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形成中的亞洲·第1捲:發現的世紀(1-2)(套裝全2冊)

歐洲形成中的亞洲·第1捲:發現的世紀(1-2)(套裝全2冊)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唐納德·拉赫 著
圖書標籤:
  • 歐洲史
  • 亞洲史
  • 地理發現
  • 大航海時代
  • 文化交流
  • 曆史
  • 歐洲形成
  • 15-16世紀
  • 全球史
  • 文明碰撞
想要找书就要到 求知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ISBN:9787010117027
版次:1
商品编码:11216384
包装:平装
出版时间:2013-03-01
用纸:胶版纸

具体描述

內容簡介

  《歐洲形成中的亞洲·第1捲:發現的世紀(1-2)(套裝全2冊)》的重點是16世紀歐洲對亞洲的認知與想象.作者拉赫對16世紀歐洲的亞洲知識狀況的研究具體而深入,從航路的開闢到傳教點的建立,從印度到東南亞再到日本、中國,他追索著西方商貿、傳教與求知的足跡而深入更深更遠的亞洲腹地。首先,他分彆敘述歐洲國傢在東方擴張中的作用與相互之間的競爭,詳細分析瞭不同國傢的相關文獻,從商務與傳教報告到虛構的文學作品,這些文獻是如何形成、如何傳入歐洲並在歐洲不同國傢傳播的。歐洲不同國傢語言的文獻,不僅介紹瞭亞洲主要國傢諸如印度、中國、日本的狀況,也沒有忽略諸如馬來亞、菲律賓、中南半島一些次要國傢或地區,並援引當代學術界對相關問題的研究成果。在詳盡的文字論述的同時,作者還提供瞭多幅地圖和地圖說明,以及書後長達75頁的分類文獻索引。拉赫的著作不僅對歐洲史研究有貢獻,他所提供的歐洲文獻,對亞洲曆史的研究也有參考價值。
歐洲的崛起與全球秩序的重塑:世界格局下的權力、衝突與文化碰撞(1500-1800) 一部跨越世紀的宏大敘事,深度剖析歐洲文明如何從區域力量成長為塑造全球格局的主導力量,以及這一進程對世界其他地區産生的深遠影響。 本書並非聚焦於單一國傢或某個特定時期的事件,而是以廣闊的全球視野,係統梳理瞭16世紀初至18世紀末,歐洲在政治、經濟、軍事、思想和文化等多個維度上發生的深刻變革,以及這些變革如何推動瞭全球範圍內的權力轉移和文明的相互作用。我們將探討歐洲內部的競爭與閤作如何演化為驅動全球探險與殖民擴張的強大動力,並審視那些被捲入這場變革的非歐洲社會所經曆的劇變。 第一部分:擴張的序麯——地理大發現與早期全球網絡的構建(約1500-1648年) 本部分著重分析15世紀末開始的地理大發現如何從根本上改變瞭世界地圖和人類的認知。我們不將此視為單純的航海壯舉,而是將其視為歐洲社會結構、經濟需求和技術進步共同作用下的必然結果。 1. 商業革命的驅動力與資本的萌芽: 探討重商主義思想的興起,它如何為國傢積纍財富和支持遠洋貿易提供瞭理論基礎。分析貴金屬的流入(特彆是來自美洲的白銀)如何衝擊瞭歐洲固有的經濟體係,刺激瞭物價革命,並催生瞭早期的股份公司和金融創新,為日後的資本主義發展奠定瞭物質基礎。 2. 海權與貿易路綫的爭奪: 詳細描繪葡萄牙和西班牙如何在早期建立起跨大西洋和印度洋的貿易壟斷。重點考察瞭新航路開闢對既有貿易網絡(如絲綢之路、香料貿易)造成的顛覆性影響。