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離我們有多遠

幸福離我們有多遠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楊佩昌 著
圖書標籤:
  • 幸福感
  • 生活感悟
  • 人生哲理
  • 情感
  • 成長
  • 治愈
  • 溫暖
  • 積極
  • 自我提升
  • 兩性關係
想要找书就要到 求知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九州出版社
ISBN:9787510825095
版次:1
商品编码:11378852
包装:平装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2013-12-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288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編輯推薦

  在2013年美國哥倫比亞地球研究所發布的全球幸福指數報告中,中國列第93位。為什麼我們距離幸福那麼遙遠?為什麼有人月入7500元還聲稱沒有安全感?關鍵因素是大多數中國人難以逾越收支平衡的鴻溝,再加上社會保障製度尚不完善,使我們麵臨就業、教育、住房、醫療、養老等諸多難題。除此之外,國人還要麵對食品安全、環境惡化、生命安全等種種不如意的問題。反觀德國,不僅是歐洲經濟走齣債務危機的引擎,保持著汽車、化工、機械,也是世界上民主監督、社會福利、教育製度完善的國傢之一。以嚴謹、勇敢、堅韌、忠誠著稱的德意誌民族確實是中國值得學習的對象。

內容簡介

  幸福到底是什麼?是個“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問題,如果被記者當街追問,恐怕就更不容易說齣真心話瞭。不過,德國人的幸福是洋溢在臉上的,輕鬆自然,真誠友善,因為德國有著將權力裝進籠子的民主體製,國民不但享受著免費的醫療、教育,還擁有十分便宜的生活必需品和全世界誇張的休假。更讓人意外的是,因為城鄉之間的生活水平沒有明顯差距,當農民反倒成瞭德國的“搶手貨”。作為民生福利保障製度完善的國傢之一,德國的一些經驗確實值得我們藉鑒和參考。

作者簡介

  楊佩昌,留德經濟史博士,2012年鳳凰網十大影響力博主、廣東信孚研究院研究員,先後就讀於德國萊比锡大學、北京大學,師從德經濟政策協會主席哈瑟教授,從事歐洲經濟政策與中歐貿易研究,是中國企業國際化的倡導者。2006~2007年受德國政府邀請前往德國弗萊堡大學從事能源經濟研究並擔任高級訪問學者。

目錄

第一章 幸福的根基
——國強更要民富
幸福的國度——國強同時民富
如何走上民富國強之路
德國的強大來自何處
中德間的差距在哪裏

第二章 這纔是真正的幸福
德國人幸福生活的一天
德國哪些東西比中國便宜
當農民是個美差
當警察遇到憤青——有理說不清
政府狀告釘子戶
為什麼德國遍地“活雷鋒”

第三章 幸福的保障
——權力被關進籠子
尊重憲法,官不聊生
高官沒有言論自由
喜歡“做秀”的政府官員
究竟是認真還是較真
德國紅會監督
杜絕權力尋租
為何“上訪”不找政府
德國決策模式是否低效
拉選票乾涉德國內政
國會大廈的“為人民服務”
德國之聲開除華人記者——媒體不該隻為政府唱贊歌

第四章 幸福不是空穴來風
——閤理政策造就強大企業
“不摺騰”的發展道路
歐債危機的影響有多大
歐債危機中德國為何能率先脫睏
德國製造常青的內在動因
為何德國也齣現瞭“用工荒”
企業如何麵對責任事故
嚮德國企業學什麼
德國領導力——登泰山而小天下
拒絕壟斷——電力市場自由化
美茵河榖的葡萄酒莊
企業的慢文化和高品質

第五章 幸福的原動力
——自由寬容的教育理念
大學校長怎麼當——獨立做學問的教授
德國“高考題”——讓思想自由飛翔
大學成為諾奬搖籃——聽課免費,上學申請
難忘的德國老師
錢學森之問——為何中國學校培養不齣傑齣人纔
我們距世界一流大學的差距——圍牆和保安
立法禁止學前專業培訓——讓孩子慢慢來
彆相信贏在起跑綫上的謊言
如何解開素質教育的死結
基礎教育好課堂的十個特徵

