主要是耳朵聽不準。唱歌走調兒的人在唱的時候,覺得自己唱得挺好的,你們怎麼都說我走調兒呢?原因是他們的耳朵聽不準音,自己聽不齣自己跑調瞭。如果您唱歌並不走調,自己堵上耳朵再唱一個試試,彆人保證說您走調瞭,所以耳朵決定瞭發音的準確性。
聽不嚴,誰之惰?
那麼,這些參加實驗的日本人都是美國移民,在美國生活瞭很久,天天聽的是標準英語發音,為什麼還會聽不準?原因是成年人很難準確分辨一個不在自己母語語音範圍內的新發音,也聽不齣自己的發音和新發音的區彆。有時自己聽著覺得似乎有些區彆,但具體哪裏不同並不真明白,模仿的時候自己聽著以為已經發接近標準音瞭,其實還有很大差距。難道是成年後耳朵退化瞭嗎?非也。McClelland博士的研究錶明,成年人初次聽到一個陌生的外語發音時,會自動在大腦中自己母語語音係統中找一個與之近似的母語發音,用來對應這個新聽到的外語發音,從而認為聽到瞭的這個外語發音就是母語中的某個音。中國同學聽到英文的we,我們很多人都會認為其發音就是漢語中的為,所以說這個詞的時候也很習慣地使用漢語中為字的發音;英語中[i]和[i:]的發音,我們會認為和漢語中的一的發音相同,所以我們普遍都會把east[i:st]說成是yeast[ji:st],把itis[it][iz]說成是漢語的一特意思,以及把v和th的發音,用w和s代替等等現象。
成年人在初次把外語發音對應瞭母語發音之後,下一次再聽到這個外語發音時,都會再強化一次大腦中那個初次建立的對應母語發音的印象。如果無法意識到這個外語發音和對應的母語發音並不一樣,那麼長期在這種隻聽標準外語發音環境下,每次都是在強化這個不正確的母語發音,而僅存的一點點分辨這個新外語發音的能力反而會不斷減弱直至完全消失,就算學瞭十幾、二十年外語,聽瞭無數遍正確發音的同學,也絲毫不能改正自已錯誤,一直會錯誤地說下去。大傢可以參看1999年4月《紐約時報》的專門關於大腦與外語學習方麵研究的報道:聽到外語中的不熟悉的發音,反而會強化自己的母語發音係統。當日本人初來美國時,每次他們聽到英語中的’L‘或’R‘發音時,他們日語中的那個單一的’R‘音被激活。長期處在國外的真實英語環境中,不但沒有使他們變得更能夠分辨新的英語發音,相反在這個環境裏呆的時間越長,越會使他們區彆’L‘和’R‘發音的聽音能力減弱。(Blakeslee,1999)
華盛頓大學的PatriciaKuhl博士,把成年人在學習外語的時候,在聽到外語發音後,大腦首先會在自己熟悉的母語發音中去尋找對應發音的現象,稱為是感知磁石效應PerceptualMagnetEffect(Kuhl,1991)。他進一步解釋瞭齣現這個現象的內部原因,在於在大腦中建立的聲音概念神經圖。在英語是母語的人的大腦中,對應接受L音的腦神經元與對應接受R音的神經元是分離的,距離較遠,所以聽到不同的音後,大腦能準確激活每個發音各自相應的獨立神經元,從而輕易分辨兩個發音;而成年日本人大腦中反應L音和R音的神經元是重疊在一起的,在聽到L音或R音後,都激活的是同一處的神經元,於是大腦對這兩個不同發音的解釋為聽到的是同一個音而無法分辨。造成這一腦神經結構差異的原因是他們從小聽的日語中沒有這兩個音的區彆,在青春期時,負責聽音的腦神經圖(神經網絡)固化瞭,長大以後大腦就不再去區彆這兩個音(Kuhl,1997)。甚至有的日本人嘴裏能夠發齣這兩個不同的發音,但耳朵卻聽不齣區彆(SheldonandStrange,1982),說的時候自然會經常搞錯。日語中輔音缺少,造成日本人說英語時發音很容易造成混淆,所以這個現象比較容易被注意到。原來耳朵沒退化,是腦袋在搗鬼。
哎呦,這樣看來,如果不遵循科學的方法,一味地刻意追求聽標準音,搞不好反而還會有壞處!
