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國際電氣工程先進技術譯叢”是機械工業齣版社集中優勢資源精心打造的中高端産品,齣版目的是傳播國際新技術成果,搭建電氣工程技術平颱。叢書中所有圖書都是精選的國外優秀電氣工程著作,主要針對新能源、智能電網、電力電子、自動控製及新能源汽車等電氣工程熱點領域。這些圖書都是由經驗豐富的業內人士編著,並由國內知名專傢翻譯,具有很高實用性。
“國際電氣工程先進技術譯叢”的齣版目的主要是為廣大國內讀者提供一個展示國外先進技術成果的窗口,使國內讀者有一個可以更好地瞭解國外技術的平颱。“國際電氣工程先進技術譯叢”可供電氣工程及相關專業工程技術人員、科研人員及大專院校相關專業師生參考。
內容簡介
《國際電氣工程先進技術譯叢:永磁無刷電機及其驅動技術》共分14章,全麵闡述瞭現代永磁交流電機係統的設計及驅動控製思想。本書從永磁材料的基本特性講起,詳細介紹瞭永磁交流電機的常規結構和近年來興起的特殊結構及其設計分析方法;對正弦波永磁同步電機和方波無刷直流電機的驅動控製策略都進行瞭詳盡描述,總結瞭功率器件的開關特性和損耗,整流器及逆變器的拓撲;並且從控製器的成本和可靠性的角度給予瞭具體設計指導。
《國際電氣工程先進技術譯叢:永磁無刷電機及其驅動技術》構思繼承瞭國外高水平著作的一貫特色,內容由淺入深,理論翔實,分析透徹,並且引用大量高水平參考文獻,能夠
最大程度地反映近20年國際上永磁交流電機的發展和
新成果。
《國際電氣工程先進技術譯叢:永磁無刷電機及其驅動技術》適宜於從事電機及其控製、電力電子技術和機電一體化的工程技術人員閱讀,也可作為大專院校相關教師、研究生和高年級本科學生的參考書。
目錄
譯者序
前言
緻謝
作者簡介
符號錶
第一部分 永磁材料、永磁電機、逆變器及其控製的基本知識
第1章 永磁材料與永磁電機
1.1 永磁材料
1.1.1 退磁麯綫
1.1.2 工作點和氣隙綫
1.1.3 磁能積
1.1.4 永磁體存儲的能量
1.1.5 永磁體體積
1.1.6 外加磁場的影響
1.1.6.1 解析法
1.1.6.2 圖解法
1.2 永磁體的布置方式
1.3 永磁體的充磁方式
1.3.1 徑嚮和平行充磁
1.3.2 Halbach陣列
1.4 永磁交流電機
1.4.1 電機結構
1.4.2 永磁轉子結構
1.4.2.1 錶貼式永磁同步電機
1.4.2.2 錶麵嵌入式永磁同步電機
1.4.2.3 內置式永磁同步電機
1.4.2.4 異步起動永磁同步電機
1.4.3 混閤勵磁電機
1.4.3.1 磁通反嚮永磁同步電機
1.4.3.2 開關磁鏈電機
1.4.3.3 永磁開關磁阻電機或雙凸極永磁電機
1.4.4 集中繞組永磁同步電機
1.4.5 永磁同步電機的分類
1.5 同步電機的基本理論
1.5.1 工作原理
1.5.2 單匝綫圈的磁動勢
1.5.3 正弦磁動勢分布
1.5.3.1 同心繞組
1.5.3.2 分布繞組
1.5.4 感應電動勢
1.5.4.1 繞組的分布因數
1.5.4.2 繞組的節距因數
1.5.4.3 繞組的斜槽因數
1.5.4.4 繞組因數
1.5.5 繞組形式
1.5.5.1 單層繞組
1.5.5.2 雙層繞組
1.5.6 鏇轉磁場
1.5.6.1 正弦磁動勢分布
1.5.6.2 方波磁動勢分布
1.6 同步電機的基本關係
1.6.1 有效氣隙
1.6.2 永磁體對感應電動勢的作用
1.6.3 電磁功率和電磁轉矩
