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屬材料手冊

金屬材料手冊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安繼儒,郭強 編
圖書標籤:
  • 金屬材料
  • 材料科學
  • 金屬工程
  • 材料手冊
  • 工程材料
  • 金屬性能
  • 材料選擇
  • 金屬加工
  • 材料應用
  • 工業材料
想要找书就要到 求知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22166807
版次:1
商品编码:11253214
包装:精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3-06-01
页数:676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內容簡介

  《金屬材料手冊》匯集國內外最新資料,詳細介紹瞭常用金屬材料的牌號、化學成分、規格、性能、用途、尺寸、理論質量、熱處理規範以及中外牌號對照等數據。
  標準新、數據準、查閱方便是本手冊的特色。
  《金屬材料手冊》適宜從事機械、冶金、化工、航空航天、國防等行業産品設計和材料購銷人員使用。

目錄

1 金屬材料的基礎知識
1.1 金屬材料名詞解釋
1.1.1 黑色金屬材料
1.1.2 有色金屬
1.2 金屬材料的選用原則
1.3 常用計量單位及換算
1.3.1 長度單位及換算
1.3.2 麵積單位及換算
1.3.3 體積單位及換算
1.3.4 質量單位及換算
1.3.5 常用麵積計算
1.3.6 常用體積及錶麵積計算
1.4 金屬材料常用性能名詞術語
1.4.1 力學性能
1.4.2 物理性能
1.4.3 化學性能
1.5 金屬熱處理
1.6 金屬材料物理性能
1.6.1 常用鋼鐵材料密度
1.6.2 常用有色金屬物理性能

2 各國材料牌號以照
2.1 金屬材料牌號對照及其代用的基本原則
2.2 各國材料牌號對照錶
2.2.1 碳素結構鋼對照
2.2.2 低閤金結構鋼對照
2.2.3 閤金結構鋼對照
2.2.4 保證淬透性結構鋼對照
2.2.5 易切削結構鋼對照
2.2.6 冷鐓和冷擠壓用鋼對照
2.2.7 非調質機械結構鋼對照
2.2.8 耐候鋼對照
2.2.9 不銹鋼和耐熱鋼對照
2.2.10 彈簧鋼對照
2.2.11 軸承鋼對照
2.2.12 碳素工具鋼對照
2.2.13 閤金工具鋼對照
2.2.14 高速工具鋼對照
2.2.15 建築用鋼對照
2.2.16 汽車用鋼對照
2.2.17 船舶用鋼對照
2.2.18 橋梁用結構鋼對照
2.2.19 鍋爐、壓力容器用鋼對照
2.2.20 電工用鋼對照
2.2.21 焊接用鋼對照
2.2.22 鑄鐵對照
2.2.23 鑄鋼對照
2.2.24 高溫閤金對照
2.2.25 鋁閤金對照
2.2.26 銅閤金對照
2.2.27 鈦閤金對照
2.2.28 鎳及鎳閤金對照
2.2.29 鋅及鋅閤金對照

3 鑄鐵
3.1 中國鑄鐵標準
3.1.1 灰鑄鐵
3.1.2 球墨鑄鐵
3.1.3 可鍛鑄鐵
3.1.4 耐熱鑄鐵
3.1.5 蠕墨鑄鐵
3.1.6 抗磨鑄鐵
3.2 歐洲標準化委員會(CEN)鑄鐵標準
3.3 美國鑄鐵標準
3.3.1 灰鑄鐵[ASTMA48/A48M-03(2008年確認)]
3.3.2 球墨鑄鐵[ASTMA536-84(2004年確認)]
3.4 國際標準化組織(ISO)鑄鐵標準

4 鑄鋼
4.1 中國鑄鋼標準
4.1.1 鑄鋼牌號和化學成分
4.1.2 力學性能及用途
4.2 歐洲標準化委員會(CEN)鑄鋼
4.2.1 一般工程用鑄鋼的化學成分和力學性能
4.2.2 耐熱鑄鋼的化學成分和力學性能
4.2.3 耐腐蝕鑄鋼的化學成分和力學性能
4.2.4 承壓鑄鋼的化學成分和力學性能
4.3 美國鑄鋼標準
4.4 國際標準化組織(ISO)鑄鋼標準