第六章 幸福不忘反思
替希特勒償還良心債
一個故事告訴你——什麼是德意誌精神
磨洋工的建築——藝術和信仰的偉大創造
貪小便宜吃大虧——完善的醫保製度

精彩書摘

  喜歡“做秀”的政府官員
  德國總理默剋爾給中國人留下印象最深刻之處,恐怕不是她帶領德國挺住歐債危機或降低瞭長期居高不下的失業率,而是她在中國訪問期間發生的一些小趣聞。
  默剋爾飛抵南京,被安排入住在市內“索菲特銀河大酒店”頂樓400多平米的總統套房。但默剋爾認為這個安排過於奢華,堅持要入住70多平米的普通商務客房,房價1800元。而總統套房價格3萬多元,連同服務費則近4萬元,比商務客房貴20多倍。
  第二天早上,酒店安排默剋爾在隻為貴賓服務的46樓行政樓層索菲特會所用餐,但默剋爾錶示謝絕,堅持和一般住店客人一樣到7樓西餐廳吃自助早餐。而且不進VIP包間,和隨行的德國工作人員一道在大廳吃自助早餐。她也謝絕瞭工作人員的服務,堅持自己到自助餐颱取食物,並自己動手切法式長棍麵包。
  此時,發生瞭一件小插麯。在取燕麥麵包時,默剋爾不小心將一片麵包掉落到瞭地上,按照慣例,酒店的工作人員會幫客人撿起來換一個,而默剋爾卻拒絕瞭服務人員,並彎身撿起掉在地上的那片麵包,並放進自己的餐盤裏。默剋爾總理的早餐很簡單,煎雞蛋捲、奶酪餅、西瓜、麵包,也包括掉到地上的那兩片麥片麵包。
  在中國如此,在德國這位女總理更顯平民本色。默剋爾下班後也和其他普通傢庭主婦一樣,挎著菜籃子去超市購物。一次,默剋爾在布魯塞爾簽完歐盟財政協議,當天下午趕迴柏林。在下班迴傢途中,順便到超市購買青椒、圓白菜、橄欖、白葡萄酒等食品。默剋爾購物的場景被超市中的一名顧客拍瞭下來,隨後被德國《新畫報》刊登。
  默剋爾在接受媒體采訪時稱,她每個周五基本上都會列好超市購物清單交其丈夫外齣購買,有時她本人也會去超市。在她購物時,即使有人把她認齣來,但沒有人感到驚訝,頂多有人悄悄注視或熱心幫助選購而已。默剋爾說,在選購時她“會感覺到人們在看她”,不過,默剋爾稱自己更喜歡單獨逛超市,不受打擾。
  如果說默剋爾的所作所為多少有點做秀成分的話,那麼前總理施羅德的“做秀”就是迫不得已瞭。施羅德在任的時候,人們往往能看到這樣一種奇特的景象:從星期一到星期五,他可以坐著豪華的奔馳去會見各國政府首腦或參加各種會議;可一到周末或假期,他卻隻能駕駛屬於他自己的一輛老掉牙的大眾牌汽車。為何如此?因為下班時間使用官車是要付費的,所以他和傢人避免因私使用官車。此君實在是太窮瞭,因此隻能每周請一次清潔工,而他的妻子不得不親自購物、煮飯和熨燙他的襯衫,並且自己照料孩子。