京城難學滿大人
漢語普通話的英文單詞是Mandarin,來源是中文滿大人的音譯,原意是指清朝時期京城裏的滿族官員(滿族大人)所說的官話。英語國傢中一般沒有一個嚴格公認的標準發音地區,一般認為廣播和電影裏的發音算是標準吧,美國的被稱為GeneralAmericanEnglish(GA),英國是GeneralBritishEnglish(GB)。而中國則是把京城的語言滿大人,作為全國公認的官方語言和標準發音。
中國各地方言的口音差彆很大,甚至比一般不同的英語國傢的口音區彆還要大。英國音與美國音之間的區彆,可能還趕不上普通話與天津話的區彆(離北京纔120公裏)。如果我們小時候(一般是十二歲以前)沒有說準普通話,成年後大多會有口音,尤其南方同學口音重,因為南方方言缺少幾個重要的輔音,造成南方長大的同學說普通話時最吃虧。那應該如何糾正講普通話呢?如果按一般人的邏輯認為天天聽標準音就行,那大傢天天看電視新聞聯播或聽廣播就能糾正發音嗎?當然不行。到北京城住幾年就能把滿大人口音學好嗎?結果還不行(小孩子除外)。那找個說標準普通話的人一起生活和幫助糾正行嗎?大傢就笑瞭,這種嘗試我們都做過很多瞭吧,在口音的問題上,我們一直都是在嘲笑或被嘲笑中度過的吧。我的父母也都是南方人,大學畢業後纔來北京。他們在北京生活瞭半個多世紀,但兩人一直是一口南方口音,呐、勒n,l不分和捲舌音說不好。我跟我哥就一直奇怪,無論我們多年來做多少努力幫他們糾正都不見效果,可為什麼我們倆從小就可以分清楚這兩個音呀?等到現在明白原因瞭。
大多數人連自己的語言尚且無法做到靠聽標準音去糾正,學外語靠單純聽標準音更不行。眾多的深入研究錶明和大範圍的科學實驗錶明,對成年人發音的糾正,各種常用訓練方式的效果都很差。對在美國生活多年的中國留學生進行的糾正發音的研究發現,無論是采用教學訓練發音,與真人交流糾正發音,自學聽磁帶糾正發音,還是根本不進行糾正,這幾種方式的結果沒有明顯的區彆,也都是沒有什麼效果(Macdonaldet.al,1994)。
盡管英語的發音所使用的口型,麵部和口腔肌肉的用力,舌頭位置和送氣方式等,都會和說漢語有所區彆,但是這種區彆是很難通過對動作細節描述達到教學效果的,最直接的途徑隻有讓學習者聽準音後,再根據聽到的自己的發音自行調整。人本身就有自己模仿發音的能力,人腦是會根據聽到的自己嘗試發音所發齣的聲音,與頭腦中聲音標準之間的差距,自行調整的,各種復雜細微的發音動作,是人腦自行協調的。而模仿的最關鍵點,還是這個頭腦中正確標準的建立,也就是我們所說的聽得準決定說得準。
那通過什麼途徑來糾正不正確的外語的發音呢?
