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PLS和VPN體係結構(第2捲·修訂版)

MPLS和VPN體係結構(第2捲·修訂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美] Ivan Pepelnjak,Jim Guichard,Jeff Apcar 著,孫餘強 譯
圖書標籤:
  • MPLS
  • VPN
  • 網絡技術
  • 數據通信
  • 網絡安全
  • 路由與交換
  • 網絡架構
  • 通信工程
  • 計算機網絡
  • 網絡協議
想要找书就要到 求知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
ISBN:9787115290533
版次:1
商品编码:11093045
品牌:异步图书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2-10-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471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內容簡介

《MPLS和VPN體係結構》(第2版·修訂版)在《MPLS和VPN體係結構》(第1捲)的基礎上討論MPLS VPN技術的新發展及高級應用。全書分為4個部分,共9章。第1部分是引言,簡要迴顧瞭MPLS VPN體係結構;第2部分講述PE-CE高級互連技術,包括MPLS VPN遠程訪問、PE-CE路由協議的增強和高級特性、虛擬路由器組網技術;第3部分討論瞭MPLS VPN技術的高級應用,包括MPLS VPN骨乾網安全防護、大規模路由選擇技術和多傢服務提供商之間的連網技術、多播VPN技術、跨MPLS骨乾網傳輸IPv6流量技術;第4部分探討瞭MPLS和MPLS VPN網絡中的故障排除技術。
《MPLS和VPN體係結構》(第2版·修訂版)麵嚮中、高級網絡技術人員。對於需要參與高級、大規模MPLS或MPLS VPN網絡的設計、維護與應用的人來說,本書是必讀書籍。

作者簡介

Ivan Pepelnjak,CCIE #1354,擁有10年以上設計、安裝、維護大型服務商提供網絡、大型企業的LAN和WAN網絡的經驗。他目前是NIL數據通信公司(www.NIL.si)的首席技術顧問和董事會成員。他還是許多大獲成功的高級IP技術教程的編寫者或主要開發者,這些IP技術教程涵蓋MPLS/VPN、BGP、OSFP以及IP QoS技術等。 Jim Guichard,CCIE#2069,Cisco公司Internet技術部門(Internet Technologies Division)的第2任技術負責人。在IBM和Cisco效力的6年裏,Jim參加過多項WAN/LAN項目的設計、實施和規劃工作。憑藉著廣博的專業知識、豐富的項目經驗,以及對復雜的Internet網絡體係結構的理解,Jim為Cisco的許多大型服務提供商客戶提供過有價值的幫助。 Jeff Apcar,Cisco公司亞太地區高級服務團隊的高級設計谘詢工程師。他是Cisco公司MPLS技術專傢組成員之一,曾為亞太地區的多傢服務提供商設計過基於數據包和信元的MPLS網絡。Jeff還設計並維護過500+節點的大型IP路由網絡,他對各種網絡通信技術都有深入的研究。

內頁插圖

目錄

第1部分 引言

第1章 MPLS VPN體係結構概述
1.1 MPLS VPN術語
1.2 麵嚮連接型VPN
1.3 無連接型VPN
1.4 基於MPLS的VPN
1.4.1 MPLS術語
1.4.2 MPLS VPN術語
1.5 MPLS VPN的新發展
1.5.1 與MPLS VPN緊密集成的各種接入技術
1.5.2 新路由協議選項
1.5.3 在MPLS上傳輸的第3層新協議
1.6 小結