1.6.4 電磁轉矩的基本錶達式
1.6.5 電機輸齣方程
1.6.6 永磁體的麵電流等效
1.6.7 定子電流閾值
1.6.8 電感
1.6.8.1 每相自感
1.6.8.2 勵磁電感
1.6.8.3 同步電感
1.6.8.4 直、交軸電感
1.6.9 定子勵磁對氣隙磁通密度的影響
1.7 鐵心損耗
1.7.1 定子鐵心損耗
1.7.2 渦流損耗
1.7.2.1 齒部渦流損耗
1.7.2.2 軛部渦流損耗
1.7.3 齒部和軛部的磁通密度幅值
1.7.4 磁滯損耗
1.7.5 電機中鐵心損耗的測量
1.8 電阻損耗
1.9 電機的初步設計
1.10 齒槽轉矩
1.10.1 齒槽轉矩成因及幅值
1.10.2 齒槽轉矩的基本理論
1.10.3 分析和計算
1.10.4 影響齒槽轉矩的因素
1.10.5 削弱方法
1.10.5.1 斜槽
1.10.5.2 改變永磁體寬度
1.10.5.3 改變槽寬
1.10.5.4 采用不同的極弧係數
1.10.5.5 齒頂開輔助槽
1.11 永磁同步電機基於磁通路徑的分類
1.12 振動與噪聲
參考文獻
第2章 逆變器及其控製導論
2.1 功率器件
2.1.1 功率器件與開關電源
2.1.1.1 電力二極管
2.1.1.2 MOSFET
2.1.1.3 絕緣柵雙極型晶體管
2.1.2 功率器件的開關
2.1.3 器件損耗
2.1.3.1 通態損耗
2.1.3.2 開關損耗
2.2 直流輸入電源
2.3 直流到交流的功率變換
2.3.1 單相半波逆變器
2.3.2 單相全波逆變器
2.3.3 三相逆變器
2.4 有功功率
2.5 無功功率
2.6 逆變器控製的必要性
2.7 脈衝寬度調製技術
2.8 滯環電流控製
2.9 空間矢量調製技術
2.9.1 逆變器的開關狀態
2.9.2 空間矢量調製的原理
2.9.3 空間矢量調製的實現
2.9.4 空間矢量調製的開關紋波
2.10 逆變器的開關延時
2.11 輸入功率因數校正電路
2.11.1 單相功率因數校正電路
2.11.2 三相功率因數校正電路
2.12 四象限運行
2.13 變換器的要求
參考文獻
第二部分 永磁同步電機及其控製
第3章 永磁同步電機的動態模型
3.1 兩相永磁同步電機的實時模型
3.2 靜止坐標係到轉子參考坐標係的變換
3.3 三相坐標係到兩相坐標係的變換
3.4 零序電感的推導
3.5 功率等效
3.6 電磁轉矩
3.7 穩態轉矩特性
3.8 磁鏈模型
3.9 等效電路
3.1 0歸一化模型
3.11 動態仿真
3.12 永磁同步電機的小信號方程
3.13 永磁同步電機的控製特性
3.14 時間響應的計算
3.15 空間相量模型
3.15.1 原理
3.15.2 模型的推導
參考文獻
第4章 永磁同步電機的控製策略
4.1 矢量控製
4.2 矢量控製的推導
4.2.1 電磁轉矩
4.2.2 定子參考坐標係下d軸與q軸電流
4.2.3 共磁鏈
4.2.4 轉矩角在電機運行中的作用
4.2.5 關鍵的結論
4.3 驅動係統原理圖
4.3.1 轉矩控製型驅動係統
4.3.2 轉矩控製型驅動係統的仿真及結果
4.3.3 速度控製型驅動係統
4.3.3.1 共磁鏈的控製原則
4.3.3.2 弱磁區域的轉矩控製原則
4.3.4 速度控製型驅動係統的仿真及結果
4.4 控製策略
4.4.1 恒轉矩角(δ=90°)控製
4.4.2 單位功率因數控製
4.4.3 恒共磁鏈控製
4.4.4 氣隙磁通與電流相量角控製
4.4.5 單位電流最優轉矩控製
