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行政與公共管理經典譯叢·學術前沿係列·官僚經驗:後現代主義的挑戰(第5版) [The Bureaucratic Experience The Post-Modern Challenge]

公共行政與公共管理經典譯叢·學術前沿係列·官僚經驗:後現代主義的挑戰(第5版) [The Bureaucratic Experience The Post-Modern Challenge]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美] 拉爾夫·P·赫梅爾(Ralph P.Hummel) 著,韓紅 譯
想要找书就要到 求知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0168760
版次:2
商品编码:11259967
包装:平装
丛书名: 公共行政与公共管理经典译丛·学术前沿系列
外文名称:The Bureaucratic Experience The Post-Modern Challenge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3-06-01
用纸:胶版纸

具体描述

內容簡介

  《公共行政與公共管理經典譯叢·學術前沿係列·官僚經驗:後現代主義的挑戰(第5版)》是一部官僚製研究經典著作,它的第一版是對美國公共行政的研究與實踐提齣明確批評的第一部著作。
  《公共行政與公共管理經典譯叢·學術前沿係列·官僚經驗:後現代主義的挑戰(第5版)》於1977年首次齣版,30多年來,在政治學、社會學、組織心理學、文化研究、語言研究、組織哲學等領域被廣泛引用,成為經久不衰的公共行政經典文獻。全書對官僚化的世界與早期現代世界的啓濛運動進行瞭比較,揭示瞭社會衰落的原因,追溯瞭現代文化崩潰的根源,並對官僚機構的心理、語言、思維進行瞭深入的剖析,揭示瞭官僚機構改變現代生活的政治含義。
  《公共行政與公共管理經典譯叢·學術前沿係列·官僚經驗:後現代主義的挑戰(第5版)》的目的不是簡單地論述官僚機構作為完成現代社會的工具性目標的機製而存在的種種弊端,而是要揭示這種機械的體製的真實麵目以及它對於人意味著什麼。
  《公共行政與公共管理經典譯叢·學術前沿係列·官僚經驗:後現代主義的挑戰(第5版)》的論述始終圍繞著“自由”這一概念,作者認為官僚機構是非人性化的,它關注效率,而犧牲其他人類價值,因此,官僚機構是一部轉換機,它把人們追求人性化生活方式的工作變成瞭機械的工作,它使得社會淪為組織,文化淪為經濟學,心理學淪為認同,語言淪為信息,思維淪為邏輯,政治淪為行政,而身處其中的人也被改造、被轉換,成為精神破碎的“客戶”。

作者簡介

  拉爾夫·P·赫梅爾(Ralph P.Hummel,1937-2012),美國阿剋倫大學公共行政與城市研究係榮譽退休教授,應用現象學非營利研究所聯閤所長。其代錶作《官僚經驗》一書自1977年以來一共齣版瞭五個版本,在學界産生瞭巨大的影響,使其成為知名的公共組織理論專傢。赫梅爾教授的其他著作包括:與羅伯特·A·艾薩剋閤著的《人的政治》,該書對管理色彩日益濃厚的政治學提齣瞭批評;《真實的美國政治》,該書對美國政府與政治進行瞭入木三分的剖析。

內頁插圖

精彩書評

  《官僚經驗:後現代主義的挑戰》-書清楚地解釋瞭官僚製與其他行政管理和政府治理形式的不同之處,全書的論證建立在大量案例研究與調查及理論和語言分析的基礎上,具有極其重要的價值。
  ——約翰·S·尼爾森,美國艾奧瓦大學教授
  
  從對現代性的批判到極力主張後現代主義對人性的嚮往,赫梅爾在《官僚經驗:後現代主義的挑戰》一書中將有關官僚製的討論提高到一個新的水平。其他官僚製研究者一定會對赫梅爾更為直接的批判和對傳統公共行政思維更尖銳的挑戰持歡迎態度。
  ——查爾斯·古德塞爾,美國弗吉尼亞州理工大學教授

目錄

第1章 理解官僚機構
1.1 官僚機構的經驗
1.2 官僚機構的模式
1.3 現代主義的自我批評
1.4 後現代主義的批評
1.5 對後現代主義的概述
1.6 實例:後現代主義遭遇汙水排放
1.7 危險
1.8 善與惡的政治

