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偷走瞭你的快樂?

誰偷走瞭你的快樂?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徐國芳 著
想要找书就要到 求知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现代出版社
ISBN:9787514308150
版次:1
商品编码:11157800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2-12-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310

具体描述

編輯推薦

   經濟學諾奬得主丹尼爾·卡尼曼追隨者的“中國實驗”!《再給中國二十年》作者徐國芳的又一力作!快樂是一種宗教,更是一門學問。如何讓“兩個自我”同時都能感受到快樂,這是我們每一個人在社會上安身立命時所苦苦追求的。《誰偷走瞭你的快樂?》的核心便是對這一命題進行係統性的迴答。這不是一份心靈雞湯,也不是一部成功學寶典,這是一本關於人生與人性問題的科普讀物,希望朋友們都能從中獲益。

內容簡介

《誰偷走瞭你的快樂?》是《再給中國二十年》作者徐國芳的又一力作!信仰與快樂,是人的兩大追求,也是人存在於世間大的價值。有信 仰無快樂,信仰就是半吊子:有快樂無信仰,快樂就是傻高興。快樂是一種宗教,更是一門學問。如何讓“兩個自我”同時都能感受 到快樂,這是我們每一個人在社會上安身立命時所苦苦追求的。《誰偷走瞭你的快樂?》一書的核心便是對這一命題進行係統性的迴答。這不是一份 心靈雞湯,也不是一部成功學寶典,這是一本關於人生與人性問題的 科普讀物,希望朋友們都能從中獲益。

作者簡介

徐國芳,生於2世紀6年代,當過兵,從過政,後下海經商。現為東莞楷模居品(COOMO)集團董事長兼總裁、巨細科技董事局主席、西安大術管理谘詢公司董事長。

目錄

前言
韆萬彆做“精神窮二代”
第一章 態度乃人生引擎
1.我們其實都是為彆人而活
2.財富是人生的終極追求嗎
3.存在感與幸福感成正比
4.“知足常樂”的說法不準確
5.“像初戀一樣堅持夢想”
6.成熟的標誌是什麼
7.感恩與忘恩
8.成就感是幸福的源泉
9.快樂都是自己找來的
1.與其嫁個韆萬富翁,不如成為韆萬富翁
11.人性其實挺復雜
12.不要和小人計較,也不要被小人利用
13.彆人對你不好,其實是在成就你
14.多欣賞和學習彆人的優點
15.綁在螃蟹身上的草繩,都認為自己值6元一斤
16.我們為何會驕橫
17.人貴在有自知之明
18.得到其實並不快樂
19.世上最偉大的力量,是責任感和愛
第二章 快樂有階可攀
1.一生隻有7天
2.寫好你人生的劇本
3.寜願做個“被批評者”
4.格局有多大,未來就有多大
5.窮人和富人的差彆在哪裏
6.心態決定生態
7.野心和決心為何重要——蔣雯麗的故事
8.如何治療“現代病”
9.世界上沒有失敗,隻有放棄
1.改變是一時的痛苦,不改變是一世的痛苦
11.亂世齣英雄,低潮顯豪傑
12.享受工作其實更快樂
13.要得到更多的魚,一定要學會養魚
14.成功的四個要素
15.方嚮比努力更重要
16.檢視一下自己是否還積極有活力
17.夢想在於行動
18.養成一個好習慣
19.遇事多找主觀原因
2.你今天的痛苦,都是在為明天的快樂建造對比係
21.快樂準則:不給自己留遺憾
第三章 職場“黑匣子”
1.喬布斯給我們的啓示
2.給創業者的一個忠告
3.去哪裏並不重要,重要的是與誰同行
4.事業型的人為何極易成功
5.麵子害死人,“架子”是病毒
6.浮在麵上的都是死魚
7.老闆、總裁、經理、主管:他們到底是乾什麼的
8.管理者要學會給壓力
9.快樂、真誠地做生意
1.什麼是公平
11.真正有本事的人,都是在讓彆人有本事
12.不要迷信所謂的專傢
13.文化的力量有多可怕
14.服務不是走程序
15.電話營銷早該進垃圾桶
16.給“溝通”一個定義
17.做事最多的人可能就是挨罵最多的人
18.“老人”應該為新人讓位
19.要懂變通,但韆萬彆耍小聰明
2.賺錢文化與省錢文化
21.珍惜你的信譽財産
22.過早成功並不是一件好事
23.底綫比基業長青更重要
第四章 祛除自己的浮躁
1.我們的幸福感為什麼下降瞭
2.從“狗仗人勢”到“人仗狗勢”
3.我為何要捐1萬給助人老外
4.杭州的英雄媽媽為何快樂
5.解構雷鋒,我們得到瞭什麼
6.郭美美炫富炫齣瞭什麼
7.高房價剝奪瞭中國人的快樂
8.給孩子戴綠領巾,我們的教育沒救瞭
9.藏獒被偷與“富二代”之睏
1.從“曹德旺式慈善”到“陳光標式慈善”
11.男足為何不如女排
12.宜居的環境哪去瞭
13.這個社會,為何人人都愛“裝”
14.中國人何時纔能不崇洋媚外
附錄:大學畢業後拉開差距的原因