4.4.6 恒功率損耗控製
4.4.7 最大效率控製
參考文獻
第5章 弱磁控製
5.1 最大轉速
5.2 弱磁算法
5.2.1 間接控製策略
5.2.2 恒轉矩模式控製器
5.2.3 弱磁控製器
5.2.4 係統性能
5.3 直接弱磁
5.3.1 最大容許轉矩限製
5.3.2 轉速控製方案
5.3.3 實施策略
5.3.4 係統性能
5.4 參數敏感性
5.4.1 定子繞組電阻變化
5.4.2 轉子磁鏈變化
5.4.3 q軸電感變化
5.5 無模型(參數不敏感)弱磁方法
5.6 永磁同步電機的六步電壓和恒反電動勢控製策略
5.6.1 恒反電動勢控製策略
5.6.1.1 基本原理
5.6.1.2 弱磁區域內的最大電流
5.6.1.3 運行邊界
5.6.1.4 弱磁區域內的最大轉速
5.6.2 六步電壓控製策略
5.6.2.1 基本原理分析
5.6.2.2 SSV模式下的穩態電流
5.6.2.3 SSV控製策略的運行邊界
5.6.2.4 比較
5.7 直接穩態評價
5.7.1 輸入電壓
5.7.2 狀態空間形式的電機方程
5.7.3 邊界匹配條件及方程解
5.7.4 MATLAB程序
5.8 錶麵式與內置式永磁同步電機的弱磁控製
參考文獻
第6章 電流和轉速控製器的設計
6.1 電流控製器
6.1.1 基於轉子參考坐標係的電流控製器
6.1.2 基於定子參考坐標係的電流控製器
6.1.3 最小拍電流控製器
6.1.3.1 最小拍控製器
6.1.3.2 最小拍預測控製器
6.1.3.3 改進的最小拍預測控製器
6.2 轉速控製器
6.2.1 原理框圖的推導
6.2.2 簡化的電流環傳遞函數
6.2.3 轉速控製器
參考文獻
第7章 參數敏感性及補償
7.1 引言
7.1.1 轉矩與其參考值之比
7.1.2 共磁鏈與其參考值之比
7.2 基於電磁功率反饋控製的參數補償
7.2.1 補償算法
7.2.2 性能仿真
7.3 基於無功功率反饋控製的參數補償
7.3.1 無功功率反饋補償策略的原理
7.3.2 驅動器的原理
7.3.3 仿真結果
7.3.4 與電磁功率反饋控製的比較
參考文獻
第8章 轉子位置估算及無位置傳感器控製
8.1 電流模型自適應策略
8.2 外加信號注入法
8.2.1 鏇轉電壓相量注入策略
8.2.2 在鏇轉的q軸上注入磁鏈
8.2.2.1 算法
8.2.2.2 解調
8.2.2.3 觀測器
8.2.2.4 實施
8.2.2.5 策略的優缺點
8.2.3 交流電壓相量注入法
8.2.3.1 無傳感器算法
8.2.3.2 實施
8.3 基於電流模型的注入策略
8.4 基於PWM載波成分的位置估算
8.4.1 諧波電壓和電流矢量
8.4.2 轉子位置估算
8.4.3 性能
參考文獻
第三部分 永磁無刷直流電機及其控製
第9章 永磁無刷直流電機
9.1 永磁無刷直流電機的數學模型
9.2 歸一化的係統方程
9.3 永磁無刷直流電機驅動係統框圖
9.4 動態模擬
參考文獻
第10章 換相轉矩脈動和相位超前
10.1 換相轉矩脈動
10.2 相位超前
10.3 動態模型
參考文獻
第11章 永磁無刷直流電機的半波驅動
11.1 分裂式電源變換器拓撲結構
11.1.1 永磁無刷直流電機在分裂式電源變換器下的運行
11.1.2 變換器的工作模式
11.1.3 采用分裂式電源變換器拓撲的永磁無刷直流電機驅動器的優缺點
11.1.4 永磁無刷直流電機的設計要點
11.1.5 電機電感對動態性能的影響
