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臘羅馬史料集(四):至奧古斯都統治時期的羅馬與希臘(英文影印版)

希臘羅馬史料集(四):至奧古斯都統治時期的羅馬與希臘(英文影印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美] 羅伯特·K. 謝爾剋(Robert K. Sherk) 譯
圖書標籤:
  • 希臘羅馬史
  • 羅馬史
  • 希臘史
  • 奧古斯都
  • 史料集
  • 英文影印
  • 古典文獻
  • 曆史研究
  • 西方文明
  • 古史
想要找书就要到 求知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1241653
版次:1
商品编码:11489950
包装:平装
丛书名: 西方古典学研究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4-05-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208

具体描述

編輯推薦

  《希臘羅馬文獻集》這樣一套重要而又可靠的史料集,對於推動我國的希臘羅馬史研究和教學,有著深遠的意義。

內容簡介

  《希臘羅馬文獻集》旨在為古典學的學生和學者提供原始史料匯編,其中收入瞭古典史領域的關鍵文獻,並翻譯成英文,以方便使用。在忠實反映原文的同時,作者還對內涵較為豐富和復雜的詞匯進行講解,對沒有學過古典語言的人,也不難使用。與一般常見的希臘羅馬史料集不同,這套書的重點放在搜集不太容易見到的稀見原始資料,對於推薦國內的希臘羅馬史研究,很有建設意義。
  本捲所收史料,始自公元前3世紀末,訖於公元14年奧古斯都去世。

作者簡介

  (美)羅伯特·K. 謝爾剋(Robert K. Sherk),已故紐約州立大學古代史教授,著名羅馬史傢。

目錄

"西方古典學研究"總序  "西方古典學研究"編委會
導讀 黃洋
"希臘羅馬史料集"總序 恩斯特·貝蒂安、羅伯特·謝爾剋
編者導言
縮寫說明
符號說明

史料譯注
術語錶
附錄
  I 羅馬人名
  II 羅馬執政官
  III 希臘與羅馬紀年
索引
  I 人名索引
  II 神名索引
  III 地名索引
  IV 專有名詞索引
  V 選譯史料索引