關注殖民地經濟的建立模式,特彆是美洲的“莊園製度”和“奴隸勞動”體係,及其對非洲和美洲原住民社會造成的毀滅性打擊。 3. 宗教改革與地緣政治的交織: 分析宗教改革不僅是神學上的分裂,更是重塑歐洲國傢權力結構的重要政治事件。新教與天主教國傢之間的衝突如何延伸至海外殖民地的控製權爭奪。探究三十年戰爭(1618-1648)如何標誌著傳統的神聖羅馬帝國體係的瓦解,並最終確立瞭以主權國傢為基本單位的“威斯特伐利亞體係”的雛形。 第二部分:主權的鞏固與國傢體係的成熟(約1648-1715年) 本部分聚焦於威斯特伐利亞體係確立之後,歐洲內部政治形態的發展及其對外部世界的影響。 1. 絕對主義國傢的崛起與治理模式的創新: 深入剖析法國路易十四治下的凡爾賽宮廷所代錶的絕對君主製的頂峰,及其在稅收、常備軍建設和官僚體係集中化方麵的成就。同時,對比英格蘭光榮革命(1688年)後君主立憲製的獨特發展路徑,探討不同政治體製如何更有效地動員資源、服務於國傢利益。 2. 軍事革命與國傢間關係的重塑: 考察火器技術的進步、軍團組織方式的改革(如職業化、綫性戰術)如何使得戰爭規模空前擴大,並使國傢間的軍事平衡成為外交政策的核心。分析荷蘭和英國如何通過海軍優勢挑戰傳統大陸強國的地位。 3. 科學革命的內在動力與外在投射: 科學理性精神的興起如何不僅改變瞭歐洲人對宇宙的理解,同時也為技術創新提供瞭理論支撐。探討科學學會的建立(如皇傢學會),以及知識精英如何開始係統地觀察、分類和管理他們從全球範圍內收集到的動植物、民族誌資料。 第三部分:理性時代的擴張與全球衝突的白熱化(約1715-1800年) 這一階段的重點在於啓濛思想對國傢政策的影響,以及歐洲列強在全球範圍內爭奪霸權的“第二次殖民競賽”。 1. 啓濛思想對權力結構的滲透: 分析孟德斯鳩、洛剋、盧梭等思想傢關於自然權利、社會契約和權力製衡的理念,如何開始挑戰歐洲的舊有秩序。探討這些思想如何被用於反思殖民統治的閤理性,盡管在實踐中往往被權力精英所麯解或選擇性采納。 2. 商業戰爭與全球均勢的維護: 詳細分析18世紀由歐洲核心衝突引發的全球性戰爭,特彆是七年戰爭(1756-1763年)。這場戰爭被視為第一次真正的“世界大戰”,它決定瞭北美、印度以及西印度群島的未來歸屬。考察英國如何通過其強大的商業網絡和海軍力量,最終確立瞭對全球貿易的初步主導權。 3. 歐洲與“他者”的互動模式: 考察歐洲知識分子和商人如何建構關於亞洲(特彆是中國和印度)的形象。這是一種復雜的混閤體:既有對東方“開明專製”的理論贊美,也有對非歐洲社會進行文化等級劃分的傾嚮。重點分析歐洲人對美洲原住民的“文明化”嘗試及其失敗,以及奴隸貿易達到頂峰的殘酷現實。 4. 革命的序章: 本部分以18世紀末的重大變革作為收尾。探討美國獨立戰爭對舊世界君主製的衝擊,以及法國大革命的爆發,預示著歐洲內部的社會和政治結構將迎來更加劇烈的重塑,而這種重塑的能量,已通過前三個世紀的全球擴張,散布到瞭世界的每一個角落。 本書旨在提供一個多中心、動態平衡的視角,避免將歐洲視為曆史發展的唯一引擎,而是將其置於一個復雜的、相互依存的全球體係中進行考察。通過對政治、經濟、思想和軍事脈絡的交織分析,我們得以理解,1500年至1800年間歐洲力量的提升,是如何在無意或有意中,為現代世界的形成奠定瞭基礎,同時也留下瞭深刻的全球不平等遺産。

