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機械設計手冊·單行本:氣壓傳動與控製設計

現代機械設計手冊·單行本:氣壓傳動與控製設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秦大同,謝裏陽 編
圖書標籤:
  • 機械設計
  • 氣壓傳動
  • 液壓傳動
  • 控製工程
  • 自動化
  • 工程技術
  • 機械工程
  • 工業設計
  • 單行本
  • 手冊
想要找书就要到 求知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22163400
版次:1
商品编码:11195229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3-03-01
页数:429

具体描述

內容簡介

  《氣壓傳動與控製設計》主要介紹瞭氣壓傳動技術基礎、氣動係統、氣動元件的選型及計算、氣動係統的維護及故障處理、氣動元件産品、相關技術標準及資料等。
  《氣壓傳動與控製設計》可作為機械設計人員和有關工程技術人員的工具書,也可供高等院校有關專業師生參考。

目錄

第1章 氣壓傳動技術基礎
1.1 氣動係統的特點及構成
1.2 空氣的性質
1.3 氣體的基本熱力學與動力學規律
1.3.1 氣體的狀態變化及其熱力學過程
1.3.2 氣體的基本動力學規律
1.3.3 氣體通過收縮噴嘴或小孔的流動
1.3.4 容器的充氣和放氣特性
1.3.5 氣阻和氣容的特性及計算
1.3.6 管路的壓力損失
1.4 氣動技術常用術語及圖形符號
1.4.1 氣動技術常用術語
1.4.2 氣動技術圖形符號
1.5 氣動技術基礎事項
1.5.1 氣動元件及係統公稱壓力係列
1.5.2 氣動元件的流通能力的錶示方法
1.5.2.1 氣動元件流量特性的測定(GB/T14513)
1.5.2.2 氣動元件流通能力的其他錶示方法
1.5.3 空氣的品質
1.5.4 密封
1.5.5 氣動元件氣口螺紋
1.6 氣動技術常用計算公式和圖錶

第2章 氣動係統
2.1 氣動基本迴路
2.1.1 換嚮迴路
2.1.2 速度控製迴路
2.1.3 壓力與力控製迴路
2.1.4 位置控製迴路
2.2 典型應用迴路
2.2.1 同步迴路
2.2.2 延時迴路
2.2.3 自動往復迴路
2.2.4 防止啓動飛齣迴路
2.2.5 防止落下迴路
2.2.6 緩衝迴路
2.2.7 真空迴路
2.2.8 其他迴路
2.2.9 應用舉例
2.3 氣動係統的控製
2.3.1 氣動順序控製係統
2.3.2 繼電器控製係統
2.3.2.1 常用繼電器控製電路
2.3.2.2 典型的繼電器控製氣動迴路
2.3.3 可編程控製器控製係統
2.3.3.1 可編程控製器的組成
2.3.3.2 可編程控製器工作原理
2.3.3.3 可編程控製器常用編程指令
2.3.3.4 控製係統設計步驟
2.3.3.5 控製係統設計舉例
2.3.4 全氣動控製係統
2.3.4.1 梯形圖符號集
2.3.4.2 設計流程
2.3.4.3 基本迴路
2.3.4.4 應用迴路
2.3.4.5 應用實例

第3章 氣動元件的選型及計算
3.1 氣源設備
3.1.1 空氣壓縮機
3.1.2 後冷卻器
3.1.3 主管道過濾器
3.1.4 貯氣罐
3.1.5 乾燥器
3.1.6 自動排水器
3.2 氣動執行元件
3.2.1 氣動執行元件的分類
3.2.2 氣缸
3.2.2.1 氣缸的分類
3.2.2.2 氣缸的常用安裝方式
3.2.2.3 氣缸的結構
3.2.2.4 氣缸特性
3.2.2.5 理論齣力錶
3.2.2.6 氣缸相關標準選摘
3.2.2.7 氣缸的選擇
3.2.3 氣馬達
3.2.3.1 氣馬達的結構原理及特性
3.2.3.2 氣馬達的特點
3.2.3.3 氣馬達的選擇
3.2.4 擺動氣缸
3.2.5 氣爪
3.3 氣動控製元件
3.3.1 方嚮控製閥
3.3.1.1 換嚮閥
3.3.1.2 其他方嚮控製閥
3.3.2 壓力控製閥
3.3.2.1 減壓閥
3.3.2.2 安全閥
3.3.2.3 增壓閥
3.3.3 流量控製閥(節流閥)
3.3.3.1 流量控製閥的分類、結構和工作原理
3.3.3.2 節流閥的典型流量特性
3.3.3.3 節流閥的選擇
3.4 氣動管路設備及氣動附件
3.4.1 過濾器
3.4.2 油霧器
3.4.3 氣源處理三聯件
3.4.4 管接頭
3.4.5 氣管
3.4.6 消聲器
3.5 真空元件
3.5.1 真空係統的構成、分類及應用
3.5.2 真空發生器
3.5.3 真空吸盤
3.5.4 其他真空元件
3.6 氣動比例(伺服)控製元件
3.6.1 氣動比例(伺服)控製係統
3.6.2 氣動比例(伺服)閥
3.6.2.1 氣動比例(伺服)閥的分類
3.6.2.2 氣動比例(伺服)閥的主要構成部件及其工作原理
3.6.2.3 典型電�財�比例閥
3.6.3 氣動比例(伺服)係統應用舉例