第2章 官僚機構是社會:社會性的缺失
2.1 人們如何行動
2.2 專傢之言
2.3 官僚體製是社會

第3章 官僚體製是新文化:“經濟學
3.1 文化是什麼?
3.2 人們注重什麼
3.3 專傢之言
3.4 後現代主義的批評與現代主義的批評
3.5 官僚體製的經濟文化

第4章 官僚機構的心理:組織是一種人格
4.1 構建人格
4.2 後現代主義的分析
4.3 心靈的疾病
4.4 人們如何“感覺
4.5 專傢之言
4.6 朝嚮後現代主義的批評
4.7 官僚機構心理學

第5章 官僚機構的語言:虛擬的詞語
5.1 說無法用語言錶達的東西
5.2 人們如何講話
5.3 專傢之言
5.4 官僚機構的語言

第6章 官僚機構的思維:毫無想象力
6.1 思維
6.2 官僚如何思維
6.3 專傢之言
6.4 官僚機構的思維
6.5 審美:專業知識的崛起

第7章 官僚體製是一種政體:政治是行政管理
7.1 人們如何從事政治活動
7.2 官僚是改革者
7.3 官僚機構的政治化
7.4 專傢之言
7.5 擺脫官僚化政治的途徑

後記:官僚體製、現代性與後現代性
參考文獻
索引

精彩書摘

  海德格爾:經驗是逃避官僚機構思維的途徑
  我們怎樣纔能擺脫科學、技術和官僚機構的思維方式?這是馬丁·海德格爾關注的問題(此處的討論根據Heidegger,1984&1962:54-60)。海德格爾考慮這個問題時采取瞭不同於科學思維的齣發點。科學思維從根本上界定瞭我們是什麼。最終任何關於人的具體定義從科學角度將被簡化為發現所有的組成部分或者它們得以結閤在一起的規律,這就是定理。這些被認為是構成人的要素。科學希望關於這些的認知最終可以簡化為一種公式,比如遺傳密碼。然而,人並不在DNA的層麵上體驗生活。
  在真實的生活中,遺傳學傢自己也不是從遺傳密碼的角度體驗生活的。把人的生命簡化為必要的構件或者公式,這不能反映我們如何感知、感覺和思考我們的日常生活。科學不能替代經驗。
  我們說事情從根本上是這樣的。那麼,通過科學來理解人們的需要和設計讓人們得到這些東西的方法,充其量隻能非常偶然地使人得到滿足。我們對所需東西的經驗與科學對這種經驗能夠瞭解多少之間沒有自然的結閤。
  那麼,如果我們希望對從科學角度設計的服務提供體係進行再思考應該怎麼做?第一步就是獲取經驗的圖像,然後纔可能設計符閤而不是改變人的經驗的服務提供體係。
  海德格爾錶明,人的經驗並不能證明存在著公式而是指嚮恰恰相反的東西:開放性、被削弱的人性。人的經驗非但不能簡化為封閉的公式,它恰恰是開放的。我們每天都把自己投入到這種開發放性當中去。這種把自己拋嚮前方的做法需要決心和勇氣,而科學對此一無所知。
  這是一個科學的齣發點。海德格爾的現象學方法按照事物自身的情況來對待事物,強調經驗是人的自我認知的基礎。
  我們想起,我們能夠從接受未來的種種可能的角度來重新審視自我。對人類而言,存在本身不會因為這樣或者那樣的存在的構成而發生轉變,而是因為可以“自由”地選擇存在而發生轉變。這會對組織産生影響。
  關懷備至的組織。組織可以獲得的教益是顯見的。如果一個組織從已經形成的人的模型齣發,是不可能為人服務的;任何一個為人提供服務的組織都必須允許這些人在本質上保持開放。
  這並不意味著迴歸社會達爾文主義和采取不乾預政策的國傢、政府或行政部門,會讓一個人懸在空中任憑風吹雨打,仿佛他在世界上是孑然一身。相反,它們提倡的是開闢一條道路,沿著這條道路,每一個人都能夠恢復自己與他人一起並作為他們的成員的人的自由(Heidegger,1962:25-27)。
  ……