5 結構鋼
5.1 中國結構鋼標準
5.1.1 碳素結構鋼化學成分
5.1.2 閤金結構鋼化學成分
5.1.3 非調質機械結構鋼化學成分
5.1.4 低淬透性含鈦優質碳素結構鋼化學成分
5.1.5 硫係易切削鋼化學成分
5.1.6 保證淬透性結構鋼化學成分
5.1.7 鉛、锡、鈣係易切削鋼化學成分
5.1.8 彈簧鋼化學成分
5.1.9 軸承鋼化學成分
5.1.10 船舶用結構鋼化學成分
5.1.11 鍋爐和壓力容器用鋼化學成分
5.1.12 冷鐓和冷擠壓用鋼化學成分
5.1.13 耐候結構鋼
5.1.14 碳素結構鋼的力學性能
5.1.15 閤金結構鋼的力學性能
5.1.16 非調質機械結構鋼力學性能
5.1.17 保證淬透性結構鋼力學性能
5.1.18 易切削鋼力學性能
5.1.19 彈簧鋼力學性能
5.1.20 普通碳素結構鋼冷軋鋼帶的力學性能
5.1.21 高碳鉻軸承鋼的力學性能
5.1.22 船舶用鋼的力學性能
5.1.23 鍋爐和壓力容器用鋼的力學性能
5.1.24 低閤金高強度結構鋼的力學性能
5.1.25 冷鐓和冷擠壓用鋼的力學性能
5.1.26 鋼絲的力學性能
5.1.27 耐候結構鋼的力學性能
5.1.28 結構鋼的特性與用途
5.2 歐洲標準化委員會(CEN)結構鋼
5.2.1 調質用結構鋼的化學成分
5.2.2 錶麵硬化鋼的化學成分
5.2.3 切削鋼的化學成分
5.2.4 彈簧鋼的化學成分
5.2.5 壓力容器用鋼的化學成分
5.2.6 鋼管的化學成分
5.2.7 敞口鋼模鍛件的化學成分
5.2.8 調質結構鋼的力學性能
5.2.9 錶麵硬化鋼的力學性能
5.2.10 彈簧鋼的力學性能
5.2.11 壓力容器用鋼的力學性能
5.2.12 耐熱結構鋼的力學性能
5.2.13 可焊細晶粒鋼的力學性能
5.2.14 鋼管的力學性能
5.2.15 一般工程用鋼的力學性能
5.2.16 易切削鋼的力學性能
5.2.17 結構鋼熱軋産品的力學性能
5.3 美國結構鋼標準
5.3.1 結構鋼的化學成分
5.3.2 結構鋼的力學性能
5.4 日本結構鋼標準
5.4.1 結構鋼的化學成分
5.4.2 結構鋼的力學性能
5.5 國際標準化組織(ISO)結構鋼
5.5.1 結構鋼的化學成分
5.5.2 結構鋼的力學性能

6 工具網
6.1 中國工具鋼
6.1.1 碳素工具鋼
6.1.2 閤金工具鋼
6.1.3 高速工具鋼
6.1.4 硬質閤金
6.1.5 鑿岩釺杆用中空鋼
6.2 歐洲標準化委員會(CEN)工具鋼標準
6.3 美國工具鋼標準
6.4 日本工具鋼標準
6.5 國際標準化組織(ISO)工具鋼標準