前言/序言







希臘羅馬史料集(三):城邦興起與亞曆山大大帝的遺産 本書聚焦於希臘城邦的黃金時代,以及亞曆山大大帝麾下馬其頓帝國的崛起、擴張及其後續影響,尤其側重於公元前5世紀至公元前3世紀的重大曆史轉摺點。 第一部分:古典希臘的輝煌與衝突(公元前5世紀) 本捲深入剖析瞭古典希臘文明的核心特徵——城邦(Polis)的成熟與運作機製。通過對雅典民主的製度性研究,揭示瞭公民權的確立、抽簽製與比例代錶製的實踐及其局限性。我們不僅探討瞭伯裏剋利時代的文化高峰,包括戲劇、哲學和建築的巔峰成就,更著力於還原雅典作為海上霸權的經濟基礎與社會結構。 史料的展示涵蓋瞭波斯戰爭後,雅典如何從解放者轉變為帝國統治者的過程,包括提洛同盟的演變及其對其他城邦的經濟與政治壓榨。特彆值得注意的是,本書收錄瞭大量關於斯巴達寡頭製度與軍事化的原始文獻片段,旨在提供一個多維度的視角,而非僅僅以雅典為中心來審視希臘。 核心內容聚焦於伯羅奔尼撒戰爭。這些資料細緻地描繪瞭這場決定希臘命運的衝突,從同盟的組建、軍事策略的演變(如海戰與圍城戰),到戰爭對城邦社會道德和政治倫理的深刻腐蝕。我們精選瞭修昔底德的分析性敘事,並輔以更具地方色彩的碑文和法律記錄,以重建戰爭前綫與後方的復雜圖景。 第二部分:希臘世界的內部分化與馬其頓的興起(公元前4世紀早期) 在伯羅奔尼撒戰爭的廢墟之上,希臘世界進入瞭一個長期動蕩的時期。本部分考察瞭“城邦霸權”的更迭,包括底比斯在留剋特拉戰役中的短暫崛起,以及斯巴達在伯羅奔尼撒的重組嘗試。這些史料展示瞭城邦體係在麵對內部矛盾和外部壓力時,其固有弱點如何被不斷放大。 重點關注瞭伊索剋拉底等思想傢對希臘政治統一的呼籲,以及哲學(如柏拉圖和亞裏士多德的政治學思想)如何試圖為城邦的衰落提供理論齣口。 與此同時,馬其頓的崛起被置於希臘世界邊緣地帶的視角下進行考察。史料清晰地勾勒瞭腓力二世如何利用希臘內部的衰弱、礦産資源的積纍以及軍事改革(如馬其頓方陣的完善),逐步將其影響力滲透到希臘半島。本書收錄瞭關於腓力外交手腕的記載,揭示瞭他如何通過分化瓦解希臘聯盟,最終在喀羅尼亞一役中確立瞭對希臘的支配地位。 第三部分:亞曆山大大帝的徵服與希臘化時代的開端 本捲的後半部分,是關於亞曆山大大帝東徵的全麵資料匯編。這不僅僅是一部軍事史,更是東西方文化深度接觸的開端記錄。 徵服的敘事與記錄: 資料對比瞭阿裏安、普魯塔剋等後世作傢的記載,並穿插瞭更接近當時的信件和敘事片段,以展現亞曆山大遠徵的動因——復仇、探索還是對權力的無止境追求。我們詳細呈現瞭關鍵戰役,如伊蘇斯戰役和高加米拉戰役中,馬其頓方陣對波斯帝國軍隊的戰術優勢。 帝國的管理與文化融閤: 亞曆山大在亞洲的統治策略是本部分的重點。史料展示瞭他如何試圖整閤希臘與波斯精英階層,推行“萬國城”的理念,包括提倡民族通婚和在各地建立以希臘模式命名的城市。對這些實踐的解讀,強調瞭希臘文化(語言、宗教、藝術)如何通過新的媒介和載體擴散到中東和中亞。 帝國的解體與繼承者的時代: 亞曆山大逝世後的權力真空及其引發的繼承者戰爭(Diadochi Wars)是理解希臘化時代政治格局的關鍵。本捲收錄瞭關於安提柯王朝、托勒密王朝和塞琉古王朝早期權力鬥爭的史料。這些文獻錶明,盡管希臘城邦的政治獨立性已經終結,但希臘文化和行政模式卻被新的君主製政權所繼承和改造。 結論:城邦終結與新格局的形成 本書通過對公元前4世紀末至前3世紀初的詳盡梳理,清晰地論證瞭:古典城邦政治模式在麵對大規模戰爭和集權君主製時,已失去其曆史生命力。亞曆山大的遺産在於,他雖然摧毀瞭希臘的政治自主,卻意外地將希臘文明的活力釋放到更廣闊的地中海世界和東方世界,為後來的羅馬擴張奠定瞭文化與行政的基礎。這些史料共同描繪瞭一個從自治走嚮帝國統治,從單一文化嚮多元文化交融的劇烈轉型時期。

用户评价

评分

這本書的裝幀和印刷質量簡直是災難性的,作為一本學術性的影印版,它的紙張泛黃得厲害,油墨也有明顯的洇散現象,部分圖錶的清晰度低到讓人懷疑人生。我花瞭很大力氣纔勉強辨認齣一些關鍵的銘文和地圖,這對曆史研究來說是緻命傷。更彆提排版上的問題瞭,頁邊距時寬時不窄,行距也毫無章法,閱讀體驗極其糟糕,仿佛在跟一本上世紀五十年代的舊雜誌較勁。我期待的是一部能長期保存和翻閱的資料集,而不是這種勉強能用的復印件。如果不是因為內容本身的稀缺性和重要性,我恐怕會直接要求退貨。希望未來再版的過程中,齣版社能夠重視一下基本的文獻呈現標準,畢竟這關係到研究者對一手史料的接觸質量。這本書的實體版本,實在是對不起它所承載的珍貴史料價值。

评分

這本書在對文化史和日常生活史料的側重上,似乎遠不及對軍事和政治製度的關注。雖然羅馬和希臘的宏大敘事固然重要,但構成文明基石的普通民眾的觀念、宗教的演變、商業活動的細節,往往隱藏在那些不太引人注目的文獻片段中。這套資料集在這方麵的收錄量相對較少,或者說,選取的片段往往是那種“一看就知道”的材料,而那些需要細心挖掘纔能體悟齣時代精神的邊角料卻付之闕如。這使得全書的“人味”略顯不足,更像是一部冰冷的國傢權力機器的運行手冊,而非鮮活的古代文明剪影。我期待的是一個更立體、更具生活氣息的古羅馬與希臘。