用户评价

评分

這本書的文本質量非常高,語言富有張力,即便是處理相對枯燥的商業貿易路綫和法律條文的演變,也能寫齣引人入勝的故事感。它成功地構建瞭一個動態的歐洲圖景,一個正在從內嚮收縮的封建體係嚮外擴張的、充滿不確定性的新世界中摸索前進的歐洲。讓我耳目一新的是,作者對宗教改革前夜的社會思潮的梳理。那種信仰危機、對教廷權威的質疑,並非憑空産生,而是社會經濟結構變動後的必然産物。書中對人文主義者群體內部的分歧和爭論也有著細膩的描摹,揭示瞭“進步”從來都不是一條坦途,而是在各種矛盾和妥協中艱難前行的過程。對於曆史細節的考據也相當紮實,讀起來讓人感覺非常可靠和踏實。

评分

讀完這套書,我最大的感受是,原來我們今天習以為常的很多概念,比如“國傢主權”、“個人自由”的雛形,都可以在這個“發現的世紀”中找到清晰的脈絡。作者的敘事節奏把握得極佳,時而聚焦於某個重大地理發現的激動人心,時而又冷靜地分析這些發現對既有世界觀産生的衝擊和瓦解。特彆是對於新舊世界接觸後帶來的生態、疾病和文化上的碰撞,作者沒有采取簡單的道德評判,而是以一種近乎人類學傢的審慎態度去呈現那些復雜的相互作用。我特彆喜歡其中關於航海技術發展的章節,它不再是冰冷的技術介紹,而是與當時社會對財富、榮耀的渴望緊密結閤在一起,展現瞭人類為瞭超越已知界限所付齣的巨大勇氣與代價。這本書的深度和廣度,遠超齣瞭我對普通曆史讀物的預期。

评分

我花瞭很長時間纔讀完這上下兩冊,但絕對是物超所值的投入。這本書的獨到之處在於,它成功地將“歐洲內部的整閤與外部的擴張”這兩條主綫並行敘述,並且清晰地展示瞭它們之間是如何相互促進、相互影響的。比如,海外貿易帶來的財富如何反哺瞭歐洲宮廷和新興的資産階級,從而為後來的政治和文化變革提供瞭物質基礎。書中對早期殖民行為的探討也相當剋製和深刻,它沒有迴避那個時代的殘酷性,但也沒有陷入過度渲染的泥潭,而是將其置於那個時代特定的道德和經濟框架下進行考察。這種宏觀視野和微觀敘事的完美結閤,使得這部作品不僅是曆史文獻,更像是一部關於“權力如何流動和轉換”的社會學經典。

评分

這本厚重的曆史著作,簡直像打開瞭一扇通往文藝復興時期歐洲社會肌理的任意門。作者對那個時代知識分子、商賈以及底層民眾日常生活的描摹細緻入微,讓我仿佛能聞到佛羅倫薩街道上的香料味,感受到集市上的喧囂與活力。尤其讓我印象深刻的是,書中對印刷術發明後知識傳播方式的巨大變革進行瞭深入剖析。不同於以往那種隻關注帝王將相的宏大敘事,這裏探討的是書籍是如何從稀有的奢侈品轉變為普通市民可以接觸到的媒介,這種轉變如何潛移默化地重塑瞭歐洲人的思維模式和信仰體係,真是令人拍案叫絕。它不僅僅是羅列史實,更是在挖掘驅動曆史變革的內在動力,那種思想的火花是如何點燃整個大洲的探索精神,讓人讀後久久不能平靜。對於任何想要理解現代歐洲思想根源的人來說,這絕對是案頭必備的珍藏。

评分

作為一名業餘曆史愛好者,我一直在尋找那種既有學術深度又不失可讀性的作品。這套書完美地滿足瞭我的要求。它摒棄瞭將曆史視為綫性進步的簡單敘事,而是著重展現瞭“斷裂”與“重塑”的過程。作者對於“發現”這個概念本身的批判性思考尤為精彩——發現的不僅是新的大陸和航綫,更是歐洲人對自己身份認同的新認識。書中對技術革新如何與社會階層變動交織的分析尤其透徹,它解釋瞭為什麼在短短一百多年間,歐洲就完成瞭從相對分散到逐步統一治理的轉變。我強烈推薦給所有對“何為現代性起源”這個問題感興趣的讀者,這本書提供的視角是既廣闊又尖銳的,讀後會讓你對人類曆史的復雜性有一個更成熟的理解。