精彩書摘

人們常說,不要太在意彆人對自己的看法。有句名言的態度很瀟灑— —走自己的路,讓彆人說去吧。但事實上,我們根本無法不在意彆人對自 己的看法。因為,其實我們是為彆人而活著的。有個人一生碌碌無為,窮睏潦倒。一天夜裏,他實在沒有活下去的勇 氣瞭,就來到一處懸崖邊,準備跳崖自盡。自盡前,他號啕大哭,細數自 己的種種遭遇和挫摺,說自己多麼不幸。這時,崖邊岩上一棵低矮的樹,聽到他的種種經曆,也禁不住流下瞭眼淚。這個人看見樹都在流淚,就問 道:“你也流淚瞭,難道你也像我這麼不幸嗎?” 樹說:“我想,我應該是這世界上最苦命的樹瞭。你看我,生在這岩 石的縫隙之間,食無土壤,渴無水源,終年營養不足;這裏環境惡劣,使 我的枝乾得不到伸展,形狀樣貌多麼醜陋;而且我的根基淺薄,大風颳起 時我就搖搖欲墜,天寒地凍時又容易凍僵。看起來我是堅強無比,其實我 是生不如死呀!” 這個人覺得自己與樹同病相憐,就對樹說:“既然如此,為何還要苟 活於世,不如隨我一同赴死吧!” 樹說:“我死倒是極其容易,但這崖邊便再無其他樹瞭,所以不能死 呀。你看到我頭上這個鳥巢沒有?這個巢是兩隻喜鵲所築的,一直以來,它們在這裏棲息生活,繁衍後代。我要是不在瞭,兩隻喜鵲可怎麼辦呀?” 此人聽罷,忽然有所領悟,就從懸崖邊退瞭迴去。一個人活在世上,真正的價值體現在他對社會的貢獻。一個人,無論自感多麼渺小、多麼平 凡,在彆人眼中,也許就像一棵高大的樹。馬剋思說過,“人的本質不是單個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現實性上,它是一切社會關係的總和”。一個人從呱呱墜地開始,就已經與這個世 界有著韆絲萬縷的關係,這些關係或顯或隱,但隨著一個人的成長,這張 社會關係網就會越織越大。隨著生活閱曆的不斷積纍,有些人的關係網會 變得更復雜,他們做一個決定可不是簡簡單單拍拍腦袋就行,常常是牽一 發而動全身。一個人活著的意義,在於他在社會關係中的價值。一個企業傢,如何 能獲得成功,受人尊敬?就體現在他通過企業的發展、財富的積纍為這個 社會作齣貢獻。鬍潤說過,一個富人,一輩子再怎麼大手大腳地花錢,一 個億就夠用瞭。但我們看看中國的富豪中,身傢過億者並不少。21年,鬍潤研究院發布的“樂退報告”顯示,當時國內身傢超過1.1億元的富豪就 有5.5萬人。211年的“鬍潤百富榜”顯示,中國富豪的人數在繼續快速 地擴大,並且這些企業傢的財富也在持續快速地增長。211年前1位上 榜富豪平均財富達到59億元,全國擁有1億元人民幣及以上財産的富豪人 數從21年的4人增至211年的75人。這些肯定還是保守數字,中國最盛産“隱形富豪”瞭(這還不包括那些 動輒貪汙上韆萬甚至上億的官員)。這些人擁有如此龐大體量的財富,真正 的意義在於如何讓這些財富最大限度地産生社會“讓渡價值”。這種“讓 渡價值”主要體現在企業傢如何處理好生産經營中的種種關係,如在企業 內部,對員工好,為員工提供各種培訓,讓員工享受福利;在外部,對消 費者、用戶好,産品質量與服務體驗最優,與産業鏈上供應商、經銷商關 係融洽,促進行業發展與創新,照章納稅,及時行善,等等。一個人在社會關係中的價值,不僅僅體現在事業關係的處理上,還體 現在對傢庭關係的經營上。一個優秀的企業傢,不僅要能把企業做好,還 要能把傢庭關係也處理好。比爾·蓋茨夫婦做慈善已經聞名世界,211年,比爾·蓋茨來中國訪問,接受楊瀾采訪時,被問到“一生中最聰明的決 定是創建瞭微軟,還是成為瞭一名齣色的慈善傢?”時,比爾·蓋茨的答 案是:“兩者都不是,找到瞭閤適的人結婚纔是!” 比爾·蓋茨的妻子梅琳達在與蓋茨成婚後,便全身心投入“比爾和梅 琳達·蓋茨基金會”的工作,從成立最初到基金會的不斷發展,梅琳達承 擔瞭許多重要的工作。蓋茨退齣微軟之後,夫妻倆便將更多精力投入到慈 善工作中,據說他們即使是在沙灘漫步時也常常討論捐款項目。對此,蓋 茨也承認:“對,我們在沙灘散步時會頗有興緻地討論化肥問題,我們就 是這樣的一對兒。” 蓋茨夫妻倆的默契閤作被股神巴菲特稱為“絕佳解決方案”。巴菲特 說:“比爾是個笨拙的傢夥,他看起來不太協調,但和梅琳達在一起就不 那麼不協調瞭。”他認為,因為梅琳達的幫助,蓋茨成為一個更好的決策 者。“顯然,他聰明得不得瞭,但談到顧全大局,她更犀利。”蓋茨也毫 不掩飾地稱贊妻子,認為遇上梅琳達是自己一輩子最幸運的事。一個人的社會關係,左一根綫,右一根綫,編織起來就是一張縱橫交 錯的網。人常常都是為彆人而活的,而人要活齣自己的價值,就要懂得處 理好自己的社會關係,在其中發揮自己的作用,這樣你的人生就會呈現齣 “多贏”的局麵。P3-5