7 不銹鋼和耐熱鋼
7.1 中國不銹鋼和耐熱鋼
7.1.1 奧氏體不銹鋼的化學成分
7.1.2 奧氏體�蔡�素體型不銹鋼的化學成分
7.1.3 鐵素體型不銹鋼的化學成分
7.1.4 馬氏體型不銹鋼的化學成分
7.1.5 沉澱硬化型不銹鋼的化學成分
7.1.6 奧氏體型耐熱鋼的化學成分
7.1.7 鐵素體型耐熱鋼的化學成分
7.1.8 馬氏體型耐熱鋼的化學成分
7.1.9 沉澱硬化型耐熱鋼的化學成分
7.1.10 經固溶處理的奧氏體型鋼棒的力學性能
7.1.11 經固溶處理的奧氏體�蔡�素體型鋼棒的力學性能
7.1.12 經退火處理的鐵素體型鋼棒的力學性能
7.1.13 經熱處理的馬氏體型鋼棒的力學性能
7.1.14 不銹鋼典型熱處理製度
7.1.15 經熱處理後不銹鋼的力學性能
7.1.16 不銹鋼棒典型熱處理製度
7.1.17 冷軋不銹鋼帶的熱處理製度和力學性能
7.1.18 不銹鋼和耐熱鋼的特性和用途
7.2 歐洲標準化委員會(CEN)不銹鋼和耐熱鋼標準
7.2.1 不銹鋼和耐熱鋼的牌號及化學成分
7.2.2 不銹鋼和耐熱鋼的力學性能
7.3 美國
7.3.1 不銹鋼棒材和型鋼(ASTMA276-06)
7.3.2 易切削不銹鋼棒(ASTMA582/A582M-05)
7.3.3 不銹鋼和耐熱鉻鎳鋼厚闆、薄闆和鋼帶(ASTMA167-99)
7.3.4 不銹鋼和耐熱鉻鋼厚闆、薄闆和鋼帶(ASTMA176-99)
7.3.5 退火或冷加工奧氏體不銹鋼薄闆,鋼帶,厚闆和扁鋼(ASTMA666-03)
7.3.6 一般用途無縫和焊接奧氏體不銹鋼管(ASTMA269-07)
7.3.7 奧氏體不銹鋼無縫和焊接管(ASTMA312/A312M-06)
7.3.8 機械用無縫不銹鋼管(ASTMA511-04)
7.3.9 機械用不銹鋼焊接管(ASTMA554-03)
7.4 日本不銹鋼
7.4.1 不銹鋼棒
7.4.2 熱軋不銹鋼鋼闆和鋼帶
7.4.3 冷軋不銹鋼闆材、薄闆和帶材
7.4.4 耐熱鋼棒及綫材
7.4.5 耐熱鋼闆和鋼帶
7.4.6 焊接用不銹鋼絲
7.4.7 熱軋不銹鋼等邊角鋼
7.5 國際標準化組織(ISO)不銹鋼
7.5.1 不銹鋼牌號和化學成分
7.5.2 不銹鋼的力學性能

8 常用鋼材尺寸和質量
8.1 型鋼
8.1.1 熱軋圓鋼和方鋼(GB702-2008)
8.1.2 熱軋六角鋼和八角鋼(GB702-2008)
8.1.3 冷拉圓鋼、方鋼、六角鋼(GB/T905-94)
8.1.4 熱軋盤條(GB/T1491-2004)
8.1.5 扁鋼(GB/T702-2008)
8.1.6 角鋼
8.1.7 異型鋼(GB/T263-2010)
8.2 鋼闆與鋼帶
8.2.1 鋼闆
8.2.2 鋼帶
8.3 鋼管
8.3.1 無縫鋼管
8.3.2 焊接鋼管
8.4 鋼絲與鋼絲繩
8.4.1 鋼絲
8.4.2 鋼絲繩

9 鋁及鋁閤金
9.1 鋁及鋁閤金牌號和化學成分
9.1.1 鋁錠
9.1.2 變形鋁及鋁閤金(GB/T16474-2011)
9.1.3 鑄造鋁閤金(GB/T8733-2000)
9.2 鋁與鋁閤金的規格和力學性能
9.2.1 鋁及鋁閤金擠壓棒(GB/T3191-1998)
9.2.2 導電用鋁綫
9.2.3 鋁及鋁閤金熱擠壓無縫圓管(GB/T4437.1 -2000)
9.2.4 鋁及鋁閤金拉(軋)製無縫管(GB/T6893-2000)
9.2.5 鋁及鋁閤金軋製闆材(GB/T3880-1997)
9.2.6 鋁箔(GB/T3198-2010)
9.2.7 鋁及鋁閤金帶材(GB/T8544-1997)

10 銅及銅閤金
10.1 銅及銅閤金牌號和化學成分
10.1.1 加工銅
10.1.2 加工黃銅(GB/T5231-2001)
10.1.3 加工青銅(GB/T5231-2001)
10.1.4 加工白銅(GB/T5231-2001)
10.1.5 鑄造黃銅(GB/T8737-1988)
10.1.6 鑄造青銅(GB/T8739-88)
10.1.7 鑄造銅閤金(GB/T1176-87)
10.2 銅及銅閤金的規格和力學性能
10.2.1 銅及銅閤金棒(GB/T4423-92)
10.2.2 銅及銅閤金闆材(GB/T2040-2002)
10.2.3 銅及銅閤金帶材(GB/T2059-2000)
10.2.4 綫材(GB/T21652-2008)
10.2.5 銅及銅閤金拉製管(GB/T1527-1997)
10.2.6 銅及銅閤金擠製管(GB/T1528-1997)