评分

我喜欢这本书~“我只要在搜索框内输入书名、作者,就会有好多书摆在我面前供我挑选,价格方面还可以打折,这样便捷与优惠的购书方式我怎么可能不选择呢!”经常在网上购物的弟弟幸福的告诉我。据调查统计,当前网上书店做得较好的的网站有京东等。现在大街小巷很多人都会互相问候道:“今天你京东了吗?”,因为网络购书已经得到了众多书本爱好者的信任,也越来越流行。基于此,我打开网页,开始在京东狂挑书。书很好是正版的,包装一般,书角有点压坏,还好不影响什么,质量很好,发货速度很快,两天就收到了,书的内容确实很实用,这些天忘记回老家拿书了,家里人帮忙收到这本书,很早就收到了。好了,我现在来说说这本书的观感吧,网络文学融入主流文学之难,在于文学批评家的缺席,在于衡量标准的混乱,很长一段时间,文学批评家对网络文学集体失语,直到最近一两年来,诸多活跃于文学批评领域的评论家,才开始着手建立网络文学的评价体系,很难得的是,他们迅速掌握了网络文学的魅力内核,并对网络文学给予了高度评价、寄予了很深的厚望。随着网络文学理论体系的建立,以及网络文学在创作水准上的不断提高,网络文学成为主流文学中的主流已是清晰可见的事情,下一届的“五个一工程奖”,我们期待看到更多网络文学作品的入选。据说,2011年8月24日,京东与支付宝合作到期。官方公告显示,京东商城已经全面停用支付宝,除了无法使用支付服务外,使用支付宝账号登录的功能也一并被停用。京东商城创始人刘先生5月份曾表示京东弃用支付宝原因是支付宝的费率太贵,为快钱等公司的4倍。在弃支付宝而去之后,京东商城转投银联怀抱。这点我很喜欢,因为支付宝我从来就不用,用起来也很麻烦的。好了,现在给大家介绍两本好书:被美国学界誉为“思想巨匠”和“最具前瞻性的管理思想家”的史蒂芬·柯维博士,他的集大成之作《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已成为中国企事业单位和政府机关必备的最经典、最著名的一部培训教材;在美国乃至全世界,史蒂芬·柯维的思想和成就,与拿破仑·希尔、戴尔·卡耐基比肩。《高效能人士的7个习惯(20周年纪念版)》在每一章最后增加了一个“付诸行动”版块,精选柯维培训课程中的实践训练习题,以帮助读者加深对“七个习惯”的理解和掌握,使“七个习惯”成为属于每个人自己的行动指南,价值堪比18000元的柯维现场培训课。史蒂芬·柯维被美国《时代周刊》评为“20世纪影响美国历史进程的25位人物”之一,他是前总统克林顿倚重的顾问,《财富》杂志100强中的90%和500强中的75%的企业是他的直接受教者,AT&T、通用电子、全禄、可口可乐等大公司的高级主管都是他的学生,李开复等中国顶尖的企业家和管理者也深受其思想的启发。每年,来自全球的个人、家庭、企业、教育界及政府领导者的受教生更是高达百万人之多。东东枪和地下天鹅绒是两位在博客、微博、专栏里都非常受读者喜爱的作家,两人思维跳跃,观点奇特新颖,对待感情,他们也细细琢磨,也插科打诨。同在滚滚红尘中摸爬滚打,两位勇士将他们对两性情感的所感所悟一一精彩呈现,得此《鸳鸯谱》,闪着智慧幽默的光。鸳鸯谱,靠谱。