第2部分 PE-CE高級互連技術

第2章 MPLS VPN遠程訪問
2.1 MPLS VPN遠程訪問增強特性
2.2 接入協議和規程概述
2.2.1 PPP
2.2.2 L2TP
2.2.3 VPDN
2.2.4 RADIUS
2.2.5 DHCP
2.3 撥入MPLS VPN網絡
2.3.1 用L2TP VPDN撥入MPLS VPN網絡
2.3.2 ISDN直接撥號訪問
2.4 通過LSDO提供撥齣訪問
2.4.1 配置SuperCom San Jose VHG/PE路由器
2.4.2 配置SuperCom San Jose LAC/NAS
2.4.3 SuperCom RADIUS屬性
2.4.4 驗證VRF感知的LSDO操作
2.4.5 從AAA服務器下載VRF靜態路由
2.5 提供非LSDO撥齣訪問(通過ISDN直接撥號)
2.6 為接入MPLS VPN網絡的主用鏈路,提供撥號備份鏈路
2.7 通過DSL接入MPLS VPN網絡
2.7.1 用RFC 1483 routed(路由式)封裝的DSL接入
2.7.2 用RFC 1483 Bridged(橋接式)封裝的DSL接入
2.7.3 用PPPoA(ATM上的PPP)封裝的DSL接入
2.7.4 通過PPPoE(以太網上的PPP)封裝的DSL接入
2.7.5 使用PPPoX和VPDN(L2TP)的DSL訪問
2.8 通過Cable(有綫電視網)接入MPLS VPN網絡
2.8.1 配置SuperCom前置PE路由器
2.8.2 驗證Cable接入的運行效果
2.9 MPLS VPN遠程訪問高級特性
2.9.1 ODAP特性
2.9.2 per-VRF AAA
2.9.3 支持VPN的DHCP中繼特性(DHCP Relay: VPN Support)
2.10 小結

第3章 PE-CE路由協議的增強和高級特性
3.1 PE-CE路由協議:OSPF
3.1.1 PE-CE間運行OSPF的需求
3.1.2 PE和CE路由器間OSPF的基本運作方式
3.1.3 更改OSPF router-id
3.1.4 在VRF內監控OSPF的運行情況
3.1.5 用來傳遞OSPF路由的BGP擴展團體屬性
3.1.6 掌控由PE路由器生成的LSA的類型
3.1.7 OSPF站點間的環路預防
3.1.8 VPN客戶站點間後門鏈路
3.2 PE-CE路由協議:集成的IS-IS
3.2.1 PE-CE間運行IS-IS的需求
3.2.2 隔離IS-IS VPN路由信息
3.2.3 通過多協議BGP傳播IS-IS路由
3.2.4 在PE-CE路由器間運行level 1-2模式
3.2.5 在PE-CE路由器間運行level 2模式
3.2.6 在PE-CE路由器間運行level 1模式
3.2.7 預防IS-IS站點間的路由環路
3.3 PE-CE路由協議:EIGRP
3.3.1 在PE-CE間運行EIGRP的需求
3.3.2 隔離EIGRP VPN路由信息
3.3.3 用多協議BGP傳播EIGRP路由
3.3.4 EIGRP路由BGP擴展團體屬性
3.3.5 EIGRP-VRF路由類型
3.4 小結

第4章 虛擬路由器組網技術
4.1 CE路由器上虛擬路由器的配置
4.1.1 在虛擬路由器場景中運行OSPF
4.1.2 在虛擬路由器場景中運行BGP
4.1.3 復雜的虛擬路由器設置
4.2 將虛擬路由器連接至MPLS VPN骨乾網
4.2.1 重溫GRE
4.2.2 MPLS VPN網絡中的GRE隧道
4.2.3 通過GRE隧道將multi-VRF CE路由器接入MPLS VPN骨乾網
4.2.4 在EuroBank European站點內部署GRE隧道,實現multi-VRF功能
4.3 根據源IP地址選擇VRF
4.3.1 VRF選擇特性在EuroBank網絡中的應用
4.3.2 規劃VPN流量的迴程路徑
4.4 虛擬路由器網絡環境中NAT的應用
4.4.1 重溫NAT
4.4.2 PE路由器的NAT配置
4.4.3 用PE-NAT實現公共服務的訪問
4.4.4 在共享防火牆的網絡環境中啓用PE-NAT功能
4.5 小結

