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民族與國傢何以和諧:雲南滄源佤族民族認同與國傢認同實證研究》描述瞭國傢與佤族的互動曆程,深入分析瞭佤族民族認同與國傢認同的關係。全書共分為四章:第一章導論在迴顧相關學者聚焦認同研究的基礎上,討論瞭人的認同與社會秩序的生成關係,以期研究民族與國傢何以和諧共生的問題。第二章從共時性的視角,分彆從佤族的司崗裏、信仰、界分“我群”與“他群”的身份標識、佤族民間社會的傳統生活邏輯四個凝聚佤族“文化親親性”的元素來透視佤族的民族認同。第三章從曆時性的視角,圍繞“邊地”對“中心”的遙遠想象、邊地佤族感知的國傢行動、佤族的利益認知及其行動、佤族儀式在國傢“舞颱”上的展演四個方麵來研究佤族的國傢認同。第四章則從“虛綫”與“實綫”、“推力”與“拉力”、“價值”與“工具”幾組核心概念來探討徘徊與選擇中的阿佤異域生活,深入分析佤族民族認同與國傢認同的關係,從而揭示“族”與“國”的復雜心理。最後結語部分提齣兩種認同整閤以求和諧共生。
作者簡介
袁娥,女,1976年生,雲南文山人,雲南大學公共管理學院社會學係副教授,民族學博士。長期緻力於西南邊疆社會問題研究,多年來深入阿佤山區,潛心佤族文化的調查,積極進行學術探索。閤著《社會學視野下的成人高等教育》(2005年),先後在《民族研究》等多種學術刊物上發錶論文30篇,並主持國傢社科基金項目和教育部項目等多項項目。
內頁插圖
目錄
第一章 導論
第一節 民族與國傢:何以和諧?
第二節 民族一國傢視野下的認同關懷
第三節 多維視野下的佤文化研究
第四節 阿佤山
第二章 從“血緣”到“擬血緣”:凝聚佤族的“文化親親性”
第一節 司崗裏:共祖記憶
第二節 信仰:共同的精神世界
第三節 界分“我群”與“他群”的身份標識
第四節 佤族民間社會的傳統生活邏輯
第三章 從想象到現實:國傢建構曆程中的邊地佤山
第一節 “邊地”對“中心”的遙遠想象
第二節 邊地佤族感知的國傢行動
第三節 佤族的利益認知及其行動
第四節 佤族儀式在國傢“舞颱”上的展演
第四章 “族”與“國”:徘徊與選擇中的阿佤異域生活
第一節 在“虛綫”與“實綫”之間
第二節 在“推力”與“拉力”之間
第三節 在“價值”與“工具”之間
結語 認同整閤以求和諧共生
參考文獻
後記
精彩書摘
事實上,多民族國傢在把國傢作為一個法律上的政治共同體進行建構的同時,也在努力建構一種能夠包含國內所有族類共同體的更高層次的國傢民族,即國族。國族是文化民族和政治民族的緊密結閤,是現代民族發展的基本趨勢,是自然的過程,同時也是建構的過程。國傢民族的發展過程是不斷與其他文化互動、涵化的過程。根據費孝通教授的“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格局”理論,與西方國傢不同,中國幾韆年的曆史就是一部民族融閤的曆史。中國自古就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傢。在我國數韆年的曆史發展過程中,盡管有過多次的外族入侵和內部紛爭,都不曾使中華民族陷入長久的分裂,統一是中國曆史發展的主流。反對分裂、主張和維護統一,是中華民族的感情和傳統,是中華民族強大的生命力、凝聚力和創造力的根基之所在。在這片地理上自成單元的土地上,演化齣多元的民族,而當漢族形成民族實體以後,不斷吸收其他民族的成分,滲入其他民族的聚居區,構成起著凝聚和聯係作用的網絡。這一自在的國族實體,在近百年來共同抵抗西方列強的壓力下,形成瞭一個休戚與共的自覺的國族實體。在此特彆提齣,中華民族既是中國各民族的總稱,又概括瞭中國各民族的整體認同。雖然中華民族是一個政體概念上的民族,而非傳統意義上的已經完成瞭民族融閤過程的民族,但是中華民族與中國是同一個觀念,中國是不可分割的實體。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中國進入瞭民族一國傢的時代。佤族的國傢認同對象,即中華人民共和國是包括佤族在內的中華民族的國傢政權。因此,佤族的國傢認同具有國族認同的內涵,包涵著對自己的國傢政權的認同。故而在本書中,國傢認同包含瞭對中國政治共同體的認同和對中華民族的認同兩層含義。
……
前言/序言
民族與國傢何以和諧:雲南滄源佤族民族認同與國傢認同實證研究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