前言/序言

一 很多人知道釋迦牟尼是佛教創始人,卻不知道他原可以當皇帝的。他 本乃古印度迦毗羅衛國(今尼泊爾境內)的太子,名叫喬達摩·悉達多,意 為“一切義成就者”:其父為淨飯王,母為摩耶夫人。但他捨棄瞭繼承皇位和一生的榮華富貴,而選擇瞭齣傢、悟道。離傢 之前,他父親曾和他聊天,說自己想不明白一個問題,那便是“苦惱”:沒錢的人很苦惱,有錢人也說自己苦惱;單身或傢庭破裂的人很苦惱,得 到愛情和婚姻者亦喊叫苦惱。釋迦牟尼齣走後,找高人指點而不得,就徑自來到雪山上修苦行。他 一天隻吃一個果子,結果差點被餓暈。這顯然不是辦法,道沒悟齣來,人 可能就掛瞭。他隻好下山,再想彆的辦法。他來到恒河邊,好不容易擺脫瞭父親派來監視他的5個年輕人——他父 親認為修行就應該很苦。牧羊女給他送來奶酪吃,他覺得很美味。等到體 力恢復,他渡過恒河來到一棵菩提樹下,打坐、發願。根據史料記載,釋迦牟尼在6天之內,“先得四禪八定,再得意生身,而後陸續一夜之間證得六神通”,第七天淩晨抬頭看到明星時,他突然悟 道瞭。12年的光景總算沒有白費。他悟到的是“緣起性空”,意思就是說世上沒有獨存性的東西,也沒 有恒久不變的東西,一切都由因與緣的閤成而生。這也給他老爸關於“苦惱”的疑問找到瞭答案,那就是:人需要有追 求,但不可太自我,否則將與快樂無緣。國學大師南懷瑾也曾提及,釋迦牟尼追求的是“人生為什麼這樣,應 該怎麼樣”,“後來他悟道瞭,曉得宰製人類的,是基本欲望,心念的問 題。他悟到瞭這個,所以他一輩子也不迴去做皇帝”。二 用釋迦牟尼的故事開啓《誰偷走瞭你的快樂》這本書,我想錶達的意 思是,信仰與快樂,是人的兩大追求,也是人存在於世間最大的價值。有 信仰無快樂,信仰就是半吊子:有快樂無信仰,快樂就是傻高興。英國《太陽報》曾以“什麼樣的人最快樂”為題,舉辦瞭一次有奬徵 答活動,最終收到8萬多封來信。其中被評為最佳的四個答案分彆是:1.吹著口哨欣賞自己剛完成作品的藝術傢; 2.正在用沙子築城堡的孩子; 3.正在為嬰兒洗澡的母親; 4.終於挽救瞭高危病人的醫生。第一個答案告訴我們,做自己喜歡做的事,付齣就有收獲;第二個答 案告訴我們,保持一份童心、童真、童趣會很快樂,對未來要充滿信心和 憧憬,不存功利心;第三個答案告訴我們,母愛無私,傢庭很重要,心中 有愛就有一切;第四個答案告訴我們,要有職業精神,而救人一命,勝造 七級浮屠。成就感、童心、責任心和專業技能,這是快樂的四大源泉。為人處世 是這麼個道理,做官或經商亦如是,甚至管理一個國傢,一樣要記得,沒 有快樂,一切都將是無源之水。三四年前,全球各國都還在忙著應付金融危機的時候,亞洲一個小國 ——不丹,卻在乾著聽起來不可思議的事——創立一個由4根柱子、9個區 域及72個幸福指示器組成的“幸福模型”,以此作為評價政府措施好壞和 官員政績的係統。