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經濟學教學參考書係·當代經濟學係列叢書·微觀經濟理論與應用:數理分析(第2版)

代經濟學教學參考書係·當代經濟學係列叢書·微觀經濟理論與應用:數理分析(第2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美] 傑弗裏·M.佩洛夫 著,陳昕 編,榖宏偉 譯
想要找书就要到 求知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格致出版社 , 上海三联书店 ,
ISBN:9787543222557
版次:2
商品编码:11328659
包装:平装
丛书名: 当代经济学系列丛书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3-10-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736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內容簡介

  《代經濟學教學參考書係·當代經濟學係列叢書·微觀經濟理論與應用:數理分析(第2版)》在介紹微觀經濟理論時將經濟理論、代數運算和幾何圖形有機地結閤起來,引用的案例均源於生活。《代經濟學教學參考書係·當代經濟學係列叢書·微觀經濟理論與應用:數理分析(第2版)》的初衷是要告訴學生:經濟理論源於實際,是用來解決問題的而非空洞的學術說教。
  與其他微觀經濟學教材的不同之處體現在:綜閤運用微積分、代數以及圖形等方法使經濟理論變得清晰明瞭;融閤兩百餘個來自於現實世界的、並非臆想的實例;關注在分析現實市場時非常有效的新理論,如産業組織理論、博弈論、交易成本理論、信息理論以及閤約理論等;運用循序漸進的方法闡釋如何利用微觀經濟理論來解決現實問題及進行政策分析。

作者簡介

  傑弗裏·M.佩洛夫,加州大學伯剋利分校農業和資源經濟學院教授,研究領域包括産業組織、市場營銷、勞工、貿易和計量經濟學。曾在賓夕法尼亞大學經濟學係擔任助理教授。

目錄

齣版前言
前言
1 導論
1.1 微觀經濟學:稀缺資源的配置
1.2 模型
1.3 微觀經濟模型的運用
本章小結

2 供給與需求
2.1 需求
2.2 供給
2.3 市場均衡
2.4 對均衡的衝擊:比較靜態分析
2.5 彈性
2.6 銷售稅的影響
2.7 供求並非必然相等
2.8 供求模型適用的條件
本章小結
思考題
練習題

3 約束條件下的消費者選擇
3.1 偏好
3.2 效用
3.3 預算約束
3.4 約束條件下的消費者選擇
3.5 行為經濟學
本章小結
思考題
練習題

4 需求
4.1 需求麯綫的推導
4.2 收入變化對需求麯綫的影響
4.3 價格變化的影響
4.4 生活成本的調整
4.5 顯示性偏好
本章小結
思考題
練習題

5 消費者的福利和政策分析
5.1 消費者的福利
5.2 支齣函數和消費者福利
5.3 市場的消費者剩餘
5.4 政府政策對消費者福利的影響
5.5 勞動供給麯綫的推導
本章小結
思考題
練習題

6 企業與生産
6.1 企業的所有權和管理
6.2 生産
6.3 短期生産:單變量和一種固定投入
6.4 長期生産:兩種可變投入
6.5 規模收益
6.6 生産率和技術變遷
本章小結
思考題
練習題

7 成本
7.1 成本的測量
7.2 短期成本
7.3 長期成本
7.4 長期中降低成本
7.5 生産多種産品的成本
本章小結
思考題
練習題

8 競爭企業和市場
8.1 完全競爭
8.2 利潤最大化
8.3 短期中的競爭
8.4 長期中的競爭
本章小結
思考題
練習題

9 競爭模型的性質和應用
9.1 競爭企業在長期獲得零利潤
9.2 生産者福利
9.3 競爭使福利水平最大化
9.4 使供給麯綫移動的政策
9.5 使供求之間産生一個楔子的政策
9.6 兩類政策的比較:貿易
本章小結
思考題
練習題

10 一般均衡和經濟福利
10.1 一般均衡
10.2 交換經濟的一般均衡:兩人間的交易
10.3 競爭性交換
10.4 生産和交換
10.5 效率和平等
本章小結
思考題
練習題

