硃希祖日記(套裝上中下)

硃希祖日記(套裝上中下)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硃希祖 著
圖書標籤:
  • 明史
  • 硃希祖
  • 日記
  • 曆史
  • 人物
  • 明朝
  • 史料
  • 傳記
  • 古代文獻
  • 地方誌
想要找书就要到 求知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中华书局
ISBN:9787101087482
版次:1
商品编码:11099827
品牌:中华书局
包装:平装
丛书名: 朱希祖文集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2012-08-01
用纸:铜版纸
套装数量:3

具体描述

內容簡介

硃希祖(1879—1944),字逖先,又作遏先、迪先,浙江海鹽人,我國現代著名的歷史學傢、藏書傢。1905年考取官費留學赴日本早稻田大學師範科研習歷史;期間,師從著名國學大師章太炎先生,馬“章門五王”之一。1909年歸國,曾任浙江兩級師範學堂、浙江嘉興二中、嘉興中學教師,北京大學、清華大學、輔仁大學、中山大學、中央大學教授,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研究員、中央研究院歷史博物館籌備處籌備委員會常務委員長、中國史學會主席、明清史料編刊委員會委員、《廣東通誌》編纂委員會委員、中央古物保管委員會委員、國史館籌備委員會總幹事、考試院考選委員會考選委員等職。
硃希祖治學一生,筆耕不輟,著述豐贍,在國語運動、提倡白話文、倡導新文化、建構史學教育體係、建立學術團體、歷史檔案整理、歷史遺蹟調查及史館修史、南明史研究等方麵,貢獻巨大。

目錄

整理說明
1906生
小敘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9月
11月
12月
1908生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
1913年
1929年
1932年
1933年
1934年
1935年
1936年
1937年
1938年
1939年
1940年
1941年
1942年
1943年
……

前言/序言


用户评价

评分

评分

评分

买错了,不过买来翻了翻,不错,算是意外收获

评分

京东配送很好,书很不错

评分

  生活史类的书籍,是很容易就可以抓住读者的兴趣点。比如《一个爱中国的人》书评《李约瑟的中国情缘》,作者在描绘这位爱中国(更爱中国女性)怪诞科学家的传奇历程时,是从他与南京金陵女大生化系研究生鲁桂珍的情缘写起,作者也表示从这里开始,“可读性”较高。

评分

寻书如抽丝,读书似剥茧;买书如山倒,藏书似海深

评分

朱希祖,清道光状元朱昌颐族孙。历任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清华大学、辅仁大学、中山大学及中央大学等校教授,是解放前著名的史学家。他较早地倡导开设中国史学原理及史学理论等课程,并讲授“中国史学概论”,在中国史学史的早期研究方面起到了一定的作用。1932年任广州中山大学教授兼文史研究所所长,先后撰写《南明之国本与政权》、《南明广州殉国诸王考》、《中国最初经营台湾考》、《屈大均传》、《明广东东林党传》等数十篇论文,成为研究南明史的权威。1944年7月因肺气肿病发,逝于重庆。 17岁中秀才。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官费留学日本早稻田大学,攻史学专业。三十四年在东京与鲁迅同随章太炎学习《说文解字》。宣统元年(1909年)归国后,与鲁迅同受聘于浙江两级师范学堂任教。翌年改就嘉兴府中学任教。辛亥革命后公举为海盐县首任民事长,积极推行剪辫放足、破除迷信、禁止鸦片、兴办学校等新政。旋改到省教育厅任事。1913年为教育部起草国语注音字母方案,后受聘任北京大学预科教员兼清史馆编修。袁世凯称帝时,辞去编修,专任北大教授。朱希祖 朱希祖 五四运动前后,朱希祖常为《新青年》和《晨报》副刊撰稿。1918年任北京大学中国文学系主任,教授中国文学史。不久兼任史学系主任,写成《中国史学通论》一书及许多史论。其间积极参与推行白话文。1920年,联合北大六教授上书教育部,要求推行新式标点,中国新式标点自此始。是年底,和沈雁冰、郑振铎、叶圣陶等12人共同发起成立文学研究会。1921年,为北大接收历史博物馆残存内阁大库档案1502麻袋,于研究所国学门设明清档案整理会,拟定整理办法,领导史学系学生整理研究。1923年夏,应陕西督军刘镇华之请,入关中讲学,摹拓汉唐石刻。1926年夏,改任清华、辅仁两大学教授。1928年重返北大,任史学系主任,并发起成立中国史学会。1930年入中央研究院,任研究员。1932年任广州中山大学教授兼文史研究所所长,先后撰写《南明之国本与政权》、《南明广州殉国诸王考》、《中国最初经营台湾考》、《屈大均传》、《明广东东林党传》等数十篇论文,成为研究南明史的权威。1934年受聘为南京中央大学历史系主任,同年任古物保管委员会主任。教学之余,与其子朱偰对南京古迹实地调查,写出《六朝陵墓调查报告》等专著,为研究南京历史文化奠定了基石。1935年、1936年任高等考试典试委员。1938年随校西迁,在四川7年中,先后撰成《伪楚录辑补》、《伪齐录校补》等书,以隐刺伪满和汪伪政权。1940年任国史馆筹备委员会总干事,不久即辞国史馆职;3月,由重庆中央大学历史系主任改任考试院考选委员会委员,后兼任考试院公职候选人检核委员会主任。1944年7月因肺气肿病发,逝于重庆。友好门生曾编印《文史杂志》专号,介绍其生平。

