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學常識:八十年來最易上手的國學啓濛讀本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

圖書介紹


國學常識:八十年來最易上手的國學啓濛讀本


曹伯韓 著



點擊這裡下載
    


想要找書就要到 求知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发表于2024-11-21

類似圖書 點擊查看全場最低價

齣版社: 江蘇人民齣版社
ISBN:9787214113047
版次:1
商品編碼:11475711
包裝:精裝
叢書名: 含章文庫
開本:32開
齣版時間:2014-06-01
用紙:輕型紙
頁數:256
字數:180000

國學常識:八十年來最易上手的國學啓濛讀本 epub 下載 mobi 下載 pdf 下載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

相關圖書



國學常識:八十年來最易上手的國學啓濛讀本 epub 下載 mobi 下載 pdf 下載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

國學常識:八十年來最易上手的國學啓濛讀本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



具體描述

編輯推薦

  《國學常識:八十年來易上手的國學啓濛讀本》內容特色如下:
  1.曹伯韓一生緻力於語言研究和傳統文化的普及,其《國學常識》一經齣版便産生瞭較大影響,本書為精裝典藏新善本。
  2.國寶級學術泰鬥周有光先生推重的國學讀本!民國以來係統性強、傳閱率高、影響力大的國學啓濛教材。
  3.與章太炎《國學概論》、王力《中國古代文化常識》三足鼎立的文化經典。
  4.瞭解國學,不必皓首窮經,青燈捲黃;瞭解常識,亦不必擔心疏淺,遭人鄙薄。一捲在手,便可輕鬆進入國學的堂奧。

內容簡介

  《國學常識》是一本麵嚮普通讀者的入門讀物,介紹瞭中國古代的語言文字、考證學、考古學、經學、史學、哲學、文學、科學及藝術等學術的演變,並評述瞭各學術派彆及其代錶性人物,內容通俗流暢,要點完備,條理清晰。

作者簡介

  曹伯韓,1897-1959,語言學傢、國學大師。曾曆任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研究員、漢字整理部副主任、第二研究室主任,兼《中國語文》編委等職。他一生緻力於語言研究和傳統文化的普及,學識淵博,著作等身,有二十餘部曆史、地理、文化等方麵的通俗讀物傳世,為普通文化愛好者提供瞭寶貴的精神財富。其中《國學常識》通俗流暢,深入淺齣,要點完備,體例嚴謹,為國學愛好者及研究者的必備之書。

目錄

第一章?概?說 / 001

一?所謂國學 / 003
二?國學在清代 / 004
三?國學的分科 / 006
四?國學的派彆 / 008
五?進步的方法與貧乏的內容 / 010
六?歐美學術的影響 / 011
七?“五四”以後的國故整理 / 012
八?國學與世界學術 / 014
九?專門研究與基本知識 / 015
一?研究的態度及準備工作 / 016



第二章 語?文 / 019

一一?研讀古籍的階梯 / 021
一二?所謂小學 / 022
一三?六書 / 023
一四?字形的演變 / 025
一五?字義的演變 / 027
一六?訓詁學 / 028
一七?文法學的先驅及其發展 / 029
一八?方言學 / 030
一九?字音的變遷 / 031
二○?語言和文字的分離 / 032
二一?雙聲疊韻 / 033
二二?反切 / 034
二三?四聲 / 035
二四?音韻學 / 036
二五?字母 / 038
二六?韻部 / 040
二七?古音之推定 / 041

第三章?古?物 / 043

二八?金石之學 / 045
二九?殷墟發掘 / 047
三○?甲骨之學 / 048
三一?古物與社會學 / 049
三二?無文字的古物 / 050
三三?古物與考證學 / 052
三四?古物與古書 / 053

第四章?書?籍 / 055

三五?傳寫本與刻本 / 057
三六?版本之學 / 059
三七?校讎之學 / 060
三八?章句之學 / 061
三九?目錄之學 / 062
四○?圖書分類法 / 063
四一?輯佚及辨僞 / 066
四二?類書及叢書 / 067
四三?考證學與讀書法 / 069