11 壟斷
11.1 壟斷利潤最大化
11.2 市場勢力
11.3 壟斷的福利效應
11.4 稅收和壟斷
11.5 形成壟斷的成本優勢
11.6 形成壟斷的政府行為
11.7 削弱市場勢力的政府行為
11.8 考慮時期因素的壟斷決策和行為經濟學
本章小結
思考題
練習題

12 定價和廣告
12.1 企業實行價格歧視的原因和方式
12.2 完全價格歧視
12.3 數量歧視
12.4 多市場價格歧視
12.5 兩部定價
12.6 搭售
12.7 廣告
本章小結
思考題
練習題

13 博弈論
13.1 博弈論概覽
13.2 靜態博弈
13.3 動態博弈
13.4 拍賣
本章小結

思考題
練習題
14 寡頭和壟斷競爭
14.1 市場結構
14.2 卡特爾
14.3 非閤作的寡頭模型
14.4 古諾模型
14.5 斯塔剋爾伯格模型
14.6 各種均衡的比較
14.7 伯川德模型
14.8 壟斷競爭
本章小結
思考題
練習題

15 要素市場
15.1 競爭性要素市場
15.2 非競爭性要素市場
15.3 買方壟斷
15.4 資本市場和投資
15.5 可耗竭性資源
本章小結
思考題
練習題

16 不確定性
16.1 風險度
16.2 不確定性下的決策
16.3 規避風險
16.4 不確定性下的投資
16.5 關於風險的行為經濟學
本章小結
思考題
練習題

17 外部性、公有資源和公共物品
17.1 外部性
17.2 存在外部性時的競爭無效率
17.3 對外部性的規製
17.4 市場結構和外部性
17.5 通過産權配置來減少外部性
17.6 公有資源
17.7 公共物品
本章小結
思考題
練習題

18 信息不對稱
18.1 信息不對稱所産生的問題
18.2 對逆嚮選擇的反應
18.3 産品質量信息的缺乏對高質量産品的驅逐過程
18.4 價格信息缺失所産生的市場勢力
18.5 招聘過程中的信息缺失所産生的問題
本章小結
思考題
練習題

19 閤約與道德風險
19.1 委托—代理問題
19.2 生産效率
19.3 在生産效率和風險承擔效率之間權衡
19.4 與生産或利潤相關的支付方式
19.5 監督
19.6 閤約的選擇
本章小結
思考題
練習題

附錄
微積分
迴歸
部分習題答案
詞匯錶
符號說明
縮寫、變量或者函數名稱
案例來源
參考文獻

前言/序言


用户评价

评分

《微观经济学》

评分

还没读完哈,暂时不评价。

评分

本书就是这样的一部优秀教材。首先,它在众多的现代经济学说中,紧紧抓住了新古典经济学这个主流,并将它作为全书的主体详细展开。从逻辑上说,新古典经济学始于亚当•斯密看不见的手的假说,而终于阿罗和德布鲁对竞争的一般均衡模型的精巧证明。从历史上说,新古典经济学先通过马歇尔和瓦尔拉斯,分别用局部均衡和一般均衡的方法,对古典的生产成本的价值决定观与边际主义的主观效用价值观进行了划时代意义的综合,又经过萨缪尔森,用最大化和均衡的分析工具,在方法和数学表述上为自己奠定了分析基础。新古典经济学之所以能长期占据支配地位,第一是因为,它能始终扣住并不懈求索现代社会和现代经济学关注的主要问题:价值决定和资源配置,并不断地推进和更新对于这个问题的认识水平。它对于福利经济学第一和第二定理的严格证明,分别明确了竞争性均衡实现帕累托最优的条件,以及在实现帕累托最优时通过市场机制进行资源配置的条件,从而既为市场(竞争,价格)在价值决定和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的完美和力量提供了理论根据,又为政府干预和市场失灵提供了理论根据。第二是因为,是它能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不断地寻找和完善可以使它的各个概念、命题、法则得到统一界定和证明的方法论基础。它的理论可以从一些简单的公理推出,可以用数学的一般化形式来表述。这标志着它的成熟,也解释了它为何具有主宰和服务其他各经济学分支或应用经济学学科的根基性地位的原因。第三,是因为,它能把自己构造成一个开放、吸纳的体系。认识总是先片面再比较全面的,比如,从主观效用发展到效用是偏好描述方式,从偏好发展到显示偏好。认识总是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的,比如,从确定性发展到不确定性,引出了期望效用、风险态度、确定性等价等概念;从决策发展到对策,引出了一整套博弈理论。认识也总是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比如,斯勒茨基方程对吉芬商品等现象的解释,产权与外部效应的关系。因此,一个科学的体系必须要能够扬弃旧知识,接受新知识。越是宽容、能接纳的体系,越有生命力,也越有征服力。独断不是科学态度。新古典经济学体系庞大,内容丰富,本书的一个突出优点,就是它能在中级水平上,系统而不是破碎、准确而不是含糊、推演而不是武断地将这个理论的全部精华生动地展现出来。当你在书中读到像“边际替代率的含义”这样的章节的时候,你就会深深了解,这种功力的确来自作者对市场的深刻洞察和对理论的透彻理解。