前言/序言

  《官僚經驗》第五版超越瞭對官僚機構采取批判分析態度的學派與那些發現官僚體製的運作當中具有某些優點的人們之間的傳統對話。其實早該如此。
  傳統的官僚體製依然存在,繼續猛烈衝擊著當代生活在社會、文化和心理方麵做齣的承諾。它影響著我們思維和言談的方式,對政治生活有著深刻的影響。
  批判學派的理論傢們一緻認為,官僚體製的精神,即體製自身殘餘的實實在在的東西,構成瞭對自由的威脅。他們駁斥“不要對官僚機構指手畫腳”的思潮,這種思潮把官僚體製的弊端歸咎於它的政治主人。
  那些贊同官僚機構的人,為它們對社會的成熟所作的貢獻而拍手稱贊。官僚機構的辯護士們則頌揚這個在清規戒律束縛下運行的、頗受誤解的機構取得的成就。
  《官僚經驗》第五版承認,褒貶官僚體製的雙方在傳統的辯論中給齣的選擇存在局限性。此版運用另一種視角來闡釋這場雙方各執己見的爭論,看看能否找到一種有助於體會官僚經驗的新的不同的理解。

用户评价

评分

这一事态被许多肤浅的幻象所隐蔽。无论如何,我们相信我们的观点比那些最伟大的心智的观点更优越,更高级——这要么是因为我们的观点是我们的时代的观点,而可以设想,比最伟大的心智的时代更为晚近的我们的时代,也比他们的时代更优越;要不然就是因为我们相信,每一个最伟大的心智从他们的观点出发都是正确的,但是,和他们声称的不一样,他们不绝对正确:我们知道不可能有唯一的(the)绝对真实的实质性的见解(substantive view),只有绝对真实的形式性的见解(formal view);那种形式性的观点在于这样一种洞见,即,一切整全性的见解都与某种特定的视角相关,或者说,所有整全性的见解都是相互排除的,没有一种可能是绝对真实的。那些对我们隐藏我们真正的处境的肤浅的幻象根本上是这样的(是这样一个幻象):我们比,或者说我们可能比过去的最明智的人更明智。我们因此而受惑扮演(剧院)经理和驯狮人的角色,而不是专注而驯顺的聆听着的角色。然而我们必须面对我们惊人的处境,这一出境是为这样一种必然所创造的,即,我们试图成为比专注而驯顺的聆听者,也即,裁判,更多的东西,而我们又没有能力成为裁判。就我而言,在我看来,这一处境的原因在于,我们已经失去了所有我们可以信赖的,绝对可靠/权威的传统,给我们权威的指导的nomos(法,规范),因为我们的直接的教师和教师的教师相信一个绝对理性的社会的可能性。这里我们每个人都被迫凭借他自己的力量来寻找他自己的方向,无论它们是多么地有缺陷。

评分

书很不错,下次还是会继续购买,只是公共管理方面的译著太少,仍然需要有待进一步加强书的种类和经典程度。

评分

自由教育在于聆听最伟大的心智之间的对话。但这里我们遇到一个巨大的困难,及,这种对话不会在没有我们的帮助的情况下发生——事实上我们必须促成那种对话。最伟大的心智说出的是独白。我们必须把他们的独白转变为一种对话,把他们的“肩并肩/并排”转变为“一起”。最伟大的心智甚至在写作对话的时候说出的也是独白。在我们考察柏拉图对话的时候,我们观察到,在最高级的心智之间从来没有过对话:所有的柏拉图对话都是一个更高级的人和低于他的人之间的对话。柏拉图显然感觉到,一个人不可能写作两个最高级的人之间的对话。因此我们必须做某些最伟大的心智所不能做的事情。让我们直面这个困难——一个如此巨大以至于看起来把自由教育宣告为一桩荒唐事的困难。由于最伟大的心智在最重要的问题上相互抵触,故而,他们迫使我们裁判他们的独白;我们不能相信他们中的任何一个说的话。另一方面,我们也只能注意到这点,即我们的能力不足以成为裁判。

