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中國民族樂隊建製的探索與發展,是20世紀中國社會嬗變、科技進步的産物,也是“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格局”①中相關社會成員通過自身實踐重塑傳統器樂“母語文化”特質、探尋其曆史性認知與中外文化參照價值體係的重要途徑之一。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民族樂隊建製的探索與發展不僅在我國大陸地區專業化、正規化劇場藝術建設等方麵發揮瞭重要作用,在海外華人世界也有較廣泛的影響。與此同時,有關這一樂隊模式的文化屬性與本體價值,則長期睏擾和製約著這一器樂形式的創作錶演與理論探索。筆者以民族音樂學田野考察為基礎,綜閤並藉用相關社會學科的理論與方法,重點將京、滬、魯三地相互影響的民族樂團(隊)作為參照對象,結閤中國傳統樂隊演變與相關地域民間器樂文化流布的關係,對1950年以來我國大陸地區民族樂隊建製的形成與發展進行多層麵、多角度的係統性考察研究,旨在通過所選個案考察,梳理其淵源、形態、生存、發展等諸方麵狀況,以及一定社會群體利用所處地區民間器樂傳統與外來樂隊經驗的結閤探索相關器樂創作錶演的規律的過程。
伴隨“劇場藝術”建設而齣現的民族樂隊建製探索,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大陸主流文化發展在不同階段的綜閤體現之一。其主體構成,不僅與我國南北方一些傳統樂器原理、樂種形態緊密聯係,而且在多聲部組閤、音響結構以及創作手法等方麵充分體現齣與西方管弦樂隊相融閤的特點。因而,就該樂隊建製探索對20世紀上半葉“國樂閤奏”經驗的承繼與發展來看,相關民族樂團(隊)努力挖掘各地傳統文化資源,打破國傢行政區劃係統,盡可能從區域文化繁衍與主流文化結閤的層麵上獲取所需養分,促進自身發展,其成就和經驗是主要的、不可忽視的。與此同時,半個多世紀以來大陸地區相關民族樂團建設留給我們的反思也是多方麵的:“劇場藝術”實踐證明,通過藉鑒和汲取西方管弦樂隊原理而發展起來的民族樂隊建製,較之民間流傳的一些傳統樂種和器樂形式固然在音響結構、舞颱審美等方麵具有較為穩定和協調的現代都市文化品質,其本體構成亦可以看做是我國傳統樂隊在一定文化生態下不斷延續和超過自身內涵與外延的一種階段性成果。但由於種種原因,有關該樂隊建製的生存與發展的價值評估,學界尚未取得總體共識,相關樂團(隊)的藝術機製和舞颱實踐麵臨社會文化轉型、市場經濟變化等多方麵挑戰。故此書中對中國民族樂隊生存與發展所提齣的思路與建設性意見,當有利於審視和檢討這一樂隊模式之得失,對於我國大陸地區和其他華人地區相關民族器樂形式的研究也具有一定的參考和藉鑒意義。
作者簡介
錢建明,音樂學博士,南京藝術學院教授,現任南京藝術學院學報《音樂與錶演》常務副主編。曾先後擔任南京藝術學院交響樂團、民族管弦樂團指揮。主要著作有《西方弦樂藝術》(南京齣版社2003年版),並在《中國音樂學》、《音樂研究》、《人民音樂》、《黃鍾》、《交響》等各類音樂期刊發錶論文五十餘篇。
內頁插圖
目錄
緒論
第一節 “民族樂隊”概念及論域
第二節 相關領域學術迴顧
第三節 本書研究的理論基礎與方法
第一章 曆時考察:傳統樂隊樂器組閤及分類
第一節 上古、中古時期傳統樂隊
第二節 明清時期傳統樂種分布及樂器組閤
第三節 西樂東漸與江南“國樂”崛起
第二章 現代民族樂團(隊)三個個案考察
第一節 京畿文化圈內的中央廣播民族樂團
第二節 江南文化圈內的上海民族樂團
第三節 齊魯文化圈內的前衛民族樂隊
第三章 順應訴求:係統化樂器改良
第一節 弦鳴樂器
第二節 氣鳴樂器
第三節 膜鳴、體鳴樂器
第四節 “樂改”實效評估
第四章 四組結構:趨同樣式研究
第一節 “四組結構”之形成
第二節 “四組結構”之交叉界域
第三節 “四組結構”之趨同與創作空間
第五章 彭修文模式:一種樂隊建製理念與實踐
第一節 彭修文模式
第二節 彭修文與中央廣播民族樂團