11 鎂及鎂閤金
11.1 鎂及鎂閤金牌號和化學成分
11.1.1 重熔用鎂錠(GB/T3499-1995)
11.1.2 鑄造鎂閤金(GB/T1177-91)
11.1.3 變形鎂閤金(GB/T5153-2003)
11.2 鎂及鎂閤金的規格和力學性能
11.2.1 鑄造鎂閤金(GB/T1177-91)
11.2.2 變形鎂閤金
……

前言/序言

  金屬材料種類繁多、性能各異,是工業、農業、航空、航天、機械、輕工等工業不可缺少的生産資料,尤其是隨著科技的發展,特殊鋼和有色金屬材料的運用越來越廣,用量越來越大,與人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
  中國是世界製造大國,2012年鋼産量達到7億噸,接近全球産量的一半,鋁、銅等有色金屬的産量和消費量也居世界前列。眾多的金屬材料牌號不同,性能各異。金屬材料生産、設計、施工、購銷等部門技術人員在工作中經常需要查找材料的牌號、型號、規格、性能、單位質量和材積等,但是查找、計算這些數據是一件較為麻煩的事情,既費力又容易齣現差錯。為此,我們編寫本書,在查找國傢現行的標準和相關資料的基礎上,精心計算,仔細核實,采用圖錶的形式,將讀者所需的資料匯編整理,展現在他們麵前,力求簡明扼要、方便查閱。
  本手冊可供設計、生産、施工、材料采購等技術人員使用。
  本手冊由安繼儒、郭強主編,參加編寫工作的還有鄭舒丹、李納、王慧敏、陳平、陳偉、李朝臣、郭星星、李麗、李玲、王白玉、馬楠、張楠、張宴菁。
  由於水平有限,書中不妥之處,敬請廣大讀者批評指正。
《金屬材料手冊》是一部深入剖析金屬材料世界的權威參考著作。本書旨在為工程師、設計師、研究人員以及對金屬材料感興趣的各類專業人士提供詳實、準確、實用的信息。 核心內容概覽: 本書係統地闡述瞭各類金屬材料的基本概念、性能特徵、應用領域以及加工製造工藝。內容涵蓋瞭從基礎理論到實際應用的各個層麵,力求做到全麵而深入。 一、 金屬材料基礎理論與分類: 金屬的晶體結構與性能關係: 詳細講解瞭金屬的原子排列方式(如體心立方、麵心立方、六方密排等)如何影響其力學性能(如強度、韌性、塑性)、物理性能(如導電性、導熱性、磁性)和化學性能(如耐腐蝕性)。 閤金化原理與相變: 深入探討瞭閤金的形成機製,不同元素在金屬基體中的固溶、析齣等相變過程,以及這些過程對材料性能的調控作用。重點介紹二元、多元閤金的相圖及其應用。 金屬材料的分類: 嚴謹地將金屬材料劃分為黑色金屬(如鐵、鋼、鑄鐵)和有色金屬(如鋁、銅、鈦、鎂、鎳、貴金屬及其閤金)。每類材料都將根據其主要成分、組織結構和性能特點進行細緻的劃分。 二、 主要金屬材料詳述: 1. 黑色金屬材料: 鋼(Steel): 碳素鋼: 介紹低碳鋼、中碳鋼、高碳鋼的成分、性能及典型用途(如建築、機械零件、工具)。 閤金鋼: 詳細闡述不同閤金元素(如鉻、鎳、鉬、鎢、釩、錳等)對鋼性能的影響,包括提高強度、硬度、耐磨性、耐熱性、耐腐蝕性等。重點介紹常用閤金鋼係列,如不銹鋼(奧氏體、鐵素體、馬氏體、沉澱硬化型)、工具鋼(碳工具鋼、閤金工具鋼)、軸承鋼、彈簧鋼、耐熱鋼等,並列舉其具體的牌號、性能指標和應用實例。 鑄鐵(Cast Iron): 講解灰鑄鐵、球墨鑄鐵、白口鑄鐵、可鍛鑄鐵等的成分、微觀組織、性能特點及其在鑄造方麵的優勢和限製,以及在機械設備、管道、發動機部件等領域的應用。 鐵及其閤金: 簡要介紹純鐵的特性,以及其他鐵基閤金的應用。 2. 有色金屬材料: 鋁及其閤金(Aluminum and its Alloys): 介紹純鋁的特性,以及其常見的閤金係列(如鋁-銅係、鋁-矽係、鋁-鎂係、鋁-鋅係等)的成分、熱處理狀態(如退火、固溶、時效)對強度的影響,以及在航空航天、汽車、建築、包裝等行業的廣泛應用。 銅及其閤金(Copper and its Alloys): 重點介紹純銅(紅銅、黃銅、青銅、白銅)的性能特點,以及黃銅(如H62、H70)、青銅(如QSn6.5-0.1)、白銅(如BFe10-1-1)等常用閤金的成分、性能和應用(如電綫電纜、管道、散熱器、樂器)。 鈦及其閤金(Titanium and its Alloys): 講解鈦的優良性能(高強度、低密度、耐腐蝕性),以及α、β、α+β型鈦閤金的特點,重點關注其在航空航天、醫療器械、化工設備等領域的高端應用。 鎂及其閤金(Magnesium and its Alloys): 介紹鎂閤金的超輕特性,以及其在汽車輕量化、3C産品外殼等領域的應用前景。 鎳及其閤金(Nickel and its Alloys): 闡述鎳及其高溫閤金(如哈氏閤金、濛乃爾閤金)、耐蝕閤金的優異耐高溫、耐腐蝕性能,以及在航空發動機、化工、海洋工程等嚴苛環境中的應用。 其他有色金屬: 簡要介紹鋅、锡、鉛、貴金屬(金、銀、鉑、鈀)及其閤金的基本性能和應用,如閤金電鍍、焊料、裝飾品等。 三、 金屬材料的性能測試與錶徵: 力學性能測試: 詳盡介紹拉伸試驗、壓縮試驗、彎麯試驗、扭轉試驗、硬度試驗(布氏、洛氏、維氏)、衝擊試驗、疲勞試驗、斷裂韌性試驗等測試方法、原理及數據解讀。 物理性能測試: 涵蓋導電性、導熱性、熱膨脹係數、密度、磁性等性能的測試方法。 化學性能測試: 介紹耐腐蝕性、氧化性能等方麵的測試與評估。 金相檢驗與顯微分析: 講解金相試樣的製備(拋光、腐蝕),顯微鏡下的組織觀察,以及電子顯微鏡(SEM, TEM)等先進分析技術在材料微觀結構分析中的應用。 四、 金屬材料的加工與熱處理: 成形工藝: 概述金屬的塑性加工方法,包括軋製、鍛造、擠壓、拉拔、衝壓等,以及鑄造(砂型鑄造、熔模鑄造、壓鑄等)的原理與應用。 焊接與連接: 介紹不同焊接方法(電弧焊、電阻焊、氣焊、釺焊)的原理、適用範圍和質量控製。 熱處理工藝: 詳細講解退火、正火、淬火、迴火、滲碳、滲氮、時效等熱處理方法的目的、過程、微觀組織變化及對性能的影響。 五、 金屬材料的選擇與應用指導: 典型工程應用: 結閤實際案例,分析不同領域(如航空航天、汽車製造、建築工程、能源工業、電子電器、醫療設備、日用品等)對金屬材料性能的具體要求,並提供相應的材料選擇建議。 失效分析基礎: 簡要介紹金屬材料在服役過程中可能齣現的失效模式(如塑性變形、斷裂、疲勞、腐蝕等),以及初步的失效原因分析方法。 可持續性與環保: 關注金屬材料的迴收利用、環境影響及綠色製造技術。 《金屬材料手冊》以其係統性的結構、豐富的圖錶、精確的數據和實用的指導,將成為金屬材料領域從業者不可或缺的工具書,助力解決實際工程中的材料問題,推動技術創新與産業發展。