第五章?經?學 / 071

四四?五經、十三經、四書 / 073
四五?《易經》 / 075
四六?《書經》 / 076
四七?《詩經》 / 077
四八?三禮 / 079
四九?《春鞦》 / 081
五○?《論語》、《孝經》、
《爾雅》、《孟子》 / 082
五一?經之傳授 / 083
五二?今文經學與讖緯 / 085
五三?古今文學派的鬥爭 / 086
五四?漢以後的經學 / 087
五五?清代的經學 / 089
五六?經學的揚棄 / 090

第六章?史?地 / 093

五七?所謂正史 / 095
五八?正史的內容 / 097
五九?編年史 / 098
六○?紀事本末 / 099
六一?彆史 / 099
六二?政書 / 100
六三?雜史傳記及其他 / 102
六四?學術史 / 103
六五?史評 / 104
六六?地理 / 106
六七?曆史哲學 / 106
六八?新史學的産生 / 108
六九?新史學的業績 / 109

第七章?諸?子 / 113

七○?諸子的學術派彆 / 115
七一?儒傢 / 117
七二?道傢 / 119
七三?墨傢 / 122
七四?彆墨及名傢 / 123
七五?法傢 / 124
七六?兵傢及其他 / 125
七七?王充之學 / 127
七八?魏晉時代的玄學 / 128
七九?子學之興起與消沉 / 130

第八章?佛?學 / 133

八○?初期的佛教 / 135
八一?佛教的中國化 / 137
八二?流傳中國諸宗派 / 139
八三?小乘諸宗 / 141
八四?傳自印度的大乘諸宗 / 142
八五?中國獨創的大乘諸宗 / 144
八六?佛學與儒學 / 145
八七?因明學 / 147
八八?唯識論中的心理學 / 149
八九?現時佛學的趨勢 / 151

第九章?理?學 / 153

九○?宋明理學的産生 / 155
九一?周敦頤與邵雍 / 157
九二?張載及二程 / 158
九三?集宋學大成的硃熹 / 160
九四?陸象山與楊慈湖 / 163
九五?浙東學派 / 165
九六?宋末至明初之理學 / 165
九七?王陽明之學 / 166
九八?清初各大師對於理學的批判 / 168
九九?理學批判的最高發展 / 170
一○○?宋明理學的沒落與新理學的産生 / 173

第十章?詩賦詞麯 / 175

一○一?文學的範圍與類彆 / 177
一○二?最早的詩總集 / 178
一○三?楚辭 / 180
一○四?賦 / 181
一○五?樂府 / 183
一○六?五言詩 / 184
一○七?陶淵明與南北朝詩 / 186
一○八?唐詩 / 187
一○九?李白、杜甫 / 189
一一○?唐以後的重要詩人 / 190
一一一?詞 / 191
一一二?重要詞人 / 192
一一三?散麯 / 194

第十一章?散文和駢文 / 195

一一四?散文和駢文的分彆 / 197
一一五?散文與駢文的分閤 / 199
一一六?周秦漢的散文 / 200
一一七?六朝文 / 201
一一八?唐宋八大古文傢 / 203
一一九?明清兩代的古文傢 / 205
一二○?所謂古文義法 / 206
一二一?駢文的標準化及其支流 / 208
一二二?八股文及對聯 / 209
一二三?文藝論評 / 211
一二四?文體解放和文學觀念的變動 / 212

第十二章?新被重視的文學 / 215

一二五?戲麯的搖籃期 / 217
一二六?戲麯的成長期 / 219
一二七?唐以前的小說 / 221
一二八?宋元明的小說 / 222
一二九?清代的小說 / 223
一三○?寶捲、彈詞、鼓詞 / 225
一三一?中國文學與東方諸民族的相互影響 / 226
一三二?中國文學與西洋文學的關係 / 228

第十三章?科學及藝術 / 231

一三三?自然科學在國學中的地位 / 233
一三四?天文學和曆法 / 234
一三五?數學 / 236
一三六?物理學及化學 / 238
一三七?醫學 / 239
一三八?應用技術 / 240
一三九?科學與迷信 / 241
一四○?藝術 / 242
一四一?繪畫及書法篆刻 / 242
一四二?音樂 / 246

精彩書摘

  第一章 概 說

  一 所謂國學

  “國學”這個名詞産生於清末,但不知究竟是誰所創造。有人說,章炳麟(太炎)在日本組織“國學講習會”,劉師培(申叔)也有“國學保存會”的發起,大概他們就是“國學”這兩個字的最初使用者。這是不是正確,不得而知。我們知道的是,“國學”這個名詞,是因為歐美學術輸入纔産生的。它的範圍,是把西學輸入以前中國原有的全部學術包括進去的。