第3部分 高級部署場景

第5章 MPLS VPN骨乾網安全防護
5.1 MPLS與生俱來的安全能力
5.1.1 地址空間隔離
5.1.2 屏蔽核心網絡
5.1.3 防標簽欺騙
5.2 鄰居認證
5.2.1 PE和CE間認證
5.2.2 PE間認證
5.2.3 P網絡認證
5.3 CE間認證
5.4 嚴控注入VRF的路由
5.4.1 使用RIPv2作為PE/CE路由協議
5.4.2 用多協議BGP交換VPNv4路由
5.4.3 用eBGP作為PE/CE路由協議
5.4.4 用OSPF作為PE/CE路由協議
5.5 PE與CE互連電路
5.6 外聯網訪問
5.7 Internet訪問
5.7.1 遵循默認路由的共享式Internet訪問模式
5.7.2 防火牆托管(Co-Location)
5.7.3 遵循全局路由錶的hub-and-spoke(中心和分支)型Internet訪問模式
5.7.4 部署具備防火牆功能的CE路由器
5.8 MPLS上的IPSec
5.9 小結

第6章 大型網絡路由選擇技術和多傢服務提供商之間的連網方式
6.1 大型網絡路由選擇:運營商的運營商解決方案概述
6.2 運營商(Carrier)骨乾網連通性
6.2.1 在VPN站點間交換內部路由
6.2.2 CSC PE和CE路由器間路由信息的交換方式
6.2.3 VPN站點間外部路由的交換方式
6.3 在PE/CE鏈路上運行標簽分發協議
6.3.1 LDP發現:傳輸地址的用法
6.3.2 CSC PE和CE路由器之間的標簽分發
6.3.3 CSC CE路由器上靜態默認路由的配置
6.4 在PE/CE路由器之間運行BGP-4
6.5 分層VPN:運營商的運營商MPLS VPN
6.6 接入多傢服務提供商的VPN間的連通性
6.6.1 提供商間的連通性要求
6.6.2 背靠背VRF解決方案
6.6.3 跨ASBR-ASBR鏈路通告路由
6.6.4 外部多協議BGP
6.6.5 外部MP-BGP VPNv4路由交換
6.6.6 用來交換VPNv4前綴的多跳多協議eBGP
6.6.7 路由反射器間的多跳多協議eBGP
6.6.8 在路由反射器上更改BGP路由的下一跳
6.6.9 用來交換BGP路由下一跳的IPv4+標簽能力
6.7 小結

第7章 多播VPN
7.1 IP多播概述
7.1.1 源樹
7.1.2 共享樹
7.1.3 多播轉發
7.1.4 RPF
7.1.5 PIM
7.2 在服務提供商網絡環境中開展企業網多播業務
7.2.1 mVPN體係結構
7.2.2 多播域概述
7.2.3 多播VRF
7.2.4 PIM鄰接關係
7.3 MDT
7.3.1 默認MDT
7.3.2 數據MDT
7.3.3 MTI
7.3.4 RPF檢查
7.3.5 多協議BGP MDT更新消息及SSM
7.3.6 mVPN的多播狀態標誌
7.3.7 mVPN多播流量的轉發
7.4 SuperCom網絡mVPN業務實例研究
7.4.1 PIM SM之於SuperCom網絡
7.4.2 在VRF內啓用多播功能
7.4.3 多播隧道接口
7.4.4 多播分發樹
7.4.5 mVRF PIM鄰接關係
7.4.6 mVRF多播路由錶項
7.4.7 數據MDT操作
7.4.8 SSM之於SuperCom核心網絡
7.5 小結

第8章 跨MPLS骨乾網傳輸IPv6流量
8.1 IPv6的商業驅動
8.2 在現有網絡中IPv6的部署
8.3 IPv6簡介
8.3.1 IPv6編址
8.3.2 IPv6鄰居發現
8.3.3 IPv6路由選擇
8.3.4 Cisco IOS的IPv6配置
8.4 探究6PE的運作方式和配置方法
8.4.1 在PE和CE路由器間交換IPv6路由
8.4.2 建立MP-BGP會話/執行路由重分發
8.4.3 被標記的IPv6 MP-BGP前綴
8.4.4 穿越MPLS骨乾網,轉發IPv6流量
8.5 復雜的6PE部署場景
8.5.1 BGP路由反射器
8.5.2 在啓用瞭BGP聯盟的網絡中部署6PE
8.5.3 自治係統間(inter-AS)的6PE部署
8.6 小結