用户评价

评分

作為一名資深的機械設計師,我與金屬材料打交道已有十餘載,深知材料選擇的重要性,直接關係到産品性能、安全性和成本。我購買“金屬材料手冊”的目的,是希望它能成為我案頭的常備參考書,幫助我不斷更新和鞏固我對金屬材料的認知。我尤其關注書中關於材料性能測試和標準的部分。例如,書中是否會詳細介紹各種力學性能測試方法,如拉伸試驗、硬度試驗、衝擊試驗、疲勞試驗等,並說明測試結果的意義和應用?此外,我希望能找到關於各種國際和國內金屬材料標準的詳細信息,瞭解不同標準下材料的牌號、化學成分、力學性能要求以及檢驗方法,這對於確保我設計的産品符閤行業規範至關重要。我對書中關於金屬材料的疲勞、斷裂韌性以及蠕變等方麵的深入探討也充滿興趣,這些都是在極端工況下設計安全可靠零件的關鍵考慮因素。此外,書中是否會涵蓋一些高性能金屬材料的應用案例,例如在航空發動機、汽車結構、醫療器械等領域的最新發展和趨勢?瞭解這些前沿應用,能夠幫助我拓寬設計思路,為未來的産品創新提供靈感。我希望這本書的內容能夠嚴謹、準確,並且具有很高的參考價值,能夠幫助我更自信、更高效地完成我的設計工作。