11.1.6 繞組連接
11.1.7 驅動係統描述
11.1.8 永磁無刷直流電機驅動係統的建模、仿真和分析
11.1.8.1 永磁無刷直流電機在不同變換器模式下的建模
11.1.8.2 轉速控製器的建模
11.1.8.3 控製電路
11.1.8.4 電流環的建模
11.1.8.5 仿真與分析
11.1.8.6 電流換相角
11.1.8.7 半橋整流和全橋整流永磁無刷直流電機驅動器的比較
11.2 C-dump變換器拓撲結構
11.2.1 基於C-dump變換器的永磁無刷直流電機驅動係統的運行原理
11.2.1.1 電動運行
11.2.1.2 再生製動運行
11.2.2 C-dump變換器的永磁無刷直流電機驅動係統分析
11.2.2.1 最大轉速
11.2.2.2 反嚮峰值電流
11.2.2.3 儲能電容
11.2.2.4 能量釋放斬波器
11.2.3 與基於全波逆變器控製的永磁無刷直流電機驅動係統的比較
11.2.4 建模、仿真及動態性能
11.2.4.1 建模
11.2.4.2 係統性能
11.3 可變直流母綫變換器拓撲結構
11.3.1 工作原理
11.3.2 電動運行
11.3.3 係統性能
11.3.3.1 轉矩驅動器特性
11.3.3.2 速度控製型驅動器性能
11.3.4 優缺點
11.4 前端buck-boost可變電壓變換器拓撲結構
11.4.1 變換器電路
11.4.2 永磁無刷直流電機驅動係統的運行模式和建模
11.4.3 優缺點
11.4.4 與全橋逆變驅動的比較
11.4.5 前端buck-boost電路電感和輸齣電容的設計
11.4.6 控製策略及性能
11.4.6.1 策略Ⅰ——電壓開環控製
11.4.6.2 策略Ⅱ——電壓閉環控製
11.4.6.3 策略Ⅲ——直接相電流控製
參考文獻
第12章 電流和轉速控製器的設計
12.1 電機和負載的傳遞函數
12.2 逆變器的傳遞函數
12.3 電流和轉速控製器的傳遞函數
12.4 電流反饋
12.5 轉速反饋
12.6 控製器的設計
12.6.1 電流控製器
12.6.2 電流內環的一階近似
12.6.3 轉速控製器
參考文獻
第13章 永磁無刷直流電機驅動的無傳感器控製
13.1 電流檢測
13.2 位置估計
參考文獻
第14章 特殊問題
14.1 轉矩平滑
14.2 永磁無刷直流電機驅動的參數敏感性
14.3 故障和診斷
14.4 振動和噪聲
參考文獻
前言/序言
國際電氣工程先進技術譯叢:永磁無刷電機及其驅動技術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評分
☆☆☆☆☆
這本書寫得很全麵,永磁電機本體介紹的一般,控製方麵比較多。參考文獻分類整理的很細。
評分
☆☆☆☆☆
詳細,而且專業,好評
評分
☆☆☆☆☆
該書是永磁無刷電機控製領域的權威書籍,理論深度非常深入,個人認為如果評判是否進入永磁無刷電機控製的大門,就看是否能把本書看懂,書的質量不錯,印刷也好,是本非常好的參考書
評分
☆☆☆☆☆
真的很好很實用。滿意的購物
評分
☆☆☆☆☆
這是一本非常經典的專業書,贊一下!
評分
☆☆☆☆☆
挺不錯的,是正版
評分
☆☆☆☆☆
工作原因,需要學習這方麵的資料充電,挺不錯的教材
評分
☆☆☆☆☆
很好的一本書,值得去學習研究 。
評分
☆☆☆☆☆
書一看就是正版圖書,希望對學習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