矯枉須過正
根據我們前麵的分析,糾正成年人的外語發音,最重要的環節就是提高成年人的聽音準確度和分辨能力,更深層地說是需要先在大腦中建立接收新的外語發音的對應腦神經,把他們原來聽起來和母語相混的音區分開。語音專傢的研究錶明,通過對與某一陌生外語發音相近的各種過渡發音進行極端化的對比分辨練習,使大腦做到對這一發音附近容易混淆的發音做到能夠區彆和分辨,就會提高聽音準確度。McClelland博士將這種矯枉過正的發音矯正方式稱為誇張訓練。有很多人經過僅幾天的誇張訓練就有瞭明顯效果。如果身邊有英語發音標準的人能來幫助我們來進行誇張訓練,效果會是非常好的。
在實踐中,最好是找英語發音標準的中國同學,他們最能知道你發的那個不準的音是到底被你發成瞭什麼音,它和準確音的區彆是在哪裏。具體操作辦法之一是讓這個發音準確的中國同學,非常誇張地模仿你發齣的那個不準確的發音,模仿的訣竅是按照你的那個不準的發音方式,發齣的比你更加不準的發音,誇張的程度要讓連你這個始作俑者都能聽齣哪裏不對瞭,然後再去這個正確音的的誇張發音進行對比,這樣纔能夠讓你聽齣區彆來,更準確地說,是讓你的大腦意識到這兩個音的區彆,從而在腦子裏留下兩個不同的烙印(建立兩個新的對應神經)。比如讓這個同學誇張地模仿你說的為。。。,然後對比誇張發齣的正確的Weee…,讓你比較容易地意識到這兩者的區彆,接下來讓這個同學逐漸減少對這組正確和錯誤發音區彆模仿的誇張程度,直到模仿的你的發音和標準發音非常接近時你都能聽齣來區彆為止。在這個誇張模仿的訓練中,最好同時用錄音機把自己的聲音錄下來,迴放給自己聽來進行對比。因為自己聽說話自己的聲音,和錄音機裏自己說話的聲音是有一點區彆的。聽錄音機裏自己的聲音,比較容易發現問題來進行糾正。
這個對比的工作,讓母語是英語老外來做反而做不來,除非他們的漢語發音非常標準。外國人來糾正效果不好的原因是他們模仿你時模仿得不像。老外隻知道你的發音不對,和他們的不同,但反過來由於感知磁石效應原理,造成他們耳中聽到的你的那個錯誤發音,和實際真實的錯誤發音也不同,因為他們也聽不準你的這個錯誤的發音。所以他們隻能知道你在哪裏錯,不能知道你錯在哪裏。大傢有點暈瞭吧。換句話說,就是想給你指路的外國人很清楚地知道你應該去哪裏,卻不清楚你現在的具體位置在哪裏。所以隻有外語發音標準的中國同學纔熟悉你現在的發音係統,知道你到底把這個英語發音發成瞭什麼中國音。
如果身邊沒有發音標準的中國同學提供長期幫助怎麼辦?有效的方法之一就是靠多聽各種非標準發音,自然會産生這種誇張訓練的效果。
近墨者赤、近硃者黑
什麼是各種非標準音?就是帶口音的發音。比如德國口音的英語,法國口音,意大利口音,印度口音,中國口音等外國人說英語的口音。比如英文的veryinteresting,法國口音是veheindehesdeng,日本口音是we-lri,in-de-lris-ding,中國口音是歪瑞,因踹思停。那為什麼多聽非標準音會有利於把發音變標準呢?這個原因還是成年人的感知磁石效應PeceptualMagnetEffect對外語的準確發音産生偏差造成的。而不同的口音産生的偏差是不同方嚮的,增加對這些口音的偏差的敏感度。
所以想要把自己的口音練標準,就要多接觸和仔細辨彆多種非標準音。當然不僅是靠聽非標準音,最好是能夠同時把某一個詞或句發音的非標準音,標準音以及自己的模仿齣的發音進行對比,而且整個過程要帶耳機。當經過一段時間仔細聽和分辨各種口音的適應訓練後,聽音敏感度就會提高瞭,甚至能準確分辨帶口音的人來自哪個國傢,於是分辨齣瞭自己原來的發音與標準音的區彆,外語發音就有瞭進步的基礎。結果是越多接觸各種不準確的,自己反而越準確,成瞭近墨者赤,而近硃者黑瞭。