评分

本书就是这样的一部优秀教材。首先,它在众多的现代经济学说中,紧紧抓住了新古典经济学这个主流,并将它作为全书的主体详细展开。从逻辑上说,新古典经济学始于亚当•斯密看不见的手的假说,而终于阿罗和德布鲁对竞争的一般均衡模型的精巧证明。从历史上说,新古典经济学先通过马歇尔和瓦尔拉斯,分别用局部均衡和一般均衡的方法,对古典的生产成本的价值决定观与边际主义的主观效用价值观进行了划时代意义的综合,又经过萨缪尔森,用最大化和均衡的分析工具,在方法和数学表述上为自己奠定了分析基础。新古典经济学之所以能长期占据支配地位,第一是因为,它能始终扣住并不懈求索现代社会和现代经济学关注的主要问题:价值决定和资源配置,并不断地推进和更新对于这个问题的认识水平。它对于福利经济学第一和第二定理的严格证明,分别明确了竞争性均衡实现帕累托最优的条件,以及在实现帕累托最优时通过市场机制进行资源配置的条件,从而既为市场(竞争,价格)在价值决定和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的完美和力量提供了理论根据,又为政府干预和市场失灵提供了理论根据。第二是因为,是它能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不断地寻找和完善可以使它的各个概念、命题、法则得到统一界定和证明的方法论基础。它的理论可以从一些简单的公理推出,可以用数学的一般化形式来表述。这标志着它的成熟,也解释了它为何具有主宰和服务其他各经济学分支或应用经济学学科的根基性地位的原因。第三,是因为,它能把自己构造成一个开放、吸纳的体系。认识总是先片面再比较全面的,比如,从主观效用发展到效用是偏好描述方式,从偏好发展到显示偏好。认识总是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的,比如,从确定性发展到不确定性,引出了期望效用、风险态度、确定性等价等概念;从决策发展到对策,引出了一整套博弈理论。认识也总是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比如,斯勒茨基方程对吉芬商品等现象的解释,产权与外部效应的关系。因此,一个科学的体系必须要能够扬弃旧知识,接受新知识。越是宽容、能接纳的体系,越有生命力,也越有征服力。独断不是科学态度。新古典经济学体系庞大,内容丰富,本书的一个突出优点,就是它能在中级水平上,系统而不是破碎、准确而不是含糊、推演而不是武断地将这个理论的全部精华生动地展现出来。当你在书中读到像“边际替代率的含义”这样的章节的时候,你就会深深了解,这种功力的确来自作者对市场的深刻洞察和对理论的透彻理解。

评分

《当代经济学系列丛书·当代经济学教学参考书系:微观经济理论与应用·数理分析(第2版)》共19章分两部分。前半部分(第1~10章)考查了竞争性市场,并说明了竞争具有多种可取的特性;后半部分(第11~19章)重点研究的是不完全竞争性市场。除了介绍这些基本的微观经济理论,《当代经济学系列丛书·当代经济学教学参考书系:微观经济理论与应用·数理分析(第2版)》还从很多重要的当代经济学领域出发,分析了这些理论及其实际应用。所涉及的当代经济学领域的范围很广并贯穿全书,包括资源经济学、劳动经济学、国际贸易、公共财政和产业组织理论等。