第4部分 故障排除

第9章 排除MPLS網絡故障
9.1 排除MPLS網絡故障
9.1.1 客戶網絡的控製平麵操作
9.1.2 服務提供商網絡的控製平麵操作
9.1.3 數據平麵的操作
9.2 排除MPLS骨乾網故障
9.3 其他快速診斷方法
9.4 排除MPLS控製平麵的故障
9.4.1 驗證本機TDP/LDP運行參數
9.4.2 驗證TDP/LDP Hello協議的運行情況
9.4.3 檢查TDP/LDP會話
9.4.4 檢查標簽交換
9.5 排除MPLS數據平麵的故障
9.5.1 在接口級彆(interface-level)監控CEF的運行情況
9.5.2 超大數據包問題
9.6 排除MPLS VPN故障
9.6.1 快速診斷MPLS VPN故障
9.6.2 CE路由器間的ping操作
9.6.3 檢查LSR的CEF交換功能
9.7 深入排除MPLS VPN故障
9.7.1 齣站方嚮上CE-PE間的路由交換
9.7.2 路由導齣
9.7.3 傳播MPLS VPN路由
9.7.4 路由導入(Route Import)
9.7.5 MPLS VPN路由的重分發,以及入站方嚮上PE-CE間的路由交換
9.8 小結

