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産業組織理論與政策前沿譯叢:創新、産業動態與結構變遷》提供瞭一係列具有産業動態和産業演化特徵的熊彼特演化相關研究。在其中主要的分析焦點是隨時間變化的産業演化和産業結構變遷,並且在這一動態過程中知識和技術、參與者的能力和動機、新産品和工序(包括已有産品和工序的變化)以及製度會影響和約束産業的變化。而這種影響和約束有時是平緩的,有時是劇烈的。如此以來,這裏所說的結構和結構變化並不是傳統的市場結構觀點(例如反映在對熊彼特假說的傳統討論上),而是那些所有參與者、知識和技術之間的要素和關聯。這些要素和關聯推動創新活動並極大地影響一個産業的經濟績效。深入探究這些復雜現象顯示齣實證研究間的深度依賴,揭示齣産業結構及其交替變化的豐富規律和典型事實,而相關的理論分析也從有價值的推理到更為正式的模型構建逐步發展起來。
作者簡介
肖興誌,經濟學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東北財經大學産業組織與企業組織研究中心(教育部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主任、經濟與社會發展研究院院長,産業經濟學國傢重點學科帶頭人。兼任全國産業經濟學一級學術團體——中國工業經濟學會常務副理事長、學術委員會委員,《産業組織評論》主編,天則公用事業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員,中國經濟體製改革研究會高級研究員。肖興誌教授入選2005年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纔支持計劃,係2009年新世紀百韆萬人纔工程國傢級人選,榮獲霍英東教育基金會第十二屆青年教師基金奬勵。曾以高級訪問學者身份赴美國伊利諾伊大學進行學術交流。
內頁插圖
目錄
導言第一部分 創新、創業、企業與産業演進創新與産業演進企業傢精神、演化與人類心智勞動分工與知識分工:企業演化理論的因果關係
第二部分 新企業和小企業的進入高技術産業中年輕企業的成長:創始人的人力資本作用快速成長産業的産品進入:局域網交換機市場
第三部分 網絡外部性與創新者網絡網絡效應與移動通訊運營商的選擇創始者的演化網絡企業披露知識的原因及其重要性區域內中小型企業的創新能力與競爭力分析:企業特徵、企業傢特質、環境因素及相互關係
第四部分 不同領域的創新與産業轉型傳統産業的新組閤:輪胎製造業根本性創新的引入創意産業協調的決定因素:1992~2003年好萊塢電影製作行業縱嚮研究天然氣液化技術和技術策略的環境選擇:挑戰固有軌跡歐洲國傢的創新與就業:基於産業視角
第五部分 知識擴散、溢齣與企業戰略知識擴散動態的實驗室研究創新還是轉讓:基於土耳其的外國企業及其溢齣效應的研究動態能力勢差集閤與實際能力勢差集閤的發展:基於企業戰略的能力空間與機會空間的演化過程
第六部分 專利策略與專利影響創新策略與企業的專利獲取行為專利行為對企業成長的效應:來自德國初設企業的麵闆數據分析
第七部分 公共政策——競爭政策與專利製度競爭政策的目的是什麼:是優化市場結構還是鼓勵創新行為?專利製度的社會效率與技術效率
精彩書摘
2熊彼特在米蘭 熊彼特注重區分經濟發展理論與充分協調經濟理論。內生發展是人的主觀能動性的結果。相比而言,盡管欽佩瓦爾拉斯(Walras)對這一結果的分析,但熊彼特卻不相信人類自身(human agency)能夠充分地協調經濟。雖然經濟可以錶示為一個一般均衡體係,等價於每個人都是完全理性的最優者的體係,但是熊彼特認為這是一種錯覺。“在一定條件下……因為麵臨的問題是使自己適應條件,且隻是服從經濟係統的客觀需要,並不是期望改變它,那麼對於個人來說就隻有一種並且是唯一的一種行為方式可采用”(Schumpeter,1934,p40)。盡管在這種情況下,這種特定的行為方式在結果和方法上確實是有效率的,但是卻不能通過理性的選擇來實現,隻不過是“推動人們去理解客觀事物的邏輯”(Schumpeter,1934,p80)。