评分

和书店地比较过了,绝对正版图书。价格可以,购买方便,送货上门,网购就是好,我一下买了好几本书。京东地物流很给力,送货地速度还不错,商品地质量也可以接受,价格也能比较公道。你,值得拥有!超低地价格,超好地质量,超高地品质,感谢京东,有你陪伴,真好!不错,很喜欢。买书还来京东,印刷很精美,正版书籍,价格有折扣惠,送货快用一双手和一颗头颅,和你对视为了支付这静静地夜晚,我花光了整个春天地积蓄把夜晚看成一颗旋转地星辰,思考着全部生活地真实动机现在我赤贫着走向你,桌上部分是我全部地所有你燃烧地头颅探向我,你是你阿尔地太阳,闪耀在村庄和农民之上火红地胡子是一片失火地树林,信念以大理石地质地生动这是鼻,这是唇,这是眼睛和额头,这里原本是耳朵地位置如今天堂也为之失火我写下这些,在一个春夜,仿佛一次远足,从一个果园到另一个果园空气中谁地眼睛看着我,大地,暗下来地村庄你是看着我地!如今我学习写作,渴望生活用一双手和一颗头颅,学着掂量全部生活地重量摘录其中地几段话,感触颇深,只是说不出来。“我们内心地思想,它们表露出来过吗?也许在我们地灵魂中有一团烈火,但是没有一个人前来取暖。过路人只看见烟囱中冒出地一缕轻烟,便接着走自己地路去了。那么,听我说,应该怎么办呢?难道不应该守护心中地这团火,保持自己地热情,耐心等待着有人前来取暖地时刻吗?”温森特注意到父亲已经白发苍苍,右眼皮耷拉。他地整个外表都因为年老而显得萎缩了,胡须也越发变得稀疏起来,与此同时,他先前那种这就是我!地自信神情,也已变成了这是我吗?地困惑窘态。在母亲身上,温森特却发掘她比以往更刚强,更令人感到亲近了。岁月不是煎熬了她,而是磨练了她。她那从鼻翼到下巴之间地两道沟纹中蕴含着笑意,仿佛还没等你犯下过错便事先宽恕了你。那流露在她脸上地宽厚、开朗、和善地神情,正是对生活之美地一种永恒地赞许。农民们终于开始喜欢他,并且信任他了。他也在农民地纯朴之中,发现了他们与其所耕耘地土地有着某种天然地联系。他努力把这一点体现到他地素描里去,这使得他家人时常弄不清他所画地农民和土地之间地分界线在哪里。虽说温森特自己也不明白他怎么画成了这个样子,但他觉得他画得不错,就得这样画。“农民与土地是不能截然分开地。”一天晚上,当他地母亲问及这点时,他解释说,“他们实际上就是两种泥巴,互相融合,互相依存,他们是同一内容地两种形式,原本是不可分地。”还记得有一段,如下:曼德斯说过,“无论你做什么都会好地。你终一定会表现出你内心地一切,而那就是你一生成就地证明。当你心情愉快时,读书能让你发现身边更多美好地事物,让你更加享受生活。读书是一种最美丽地享受。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

评分

说实话 这本书内容不突出 许多内容别的书都有

评分

(单个生产者、单个消费者、单个市场经济活动)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单个生产者如何将有限资源分配在各种商品的生产上以取得最大利润;单个消费者如何将有限收入分配在各种商品消费上以获得最大满足;单个生产者的产量、成本、使用的生产要素数量和利润如何确定;生产要素供应者的收入如何决定;单个商品的效用、供给量、需求量和价格如何确定等等。

评分

原来机械工业出版社貌似也出版过这个作者的一本书,只是这本书用了一些简单的微积分。虽然说是数理分析,但是,也比较简单。在定义时候多强调微积分的运用,但是,好些地方,还是没有复杂的推理。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