第三節 後彭修文時代:“交響化”之處境與對策
第六章 跨界文化:民族樂隊建製模式擴展與影響
第一節 民族樂隊:探尋海內外認同
第二節 海峽兩岸:“國樂”閤鳴
第三節 深圳河畔:香港樂韻
結語
參考文獻
附錄一 民族樂團建立與發展大事記(1950-2005)
附錄二 部分民族管弦樂作品匯編
附錄三 本書研究中“田野調查”的部分相關圖片
後記
精彩書摘
2.專業人員構成從新中國成立後中央廣播民族樂團初創時期人員構成、樂隊配置特點來看,大多數專業骨乾人員來自重慶“中央廣播電颱”國樂隊,而該國樂隊早期以絲竹樂為基礎的“吹、拉、彈、打”樂隊結構分組,又較多受來自上海大同樂會的影響。因而,可以設想,新中國建立後中央廣播民族樂團所積極醞釀並實施的四個聲部功能設置,與20世紀上半葉重慶“中央廣播電颱”國樂隊以及上海大同樂會的影響是分不開的。如1953年6月,中央廣播民族樂團在北京勞動人民文化宮文化園所進行的首場公演,以及同年鞦天灌製並推齣的首批唱片《春江花月夜》、《金蛇狂舞》、《變體新水令》、《彩雲追月》等,其小型閤奏中已經初步具備瞭絲竹樂為基礎的四個聲部的樂隊配置基礎。
3.基礎條件
中央廣播民族樂團初期的樂隊建製基礎,與新中國成立後國傢文化主管部門有關“推陳齣新”以及蘇聯民間樂隊的改革經驗密切相關。在特定的京畿文化圈內,中央廣播民族樂團從一開始就緻力於建立一種新型民族樂隊建製,其使命是:不僅能夠演奏中國古典樂麯,還能夠適應專業創作的需要,演奏反映現實的、多聲部的、創作技巧較為復雜的閤奏樂麯。①因而,有關樂器改革及成果利用的內容,在中央廣播民族樂團早期的業務建設中同樣占有重要地位。1956年,文化部和中國音協在北京聯閤主辦的“第一屆全國音樂周”期間,該團成功演齣的《瑤族舞麯》、《陝北組麯》等,其明顯擴大的多聲部樂隊建製與相關樂改成果的利用是分不開的。有關這一方麵的具體情況,將在第四章專門闡述。
4.中央級院團影響
由於中央廣播民族樂團在京畿文化圈內的特殊藝術地位,該團以絲竹樂隊為基礎,並參照西方管弦樂隊原理而形成的四個聲部組閤,通過自身的廣播演齣、國傢行政手段而得到推廣,其得失也因此超過一般地方院團。據載,1958年的“大躍進”運動在全國展開後,僅北京市一地就在當年湧現齣十幾個大型專業民族樂隊以及大量業餘性質的大型民族樂隊。
……
前言/序言
嚴格說來,中國民族樂隊的建製問題從“八音皆備”的先秦時代就已經存在瞭,那時的建製,至少可以從兩個方麵來加以考量:一個是“鍾磬之樂”的樂隊組閤;另一個是“竽瑟之樂”的樂隊組閤。二者編製不同,音樂各彆,功能各異,影響深遠。其後,隨著新興樂器不斷加入和中華各民族音樂文化的頻繁交流,民族樂隊的編製組閤更加豐富多彩。至近現代,在自身樂器傳統組閤方式傳承和西式交響樂隊編製藉鑒的促使下,大型民族樂隊建製便成為都市音樂文化在舞颱上展示的主流。
在此,我開門見山地對中國民族樂隊的發展曆程做以上要點描述,不外乎是想要說明,中國民族樂隊建製曆史源遠流長,其現實存在僅是漫長曆史過程進入當代的一種演釋,內容不僅豐富,而且還存在各種不同看法和爭議,故而對它進行研究,其難度委實不小。但本書作者錢建明知難而上,將自己的研究視野聚焦在當代(1950-2005)這樣一個中西音樂文化交匯碰撞、民族樂隊建製進入前所未有的“現代化”摸索實驗的階段,其探索的深度和麵臨的復雜可想而知。然而,建明選擇這一具有相當難度的研究主題,卻也具備一些可以發揮其學識特長的優勢,這些優勢的具備,也成為我贊同並支持他選擇這一主題進行研究的理由。
建明自幼學習小提琴,曾以優異成績畢業於南京藝術學院音樂學院管弦樂專業。上世紀80年代中期,又曾在中央音樂學院、上海音樂學院等院校學習中提琴、室內樂演奏以及管弦樂隊指揮。在校期間,他還同時擔任南京藝術學院音樂學院交響樂團和民族管弦樂團指揮,故而不僅對西方交響音樂的樂隊建製比較瞭解,而且對中國民族樂隊建製,特彆是大型民族樂隊的建製和相關音樂作品也有相當深厚的演齣實踐感受。
21世紀中國音樂學文庫:中國民族樂隊建製研究(1950-2005)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