前言/序言


MPLS和VPN體係結構(第2捲·修訂版) 內容簡介 本書是深入探討MPLS(多協議標簽交換)和VPN(虛擬專用網絡)高級概念和實際應用的權威指南。在第一捲的基礎上,本書將為您打開更廣闊的網絡技術視野,聚焦於構建復雜、高效、安全的下一代企業網絡和運營商網絡。 核心內容概覽 本書內容豐富,結構清晰,旨在幫助讀者全麵掌握MPLS和VPN技術的深層原理、設計考量、實施細節以及故障排除技巧。以下是本書的核心內容: MPLS轉發平麵進階: 標簽分派和分發協議(LDP)深入解析: 詳細闡述LDP的報文格式、操作模式、鄰居發現機製、標簽映射過程以及與IGP(內部網關協議)的交互,包括LDP與OSPF/IS-IS的集成策略。 RSVP-TE(資源預留協議-流量工程)詳解: 深入分析RSVP-TE的信令流程,包括PATH和RESV報文的處理,以及實現流量工程的各種機製,如顯式路徑、帶寬預留、備份路徑等。探討RSVP-TE在網絡性能優化中的關鍵作用。 MPLS互操作性: 探討不同廠商設備之間MPLS協議的兼容性和互操作性問題,以及相關的最佳實踐。 MPLS VPN高級特性: BGP/MPLS IP VPN(RFC 4364)深度剖析: 詳細講解VPNv4/VPNv6地址的編碼方式,RD(路由區分符)和RT(路由目標)的作用,以及MP-BGP在VPNv4/VPNv6路由分發中的核心機製。 VRF(虛擬路由轉發)實例詳解: 通過詳實的案例,展示VRF的配置、工作原理以及如何在大型網絡中實現邏輯隔離。 多種VPN實現場景: 深入探討Site-to-Site VPN(如Hub-and-Spoke、Full Mesh)、Remote Access VPN(如MPLS L2/L3 VPN與SSL VPN的集成)等典型場景下的設計和部署。 VPN流量隔離和安全: 重點關注VPN的安全性,包括控製平麵和數據平麵的安全策略,以及如何利用MPLS的安全特性來保護VPN流量。 MPLS流量工程(TE)精髓: TE數據庫和SPF計算: 詳細介紹TE數據庫的構建過程,以及TE SPF(最短路徑優先)算法在計算最優路徑時的應用。 TE隧道設計和管理: 探討靜態TE隧道的配置方法,以及動態TE隧道的建立、維護和切換機製。 TE的QoS集成: 講解如何在MPLS TE中實現QoS(服務質量)策略,確保關鍵業務流量的性能。 MPLS FRR(快速重路由): 深入分析MPLS FRR的實現原理,包括LP(標簽路徑)和IP FRR,以及其在提高網絡可用性方麵的作用。 MPLS和VPN的融閤應用: MPLS L2 VPN(VPLS、VPWS): 詳細介紹VPLS(Virtual Private LAN Service)和VPWS(Virtual Private Wire Service)的工作原理,以及它們如何在MPLS網絡中提供二層互聯服務。 MPLS L3 VPN與MPLS L2 VPN的集成: 探討如何將L2和L3 VPN服務結閤起來,構建更靈活、功能更強大的企業網絡解決方案。 SDN(軟件定義網絡)與MPLS/VPN的聯動: 展望SDN如何影響MPLS和VPN技術的演進,以及兩者的融閤趨勢。 實際部署和故障排除: 案例研究: 提供多個實際部署場景,包括運營商骨乾網、大型企業網絡、數據中心互聯等,分析其設計思路、實施細節和遇到的挑戰。 故障排除技巧: 針對MPLS和VPN網絡中常見的故障,提供係統性的排查方法和工具使用指南,幫助讀者快速定位和解決問題。 性能優化策略: 分享提升MPLS和VPN網絡性能的實用建議,包括流量工程優化、QoS調優、路由策略調整等。 本書特色 深度與廣度並存: 本書不僅涵蓋瞭MPLS和VPN的基礎知識,更深入探討瞭許多高級特性和復雜場景,適閤有一定基礎的讀者。 理論與實踐結閤: 豐富的案例研究和實際部署經驗分享,幫助讀者將理論知識轉化為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最新的技術修訂: 本修訂版充分考慮瞭MPLS和VPN技術的最新發展和實際應用中的變化。 條理清晰,易於理解: 采用清晰的邏輯結構和專業的術語解釋,確保讀者能夠循序漸進地掌握復雜的網絡概念。 目標讀者 本書適用於網絡工程師、係統管理員、網絡架構師、IT經理以及任何希望深入瞭解MPLS和VPN技術,構建和維護高性能、高可靠性、高安全性網絡環境的專業人士。如果您正在負責或參與企業網絡、數據中心互聯、運營商服務等項目的規劃、設計、實施或運維,本書將是您不可或缺的參考手冊。 通過閱讀本書,您將能夠深刻理解MPLS和VPN的內在機製,掌握構建和優化復雜網絡的關鍵技術,從而在快速發展的網絡技術領域保持領先地位。

用户评价

评分

作為一名在網絡領域摸爬滾打多年的工程師,我一直對MPLS和VPN技術有著濃厚的興趣,尤其是在實際項目中,它們的應用更是無處不在,但往往深入理解其核心原理和復雜體係結構卻是一大挑戰。當得知《MPLS和VPN體係結構(第2捲·修訂版)》這本書上市時,我毫不猶豫地購入,滿懷期待地希望它能為我撥開迷霧。翻開書頁,一股厚重且嚴謹的學術氣息撲麵而來,這正是我所需要的。我一直覺得,要真正掌握一項技術,光靠碎片化的網絡文章和零散的配置手冊是遠遠不夠的,必須要有體係化的、深入的理論基礎作為支撐。這本書正是瞄準瞭這一痛點,它不僅僅是簡單地羅列技術名詞和配置命令,而是從基礎概念齣發,層層遞進,將MPLS和VPN的各個方麵娓娓道來。我特彆欣賞書中對概念的解釋,非常清晰且邏輯性強,即使是一些初學者可能感到睏惑的抽象概念,也能被作者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和恰當的比喻解釋清楚,讓我在閱讀過程中能夠産生“原來如此”的頓悟感。我一直相信,好的技術書籍應該能夠引導讀者構建起完整的知識框架,而不是僅僅停留在錶麵。這本書在這方麵做得非常齣色,它不僅講解瞭“是什麼”,更重要的是講解瞭“為什麼”,讓讀者能夠理解技術的設計理念和其背後所解決的問題。這種深度和廣度,對於任何想要在MPLS和VPN領域有所建樹的專業人士來說,都是極其寶貴的。我期待著在接下來的閱讀中,能夠更深入地探索這本書所蘊含的知識寶藏。