评分

從閱讀體驗的角度來說,這本書的索引和目錄設計簡直是一場噩夢。想要查找某個特定人物或地點的齣處時,如同大海撈針。索引的收錄範圍明顯不足,許多在正文中齣現的關鍵名詞和事件在索引中根本找不到對應的頁碼,這極大地降低瞭作為工具書的實用性。一個優秀的史料集應當具備極高的檢索效率,能讓研究者迅速定位所需信息,但這本書顯然在這方麵失職瞭。我不得不頻繁地依靠電子版的全文檢索功能來彌補實體書在結構組織上的缺陷,這完全違背瞭我購買紙質版資料集的初衷——希望能夠沉浸式地、按圖索驥地進行深度閱讀與對比。

评分

這套資料集的翻譯(即使是影印版,也通常會附帶一些譯者導言或注釋)在我看來,在對一些關鍵術語的把握上顯得有些生硬和教條。例如,對於一些涉及羅馬法理和希臘哲思的復閤概念,譯者似乎未能完全捕捉到其在特定曆史語境下的細微語義變化,導緻部分引文的解讀略顯僵硬,甚至在某些地方齣現瞭歧義。作為一部嚴肅的史料匯編,對於細節的精確性要求極高。如果注釋部分能夠提供更多基於最新考古發現或當代學術界主流觀點的辨析,而不是停留在對傳統文本的簡單羅列,這本書的學術價值會大大提升。目前的注釋體係,更像是對上個世紀學術成果的復述,缺乏與當代研究的對話。

评分

我對這本書的內容本身持保留態度,並非指史料價值,而是其選材的側重點。它似乎過於偏重於晚期共和到早期元首製過渡期的文獻,而對希臘古典晚期和希臘化時代後期的重要史料挖掘略顯不足。我尤其希望能看到更多關於希臘城邦在羅馬影響下社會結構細微變化的直接文本,而不是僅僅停留在政治軍事層麵的敘述。這種選擇性收錄,使得它在構建一個完整的古典世界圖景時顯得有些單薄,更像是一個特定曆史斷麵的快照,而非宏大的全景。閱讀過程中,我總感覺缺少瞭一些關鍵的銜接點,使得不同時期的史料在主題上缺乏有機的內在聯係,需要讀者自己花費大量精力去進行背景知識的補充和串聯,這對於非專業人士來說門檻過高瞭。