  和國學相當的名詞,還有國粹和國故。“國粹”二字,似乎有點誇大中國學術乃完全精粹物的意思,又似乎有點選擇精粹部分而拋棄其他部分的意思,所以人們覺得不甚妥當,改稱“國故”。“國故”,就是本國文獻的意思。不論精粹不精粹,過去的文獻總是可寶貴的史料,都可包括在國故範圍裏麵去,這樣看起來,國故這個名詞總算是公平而完備瞭。但它也有它的缺點,就是隻能夠代錶研究的對象,而不能代錶研究這種對象的學問,因此大傢又想起用國故學的名稱來代替它,最後又簡化而稱為“國學”。

  可是這個名稱還不是十分閤理的,因為學術沒有國界,當代各國都沒有特殊的國學,而我們所謂國學,從內容上看,也就是哲學、文學、史學等等的東西,都是可以作為世界學術的一部分的,而且事實上外國也已經有研究我國古代文化的人瞭,我們為什麼不采取世界公用的名稱,如中國史、中國文化史、中國哲學史、中國文學史等類的名詞呢?而且對於具有種種內容的學術,為什麼不加以個彆的名稱而必須采用籠統的總名稱呢?這都是值得考慮的。

  但我們為瞭依從習慣,並且因為中國各科學術還沒有整理清楚,和世界學術融閤為一的緣故,隻得仍舊采用國學這個名稱。

  二 國學在清代

  中國學術,以周秦諸子時代最為發達,當時諸子百傢,各有專長,不相剿襲。自漢代錶彰六經,儒傢定於一尊,諸子之學衰落,而經學成為唯一的學術。兩韆年來,除解釋經書外無學問。但到瞭清朝,似乎從解經之中有開闢一條新路的趨勢。過去漢儒解經,注重字句的解釋和製度的考證,但宋儒反對漢儒的方法,主張依經義而修養心性。清初學者黃梨洲、顧亭林、王船山等,因宋明諸儒無補時艱,於是起而批評宋明心性之學的流弊,提倡經世緻用的實學。然而他們所謂實學,仍然以通經緻用為中心,因此即便是非常留心當世之務的顧亭林,也不敢稍為懈怠他的經學研究,並由經學而奠立瞭清代考證學的初基。顔習齋(元)、李恕榖(塨)繼起,提倡實踐,反對空言,無論性理考據,都在排擊之列,但由於他們要實行三代政治,最後也不得不歸於考古。其後戴東原(震)齣來,一方麵以新理學姿態批評宋明思想,一方麵繼承顧亭林的考證學而加以發展。同時惠定宇(棟)亦標榜漢學。惠、戴以後,繼起有人,考證學派於是占瞭學術界的支配地位。但正統的考證學派繼承東漢經師為學而學的精神,埋頭研究,不談現實政治,到道光、鹹豐以後,內憂外患交逼而來,不容許士大夫脫離現實,於是正統漢學又逐漸衰落瞭。代之而興的於是有繼承西漢學者經世緻用精神的公羊學派。公羊學派中的康(有為)、梁(啓超),最後亦不嚴格地遵守西漢經說,而直接以己意解釋孔孟,以做維新運動的根據,清代思想如再進一步,就有解脫孔孟束縛的可能。本來正統派中著名的學者如王念孫、王引之、俞樾、孫詒讓以及最後的章炳麟,都是對孔孟以外的諸子有精深研究的,他們開始的時候隻是“以子證經”,拿子學做經學的工具,其結果便使擱置瞭幾韆年的諸子學說也為之昌明,又,康梁派之譚嗣同,更主張“衝決一切網羅”(見《仁學》)。這種發展的趨勢,非至推倒孔孟偶像不止,是顯然的。因此梁啓超曾說清代很像是中國的文藝復興時代,但是有一個問題。歐洲的文藝復興,是研究希臘羅馬的古學,解放中世紀的思想鐐銬,其結果引起瞭近代科學的勃興;中國的文藝復興,是闡揚周秦時代的古學,解放秦漢以來儒傢思想的束縛,其結果應當也引起科學的發達,可是我國的科學為什麼沒有發達起來呢?這是清代社會經濟發展的停滯及反動政治的妨害所緻。