4根柱子是指:經濟、文化、環境及良好的管理狀態。9個區域是指:心理幸福、生態、衛生、教育、文化、生活標準、時間使用、社區活力及 良好的管理狀態。所有這些都將用72個指示器進行衡量,比如,在心理幸 福方麵,指示器包括祈禱的頻率、冥思、自私自利、忌妒、鎮靜、同情、大方、挫摺及自殺念頭。這個係統中甚至還包括將一天的時間進行統計,比如一個人一天花多 少時間陪傢人、花多少時間工作等。“一切皆因貪欲,人類無止境的貪欲,”不丹總理吉格梅·廷裏這樣 解釋經濟危機發生的原因,“我們需要的是改變,我們應以全體國民的幸 福與快樂為重。” 將人民的快樂和幸福,放置於比經濟發展更重要的位置上。不丹的做 法引起瞭全世界的關注,美國《紐約時報》還給予瞭大篇幅的報道。盡管 不丹人的經濟搞得不怎麼樣,但他們一樣得到瞭尊重。我自己對此也感觸良多。我是一位企業工作者,但我首先是一個具有 社會屬性的普通人。我有喜怒哀樂,我時常在反思自己到底在追求什麼,到底快不快樂。我也常對我公司的同仁們說,做任何一件事、一個決定時,都要仔細想一想,為什麼這樣做。問自己需要的是什麼,而不是問自己有什麼技能、受過什麼樣的教育、有什麼樣的優勢。強烈的內在成功誘因比外在條件更重要。就好比你有 一輛汽車,如果沒有遠行的欲望,未來一定不如走路的人行得遠。如果不這樣做,悟不齣個所以然來,要麼就是稀裏糊塗,做得好一點 或做得差一點都無所謂,像個機器;要麼就是體會不到快樂,因為你沒有 把自己的行為、願景,放置到一個更大的係統中去。人類社會能夠走到今 天,核心的東西就是人建立瞭一個完備的係統。所有的成功,本質都是依 賴一個係統的成功;而所有的失敗,都源於一個係統的崩塌。三 一言以蔽之:人為什麼而活著?為的是責任和利他。物競天擇,優勝 劣汰。人能夠改造自然,同時受製於自然規律。人與其他物種最大的不同,在於其社會屬性。隨著人類的進化,其意識發生質變,為彆人而活纔能 使自己真正感受到活著的價值,纔能感受到快樂。你看那些為瞭人類科技的發展而貢獻瞭自己一生的科學傢們,每天廢 寢忘食,不停地做實驗,失敗、成功、又失敗……在一次又一次的挫摺中 發現科學的真諦。你說他們是為瞭自己嗎?我看未必。專業機構調查研究 稱,科學傢是上述四種“最快樂的人”之外的第五種最快樂的人——不為 自己,隻是因為利他,而充滿無窮的快樂。遺憾的是,這個社會變得越來越浮躁。一方麵,眾生醉心於追名逐利:另一方麵,很少有人覺得自己得到瞭應有的迴報。於是你幾乎時時處處 都能聽到抱怨聲:官員抱怨民眾不理解自己;企業傢抱怨政策不公或經濟 環境越來越差;職場人士抱怨薪酬太低、老闆太摳,而物價和房價上漲又 太快…… 抱怨是一個人的權利,但陷得越來越深就適得其反或南轅北轍瞭。有 兩塊大小形狀幾無異樣的石頭從山頂被采下來後,一塊被雕琢成一尊佛像,一塊則被做瞭墊腳石。後者心裏很不平衡,找智者“評理”。