评分

书不错,带封皮有点脏了。

评分

性价比很高 书是正版的,之前有过担心滴。内容还行吧,尽管我没觉得有多充实。冲着是名人写的,书的质量还行就不挑剔了。卖家发货挺快的,第二天就收到了。书还是不错的,精装外壳,发货速度真心的快,评价晚了,书不错,应该再早点看的。推荐看,只是粗浅认识了一下,已经感觉到自己逻辑思维更加清晰。好书,受益匪浅,如果不好好研究一下此书,绝对是人生一大遗憾。这天女友打电话问我借本书,说她写作需要参考,我说我家没有,但我可以帮你找。我一边接电话一边就上网搜索,很快找到,立马告诉她网上京东有。她说我不会在网上买书啊。我嘲笑她一番,然后表示帮她买。很快就写好订单写好她的地址发出去了。果然第二天,书就送到她那儿了。她很高兴,我很得意。过了些日子,我自己又上网购书,但下订单后,左等右等不来。以前从来不超过一星期的。我正奇怪呢,刘静打电话来笑嘻嘻地说,哎,也不知道是谁,心眼儿那么好,又帮我订了好几本书,全是我想要的,太好了。我一听,连忙问她是哪几本?她一一说出书名,晕,那是我买的书啊。原来我下订单的时候,忘了把地址改过来,送到她那儿去了。这下可把她乐死了,把我先前对她的嘲笑全还给我了。不过京东送货确实很快。我和女友都很满意。好了,废话不说。|好了,我现在来说说这本书的观感吧,坐得冷板凳,耐得清寂夜,是为学之根本;独处不寂寞,游走自在乐,是为人之良质。潜心学问,风姿初显。喜爱独处,以窥视内心,反观自我;砥砺思想,磨砺意志。学与诗,文与思;青春之神思飞扬与学问之静寂孤独本是一种应该的、美好的平衡。在中国传统文人那里,诗人性情,学者本分,一脉相承久矣。现在讲究“术业有专攻”,分界逐渐明确,诗与学渐离渐远。此脉悬若一线,惜乎。我青年游历治学,晚年回首成书,记忆清新如初,景物历历如昨。挥发诗人情怀,摹写学者本分,意足矣,足已矣。现在,京东域名正式更换为JDCOM。其中的“JD”是京东汉语拼音(JING DON|G)首字母组合。从此,您不用再特意记忆京东的域名,也无需先搜索再点击,只要在浏览器输入JD.COM,即可方便快捷地访问京东,实现轻松购物。名为“Joy”的京东吉祥物我很喜欢,TA承载着京东对我们的承诺和努力。狗以对主人忠诚而著称,同时也拥有正直的品行,和快捷的奔跑速度。太喜爱京东了。|给大家介绍本好书《我们如何走到这一步》自序:这些年,你过得怎么样我曾经想过,如果能时光穿梭,遇见从前的自己,是否可以和她做朋友。但我审慎地不敢发表意见。因为从前的自己是多么无知,这件事是很清楚的。就算怀着再复杂的爱去回望,没准儿也能气个半死,看着她在那条傻乎乎的路上跌跌撞撞前行,忍不住开口相劝,搞不好还会被她厌弃。

评分

还好了,,,,,,,,,,,,,,,

评分

还好了,,,,,,,,,,,,,,,

评分

不错的书,很有帮助!

评分

自由教育在于聆听最伟大的心智之间的对话。但这里我们遇到一个巨大的困难,及,这种对话不会在没有我们的帮助的情况下发生——事实上我们必须促成那种对话。最伟大的心智说出的是独白。我们必须把他们的独白转变为一种对话,把他们的“肩并肩/并排”转变为“一起”。最伟大的心智甚至在写作对话的时候说出的也是独白。在我们考察柏拉图对话的时候,我们观察到,在最高级的心智之间从来没有过对话:所有的柏拉图对话都是一个更高级的人和低于他的人之间的对话。柏拉图显然感觉到,一个人不可能写作两个最高级的人之间的对话。因此我们必须做某些最伟大的心智所不能做的事情。让我们直面这个困难——一个如此巨大以至于看起来把自由教育宣告为一桩荒唐事的困难。由于最伟大的心智在最重要的问题上相互抵触,故而,他们迫使我们裁判他们的独白;我们不能相信他们中的任何一个说的话。另一方面,我们也只能注意到这点,即我们的能力不足以成为裁判。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