评分

不错的书呢,留给孩子看的

评分

《霍布斯鲍姆年代四部曲》(套装共4册)是公认的“现代世界史的最佳入门读物”,史学大师艾瑞克·霍布斯鲍姆历30余年而成的心血巨著,全面展现了从1789年至1991年的世界历史。已翻译成40多种语言,累计销量突破500万册,成为全球持续畅销的历史杰作。中文版最新修订出版,英国前首相布莱尔、巴西前总统卢拉、意大利总统纳波利塔诺,爱德华·萨义德、尼尔·弗格森、托尼·朱特等欧美著名学者隆重推荐。 霍布斯鲍姆认为,学术不应只为少数人服务,因此历时几十年时间写就了这套面向普罗大众、从法国大革命一直讲述到苏联东欧社会主义集团的解体、时间跨度达三个世纪的“年代四部曲”。在学者热衷于为大众“制造困惑”的时代,霍布斯鲍姆始终直面现实,坚持明晰流畅的论述和优雅洗练的文风,以其宏大的历史视野和饶有趣味的写作方式,使这四部最高等级的学术著作能为普通大众接受,进而成为历史畅销书。 “年代四部曲”全面梳理由法国大革命至冷战结束的世界历史重要脉络,它们在全球史流行之前就叙述了全球范围的历史,不仅无所不包,而且具有全球意义。前三部讲述了英国工业革命和法国大革命带来的资本主义和大众民主的发展。《极端的年代》的主题则是20世纪的危机。 自出版以来,“年代四部曲”不断再版重印,已成为简明而深刻的历史叙述的经典,让全球数以百万计的普通人获得了触摸历史的机会。只有返观过去的历史,我们才能更好地理解今天的世界。对“所有希望了解这个世界,并认为历史对于了解世界很有帮助的读者”而言,这是一套不可或缺的经典著作。 《霍布斯鲍姆年代四部曲》第1部《革命的年代:1789~1848》: 19世纪,一个以自由主义资产阶级为主轴的世纪,一个改造世界的世纪,于革命的硝烟中诞生。 革命的年代是一场新旧交替的双元大爆发,旧经济被碾碎于工业革命的巨轮下,旧制度被送上民主断头台。自此,资本主义生产模式与自由主义功利政治携手改造欧洲,从而开启由欧洲主导的现代世界。从1789年至1848年,对于欧洲历史上最具意义的60年,霍布斯鲍姆提供了一份引人入胜而独特新颖的论述,充满激情却客观真实。 《霍布斯鲍姆年代四部曲》第2部《资本的年代:1848~1875》: 资本的年代是一出由资产阶级领衔主演的进步大戏。火车、汽船等新科技将场景从欧洲拉至世界,衣着素朴的主角们,自信而冷静地演出这个不闻起伏跌宕,但见壮阔宏伟的胜利时代。 继一段激昂短暂的革命前奏后,平和稳健的资本主义凯歌回荡全球,在经济一片大好的繁荣时代里,掌控资本与科技的胜利者,主宰了抱持传统的失败者。大批农民远离沦为商品的土地,流向城市、工业,在无垠的环境里缓慢凝结其工人意识;受人敬重的资产阶级,在其坚实的家庭堡垒中,创造出自由主义的不朽传奇。进化论引领科学奋进,写实感压制了艺术创意…… 1875年,一场空前漫长的大萧条,悄悄滑入帝国的年代。 《霍布斯鲍姆年代四部曲》第3部《帝国的年代:1875~1914》: 帝国的年代是一则写满矛盾的扩张和死亡故事,无与伦比的和平造就出无与伦比的战争。无限进步的希望隐藏着日渐不安的恐惧,不费吹灰之力的征服孕育了无力招架的毁灭,它似乎永远断裂了过去,却又直接联系着现在,我们已不在其中,但不知它还有多少在我们里面。 当一撮先进国家操刀瓜分落后世界之际,经济排挡由自由竞争小企业转换到保护主义大集团,政治动力由中产精英下移到群众,工人运动从经济最兴隆处迸发,资产阶级从财富顶端跌落,民族主义挥舞着国旗向右走去,新女性挣出黑暗现身历史,大众艺术完成了前卫人士志在促成的文化革命,科学革命瓦解了确定稳固的宇宙真理。古帝国掀起革命巨浪,新帝国笼罩战争阴霾。 1914年,一场早已预见却无力阻止的世界大战,带来了极端的年代。 《霍布斯鲍姆年代四部曲》第4部《极端的年代:1914~1991》: 20世纪,为人类带来所能想象的最大希望,但同时也摧毁了我们所有的理想。 霍布斯鲍姆以专业史家的精辟洞见和积极参与者的热情关怀,回顾了这个我们所由来的世纪:两次世界大战及无数局部战争给人类带来的苦难,持续40年的“冷战”造成的不安,科技进步的利和弊,社会文化变革的长与短,资本主义发展的荣与衰,社会主义进程的得与失,民族独立与民主运动的起和伏,跨入21世纪前景的明和暗,还有对20世纪在人类历史长河中的地位和意义的评估等等。 这是一部短促的20世纪史、一位伟大历史学家走过的一生,一个你我都曾或长或短、或深或浅地生活于其中的世界的故事。艾瑞克·霍布斯鲍姆(Eric Hobsbawm),英国著名历史学家、英国皇家科学院院士,享誉国际、备受推崇的近现代史大师。权威媒体评价他是“我们这个时代最重要的历史学家,更是启迪大众心智的思想巨匠”。英国前首相托尼·布莱尔盛赞他是“进步主义政治史界的巨人,影响了整整一代政治和学术领袖”。

评分

好书值得珍藏

评分

476年,末帝末帝罗募洛·奥古斯都被蛮族奥多利克废黜,奥多利克统一意大利。并向东部帝国称臣。

评分

图书不错,买来看看,值得收藏

评分

影印得很清楚。实用。

评分

本书是古希腊罗马的史料集,是历史学学生以及工作者必备的参考用书。

评分

圣奥古斯丁在乱世中写下了他的不朽名著《上帝之城》

评分

影印版 良心。。。。。。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