  施羅德住不起政府提供給他的一幢位於柏林一個漂亮街區的豪華彆墅,因為他得支付每月兩韆歐的租金,而且,他也不願意自掏腰包支付上下班交通費用。所以,隻好放棄這幢彆墅的使用權,租下瞭另外一套小房間。這套每月租金大約500歐元的房間包括一間臥室、一個與臥室連在一起的沒有窗戶的浴室,一個小餐室和一個小廚房。當他的妻子多麗絲和繼女剋拉拉留在柏林過夜時,一張行軍床被安在雙人床旁邊,供已是十幾歲少女的剋拉拉睡覺。
  為何施羅德如此窮睏?因為他曾經離過三次婚。根據德國法律,一旦男方提齣離婚,他今後必須將收入的一半給妻子,如果還有小孩就要付更多。每次離婚,施羅德都不得不花上一大筆錢來擺平離婚的負擔,而且還要嚮離婚的妻子支付一筆數額不菲的“補償費”。施羅德承認,三次離婚經曆使他“元氣大傷”,為此,他的生活水準也大打摺扣。
  如果說德國的“中央首長”或多或少在“做秀”的話,那“地方大員”又如何呢?一位旅居德國的華人這樣描寫道:
  “早上到小鎮超市買東西。齣門後,忽見一位西裝革履、騎著自行車的人衝我招手打招呼。定睛一看,原來是我們市長。一般來說,騎自行車的人要麼一身運動行頭,要麼一身休閑裝。打著領帶、西裝筆挺地騎自行車,有些不倫不類。而我們市長,偏偏就是這個樣子——他幾乎一年四季西裝革履地騎著自行車上下班,騎著自行車四處轉悠,逢人就打招呼。這已成瞭我們小鎮的一道獨有風景。小鎮上幾乎無人不認識這位市長”。據這位華人迴憶,她第一次見到這位市長,是在搬到小鎮不久。當時小鎮舉辦“城市節”。在節慶期間,孩子們可以免費參加“兒童跳蚤市場”。也就是說,在節日這一天,孩子們可以把自己用過的、不再需要的東西拿到指定的場地去賣,不用付攤位費。“那天,大人孩子正熱熱鬧鬧地在跳市上忙著,過來一個人,熱情地跟我打招呼。然後問我,是日本人、泰國人、越南人還是中國人?就這樣我們聊瞭起來。當時,我以為他隻是這跳市裏某個孩子的傢長。直到第二天,看到報上登齣的消息和市長的照片以及緻辭,纔明白原來昨天跟我“親切交談”的竟是我們市長!”
  可見,德國的“地方大員”在大張旗鼓地“做秀”。由於做秀多瞭,搞得還很自然,而且大傢還都習以為常瞭。那麼,德國政治傢“做秀”的動機是什麼呢?首先可以肯定的是,他們並不是微服私訪去體察民情、獲取第一手信息,因為他們每天都生活在民眾之中,對社會情況瞭解得一清二楚。其次,這種“做秀”是從迫不得已到形成自然。人的天性都是懶惰的,如果你有特供,有免費的生活秘書、司機、汽車、洋房、保姆、大廚,你會願意乾活嗎?遺憾的是,這些福利待遇德國政客都沒有,所以他們不得不親自動手。習慣一旦形成,大傢都認為政客乾活是理所應當的。即使某個政客原本就有錢,他也不好意思太張揚瞭。如果非要解釋德國政客為何喜歡做秀的話,終極的答案是,在德國,無論是多大的官,不過就是一種職業而已。如果他要保住這份工作,就必須取悅於民眾,因為民眾是他真正的老闆。老闆一旦不高興,下一屆就可以換人。而政客除瞭能說會道,大都是沒啥本事、沒啥技術含量的人,所以保住這份工作對他尤為重要。
  ……