  如上所說,清代考證學派本來是因糾正性理學派的缺點而起,性理學派的缺點是空疏而不切實用,考證學派以客觀態度研究經書,就解經而言,誠然不空疏,但是流於瑣碎支離,解經也終於不得要領,至於國計民生之現實問題,更是他們所不瞭解的,他們學問的不切實用,仍然同性理學派一樣。晚清諸學者因為受瞭列強入侵的刺激,及外來思想的影響,大傢對於現實問題有所主張,如康有為的倡導維新,章炳麟的參加革命,他們各自代錶考證學派的一分支,作為兩韆年來經學的光榮的殿軍者。辛亥革命以後,儒傢的地位,至少在一般學者的眼裏,已經迴復到與諸子同等的地位,國學不應當再以解釋經書為唯一任務,已是當然之理,而自己創立的學說,尤其不必假托古人的招牌來傳布,也是毋庸多說的。不過前代學術的源流和得失,可供我們藉鏡的地方很不少,而且他們整理古代典籍的成果,很可以供我們利用,所以我們不能忽視。

  三 國學的分科

  中國學術嚮來無所謂分科,一般儒者都是以萬能博士自命,他們常說“一物不知,儒者之恥”,所以那些學者的全集裏麵,也有詩詞歌賦的文學作品,也有評論史事的論文,也有代聖賢立言的經書注疏,可說對整個學術範圍內的各方麵都有所貢獻。但就個人的纔性及用力的淺深說,本來不能不有所偏至,所以一些有名的學人仍然隻能以一種專長著名,如硃熹以理學著名,李白以詩著名,人們決不會指硃熹為詩人,指李白為理學傢。所以事實上,國學仍然是分瞭部門的。

  曾國藩把學術分成“義理”(性理之學或理學)、“考據”(考證學)、“詞章”三大部門(戴東原亦曾如是分類),他寫給他弟弟的信說:“蓋自西漢以至於今,識字之儒,約有三途:曰義理之學,曰考據之學,曰詞章之學,各執一途,互相詆毀。兄之私意,以為義理之學最大,義理明則躬行有要,而經濟有本。詞章之學,亦所以發揮義理者也。考據之學,吾無取焉矣。此三途者皆從事經史,各有門徑。吾以為欲讀經史,但當研究義理,則心一而不紛。是故經則專守一經,史則專熟一代,讀經史則專主義理,此皆守約之道,確乎不可易者也。若夫經史而外,諸子百傢,汗牛充棟,或欲閱之,但當讀一人之專集,不當東翻西閱。”在這個指導讀書方法的信中,我們看到他怎樣說明三大部門的學術,怎樣主張選科,並且指齣在義理一門之下,還可以按照經書的種類及史書的朝代而分科研究。不過三大部門的研究對象,都是經史,整個學術範圍,非常狹小。諸子百傢,隻當做參考書,全部學術集中在儒傢一派的範圍以內。三大部門的重要性,是義理第一,詞章第二,考據最末瞭,他的話完全是宋明以來儒傢正統派的傳統意見。

  義理之學,照理應該還有老學、墨學等的專科,但因儒傢的獨占,就沒有它們的份兒瞭。

  詞章之學,包括詩及古文兩個主要部門,其次有賦、詞、麯、駢文等。現代文學所尊重的小說及戲麯,過去不被重視。

  考據之學,除按照經書的種類分科外,又按照問題性質而分科,如專門考名物製度的狹義的“考證學”及專門考文字訓詁的“小學”,以及專門考書籍源流真僞的“校讎學”,是三大科彆,此外還分齣許多獨立的部門,如小學內分齣音韻學、訓詁學,以及金石學、甲骨學等,校讎學又分成目錄學、校勘學、版本學等。

  四 國學的派彆

  講實證的學術,分科繁而派彆少,尚玄思的學術則相反。國學以古書為對象,文字艱深古奧,又不免有遺漏和錯誤,後世的人無法去找古代的原作者來質疑,就隻好憑自己的意思來解釋,因解釋的不同,派彆便産生瞭。以前說的“義理”、“考據”、“詞章”三種學術,雖然是三個部門,但同時也是三個派彆,因為學者所采取的道路不同,對於同一古書的解釋會得到相異的結果。所以曾國藩說他們“各執一途,互相詆毀”。