评分

作為一名資深的生産綫技術員,我每天都在與各種金屬材料打交道,處理著它們在加工過程中的各種問題。所以我購買“金屬材料手冊”的目的是希望它能夠成為我解決實際生産問題的“寶典”。我非常希望能看到書中關於常見金屬材料在不同加工工藝(如切削、鑽孔、衝壓、焊接、鑄造等)中的行為錶現。例如,在切削加工過程中,不同硬度和韌性的金屬材料對刀具壽命、加工精度以及錶麵質量有何影響?在焊接過程中,哪些金屬材料容易産生裂紋或氣孔,又有哪些焊接方法和焊材能夠有效避免這些問題?我希望書中能夠提供一些實用的指導,例如如何根據材料特性選擇閤適的加工參數,如何排除常見的加工缺陷,以及如何對加工過程中齣現的材料性能變化進行判斷。此外,我也希望書中能夠包含一些關於金屬材料失效分析的案例,例如金屬疲勞、應力腐蝕開裂、磨損等,並提供一些簡單易懂的診斷方法和預防措施,幫助我快速定位問題並提齣解決方案。這本書能否讓我在麵對生産中的疑難雜癥時,能夠更加遊刃有餘,快速找到問題的根源並解決,這是我最看重的。

评分

這本書的封麵設計就透著一股沉甸甸的專業感,金屬質感的封麵配閤燙金的書名“金屬材料手冊”,瞬間就激發瞭我對裏麵內容的期待。我是一名剛入行的材料工程師,之前的工作主要集中在聚閤材料方麵,所以對於金屬材料的瞭解僅限於基礎的課堂知識。這次購買這本書,完全是希望能夠快速地填補我在金屬材料領域的知識空白,並且能夠對各種金屬材料的性能、應用以及加工工藝有一個全麵且深入的認識。翻開書的第一頁,撲麵而來的就是密密麻麻的圖錶和公式,這讓我感到既興奮又有點壓力。我最看重的是這本書是否能夠清晰地解釋各種金屬閤金的微觀結構與宏觀性能之間的關係,以及這些性能是如何通過熱處理、機械加工等手段進行調控的。我希望它能像一位經驗豐富的導師一樣,循循善誘地引導我理解那些復雜的相圖、晶格結構以及各種形變機製。特彆是我對一些特種金屬材料,比如高溫閤金、形狀記憶閤金以及新型輕質閤金等非常感興趣,希望書中能夠詳細介紹它們的獨特之處、製備方法以及在航空航天、能源等前沿領域的應用案例,這對我未來的職業發展至關重要。同時,我也希望這本書能包含一些實際操作的指導,例如如何選擇閤適的金屬材料來滿足特定的工程需求,如何進行材料的失效分析,以及如何進行成本效益評估等。一個好的“手冊”不應該僅僅是知識的堆砌,更應該提供解決實際問題的思路和方法,幫助讀者將理論知識轉化為實踐能力。我期待這本書能夠做到這一點,成為我工作中最得力的助手。

评分

我是一名産品經理,我的工作需要密切關注市場趨勢和客戶需求,以便為公司産品開發提供方嚮。我購買“金屬材料手冊”的目的是希望能夠快速瞭解不同金屬材料的成本、性能和加工的可行性,從而為産品的選材決策提供依據。我期待書中能夠提供關於各種常見金屬材料的市場價格信息,以及不同材料在加工過程中可能遇到的技術難題和成本控製方法。例如,某種高性能金屬材料雖然性能優越,但其加工成本極高,是否會影響産品的最終定價?另一種材料雖然成本較低,但在加工過程中存在易損耗、易變形等問題,是否會影響産品質量?我希望書中能夠提供一些權衡和比較的視角,幫助我做齣最符閤市場需求的選材方案。此外,我也關注書中關於金屬材料可持續性的信息,比如材料的迴收利用、環境影響等,這對於當前倡導綠色環保的産品理念至關重要。這本書能否幫助我更全麵地理解金屬材料的市場價值和技術局限性,並為我的産品規劃提供更精準的洞察,這是我最看重的。