评分

我對《MPLS和VPN體係結構(第2捲·修訂版)》這本書的整體印象是:內容翔實,體係完整,講解深入,是學習和掌握MPLS與VPN技術的絕佳資源。我特彆喜歡書中對IP over MPLS(IPoMPLS)架構的深入剖析,它解釋瞭IP數據包如何在MPLS網絡中被標簽化,以及標簽交換的整個過程。書中對MPLS標簽棧(Label Stack)的概念進行瞭詳細的解釋,以及在多層標簽(Penultimate Hop Popping, PHP)場景下,標簽如何被剝離,從而實現高效的轉發。這對於理解MPLS網絡的性能優勢至關重要。此外,書中還詳細講解瞭MPLS的幾種關鍵協議,例如LDP(Label Distribution Protocol)和RSVP-TE(Resource Reservation Protocol-Traffic Engineering)。我對LDP的講解印象深刻,書中詳細闡述瞭LDP的發現機製、標簽分配過程以及如何與IGP(Interior Gateway Protocol)協同工作,以建立端到端的標簽分發。這些細節的講解,讓我對MPLS的底層工作原理有瞭更清晰的認識。我一直堅信,紮實的理論基礎是解決復雜技術問題的關鍵,而這本書正是為我打下瞭堅實的基礎。

评分

作為一名網絡架構師,我一直在尋找能夠幫助我深入理解MPLS和VPN技術在構建下一代企業網絡和運營商網絡中的關鍵作用的書籍。《MPLS和VPN體係結構(第2捲·修訂版)》這本書,以其嚴謹的學術態度和詳實的理論闡述,贏得瞭我的高度贊譽。我特彆欣賞書中對MPLS VPN安全性的討論,以及如何通過各種機製來保障VPN數據的機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例如,書中對IPsec VPN和MPLS VPN的比較,以及它們在不同安全需求場景下的應用,都進行瞭深入的分析。此外,書中還探討瞭MPLS網絡在遭受攻擊時的脆弱性,以及如何通過網絡設計和安全策略來 mitigate 這些風險。這對於構建安全可靠的網絡基礎設施至關重要。我尤其關注書中關於VPN隔離和互通性的講解,它詳細闡述瞭VRF(Virtual Routing and Forwarding)實例的實現原理,以及如何通過RD(Route Distinguisher)和RT(Route Target)來控製VPN路由的導入和導齣,從而實現不同VPN之間的邏輯隔離和有選擇的互通。

评分

作為一名對網絡架構和性能優化有著執著追求的工程師,我對《MPLS和VPN體係結構(第2捲·修訂版)》這本書的期待值非常高。我一直認為,在現代通信網絡中,MPLS和VPN是構建高速、安全、可靠的網絡連接的基石。本書的書名就點明瞭其核心內容,而“第2捲·修訂版”的標簽更是預示著其內容的深度和權威性。閱讀這本書的過程,就像是在進行一次嚴謹的學術探索。書中對MPLS隧道的建立、標簽交換的原理、流量工程(TE)的應用以及各種VPN模式(如L3VPN、L2VPN)的詳細闡述,都讓我大開眼界。我尤其欣賞書中對IP/MPLS網絡中各種轉發模式的深入分析,包括CE-PE(Customer Edge-Provider Edge)之間的路由交換,PE-PE之間的標簽交換,以及MPLS標簽的封裝和解封裝過程。這些細節的講解,對於理解MPLS在實際網絡中的性能錶現和潛在瓶頸至關重要。此外,書中對QoS(Quality of Service)在MPLS網絡中的實現機製,以及流量工程在優化網絡資源利用率方麵的作用,也進行瞭詳盡的介紹。這對我而言,不僅是理論知識的補充,更是解決實際工作中遇到的網絡性能問題的有力武器。我堅信,這本書將成為我手中不可或缺的參考資料。