智者說,前一塊石頭可是遭受瞭韆刀萬剮纔得今日!釋迦牟尼修行,何嘗不想找一個大師指點自己,以求“捷徑”,但他 始終沒有找到,最後靠的是自己頓悟。沒有人不希望自己碰到“大師”。但所謂“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要完成一個真正跨越,需要的是自 我實現與升華。這個社會不僅僅是外在的競爭,更是精神層麵的競爭。看到有一些年輕人為自己齣身不好而嘆息,還看到不少姑娘一心希望 自己嫁給“高富帥”,對這兩種情形,我都感到惋惜。對前者而言,原本 你所有的經曆都是你成長、成熟的寶貴財富,但在你的哀怨聲中,這一切 被忽視甚至變成瞭“纍贅”。那麼,如果現在給你一百萬、一韆萬、一個 億,你就一定會成功?你就一定快樂嗎?我看可能性幾乎為零。你可能會 在擁有財富的那一瞬間有一種快感,但隨之而來你會有更多的焦慮、欲求 和抱怨。對於後者而言,就算你嫁給豪門,成為“富二代”夫人,但在我 眼中,你仍然很窮,你就是個“精神窮二代”。我曾經說過,中國有5萬的留守兒童,假以時日,他們一定是未來 中國最堅硬的一股力量。他們受到的磨礪,使他們成長的加速度快於城市 裏的孩子。他們更懂事,更懂得什麼叫愛——因為缺乏,所以珍惜。當然,在這個過程中,我們需要給他們更多的關注和關心。對於職場人士來說,抱怨更是毒藥,它隻會讓你的“假想的對手”把 你甩得更遠,隻會讓你所期望的老闆對你的器重和提拔變為夢一場。做人 應該灑脫一些,就算周圍真的有許多人看你不順眼,你應該做的是“喚醒 心中的巨人”,用行動、嚮前跑的方式證明自己,把藐視你的人、嘲笑你 的人、誹謗你的人、忌妒你的人遠遠甩在身後。做企業也一樣,讓自己強大起來纔是王道。這種強大並不是指規模之 大、利潤之多、“關係”之硬,而首先是企業文化的厚重。一個真正人性 化的係統的建立,可以讓員工、客戶、供應商和經銷商,甚至政府官員皆 成為你的擁躉。為什麼人們總是不知足?因研究行為經濟學而獲得諾貝爾奬的丹尼爾·卡尼曼教授在一次演講中開門見山地說,要正常理解快樂,首先要分清 兩個自我,一個是當下的自我,一個是記憶中的自我。到醫院去看病,醫 生問“你覺得痛嗎”與問“你最近覺得痛嗎”,前者問的是正在發生的事,而後者需要你提取記憶。但人們一般記住的是令自己不爽的事,譬如你 去看一場音樂會,如果最後一首麯子演奏得很糟糕,散場後當朋友讓你評 價這場演齣時,你會首先提到糟糕的部分。“記憶自我是專製的,牽製著當下的自我。”卡尼曼教授這樣說道。快樂是一種宗教,更是一門學問。如何讓“兩個自我”同時都能感受 到快樂,這是我們每一個人在社會上安身立命時所苦苦追求的。《誰偷走 瞭你的快樂》一書的核心便是對這一命題進行係統性的迴答。這不是一份 心靈雞湯,也不是一部成功學寶典,這是一本關於人生與人性終極問題的 科普讀物,希望朋友們都能從中獲益。

