趕上活動,這個係列又買瞭幾本。
评分周作人幼年在傢鄉的私塾書屋(三味書屋)裏接受傳統的國學教育,1898~1899年和1900~1901年兩次參加科舉均止於院試。
评分很好的書。我喜歡。
评分《周樹人經典作品選》一書運用瞭許多小品文的格調來塑造散文,用質樸的文字給營造一種美的意境,以大量的小品散文塑造一種潮流,周作人以非常休閑的形式,說齣文學自娛自樂的精華,在《周樹人經典作品選》的大多數文章中都能體現。
评分這套書值得收藏, 很棒的
评分我昨日纔知道——但過去的事不必再說瞭。我不是基督徒,卻幸而能擔受得起,也不想責難——大傢都是可憐的人間。我以前的薔薇夢原來都是虛幻,現在所見的或者纔是真的人生。我想訂正我的思想,重新入新的生活。以後請不要再到後邊院子裏來,沒有彆的話。願你安心,自重。
评分 评分周作人自編集:老虎橋雜詩
评分周作人(1885~1967)光緒十年(甲申)臘月初一(1885年1月16日)生於浙江紹興。魯迅二弟。現代散文傢、詩人、文學翻譯傢,中國新文化運動的代錶人物之一。原名櫆壽,又名奎緩,字星杓,自號啓孟、啓明(又作豈明)、知堂等。筆名仲密、藥堂、周遐壽等。1903年進江南水師學堂學習海軍管理,改名為周作人,畢業後考取官費留學日本。1906年7月到日本攻讀海軍技術,後改學外國語。此間與羽太信子(1888-1962)結婚。1911年迴國後在紹興任中學英文教員。辛亥革命後,任浙江省軍政府教育司視學、紹興縣教育會會長、省立五中教員。1917年任北京大學文科教授。“五四”時期任新潮社主任編輯,參加《新青年》的編輯工作,1921年參與發起成立文學研究會,發錶瞭《人的文學》、《平民文學》、《思想革命》等重要理論文章,並從事散文、新詩創作和譯介外國文學作品。他的理論主張和創作實踐在社會上産生瞭很大影響,成為新文化運動的重要代錶人物之一。“五四”以後,周作人作為《語絲》周刊的主編和主要撰稿人之一,寫瞭大量散文,風格平和衝淡,清雋幽雅。在他的影響下, 20年代形成瞭包括俞平伯、廢名等作傢在內的散文創作流派,一個被阿英稱作為“很有權威的流派”(《現代十六傢小品·〈俞平伯小品〉序》)。1927年4月李大釗被殺害,曾保護李大釗之子李葆華避居自傢一個月之久。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齣任北京大學文學院長。抗日戰爭爆發後,居留淪陷後的北平,齣任南京國民政府委員、華北政務委員會常務委員兼教育總署督辦等職。49年以後曾在人民文學齣版社從事日本、希臘文學作品的翻譯和寫作有關迴憶魯迅的著述。主要著作:有散文集《自己的園地》、《雨天的書》、《澤瀉集》、《談龍集》、《談虎集》、《永日集》、《看雲集》、《夜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