评分

隨著雲計算、大數據和物聯網等技術的飛速發展,對網絡連接的需求呈現齣前所未有的增長和復雜性。在這個背景下,MPLS和VPN技術的重要性愈發凸顯。《MPLS和VPN體係結構(第2捲·修訂版)》這本書,無疑是一本能夠幫助我深入理解這些關鍵技術的權威指南。我尤其欣賞書中對於MPLS流量工程(MPLS-TE)的講解,它不僅僅是介紹瞭MPLS-TE的基本概念,還詳細闡述瞭RSVP-TE(Resource Reservation Protocol-Traffic Engineering)協議的工作原理,包括路徑計算、資源預留、信令建立和維護等關鍵環節。書中通過豐富的圖示和邏輯流程圖,將復雜的TE路徑建立過程分解,使得即使是對TE不太熟悉的讀者也能輕鬆理解。此外,書中還探討瞭MPLS-TE在實際網絡中的應用場景,例如如何通過TE來優化鏈路利用率、提升網絡可靠性以及支持業務的SLA(Service Level Agreement)要求。我一直認為,理解流量工程對於構建高效、彈性的網絡至關重要,而這本書在這方麵提供瞭非常寶貴的見解。它讓我能夠更深入地理解MPLS網絡在流量調度和資源分配方麵的強大能力。

评分

長期以來,我一直希望能夠係統性地學習MPLS和VPN技術,但由於其本身的復雜性,總是難以找到一本能夠真正幫助我建立起完整知識體係的書籍。《MPLS和VPN體係結構(第2捲·修訂版)》這本書,恰恰填補瞭這一空白。我尤其喜歡書中對MPLS L2VPN的深入解析,例如VPLS(Virtual Private LAN Service)和VPWS(Virtual Private Wire Service)的原理。書中詳細闡述瞭VPLS如何通過基於MPLS的二層通道,在多個站點之間模擬一個以太網LAN,以及其在實際網絡中的部署和配置要點。我對VPWS的講解也印象深刻,它如何為兩個站點提供一條專用的二層點對點連接,以及其與MPLS標簽的結閤方式。這些對L2VPN的詳細講解,讓我能夠更清晰地理解如何在MPLS網絡中承載二層流量,以及如何為客戶提供靈活的二層連接服務。這本書的價值在於其理論與實踐的完美結閤,讓我不僅理解瞭原理,更能指導實際操作。

评分

在我的職業生涯中,MPLS和VPN技術一直是我需要深入掌握的核心技能之一。我曾閱讀過不少關於這些技術的書籍,但《MPLS和VPN體係結構(第2捲·修訂版)》這本書,無疑是我近年來閱讀過的最精彩、最有價值的一本。我尤其欣賞書中對MPLS和VPN在服務質量(QoS)方麵的應用和實現。書中詳細闡述瞭MPLS網絡如何通過標簽化的方式,實現對不同業務流量的區分和優先級管理,以及如何利用QoS策略來保障關鍵業務的傳輸質量。例如,書中對MPLS DiffServ(Differentiated Services)模型,以及CE-PE之間QoS策略的映射機製,都進行瞭深入的講解。這對於需要為客戶提供高優先級服務(如語音、視頻)的網絡運營商而言,具有極其重要的指導意義。我堅信,通過對書中QoS部分的深入學習,我能夠更好地設計和優化網絡,以滿足不同業務對網絡性能的嚴苛要求。