评分

拉赫少年气盛时没有想到,这项研究竟然耗尽他一生的精力。他贸然闯入一个广阔无边、繁复无尽的世界,许多奇迹般的人与事,让他流连忘返。马可·波罗那一代人渡过地中海在西亚登岸,渐行渐远,不幸的人已经死在路上,幸运者终于到达天堂般的印度与中国。那时候他们将这一地区统称为印度,今日的印度为下印度,中国为上印度。印度盛产胡椒香料,运回欧洲可以发大财;中国的财富运不走,只能带回关于中国的传说。中国土地辽阔,从西到东要走一年半,中国城市繁华,杭州城有一万座桥、一万两千条街,仅杭州城里的船就比整个欧洲加起来都多……离奇的事多了,回到欧洲讲述这些天方夜谭的幸运儿,都成了“吹牛大王”。

评分

書名挺吸引,好想看。

评分

第二卷《奇迹的世纪》考察了丰富的亚洲知识对16世纪欧洲文化各个领域的全面影响,从观念到制度。从艺术到技术,从文学到科学第一册《视觉艺术》关注亚洲艺术、手工艺制品、植物、动物对欧洲艺术的影响亚洲艺术带来的视觉与观念上的冲击,在某种程度上改变了文艺复兴的意义。文艺复兴的启示不仅在于发现古代,也在于发现东方。

评分

对中国的向往诱发了欧洲中世纪晚期的“改革开放”。哥伦布、达·伽马们是为了寻找通往中国与印度的新航路,发现了世界。中国的指南针为他们在横渡大洋的航行指引方向,中国的火药为他们的船装满火炮,200年后,欧洲人横行世界大洋。一位葡萄牙海军司令告诉他们的国王,葡萄牙舰队在东方大洋上凯歌般行进,连天上的飞鸟看见他们都会吓得掉下来。门多萨是西班牙修士,从入奥古斯汀修道会那时起,就发愿去中国。遗憾两次中国之行都半途而废,第一次他随西班牙舰队到马尼拉,与中国只有一水之隔,却被教廷调回西班牙;第二次受国王委派率领一支传教团前往中国,只走到墨西哥就掉头返回了。一再失望回到西班牙后,门多萨受诏去罗马,教皇让他写一本介绍中华帝国的书。1585年,《大中华帝国志》在罗马出版,同年就再版于西班牙的瓦莱西亚与意大利的威尼斯。到1600年,《大中华帝国志》的意大利语本已印出19版,西班牙语11版,法语本出版于1588、1589和1600年,“舰队年”(1588)伦敦出现了英语译文,最初的德语、荷兰语译本面世于1589(法兰克福)与1595年(阿克默尔与阿姆斯特丹)。不出15年,《大中华帝国志》在欧洲已有7种语言的46种版本。

评分

需要我们细加揣摩的是当时欧洲人的心理,为什么一边不信他们的故事,一边又热衷于倾听并传播?蒙元世纪欧洲流传最广的三大东方游记分别是《马可·波罗游记》、《曼德维尔游记》与《鄂多立克东游录》,这些游记是那个时代欧洲的“畅销书”,保存至今的《曼德维尔游记》的手抄本有300种之多,《马可·波罗游记》有143种,《鄂多立克东游录》70余种。蒙元世纪欧洲旅行者把对世界“最高级的描绘留给了中国”。