评分

我是一名熱愛科技和曆史的普通讀者,對人類文明發展過程中金屬材料所扮演的角色一直充滿濃厚興趣。這本書的名字“金屬材料手冊”讓我覺得,它可能不僅僅是一本枯燥的技術說明書,更可能是一部關於金屬材料發展史的生動寫照。我希望書中能夠講述不同金屬(如銅、鐵、鋁、鈦等)被人類發現、利用並推動文明進步的故事。比如,青銅時代的到來如何改變瞭戰爭和社會形態?鋼鐵的冶煉技術是如何在工業革命中發揮核心作用的?鋁閤金的輕質高強是如何助力航空航天事業的發展?我期待書中能夠用生動有趣的語言,穿插一些曆史上的重要發明和裏程碑事件,讓我感受到金屬材料與人類社會發展的緊密聯係。當然,我也希望書中能介紹一些現代金屬材料的奇妙之處,比如在極端環境下工作的特種閤金,或者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接觸但可能忽略瞭其金屬特性的材料,例如手機、汽車、甚至是傢居用品中使用的各種金屬部件。這本書是否能讓我對身邊的金屬世界産生全新的認識,並激發我對材料科學更深層次的興趣,這一點讓我充滿期待。我更希望它能成為一本能夠啓發思考、拓展視野的書籍。

评分

我是一名對材料科學充滿熱情的普通讀者,平時喜歡閱讀科普類書籍,瞭解科技發展的前沿。我購買“金屬材料手冊”是因為被其“手冊”這個名字所吸引,覺得它可能包含瞭我一直想瞭解的關於金屬材料的各種知識,而且內容應該相對係統和全麵。我希望這本書能夠用通俗易懂的語言,為我解釋金屬材料的基本概念,比如什麼是原子,什麼是分子,金屬原子是如何排列形成晶體的,以及為什麼金屬會導電、導熱。我對書中關於不同金屬材料的特性介紹非常感興趣,比如為什麼黃金不易氧化,為什麼鐵會生銹,為什麼鋁很輕但也很堅固。我希望書中能夠通過生動的例子和有趣的類比,讓我理解這些材料的獨特性質。同時,我也希望書中能夠介紹一些金屬材料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比如我們吃的餐具、用的電器、乘坐的交通工具中都蘊含著哪些金屬材料的智慧。這本書是否能讓我對身邊的金屬世界有一個全新的認識,並激發我進一步探索材料科學的奧秘,這是我最大的期待。

评分

作為一名汽車行業的研發工程師,我們公司對新材料的應用非常重視,尤其是在輕量化和高強度方麵。我購買“金屬材料手冊”的目的是希望能夠快速瞭解當前汽車領域最前沿的金屬材料技術和應用趨勢。我非常希望能看到書中關於汽車用金屬材料的最新進展,例如高強度鋼(AHSS)、鋁閤金、鎂閤金、鈦閤金在車身結構、發動機部件、懸架係統等方麵的應用情況。書中是否會詳細介紹這些材料的性能特點,以及它們是如何通過優化設計和製造工藝來提升汽車的燃油經濟性和安全性的?我特彆關注書中關於材料的連接技術,例如點焊、激光焊、鉚接、粘接等,以及這些技術在不同金屬材料組閤中的應用。此外,我也希望書中能夠包含一些關於未來汽車用金屬材料發展方嚮的探討,比如納米材料、智能材料等在汽車領域的潛在應用。這本書能否幫助我洞察行業發展趨勢,為公司的産品研發提供前瞻性的技術支持,這一點是我的核心訴求。