用户评价

评分

"[SM]在书店看上了这本书一直想买可惜太贵又不打折,回家决定上京东看看,果然有折扣。毫不犹豫的买下了,京东速度果然非常快的,从配货到送货也很具体,快递非常好,很快收到书了。书的包装非常好,没有拆开过,非常新,可以说无论自己阅读家人阅读,收藏还是送人都特别有面子的说,特别精美;各种十分美好虽然看着书本看着相对简单,但也不遑多让,塑封都很完整封面和封底的设计、绘图都十分好画让我觉得十分细腻具有收藏价值。书的封套非常精致推荐大家购买。 打开书本,书装帧精美,纸张很干净,文字排版看起来非常舒服非常的惊喜,让人看得欲罢不能,每每捧起这本书的时候 似乎能够感觉到作者毫无保留的把作品呈现在我面前。 作业深入浅出的写作手法能让本人犹如身临其境一般,好似一杯美式咖啡,看似快餐,其实值得回味 无论男女老少,第一印象最重要。”从你留给别人的第一印象中,就可以让别人看出你是什么样的人。所以多读书可以让人感觉你知书答礼,颇有风度。 多读书,可以让你多增加一些课外知识。培根先生说过:“知识就是力量。”不错,多读书,增长了课外知识,可以让你感到浑身充满了一股力量。这种力量可以激励着你不断地前进,不断地成长。从书中,你往往可以发现自己身上的不足之处,使你不断地改正错误,摆正自己前进的方向。所以,书也是我们的良师益友。 多读书,可以让你变聪明,变得有智慧去战胜对手。书让你变得更聪明,你就可以勇敢地面对困难。让你用自己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这样,你又向你自己的人生道路上迈出了一步。 多读书,也能使你的心情便得快乐。读书也是一种休闲,一种娱乐的方式。读书可以调节身体的血管流动,使你身心健康。所以在书的海洋里遨游也是一种无限快乐的事情。用读书来为自己放松心情也是一种十分明智的。 读书能陶冶人的情操,给人知识和智慧。所以,我们应该多读书,为我们以后的人生道路打下好的、扎实的基础!读书养性,读书可以陶冶自己的性情,使自己温文尔雅,具有书卷气;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多读书可以提高写作能力,写文章就才思敏捷;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读书可以提高理解能力,只要熟读深思,你就可以知道其中的道理了;读书可以使自己的知识得到积累,君子学以聚之。总之,爱好读书是好事。让我们都来读书吧。 其实读书有很多好处,就等有心人去慢慢发现. 最大的好处是可以让你有属于自己的本领靠自己生存。 最后在好评一下京东客服服务态度好,送货相当快,包装仔细!这个也值得赞美下 希望京东这样保持下去,越做越好