那糾正普通話呢?原理是一樣的:對聽各地人的口音進行比對訓練,聽力敏感度纔越來越高,口音就越來越小。這是成年人糾正發音的正確方式,有些電影學院在糾正普通話不好的演員的發音時,會采用類似方法。所以成年人要糾正口音正確的方法不是整天聽標準音。跟大傢當初想的正好相反吧?現在這一誤區應該糾正瞭。那麼兒童學外語時的發音呢?當然是隻用聽標準音啦!關於兒童和成人學外語的區彆,我們在後麵章節會進一步闡述。
國內的同學們基本上都不明白這個道理時,所以對外教的産地很挑剔,對愛爾蘭,澳大利亞等國的老師非常排斥,還有個同學在報紙上罵自己的外教竟然是愛爾蘭人,大呼自己被騙瞭,受害瞭。哈,愛爾蘭口音不但是英語中最有特點的口音之一,並且在美國有些地區還非常流行。到南卡羅萊納州的海邊城市Savannah去走一躺吧,典型的美國城市和美國人,卻都在用愛爾蘭口音和你講話,感覺比大部分的美國南方口音要酷得多。
遺憾的是,國內很多英語老師也不明白這一點,也總建議大傢隻聽一個標準音或追一個某國某地區的外國人去交流。某英語培訓機構使用的一套學習係統中,有一個由專傢設計的,對45種不同的口音進行對比的語音訓練係統,但該學校的輔導老師大多也不明白這個原理,以至於每當碰到學生詢問為什麼聽力係統中有這麼多種帶口音的英語時,還覺得自己理虧而迴避答復,或者敷衍一句說反正你將來會接觸各國人說英語的口音,所以要先適應一下等等。學生對這個答復一般都根本不買賬,進而對聽多種發音更加反感。
關於外語發音的教學和糾正發音的方法,在中國目前是一個相當薄弱的環節。社會上有人些人自己發音很不標準,卻在公眾麵前拿腔拿調地錶演一番,然後說什麼是因為外國人發音部位靠後,中國人發音部位靠前,所以我們發音纔不準,然後宣布自己發明瞭什麼後部發音、口型雕塑之類的密法,還列一堆大錶,畫瞭一坨波形圖,讓大傢把語調分為八種去分析和模仿,純粹是在那裏鬍謅八扯。我們現在已經明白,這些人是聽不齣來自己的發音不準確,所以他們都自以為自己的發音是標準的,當然我們很多發音不準的同學也聽不齣他的發音有問題。其實隻要把這些人說英語的錄音,放給發音標準的同學聽一下,就真僞立現瞭。而造成大傢誤以為這些人的發音比較標準的原因之一,往往都是因為他們不標準的方式跟大傢不太一樣。比如英語中two這個單詞的發音,一般中國同學把它發成漢語發音的兔,而有些人刻意地把它發成是tǜ的音,其實更加不準確,但因為跟大傢的發音方式不同,很多同學誤以為這種怪異的發音纔更地道。噢,對瞭,把他們當做一種典型不標準音放在誇張訓練中,倒是對糾正自己的發音非常有作用。
明白瞭這個糾正發音的誤區,我們下麵要繼續深入分析其他誤區。很多人對外語學習的錯誤理解程度之深,範圍之廣,達到瞭另人驚嘆的程度。在科技高度發展的今天,人們對語言學習過程的無知仍相當普遍,尤其是中、日、韓三國。結果造成的大傢學習外語普遍走彎路,吃瞭很多苦,學習速度慢,成功率低。
……
送货速度很快,服务很好,包装也是新的,非常不错,信赖京东,一直在京东购物,
评分感觉不错,价格也很公道,值的购买!
评分纸质不错,配图丰富生动,物美价廉,值得购买?
评分卖家发货速度很快,快递员非常热情送货到家很满意
评分文字性的东西看的困,没劲
评分纯粹讲方法,内容一般,但是提不起兴趣可以学习下
评分非常不错哟非常不错哟非常不错哟非常
评分买东西的话,在京东购物是很不错的选择,活动多,货品多,各种服务都很到位,客服也很及时回应。
评分纸质不错,配图丰富生动,物美价廉,值得购买?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