前言/序言


用户评价

评分

译写的的书都写得很好,[]还是朋友推荐我看的,后来就非非常喜欢,他的书了。除了他的书,我和我家小孩还喜欢看郑渊洁、杨红樱、黄晓阳、小桥老树、王永杰、杨其铎、晓玲叮当、方洲,他们的书我觉得都写得很好。大汗之国西方眼中的中国,很值得看,价格也非常便宜,比实体店买便宜好多还省车费。书的内容直得一读大汗之国西方眼中的中国不只是一本关于中国的书,更是一本关于文化刺激与响应的书。当西方遇见东方,会磨擦出什么样的火花著名汉学家史景迁把西方从十三世纪到二十世纪作家笔下新奇多样的中国,尽皆搜罗在这本足以见证其间中西文化交流的重要著作当中。透过这面西洋镜所看到的,也是足足八百年以来西方人对中国之记录与幻想、洞察与偏见。无论是中国在西方引起的强烈情感,还是西方人对有关中国消息的强烈兴趣,都明确道出了这个国家所散发的魅力。,阅读了一下,写得很好,大汗之国西方眼中的中国综观西方人如何想象中国的历史历程,从蒙元时期的鲁伯克修士、马可波罗,一直到当代的尼克松、基辛格,不但写来华西方人所记的中国经历,也写没来过中国的文人作家如何想象中国,影响了一般民众的中国印象。对于中国读者而言,这些仔细爬梳过欧西档案与文史群籍的历史资料,经过天孙巧手缝缀成一个个动听的故事,就像一面面精美的缂丝挂毯,不但引人入胜,也开拓了我们的眼界,了解不同文化的相遇、碰撞与互动,是多么的错综复杂,时常还惊心动魄,比小说虚构还要离奇。,内容也很丰富。,一本书多读几次,第一章马可波罗的世界在探索过无数文献之后,不出意料,我们发现,西方世界第一本主要讨论中国的书,不仅模糊,而且问题百出。据我们所知,马可波罗的寰宇记(或称作马可波罗游记,简称游记),是1298年他在狱中或遭软禁时,向一位名叫鲁思梯谦的人口述而成的。此书主要描述马可波罗1271至1295年间周游亚洲的过程。书中特别着墨1275至1292年间,波罗住在中国并为蒙古皇帝忽必烈汗工作的经历。书中掺杂了待证实的事实、信手得来的资料、夸大的说法、虚伪的言词、口耳相传的故事以及不少全然的虚构。同样情形其实发生在本书之前与之后许多作品里,但是波罗的书却与众不同,因为他是第一个宣称深入中国的西方人,而他生动的描述也使西方读者印象深刻,至今无法磨灭。波罗的游记并不是第一部具体讨论中国人的欧洲文献,第一位以欧洲语言写下讨论中国人专著的是圣方济修会的修士威廉鲁不鲁乞。他1253年受法王路易九世派遣,前往位于中国西北边界的蒙古都城哈拉和林,企图说服蒙哥汗参与基督教反伊斯兰教的大业。虽然鲁不鲁乞并未亲临中土,他却利用在哈拉和林的机会,将当地中国人的生活一点一滴地记载下来。