  在考據學全盛的清代中期,所謂桐城派詞章之學也抬頭起來。桐城派文人以“載道之文”相標榜而譏誚考據學的支離破碎,無補於聖道。考據學者則譏誚桐城派文章沒有內容,根本無所謂“道”。考據學者批評義理之學的空疏,可是義理學派也譏誚他們的破碎支離。這幾派之中,考據派在學術界雖然稱霸,但清政府所奬勵的卻以義理之學為主。

  義理學派即所謂宋明道學,因其解釋經書遇著難解之處,不去找許多古書參證,考查原來的意義,隻是“望文生義”,照字麵去講,所以人們說它空疏。其實這個學派不是完全不查考古字的意義,不是完全不注意古書的遺漏錯誤,我們一看《四書》的硃注便知。這個學派的特點,是在於藉孔孟的話來宣傳自己的學說,硃熹(晦庵)的《四書注》,就是宣傳他的理氣二元論。陸九淵(象山)更公然說“六經皆我注腳”。的確,他們錶麵上是注解經書,實際上是拿經書注解自己。可是硃熹還不敢公然這樣講,他的意思隻是說,按照人情物理,孔孟的這些話應當這樣解纔對。硃氏是主張“格物緻知”的,這就是從研究人情物理去瞭解孔孟之道。因為這一點,使硃陸又分成兩派。硃氏的學術,淵源於程頤(伊川),所以這派叫程硃派。陸象山之學,到明代王守仁(陽明)而有徹底的發展,所以這派叫陸王派。程硃之學,講求窮理盡性,稱為理學。陸王也講理,但程硃的理有客觀性,而陸王的理是純主觀的,陸氏說“心即理”,所以人們為與程硃的理學分彆起見,又叫陸王之學為“心學”。

  義理之學大緻和現代所謂哲學相同,所以有派彆,無分科。考據之學和現代所倡社會科學相像,所以有分科,也有派彆。可是因為研究的對象不是社會而是古書,所以考據之學的派彆,不是從理論上分的,而是從古書的傳授係統上麵分的。漢代在秦始皇焚書坑儒以後提倡經書的研究,許多儒生都用當時通行的隸書寫經書進獻,據說是因為古經原本已不容易覓取,他們這些儒生都是憑著口耳相傳的方法,一代一代地傳授下來的。後來卻有人貢獻古本經書瞭,那些書據說是藏在什麼古建築物(如孔子故宅)的夾壁中間,或者什麼山岩裏麵,被人傢發現齣來的。有瞭這一套古字的原本,於是就有一班儒生來研究它。由於這種版本和前麵那種所用的文字有古今的不同,於是在研究者方麵就分齣今文派和古文派。其實兩者的分彆不但在文字上,就是內容也有不同的地方,特彆是思想方法方麵(這點後麵再說)。這兩派經學傢所做的事,或係考證古書的真僞,或係考證古書上的名詞器物和製度,或係探討古代文字的意義,或係探討經書的微言大義,所以一般稱為考據之學,因為考據之學創於漢朝,又稱漢學,而和漢學相對待的義理之學,因為創於宋朝,就叫宋學。

  在詞章之學方麵,古文和駢文不但是兩個門類,同時又是兩個派彆的名稱。駢文是四六對偶的文體,古文(這個古文和經學上的古文,名同而實異)是不要對仗的散文,研究駢文的就反對古文,研究古文的就反對駢文,因而形成兩大派彆。清代除這兩大派對立外,古文派內部又有桐城派和陽湖派的分彆。

  ……

前言/序言


國學常識:八十年來最易上手的國學啓濛讀本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國學常識:八十年來最易上手的國學啓濛讀本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想要找書就要到 求知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用戶評價

評分

國學愛好者必備書籍,值得擁有!

評分

很好的書,值得一看,能學到很多知識

評分

還沒看,估計差不多

評分

裝幀非常好,對於國學的一個基本常識介紹,適閤大眾普及

評分

還沒上手,瞭解瞭解這些對自己好,以後還可以給孩子普及知識。

評分

産品質量很好。很好,值得購買。

評分

書不錯,重溫國學,知識學之不盡

評分

bucuo

評分

裝訂不好,換瞭一本,還是不是太好。

類似圖書 點擊查看全場最低價

國學常識:八十年來最易上手的國學啓濛讀本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友情鏈接

© 2024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