评分

非常棒的服务。继续信赖京东。

评分

我喜欢这本书~“我只要在搜索框内输入书名、作者,就会有好多书摆在我面前供我挑选,价格方面还可以打折,这样便捷与优惠的购书方式我怎么可能不选择呢!”经常在网上购物的弟弟幸福的告诉我。据调查统计,当前网上书店做得较好的的网站有京东等。现在大街小巷很多人都会互相问候道:“今天你京东了吗?”,因为网络购书已经得到了众多书本爱好者的信任,也越来越流行。基于此,我打开网页,开始在京东狂挑书。书很好是正版的,包装一般,书角有点压坏,还好不影响什么,质量很好,发货速度很快,两天就收到了,书的内容确实很实用,这些天忘记回老家拿书了,家里人帮忙收到这本书,很早就收到了。好了,我现在来说说这本书的观感吧,网络文学融入主流文学之难,在于文学批评家的缺席,在于衡量标准的混乱,很长一段时间,文学批评家对网络文学集体失语,直到最近一两年来,诸多活跃于文学批评领域的评论家,才开始着手建立网络文学的评价体系,很难得的是,他们迅速掌握了网络文学的魅力内核,并对网络文学给予了高度评价、寄予了很深的厚望。随着网络文学理论体系的建立,以及网络文学在创作水准上的不断提高,网络文学成为主流文学中的主流已是清晰可见的事情,下一届的“五个一工程奖”,我们期待看到更多网络文学作品的入选。据说,2011年8月24日,京东与支付宝合作到期。官方公告显示,京东商城已经全面停用支付宝,除了无法使用支付服务外,使用支付宝账号登录的功能也一并被停用。京东商城创始人刘先生5月份曾表示京东弃用支付宝原因是支付宝的费率太贵,为快钱等公司的4倍。在弃支付宝而去之后,京东商城转投银联怀抱。这点我很喜欢,因为支付宝我从来就不用,用起来也很麻烦的。好了,现在给大家介绍两本好书:被美国学界誉为“思想巨匠”和“最具前瞻性的管理思想家”的史蒂芬·柯维博士,他的集大成之作《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已成为中国企事业单位和政府机关必备的最经典、最著名的一部培训教材;在美国乃至全世界,史蒂芬·柯维的思想和成就,与拿破仑·希尔、戴尔·卡耐基比肩。《高效能人士的7个习惯(20周年纪念版)》在每一章最后增加了一个“付诸行动”版块,精选柯维培训课程中的实践训练习题,以帮助读者加深对“七个习惯”的理解和掌握,使“七个习惯”成为属于每个人自己的行动指南,价值堪比18000元的柯维现场培训课。史蒂芬·柯维被美国《时代周刊》评为“20世纪影响美国历史进程的25位人物”之一,他是前总统克林顿倚重的顾问,《财富》杂志100强中的90%和500强中的75%的企业是他的直接受教者,AT&T、通用电子、全禄、可口可乐等大公司的高级主管都是他的学生,李开复等中国顶尖的企业家和管理者也深受其思想的启发。每年,来自全球的个人、家庭、企业、教育界及政府领导者的受教生更是高达百万人之多。东东枪和地下天鹅绒是两位在博客、微博、专栏里都非常受读者喜爱的作家,两人思维跳跃,观点奇特新颖,对待感情,他们也细细琢磨,也插科打诨。同在滚滚红尘中摸爬滚打,两位勇士将他们对两性情感的所感所悟一一精彩呈现,得此《鸳鸯谱》,闪着智慧幽默的光。鸳鸯谱,靠谱。

评分

虽然承认民族主义知识分子的根本重要性,但是布鲁伊利批判诸如凯杜里及其他人所发展的纯粹知识性历史方法。布鲁伊利不是简单地聚焦于思想及其不断的阐释,而是驱策我们去检验这些思想的政治意义的原由。民族主义的观念和意识形态只有在被政治运动所采纳和实施时,才开始以有意义的方式塑造历史现实。布鲁伊利认为,首先,只有在围绕现代国家的斗争中,民族主义观念才通过满足三个重要功能获得政治意义。第一个是利益协调。民族主义观念用来“促成许多精英的共同利益观,否则他们在反对现存国家的问题上会存在截然不同的利益”。第二个功能是动员。在这里布鲁伊利所指的是“利用民族主义观念获取迄今为止被排除于政治过程的广大群体对政治运动的支持”。第三,民族主义观念使政治运动的目标合法化,其目标是改革现存秩序(民族主义的西欧模式),文化共同体从现存国家中分离(哈布斯堡帝国和奥斯曼帝国模式),或是多个领土国家统一为单一民族国家(意大利和德国模式)。民族主义作为工业社会的文化黏合剂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