评分

我是一名材料學的在讀研究生,目前的研究方嚮涉及到新型金屬閤金的開發。因此,我購買“金屬材料手冊”的初衷,是希望它能夠為我提供一個全麵且深入的理論框架,幫助我更好地理解金屬材料的本質,並為我的科研工作提供指導。我特彆希望書中能夠詳細介紹金屬材料的相圖理論,包括二元、三元乃至多元相圖的解讀方法,以及相變動力學和熱力學原理。這對於理解和設計各種閤金體係至關重要。同時,我對書中關於金屬材料的顯微組織錶徵技術(如金相顯微鏡、掃描電子顯微鏡、透射電子顯微鏡等)的介紹也充滿期待,希望能夠瞭解到不同錶徵技術所能提供的信息,以及如何通過這些信息來分析材料的性能。此外,我非常關注書中關於金屬材料的強化機製,如固溶強化、沉澱強化、晶界強化、形變強化等,以及這些機製是如何協同作用來提升材料強度的。對於新型金屬材料,如高熵閤金、金屬玻璃、形狀記憶閤金等,我希望書中能夠提供其獨特的製備工藝、結構特點以及潛在的應用前景。這本書是否能夠幫助我梳理現有知識,發現新的研究方嚮,並為我的論文寫作提供可靠的參考,這一點是我最為看重的。

评分

我是一名機械製造專業的教師,正在準備一本麵嚮學生的金屬材料入門教材。因此,我非常希望“金屬材料手冊”能夠為我提供豐富且高質量的內容,以便我能夠從中汲取靈感,設計齣既有深度又不失趣味性的教學內容。我期待書中能夠清晰地解釋金屬材料的基本概念,比如晶體結構、晶界、相、閤金等,並能提供大量形象的比喻和生動的插圖,幫助學生建立直觀的理解。我特彆關注書中關於金屬材料分類和性能介紹的部分,例如,書中是否會詳細介紹碳鋼、閤金鋼、不銹鋼、鑄鐵、鋁閤金、銅閤金、鈦閤金等主要金屬材料的種類、化學成分、組織結構、力學性能(強度、硬度、塑性、韌性等)、物理性能(導電性、導熱性、密度等)以及耐腐蝕性能?我希望這些信息能夠係統化、條理化,並且包含實際的應用案例,讓學生明白這些材料在日常生活和工業生産中的重要性。此外,我也希望書中能提供一些關於金屬材料加工工藝的介紹,比如成形、連接、熱處理、錶麵處理等,並說明這些工藝對材料性能的影響。這本書能否成為我教學上的得力助手,幫助我培養齣更多優秀的材料人纔,這一點至關重要。

评分

我一直對金屬材料的世界充滿好奇,尤其是那些在工業領域扮演著關鍵角色的“骨骼”材料。這本書的名字“金屬材料手冊”,恰恰點燃瞭我深入探索的火花。我是一名業餘的金屬工藝愛好者,平時喜歡研究各種金屬的塑形、鍛造和焊接,但總覺得自己在理論層麵欠缺瞭係統性的支撐。我希望這本書能夠為我提供一個堅實的理論基礎,讓我理解為什麼某些金屬在高溫下會變得柔韌,而另一些則會變得異常堅硬;為什麼銅可以被拉伸成細絲,而鐵則需要經過復雜的冶煉和閤金化纔能達到實用強度。我對書中關於金屬晶體結構、位錯理論以及相變過程的解釋特彆期待,希望能夠用通俗易懂的語言來闡釋這些復雜的概念,同時輔以清晰的圖示,讓我能夠直觀地感受到原子層麵的變化如何影響宏觀性能。此外,我也關注書中對不同金屬及其閤金的分類、特性和典型應用的介紹。例如,書中是否會詳細介紹碳鋼、不銹鋼、鋁閤金、鈦閤金等常用金屬材料的成分、力學性能、耐腐蝕性以及各自的優勢和局限性?我希望能夠從中瞭解到,在不同的工業場景下,工程師們是如何根據具體需求來選擇最閤適的金屬材料的。我也會仔細研究書中關於金屬材料加工工藝的部分,比如熱處理(退火、淬火、迴火)、冷加工、熱加工以及錶麵處理等技術,希望能夠學習到如何通過這些工藝來優化金屬材料的性能,或者賦予它們新的功能。這本書能否成為我從一個愛好者嚮更深層次的探索者轉變的關鍵,這一點讓我十分期待。

评分

还不错

评分

内容泛泛,全而不精。

评分

内容泛泛,全而不精。

评分

纸张质量一般,泛黄,薄,个人认为质量很一般。

评分

纸张质量一般,泛黄,薄,个人认为质量很一般。

评分

内容泛泛,全而不精。

评分

长度在5-200个字之间 填写您对此商品的使用心得,例如该商品或某功能为您带来的帮助,或使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等。最多可输入200字

评分

纸张质量一般,泛黄,薄,个人认为质量很一般。

评分

还不错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