评分

书很好~书很好~书很好~书很好~书很好~书很好~书很好~书很好~书很好~书很好~书很好~书很好~书很好~

评分

希祖(1879—1944),字逖先,又作逷先、迪先,浙江海盐人,我国现代著名的历史学家、藏书家。早年师从著名国学大师章太炎先生,为“章门五王”之一。曾任北京大学、清华大学、辅仁大学、中山大学、中央大学教授,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研究员、博物馆筹备处筹备委员会常务委员长、中国史学会主席、国史馆筹备委员会总干事、考试院考选委员会考选委员等职。朱希祖治学一生,笔耕不辍,著述丰赡,在国语运动、提倡白话文、倡导新文化、建构史学教育体系、建立学术团体、历史档案整理、历史遗迹调查及史馆修史、南明史研究等方面,贡献巨大。《朱希祖日记》现存有:1906年、1908年留学日本日记, 1913年2月5日至4月15日、1929年1月1日至3月25日、1932年10月5日至1933年9月23日、1934年2月21日至1937年5月8日、1937年6月9日至12月30日、1938年1月1日至1943年8月4日等日记,内容丰富,记载详细,是我国现代学术史上重要的史料。书后附录朱希祖之女朱倩、朱倓的日记,这些资料正好补朱希祖日记之缺。《朱希祖书信集》内以“与张元济论学尺牍”为最多,共156通(包括张元济来函);其次是“致罗香林、朱倓信札”,共123通;其余致师友、机构等信函47通,如有致陈独秀、周作人、胡适、蔡元培、陈垣、钱玄同、陈百年、傅斯年、许寿裳、潘承弼、汪东、沙孟海、孙世扬、罗家伦、常任侠、张继、康心如、戴伯瑚等。《郦亭诗稿》是朱希祖生平所作诗歌的诗集,凡五卷,共131首,此次增补30馀首;其诗因时而作,有感而发,体现了一位历史学者对诗的理解。这些信件与诗歌都有重要的学术价值与史料价值,为研究朱希祖及那个时代,提供了重要的文献资料。书末附录朱偰《先君逖先先生年谱》及元一所编的《朱希祖哀挽录》,以见朱希祖一生行谊。《中国史学通论》原名《中国史学概论》,是我国最早的史学史讲义,作于民国八九年间,为北京大学史学系讲稿。末附八篇文章:《太史公解》、《汉十二世著纪考》、《臣瓒姓氏考》、《汉唐宋起居注考》、《萧梁旧史考》、《十六国旧史考》、《蜀王本纪考》、《西夏史籍考》。《史馆论议》为著者全面系统阐明对国史编纂体例之见解文章及新修《广东通志》的数篇文章的汇集。《明季史料题跋》所收是朱希祖先生关于南明史籍详加校勘、考订的研究文章,共八十二篇,大部分曾发表于《北大图书部月刊》、重庆版《图书月刊》、《文史杂志》等学术期刊,一小部分是未刊稿。《明季史料题跋》涉及历史范围广泛,内容丰富,不仅梳理史籍作者、版本、存佚、资料来源,而且通过不同史籍之不同记载,甄别歧异,考订史实,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学术价值。此次收入《朱希祖文集》,我们对原书进行了增订,共收文131篇。凭着这种不懈的精神,先生的藏书日见其多。然而,先生又不同于一般的藏书家。苏精在他的《近代藏书三十家》中说:“朱希祖是史学家,因此郦亭藏书既非供鉴赏,也不徒供校雠,而是取以读书治学用的,从他的题跋中可以看出一个读书的藏书家,与其它欣赏的、校雠的藏书家不同之处,后两者往往只娓娓于一书的递藏授受源流、与自己收藏的经过,或是龂龂于字词同异的争辩、与版本甲乙的校勘;而读书的藏书家所注重的,则是一书内容的考订论证,本旨要义的发明阐述,以近代学人而言,王国维、胡玉缙等人如此,朱希祖同样是如此。”[11]先生生前已撰成《明季史籍题跋》六卷,《郦亭藏书题跋记》四卷,还准备编撰周史、秦史和南明史 [12]。台湾东海大学教授蓝孟博先生回忆当年的情况时说:抗战时,大家都跑防空警报,朱希祖先生每次跑警报,总带着他的南明史稿本。(据东海大学陈以爱告知)可是这本可期其成的千秋史业却被战争给毁灭了。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