經濟學傢們沒能提供任何符閤一般均衡模型的基本原理的均衡解釋,這一點鞏固瞭熊彼特的地位。由於熊彼特在穩定環境中依賴於隱性選擇(implicil selection)過程來實現協調,因此我們可以將他視為一個演化經濟學傢,但要將他的思想與生物進化觀念加以區分,因為他本人也確實希望如此。 人們一遇到最優行為要求改變慣例(routine)時,理性的不真實性就被揭露齣來:“新方法的選擇不單純是理性經濟行為的一個要素,而是一個獨特的過程,它需要特殊的解釋”(Schumpeter,1934,p80,腳注2)。熊彼特給齣的特殊解釋要求創造“新的組閤”(new combination),這種“新的組閤”不能通過邏輯推理或基於經驗的慣例的應用來得到(為什麼慣例的應用是有限的,這將在第4部分給予解釋)。它同樣需要一種動機(motivation),這是無法被輕易納入傳統偏好函數或現代激勵分析的。實際上,動機意味著一種不同的心理基礎,它支持著能力、信心與決定以實現主要的改變。想象力、技能和動機的這種組閤定義瞭熊彼特的企業傢概念。 我認為,在米蘭召開的熊彼特會議(Schumpeter Conference)對於探究企業傢精神的心理基礎是理想的契機。因為1861年在這裏,卡羅·卡塔內奧(Carlo Cattaneo)齣版瞭他的論文“Del pensiero come principio d’e economia pu-blica”,近期已被翻譯為英文齣版,題目是《智力作為公共經濟的一項原則》(Intelligence as a Principle of Public Economy,Cattaneo,2001)。卡塔內奧將經濟學的發展追溯至對土地、勞動、資本與産量之間關係的研究。 ……
前言/序言
産業動態演進是當今産業經濟研究的重要議題,有助於深入地揭示産業動態變化的過程、機理與規律,尤其是著眼於具體産業的研究,目前已經取得瞭大量有價值的研究成果。這些研究在理論、計量經濟模型方麵的貢獻,很大程度上加深瞭我們對創新、産業動態、結構變遷等領域的理解。 對創新與産業演進間關係的關注,源於熊彼特(Schumpeter)最早有關創新的研究。熊彼特在其1934年的經典著作《經濟發展理論》中,將創新置於産業演進與轉型的過程之中,指齣創新與産業新生、成長與衰退之間極其密切的關聯。這一領域的研究重心曆經瞭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重點關注熊彼特的兩個假說的驗證——創新與企業規模間、創新與市場結構間的關係;第二個階段重點關注企業的研發策略領域;直至20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開始齣現創新與産業演進的理論與實證研究,即第三個階段。自此以後,産業演進、産業動態問題逐漸成為産業經濟學的主要研究範疇。曆經多年的研究探索,對創新與産業演進的分析已經在很多領域取得瞭進步。 當前,隨著全球競爭格局的轉變,以及金融危機影響的不斷轉化,世界各國經濟齣現集體減速的徵兆。在應對經濟危機的同時,各國均將重心轉移到調整本國的産業結構,將發展重點轉嚮低碳、節能、綠色環保等需要依托創新的高新技術産業。中國的“十二五”規劃綱要提齣,未來五年要以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為主綫,堅持走中國特色新型工業化道路,推進産業結構調整和優化升級,逐步發展並完善現代産業體係,從而為中國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指明發展方嚮。因此,在當前經濟發展局勢下,深入探究産業發展的動態過程及其影響和約束因素,揭示産業結構及其交替變化的規律,對於中國産業結構調整的深入推進、高端産業的迅速發展和國際産業分工地位的提高有著重要的理論指導意義。 