第4章 氣動係統的維護及故障處理
4.1 維護保養
4.2 維護工作內容
4.3 故障診斷與對策
4.4 常見故障及其對策

第5章 氣動元件産品
5.1 氣動執行器
5.1.1 普通單活塞杆氣缸
5.1.1.1 PB係列單活塞杆氣缸(4~16)
5.1.1.2 QCJ2係列微型單活塞杆氣缸(6~16)
5.1.1.3 10Y��1係列小型單活塞杆氣缸(8~50)
5.1.1.4 QGP筆型單活塞杆氣缸(10,16)
5.1.1.5 QC85係列標準小型單活塞杆氣缸(ISO6432)(10~25)
5.1.1.6 MA係列單活塞杆氣缸(16~63)
5.1.1.7 QGBX小型單活塞杆氣缸(ISO6432)(20~32)
5.1.1.8 QGX小型單活塞杆氣缸(20~40)
5.1.1.9 QCM2係列小型單活塞杆氣缸(日本規格)(20~40)
5.1.1.1 0QC75係列小型單活塞杆氣缸(歐洲規格)(32~40)
5.1.1.1 1QDNC係列標準方型單活塞杆氣缸(ISO6431)(32~100)
5.1.1.1 2QSC係列標準單活塞杆氣缸(ISO6430)(32~100)
5.1.1.1 3QGBZ中型單活塞杆氣缸(ISO15552)(32~125)
5.1.1.1 4QC95係列單活塞杆標準氣缸(ISO6431)(32~200)
5.1.1.1 510B��5係列無拉杆氣缸(32~200)
5.1.1.1 6QGZ中型單活塞杆氣缸(40~100)
5.1.1.1 7QGC係列重載單活塞杆氣缸(80~160)
5.1.1.1 8JB係列緩衝單活塞杆氣缸(80~400)
5.1.1.1 9QGD大型單活塞杆氣缸(125~350)
5.1.2 普通雙活塞杆氣缸
5.1.2.1 XQGAX2係列小型雙活塞杆氣缸(12~32)
5.1.2.2 QGY(EW)係列雙活塞杆薄型氣缸(20~125)
5.1.2.3 QGEW��2係列無給油潤滑雙活塞杆氣缸(32~160)
5.1.2.4 10A��3EW係列雙活塞杆緩衝氣缸(32~400)
5.1.2.5 XQGAy2(By2)係列輕型雙活塞杆氣缸(40~63)
5.1.2.6 QGEW��3係列無給油潤滑雙活塞杆氣缸(125~250)
5.1.3 薄型氣缸
5.1.3.1 QCQS係列薄型氣缸(日本規格)(12~25)
5.1.3.2 ACP係列薄型氣缸(12~100)
5.1.3.3 ACQ係列超薄型氣缸(12~100)
5.1.3.4 SDA係列超薄型氣缸(12~100)
5.1.3.5 QCQ2係列薄型氣缸(日本規格)(12~100)
5.1.3.6 QGDG係列薄型帶導杆氣缸(12~100)
5.1.3.7 QCN係列薄型氣缸(歐洲規格)(16~100)
5.1.3.8 QADVU係列緊湊型短行移薄型氣缸(16~100)
……

前言/序言

  《現代機械設計手冊》是化學工業齣版社順應現代機械設計時代發展要求而精心策劃的大型齣版項目,旨在將傳統設計和現代設計有機結閤,即結構設計、傳動設計和控製設計有機融閤,力求體現“內容權威、凸顯現代、實用可靠、簡明便查”的特色。
  《現代機械設計手冊》自2011年3月齣版以來,贏得瞭廣大機械設計工作者的青睞和好評,榮獲2011年全國優秀暢銷書和2012年中國機械工業科學技術奬。廣大讀者在給予《現代機械設計手冊》充分肯定的同時,也指齣瞭《現代機械設計手冊》裝幀厚重,不便攜帶和翻閱。為瞭給讀者提供篇幅較小、便攜便查、定價低廉、針對性更強的實用性工具書,根據讀者的反映和建議,我們在深入調研的基礎上,推齣《現代機械設計手冊》單行本。
  單行本保留瞭《現代機械設計手冊》的優勢和特色,結閤機械設計人員工作細分的實際狀況,從設計工作的實際齣發,將原來的6捲33篇進行閤並、刪減,重新整閤為16個分冊,分彆為:《機械製圖及精度設計》、《零部件結構設計與禁忌》、《常用機械工程材料》、《連接件與緊固件》、《軸及其連接件設計》、《軸承》、《機架、導軌及機械振動設計》、《彈簧設計》、《機構設計》、《機械傳動設計》、《潤滑與密封設計》、《液力傳動設計》、《液壓傳動與控製設計》、《氣壓傳動與控製設計》、《機電係統設計》、《疲勞強度與可靠性設計》。
  《現代機械設計手冊》單行本,是為瞭適應機械設計行業發展和廣大讀者的需要而編輯齣版的,將與《現代機械設計手冊》(6捲本)一起,成為機械設計工作者、工程技術人員和廣大讀者的良師益友。
  化學工業齣版社