评分

111111111111111111111

评分

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

评分

前言为作者从正文中摘录的,好像作为前言意义不大

评分

111111111111111111111

评分

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

评分

书还不错。包装有待改进。物流还有点慢。书还不错。包装有待改进。物流还有点慢。

评分

  在2013年哥伦比亚地球研究所发布的全球幸福指a数报告中,中国列第9a3位。为什么我们距离幸福a那么遥远?为什么有人月入750c0元还声称没有安全感?关a键因素是大多数中国人难以逾越收支平衡的鸿沟,再加上社会保障制度尚不a完善,使我们面临就业、教育、住房、医疗、养老等诸多难题。除此之外,国人还要面对b食品安全、环境恶化、生命安全等种种不如意的问题。反观德国,不仅是欧洲经济走出债务危机的引擎,保持着汽车、化工、机械、环保等多项世界第一,也是世界b上民主监督、社会福利、教育制度最完善的国家之一。以严谨b、勇敢、坚韧、忠诚著称的德意志c民族确实是中国最值得学c习的对象。  幸福到底是什么?是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c”的问题,如果被记者当街追问,恐怕就更不容易说出真心话了c。不过,德国人的幸福是洋溢在脸上的,轻松自然,真诚友善,因为德国有着将权力装进笼子的民主体制,国民不但享受着免c费的医疗、教育,还拥有十分便宜的生d活必需品和全世界最为夸张的休假。更让人意外的是,因为城d乡之间的生活水平没有明显差d距,当农民反倒成了德国的“d抢手货”。作为民生福利保障制d度最完善的国家之一,德国的一些经验确实值得我们借鉴和参考。  杨佩昌,留德经济史博士,2012年凤凰网十大影响力博主、广东信孚研究院研究员,先后就读于德国莱比锡大学、北京e大e学,师从德经济政策协会e主席哈瑟教授,从事欧洲经济政e策与中欧贸易研究,是中国企业e国际化的e倡导者。2006~2007年受德国邀请前往德国弗莱堡大学从事能源经济研究并担g任高级访问学者。第一章 幸福的根f基——国强更要民富幸福的国度——国强同时民富如何走上民富国强之路德国的强大来自何处中德间的差距在哪里f第二章 这才是真正的幸福德国人幸福生活的一天德国哪些东西比中国便f宜当农民是个美f差当警察遇到愤青——有理说不清状告钉子户为什么德国遍地g“活雷锋”第三章 幸福的保障——权力被关进笼子尊重,官g不聊生高官没有言论自由喜欢“做秀”的官员究竟是认真还是较真德国红会监督杜绝权力寻租为何“上访”g不找德国决策模式是否低效拉选票干涉德国内政国会大厦的“为g人民服务”德国之声g开除华人记者——媒体不该只为唱赞歌第四章 幸福不是空穴来风——合理政策造就强大企业“不折h腾”的发展道路欧债危机的影响有多大h欧债危机中德国为何能率先脱困h德国制造常青的内在动因为何德国也出现了“用工荒”企业如何面对责任事故向德国企业学什么德国领导力——登泰山而小天下拒绝垄断——电力市场自由化美茵河谷的葡萄酒庄企i业的慢文化i和高品质第五章 幸福的原动力——自由宽容的教育理念大学i校长怎么当——独立做学问的教授德国“高考题”——让思想自由飞翔大学成为诺奖摇篮——听课免费,上学申请难i忘的德国老师钱学i森之问——为何中国学校i培养不出杰出人才我们距世界一流大学的差距——围墙j和保安立法禁止学前专业培训——让孩子慢j慢来别相信赢在起跑线上的谎言如何解开素质教育的死结基础教育好课堂的十个特征第六j章 幸福不j忘反思替希特勒偿还良心债一个故事告诉你——什么是德意志精神磨洋工的建筑——艺术和信仰的伟大创造贪小便宜吃大亏——完善的医保制度  通向强盛之路  回到国内,被朋友问得最多的问题大概k是:国内问题那么多,你为啥不留在国外?写文章、博客多了,有时也会被批评者质问:既然德国那么好,你干吗要回来?  无论是对好朋k友还是批评者,我的回答都会出乎他们的意料:“德国太安静了,我喜欢闹点的地方,中l国这样的‘闹’能让人找到归属感。”仔细想来,这种归属感应该有相当多爱国的成分。l是的,我不掩饰自己爱这个国家,尽管还有很多不尽人意之处。  谈到爱国的话题,免不了经l常会引起争论,有人说:“爱国是无条件的,国家如同父母,哪怕经常被打骂,我也依然爱他们。”也m有人认为,如果国家不爱我,我为何要爱国?前一种观m点有待商榷,因为国家毕竟不是父母。而后一种观点就稍微有些m偏激了,无论如何,国还是要爱的m,因为这里是你我共有的家园。  爱国的方向是想方设法让它走向强盛,这点应该不会有较大的分歧。习近平主席所m讲的“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或许也是n这个意思。  然而,爱n国的方式就多n种多样了。农民辛勤耕耘,工人开动机器,教师讲课传授知识,这都是为国做贡献n,他们也在用自己的方式爱国。  有一种爱国的方式则比较独特,这就是批评。但是,这种爱国的方n式比较危险,搞不好会被视为卖国贼,因为有人不能容忍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对国家提出o批评。但是,讳疾忌医不是爱国,恰恰o相反,批评对国家更o为有益。当然,在国外开立账户,偷偷把财产转移到国外、为了一己私利把危险食品引进中国、砸本国同o胞购买的外国车或国内生产的外国品牌汽车,更不是爱国,因o为这样只会减少本国的财富,祸害同胞、产生“亲痛仇快”

评分

我很喜欢呢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