评分

评分

字数:

评分

  前些天我乘公交车去外婆家。车至中途,车厢内已座无虚席。此时,又上来一位抱小孩的中年妇女。靠近车门的一位年轻小伙子忙热情地站起来让座,只见中年妇女二话没说,径直坐下,随后有说有笑地逗起孩子来。我在对小伙子投以赞许目光的同时,心中也生出一种怪怪的感觉。 小伙子主动给带小孩的女同志让座,固然是理所当然的事,但我总觉得在“理所”与“当然”之间,似乎还少点什么——中年妇女是否应该向小伙子道谢呢? 付出,不一定渴望得到回报,但人人都希望得到认可,大至社会的认可,小到一个人的认可。假如那名中年妇女对小伙子说上一句感谢的话,相信小伙子心里会感到一种付出的快乐!芸芸众生,人人都应时时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得到了别人的帮助,别吝啬你的感激;获得了别人的尊重,也要学着去尊重别人。因为,尊重别人也是一种有道德的体现。

评分

书的质量非常好,价格实惠,满意

评分

今天刚刚拿到书,不知是什么时候开始知道京东商城的,不知是什么时候开始在京东网买书的。已经买了上千本书了。不知是什么时候开始喜欢文学的,也不知是什么时候迷上了读小说,反正就是对文学,对作家情有独钟,范文之心得体会:个人读书心得体会。现与大家分享、交流一下我个人的读书经历。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学校、家长对教师要求高,对学生的期望高,而学生又自己却无所谓,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应该怎么做教师这是我们经常谈论的话题。所以,我来到了京东商城买书,学习。解惑。做一个好老师。感谢京东商城。书很好。有时我们自己都觉得茫然,束手无策,不知道如何去教学生。在暑期潜心阅读谁偷走了你的快乐使我受益非浅。总观全书,我觉得这些地方写的很好谁偷走了你的快乐是再给中国二十年作者徐国芳的又一力作!信仰与快乐,是人的两大追求,也是人存在于世间最大的价值。有信仰无快乐,信仰就是半吊子有快乐无信仰,快乐就是傻高兴。快乐是一种宗教,更是一门学问。如何让两个自我同时都能感受到快乐,这是我们每一个人在社会上安身立命时所苦苦追求的。谁偷走了你的快乐一书的核心便是对这一命题进行系统性的回答。这不是一份心灵鸡汤,也不是一部成功学宝典,这是一本关于人生与人性终极问题的科普读物,希望朋友们都能从中获益。,说说京东的吧,服务还是很满意的。配货速度稍微有点慢,但是也算能接受的。因为之前看其他人的评价,经常会有发错书,或者书本有残次品的,我也很忐忑,幸好没遇到。价格便宜纸张质量不错还行读书是一种提升自我的艺术。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读书是一种学习的过程。一本书有一个故事,一个故事叙述一段人生,一段人生折射一个世界。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说的正是这个道理。读诗使人高雅,读史使人明智。读每一本书都会有不同的收获。悬梁刺股、萤窗映雪,自古以来,勤奋读书,提升自我是每一个人的毕生追求。读书是一种最优雅的素质,能塑造人的精神,升华人的思想。读书是一种充实人生的艺术。没有书的人生就像空心的竹子一样,空洞无物。值得购买,茶余饭后跟朋友分享一下人们常说,不要太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有句名言的态度很潇洒——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但事实上,我们根本无法不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因为,其实我们是为别人而活着的。有个人一生碌碌无为,穷困潦倒。一天夜里,他实在没有活下去的勇气了,就来到一处悬崖边,准备跳崖自尽。自尽前,他号啕大哭,细数自己的种种遭遇和挫折,说自己多么不幸。这时,崖边岩上一棵低矮的树,听到他的种种经历,也禁不住流下了眼泪。这个人看见树都在流泪,就问道你也流泪了,难道你也像我这么不幸吗树说我想,我应该是这世界上最苦命的树了。你看我,

评分

评分

[QY]"

评分

原价:45元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