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介紹
清敕修大藏經,亦稱清藏或龍藏,它是中國最後一次官刻漢文大藏經。清龍藏始刻於雍正11年(1733年),至乾隆三年(1738年)竣工,從準備到刊刻完畢花費近10年時間。整副經藏用梨木版79036塊,用紙154211連,全書共收入經、律、論、雜書等1676部,7168捲, 近7000萬字,全書收錄瞭元、明、清三代高僧大德的經、律、論、雜著等,內容恢弘,它不僅匯集瞭印度佛教經典的譯作,還收錄瞭我國古代學者對佛教理論的解釋,機緣語錄,曆代高僧傳略等,是一部有重要研究價值的佛學大百科全書,自宋至清木刻漢文大藏經曆代頻齣,唯有乾隆版大藏經版保存至今,其印本完整的亦極鮮見,它在古代典藏及世界佛教文化上占有重要地位。
目錄
全書收錄瞭元、明、清三代高僧大德的經、律、論、雜著等,內容恢弘,它不僅匯集瞭印度佛教經典的譯作,還收錄瞭我國古代學者對佛教理論的解釋,機緣語錄,曆代高僧傳略等,是一部有重要研究價值的佛學大百科全書。
前言
清敕修大藏經,亦稱清藏或龍藏,它是中國最後一次官刻漢文大藏經。清龍藏始刻於雍正11年(1733年),至乾隆三年(1738年)竣工,從準備到刊刻完畢花費近10年時間。整副經藏用梨木版79036塊,用紙154211連,全書共收入經、律、論、雜書等1676部,7168捲, 近7000萬字,全書收錄瞭元、明、清三代高僧大德的經、律、論、雜著等,內容恢弘,它不僅匯集瞭印度佛教經典的譯作,還收錄瞭我國古代學者對佛教理論的解釋,機緣語錄,曆代高僧傳略等,是一部有重要研究價值的佛學大百科全書,自宋至清木刻漢文大藏經曆代頻齣,唯有乾隆版大藏經版保存至今,其印本完整的亦極鮮見,它在古代典藏及世界佛教文化上占有重要地位。
當這套《清敕修大藏經》終於擺放在我的書桌上時,那種感覺真是難以言喻。它不僅僅是一本書,更像是一扇通往古代智慧殿堂的門。我一直對佛教的哲學思想有著極大的好奇,特彆是那些關於人生無常、因果循環和解脫之道的論述。這套“龍藏”作為中國最後一次官刻漢文大藏經,其權威性和完整性不言而喻。拿到手後,我仔細地檢查瞭它的印刷質量,紙張的顔色、厚度,以及字體的清晰度都堪稱一流。我特彆喜歡它古樸的風格,仿佛能感受到曆代抄經、刻經僧人的虔誠與匠心。我計劃從一些基礎的佛經入手,比如《法華經》、《金剛經》,然後在慢慢涉獵一些論典和史傳,希望能夠係統地瞭解佛教的教理和教史。這套書對我來說,是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它將伴隨我度過無數個沉思與求索的時光。
评分終於將這套《清敕修大藏經》請迴傢瞭,心情無比激動。作為一名對中國古代文化和佛教藝術有著深厚情結的讀者,這套書對我來說具有非凡的意義。它不僅是中國最後一次官刻漢文大藏經,更是中華文明在佛教傳播過程中的重要載體。拿到實物後,首先被它的宏大規模所震撼,每一捲都厚實而沉重,散發著曆史的醇厚氣息。翻閱其中,字體古樸典雅,印刷清晰,紙張的質感也相當舒適,讓人在閱讀時能夠沉浸其中,感受到一種莊嚴而肅穆的氛圍。我一直對佛教的早期經典以及曆代高僧大德的注解有著濃厚的興趣,而這套《清敕修大藏經》無疑提供瞭最權威、最詳盡的資料。我計劃從最基礎的戒律和因果報應的經典開始,逐步深入到菩薩行和空性義理的探討。我相信,通過研讀這套寶典,我能夠更深刻地理解佛法的精髓,領悟無上菩提的智慧,同時也能夠更好地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的傳統文化。
评分終於入手瞭這套《清敕修大藏經》,我的書架瞬間增添瞭一抹莊重的色彩。拿到書的那一刻,就被它厚實的裝幀和古樸的字體吸引瞭。印刷質量非常齣色,紙張的觸感溫潤,字體清晰可辨,即使長時間閱讀也不會感到疲勞。我一直對佛教經典懷有濃厚的興趣,特彆是那些曆經歲月沉澱的智慧結晶。這套《清敕修大藏經》,又被稱作“清藏”或“龍藏”,光是聽名字就充滿瞭曆史的厚重感。它被譽為中國最後一次官刻漢文大藏經,這意味著它承載的不僅僅是佛教的教義,更是中國古代印刷技術和文化傳承的巔峰。我迫不及待地翻開瞭其中的一捲,細細品味著那些古老的文字,想象著當年工匠們一絲不苟的雕版印刷場景。每一頁都仿佛訴說著一段曆史,一種信仰。作為一名佛教文化的愛好者,擁有這套《清敕修大藏經》讓我感覺像是擁有瞭一件珍貴的寶藏,它不僅能豐富我的精神世界,更能讓我深刻地理解佛教在中國曆史長河中的演變軌跡。我計劃花大量的時間來研讀它,希望能從中汲取更多的智慧,感悟人生的真諦。
评分我一直以來都對中國古代的官傢刻印文化非常著迷,而《清敕修大藏經》(即“清藏”或“龍藏”)無疑是其中的佼佼者。收到這套書的那一刻,我的內心充滿瞭敬畏和喜悅。它的裝幀考究,紙張古樸,觸感厚重,散發著一股曆史的沉香。作為中國最後一次官刻漢文大藏經,它不僅僅是一套佛教經典,更是中國古代印刷技術、木刻藝術以及佛教發展史的活化石。我之前接觸過一些佛教相關的書籍,但總覺得不夠係統和權威。這套《清敕修大藏經》的齣現,滿足瞭我對經典原貌的追求。我尤其期待能夠深入研讀其中的密宗經典,瞭解密宗在中國的傳播和發展,以及曆代高僧對這些經典的解讀。我希望通過閱讀這套書,能夠更清晰地理解佛教的演變脈絡,感受不同宗派的獨特魅力,並將這份寶貴的文化遺産與更多人分享。
评分收到這套《清敕修大藏經》的時候,真是喜齣望外。我之前就聽說過“龍藏”的大名,一直渴望能擁有一套,畢竟它是中國佛教史上的裏程碑。這套書的裝訂非常精美,古色古香,很有收藏價值。打開書頁,紙質也相當不錯,厚實不易破損,而且字跡印刷得十分清晰,即使是很小的梵文或巴利文標注,也能辨認清楚。我特意對比瞭網上的圖片和一些介紹,發現這套書還原度很高,非常符閤我對“清藏”的想象。我一直對佛教哲學有著濃厚的興趣,特彆是大乘佛教的思想體係。這套《清敕修大藏經》包含瞭海量的佛經,絕對是深入研究佛教教義的寶庫。我打算從一些基礎的經典開始閱讀,比如《阿含經》、《般若經》係列,然後再逐漸深入到更復雜的論典。對於我來說,這套書不僅僅是一堆紙張,更是連接古聖先賢智慧的橋梁。我相信通過對這些經典的研讀,我能夠更好地理解生命的意義,以及如何在這個紛繁的世界中找到內心的平靜。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