用户评价

评分

1829年出现了多级空气压缩机,为气压传动的发展创造了条件。1871年风镐开始用于采矿。1868年美国人G.威斯汀豪斯发明气动制动装置,并在1872年用于铁路车辆的制动。后来,随着兵器、机械、化工等工业的发展,气动机具和控制系统得到广泛的应用。1930年出现了低压气动调节器。50年代研制成功用于导弹尾翼控制的高压气动伺服机构。60年代发明射流和气动逻辑元件,遂使气压传动得到很大的发展。

评分

心得: 相信许多与我一般大的人,对于妖怪的认知,都是从大陆86版《聊斋》开始的。      飘来飘去的白灯笼,没有头的田七郎,披着人皮的画皮妖怪,这些构成了我儿时最初的妖怪记忆——惊悚而可怖。      随着年岁渐长,也开始在不经意间接触日本的恐怖片——《午夜凶铃》、《咒怨》等。还记得看《午夜凶铃》实在大学活动室里,几十个人围着一台大电视,窗帘紧紧拉住以营造恐怖气氛,几十个人鸦雀无声,被吓得大气也不敢喘。      后来还有《幽游白书》、《犬夜叉》等等,令人惊叹于日本人做事的认真与执着。仅仅一个妖怪题材,就能搞出影视、小说、漫画、周边这么大的阵仗。相比我们中华民族的大气浪费和漫不经心——面对《山海经》、《酉阳杂俎》、《聊斋志异》、《阅微草堂笔记》、《子不语》等大量优秀的作品而不知开发借鉴,真是令人无法言说。      然而直到拿到手中这本《知日 妖怪》,我才明白自己对于日本妖怪文化的了解是多么肤浅。虽然我也读过京极夏彦,知道河童的传说……      真珠庵本的《百鬼夜行绘卷》古朴稚拙,在器物演变来的妖怪脸上我们能发现诡异和惊悚的气息;狩野宴信的《百鬼夜行绘卷》则在神秘莫测的大背景下为我们展现了妖怪们日常生活的一面,甚至有些诙谐,仿佛这些器物都有一个灵魂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沿着《知日 妖怪》为我们画好的路线图,会发现妖怪文化在日本已经形成了高度完善的商业化产业链条。作为传统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妖怪文化并没有随着商业化的开展而被庸俗化和消亡,相反,在商业化的过程中,妖怪文化得到了更深入的挖掘和发扬,受到了更多人的喜爱。——如何将传统文化与商业化结合,达到双赢的结局,日本人用他们的妖怪文化给我们上了一课。      看看妖怪文化的丰硕成果吧:   漫画类:《鬼太郎》《恶魔君》《河童三平》等   小说类:阴阳师系列,京极堂系列等   影视类:《千与千寻》《给小桃的信》《龙猫》等   妖怪画师:鸟山石燕、月冈芳年、松井冬子   旅游类:鬼屋文化,水木茂之路   文化类:妖怪魔术、妖怪博士、世界妖怪学会、妖怪大学      《知日 妖怪》可谓对日本的妖怪文化来了个大起底,全方位地介绍了日本的妖怪文化。在赞叹的同时,也为日本文化的多元和包容感动震动。设想下如果我们身边有人立志从事妖怪研究,一定会被目为不务正业的怪异家伙吧。写到这里,我仿佛看到了家人无奈的眼和亲友讪笑的脸。      所有立志与妖怪为伍的朋友们,加油,挺住!

评分

气压传动由气源、气动执行元件、气动控制阀和气动辅件组成。气源一般由Link title压缩机提供。气动执行元件把压缩气体的压力能转换为机械能,用来驱动工作部件,包括气缸和气动马达。气动控制阀用来调节气流的方向、压力和流量,相应地分为方向控制阀、压力控制阀和流量控制阀。气动辅件包括:净化空气用的分水滤气器,改善空气润滑性能的油雾器,消除噪声的消声器,管子联接件等。在气压传动中还有用来感受和传递各种信息的气动传感器。

评分

(5)气动元件结构简单,便于加工制造,使用寿命长,可靠性高。

评分

气压传动以压缩气体为工作介质,靠气体的压力传递动力或信息的流体传动。传递动力的系统是将压缩气体经由管道和控制阀输送给气动执行元件,把压缩气体的压力能转换为机械能而作功;传递信息的系统是利用气动逻辑元件或射流元件以实现逻辑运算等功能,亦称气动控制系统。

评分

(2)气压传动系统的噪声大,尤其是排气时,需要加消音器。

评分

(4)工作环境适应性好。无论是在易燃、易爆、多尘埃、辐射、强磁、振动、冲击等恶劣的环境中,气压传动系统工作安全可靠。

评分

(1)由于空气的可压缩性大,气压传动系统的速度稳定性差,给系统的速度和位置控制精度带来很大的影响。

评分

(2)气压传动系统的噪声大,尤其是排气时,需要加消音器。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