基於上述背景,東北財經大學産業組織與企業組織研究中心依托教育部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和産業經濟學國傢級重點學科的建設,集中組織研究力量,圍繞産業演進和産業結構變遷這一動態過程進行瞭係列研究。主持承擔瞭國傢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世界産業發展新趨勢及我國培育發展戰略性新興産業跟蹤研究》、教育部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重大項目《中國戰略性新興産業發展理論與政策研究》、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發展報告培育項目《中國戰略性新興産業發展報告》等相關課題;齣版相關學術著作《中國戰略性新興産業發展研究》《中國老工業基地産業結構調整研究》《中國戰略性新興産業發展報告2012》等;在國內核心期刊和報紙《中國工業經濟》《經濟社會體製比較》《光明日報》《改革》《經濟學動態》《財經問題研究》等發錶相關學術論文多篇。東北財經大學産業組織與企業組織研究中心已經成為國內研究創新、産業動態與戰略性新興産業發展相關問題的學術高地。本譯著即是在這些研究的基礎上,對於産業動態國際前沿問題的進一步探索,同時也是國傢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世界産業發展新趨勢及我國培育發展戰略性新興産業跟蹤研究》(批準號:12&ZD068;)的階段性成果之一。 《創新、産業動態與結構變遷》一書是2004年6月在米蘭博科尼大學舉辦的第十屆國際約瑟·熊彼特協會會議的論文集,收錄瞭參會作者關於由創新和結構變遷高度關聯過程所驅動的産業動態問題的代錶性成果。在結構安排上,全書分為七大部分,從不同的角度和層麵探討瞭産業動態與結構變遷這一主題。其中,第一部分從概念和理論層麵論述瞭創新與産業演進、創業與企業演進、企業理論中勞動分工與知識分工之間的相互關係;第二、第三部分分彆探討瞭産業動態和結構變遷的兩個關鍵要素——新進入企業和網絡效應在産業發展動態中的作用和影響;第四部分從部門層麵分析瞭不同領域的創新對産業轉型的作用和影響;第五部分討論瞭知識擴散、吸收和溢齣的動態過程,以及企業的戰略;第六部分從知識保護的戰略層麵來探討專利策略及其對公司成長的影響;第七部分從公共政策層麵研究瞭競爭政策的目標,以及專利製度的社會和技術效率問題。 本譯著是在翻譯的過程中,從初稿完成、相互校譯,再到最終修改,都經過瞭研究團隊的反復討論和改進完善,曆時8個月。具體分工如下:“導言”由肖興誌譯;“創新與産業演進”由郭曉丹譯;“企業傢精神、演化與人類心智”“勞動分工與知識分工:企業演化理論的因果關係”由李曉穎譯;“高技術産業中年輕企業的成長:創始人的人力資本作用”“快速成長産業的産品進入:局域網交換機市場”“競爭政策的目的是什麼:是優化市場結構還是鼓勵創新行為?”由何文韜譯;“網絡效應與移動通訊運營商的選擇”“創始者的演化網絡”“企業披露知識的原因及其重要性”由於娜譯;“區域內中小型企業的創新能力與競爭力分析:企業特徵、企業傢特質、環境因素及相互關係”“歐洲國傢的創新與就業:基於産業視角”“動態能力勢差集閤與實際能力勢差集閤的發展:基於企業戰略的能力空間與機會空間的演化過程”由鄭明譯;“傳統産業的新組閤:輪胎製造業根本性創新的引入”“創意産業協調的決定因素:1992~2003年好萊塢電影製作行業縱嚮研究”“天然氣液化技術和技術策略的環境選擇:挑戰固有軌跡”由李少林譯;“知識擴散動態的實驗室研究”“創新還是轉讓:基於土耳其的外國企業及其溢齣效應的研究”由王伊攀譯;“創新策略與企業的專利獲取行為”“專利行為對企業成長的效應:來自德國初設企業的麵闆數據分析”“專利製度的社會效率與技術效率”由劉嬋譯。 限於能力與水平,本譯著難免齣現疏漏與錯誤之處,敬請學界同仁和讀者朋友批評指正。 肖興誌 2013年5月
産業組織理論與政策前沿譯叢:創新、産業動態與結構變遷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