评分

坦白說,在閱讀《MPLS和VPN體係結構(第2捲·修訂版)》之前,我對MPLS和VPN的理解還停留在比較基礎的層麵,更多的是基於實際項目中的經驗,遇到問題就去查資料解決,缺乏係統性的理論知識。這本書的齣現,無疑為我提供瞭一個絕佳的學習機會。我被書中詳盡的章節劃分和清晰的邏輯結構所吸引,感覺就像一位經驗豐富的導師,循序漸進地引導我進入這個復雜而迷人的技術世界。書中的每一個概念,無論是MPLS標簽分發協議(LDP)、邊界網關協議(BGP)與MPLS的結閤,還是各種VPN技術的實現細節,都被講解得細緻入微。作者並沒有迴避技術中的難點,反而積極地去解析它們,通過詳細的圖示和原理性的闡述,讓那些原本晦澀難懂的概念變得生動形象。例如,書中對於BGP in MPLS VPN(MPLS VPN)的講解,就不僅僅是停留在配置層麵,而是深入剖析瞭路由信息的傳播機製,VPNv4/VPNv6地址的引入,以及RD(Route Distinguisher)和RT(Route Target)在實現不同VPN實例隔離中所起到的關鍵作用。我尤其喜歡書中對於多協議BGP(MP-BGP)的講解,它如何擴展瞭BGP協議,使其能夠承載MPLS VPN所需的各種信息,這讓我對BGP這個我之前覺得有些“古老”的協議有瞭全新的認識。這種深入的原理性分析,對於真正理解MPLS VPN的穩定性和可擴展性至關重要。

评分

我的工作需要頻繁地與運營商和大型企業網絡打交道,而MPLS和VPN技術是構建他們核心網絡基礎設施的關鍵組成部分。長期以來,我一直尋求一本能夠全麵、深入地講解這些技術的書籍,以期能夠更有效地進行方案設計和故障排查。《MPLS和VPN體係結構(第2捲·修訂版)》這本書,恰好滿足瞭我的這一需求。我非常喜歡書中對各種VPN類型,特彆是Layer 3 VPN(L3VPN)和Layer 2 VPN(L2VPN)的詳細比較和分析。書中不僅僅介紹瞭它們的基本原理,更重要的是分析瞭它們在不同應用場景下的優缺點,以及它們在實際部署中需要考慮的關鍵因素。例如,對於L3VPN,書中深入講解瞭VRF(Virtual Routing and Forwarding)實例的概念,RD和RT的作用,以及MP-BGP如何承載VPNv4/VPNv6路由。對於L2VPN,則詳細闡述瞭VPLS(Virtual Private LAN Service)和VPWS(Virtual Private Wire Service)等技術的實現原理,以及它們與MPLS標簽的結閤方式。這些細緻的講解,讓我能夠更清晰地認識到不同VPN技術之間的差異,以及如何根據實際需求選擇最適閤的技術方案。本書的嚴謹性和專業性,讓我對作者的深厚功底有瞭深刻的認識,也讓我對通過本書提升自身技術水平充滿信心。

评分

我是一名在通信行業從業多年的技術人員,對於MPLS和VPN技術的演進和發展有著持續的關注。《MPLS和VPN體係結構(第2捲·修訂版)》這本書,如同一個百科全書般,為我提供瞭對MPLS和VPN技術最全麵、最深入的理解。我特彆喜歡書中對MPLS的未來發展趨勢的探討,例如MPLS over Segment Routing(SR-MPLS)以及SRv6等新型技術的介紹。書中不僅解釋瞭這些新技術的原理,還分析瞭它們在解決現有MPLS網絡痛點(如復雜性、部署睏難等)方麵的潛力。我對於SR-MPLS的講解印象深刻,它如何利用源路由(Source Routing)的理念,簡化標簽分發和路徑控製,從而提高網絡的靈活性和可編程性。這本書讓我看到瞭MPLS技術並非停滯不前,而是在不斷地演進和創新。它為我提供瞭寶貴的參考,幫助我預測和規劃未來的網絡技術方嚮。我對本書的洞察力感到非常贊賞。

评分

好。讲的挺清楚的,解决疑惑的一本好书,值得推荐的。

评分

质量不错,很满意,是正版。

评分

买的不太对,其实想买第一卷的

评分

对MPLS和VPN的知识比较欠缺,就是专门买来好好练的

评分

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

评分

专业必备无可挑剔,碍于翻译,需要反复研读

评分

在京东买了不少书了,都挺好!

评分

以概念为主 要是有更多的项目和实验会更好

评分

书不错,就看看不看了。。。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