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道德經注釋》是清代著名的道教內丹學傢黃元吉所作,黃元吉以精深的學養透徹闡發道的全體大用,將內聖外王之學和韆古口口相傳的返本還原之法融為一爐,宣泄於《道德經注釋》之中。《道教典籍選刊:道德經注釋(繁體竪排版)》特點是:每章首揭常道,次述丹道;首言世法,次言丹法。尤其是,該書融儒入道,因道弘儒,而能渾然一體。《道教典籍選刊:道德經注釋(繁體竪排版)》作為一部重要的內丹典籍,其文獻價值和思想特色不容忽視。《道教典籍選刊:道德經注釋(繁體竪排版)》整理者於點校之外,還對重要的字句做瞭注解。
內頁插圖
目錄
前言
校注說明
黃元吉先生道德經注釋序
道德經注釋序
道德經注釋序
道德經總旨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第十四章
第十五章
第十六章
第十七章
第十八章
第十九章
第二十章
第二十一章
第二十二章
第二十三章
第二十四章
第二十五章
第二十六章
第二十七章
第二十八章
第二十九章
第三十章
第三十一章
第三十二章
第三十三章
第三十四章
第三十五章
第三十六章
第三十七章
第三十八章
第三十九章
第四十章
第四十一章
第四十二章
第四十三章
第四十四章
第四十五章
第四十六章
第四十七章
第四十八章
第四十九章
第五十章
第五十一章
……
附錄
重印道德經講義序
道德經精義例言
翻印黃注道德經序
精彩書摘
第四十九章
太上曰:聖人無常心,以百姓心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矣;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矣。聖人在天下,傑傑為天下渾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聖人皆孩之。傑傑,誠切貌。孩之,以赤子育之也。
聖人之心,空空洞洞,瞭瞭靈靈,無物不容,卻無物不照,如明鏡止水,精光四射,因物付物,略無成心,何其明也?大無不載,小無不包,妍媸美惡,毫無遺漏,何其容也?雖然,究何心哉?不矯情,亦不戾物,故曰:聖人無常心。蓋謂聖人,未至不先迎,已過不留戀,當前不沾滯,無非因物賦形,隨機應變,以百姓之心為心而已。夫百姓又有何心?不過好善惡惡而已。所以聖人於百姓之善者,奬之勸之,於百姓之不善者,亦無不誘之掖之,是善與不善,聖人皆以闊大度量包容之,自使善者欣然神往而益勉於為善矣,不善者亦油然心生而改不善以從善矣,斯為德善矣。上好善則民莫敢不從,其感應之機自有如此之不爽者。聖人又於百姓之信者,欽之仰之,於百姓之不信者,亦無不愛之慕之,是信與不信,聖人俱以一誠不二包涵之,自使信者怡然理順而彌深於有信矣,不信者亦奮然興起而易不信以從信矣,斯為德信矣。上好信則民莫敢不用情【一】,其施報之理,不誠有如此之至神哉?民德歸厚,又何疑乎?況人同此心,心同此理,聖人以一心觀眾心,一理協萬理,天下雖大,納之以誠,百姓雖繁,括之以義;縱賢奸忠僞,萬有不齊,而聖人大公無我,一視同仁,開誠布公,推心置腹,渾天下馬一體,自有民日遷善而不知為之者,其過化存神之妙,豈若後世勸孝勸忠,示禮示義,所能幾及耶?故曰:傑傑然為天下渾其心焉。蓋視天下為一傢,閤中國如一人,其仁慈在抱,渾然與百姓為一如此,故百姓服德懷仁,無不愛之如父母,敬之若神明,仰之為師保,凡係耳之所聞、目之所見,恒視聖人之聲容以為衡,此外有所不知,故曰:百姓皆注其耳目。百姓之望聖人如此,聖人亦豈有他哉?惟禦眾以寬,使眾以慈,如父母之於孩子,賢否智愚,愛之惟一,提攜保抱,將之以誠。如此而天下有不化者,未之有也。無為之治如此,以視夫言教法治者,相隔不啻天淵矣。
……
前言/序言
道教典籍選刊:道德經注釋(繁體竪排版)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