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嚮社會治理的公共管理:2013第八屆中德公共管理國際研討會論文集

走嚮社會治理的公共管理:2013第八屆中德公共管理國際研討會論文集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尹慶雙,唐興霖 著,尹慶雙,唐興霖 編
圖書標籤:
  • 公共管理
  • 社會治理
  • 中德閤作
  • 國際研討會
  • 政策研究
  • 行政管理
  • 公共政策
  • 中國治理
  • 德國治理
  • 學術論文集
想要找书就要到 求知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ISBN:9787509760369
版次:1
商品编码:11493753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4-06-01
页数:372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內容簡介

  本書是2013年第八屆中德公共管理國際研討會的成果,探討的主要內容包括社會創新的理念、方法與政策,變革社會的社會問題與社會政策,轉型期中國的社會衝突與社會管理,中德社會政策比較,中德社會改革與整體社會政策協調五個方麵,對新時期中德兩國在社會改革與社會政策領域的新成果、新經驗進行瞭比較和總結。
  
  目 錄
  
  張宗益:在第八屆中德公共管理國際研討會開幕式上的講話
  尹慶雙 唐興霖 唐代盛:走嚮社會治理的公共管理——2013第八屆中德公共管理國際研討會會議綜述
  
  第一篇 社會創新:理念、方法與政策
  1、 田書芹 王東強 宋凡金:城鎮化過程中農村人口空心化治理模式與實現機製研究——發展人類學的解讀
  2、 李金龍 楊巧梅:民生取嚮:我國公共政策公共性價值當下的集中體現
  3、 喬運鴻 劉璐:草根NGO與鄉村多元共治路徑的構建
  4、 徐程:運用經濟學評價指導醫藥衛生政策與管理
  5、 Wolfgang Strehl:Social Policy in a Market Economy
  第二篇 變革社會的社會問題與社會政策
  6、 徐永平:論構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社會管理體係
  7、 郭未:社會性彆視角下的中國老年人口失能預期壽命及代際支持
  8、 劉曉峰:鄉土政治變遷一景:農民“非製度化政治參與”*——來自荃鎮的田野調查
  9、 餘華 漆雁斌等:對中國西部地區構建農産品質量安全應急管理“全域聯動”機製的探討
  10、 顧絢:美、日、新政務服務的特點及分析
  11、 D?rte Busch: THE PRESENT GERMAN SOCIAL POLICY AND ITS IMPACTS ON FAMILIES
  12、 Deng Yanhua:Societies of Senior Citizens and Popular Protest in Rural Zhe Jiang
  13、 Li Yun:The Efffct of Unemployment Insurance Cross-industry Subsidies on Employment
  第三篇 轉型期中國的社會衝突與社會管理
  14、 金太軍:天津濱海新區的社區治理
  15、 歐純智 唐興霖:論行政自由裁量權的閤理使用―以北京地稅王紀平落馬案為例分析
  16、 趙永紅 賴兆飛:社會公益服務樞紐型組織的生長與運作研究——以寜波市公益服務促進中心為例
  17、 同春芬 徐陽:決策型海洋漁業應急管理係統的研究和設計——以青島為例
  18、 馮華:高校誌願者參與誌願服務的動機及激勵機製分析——基於20名訪談者的質性研究
  19、 章群、黃文:患者權利保障實證研究
  20、 唐興霖 吳天:政府治理的政策工具理論研究:一個文獻綜述
  第四篇 中德社會改革與整體社會政策協調
  21、 任勤:藉鑒德國經驗完善中國養老保障服務體係
  22、 Hans Paul Prümm:Traditional paths to the German social state
  23、 Xing Qiangguo :Perspectives on the Disequilibrium of Public Financial Capacity among Cities in X Province Western China
  24、 Tang Daisheng Li Jing:Chinese Dispatching Staff’s Psychological contract characteristics & its Policy
  25、 Huang Shuo: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and Regional Growth in China
  26、 Gergely Horvath Hubert Janos Kissy:The impact of community structure on emergence of bank run
  27、 Jochen Breinlinger-O`Reilly: HOSPITAL ALLIANCES AND HEALTHCARE SUPPLY NETWORKS- A GERMAN PERSPECTIVE
  28、 Helmut Maier: Lessons about health care and public health from the natural system
  29、 Frank Diebel:QUALITY ASSURANCE IN THE HEALTHCARE SECTOR: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ISO AND KTQ IN GERMANY
  30、 Badi H. Baltagi Yen Yinfang:Hospital Treatment Rates and Spillover Effects: Does Ownership Matter?
  附錄
  2013中德公共管理國際研討會開幕式紀要
  2013中德公共管理國際研討會閉幕式紀要

作者簡介

尹慶雙,經濟學博士,西南財經大學副校長、教授、博士生導師;教育部公共管理學科教育指導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四川省決策谘詢委員會委員;教育部“高校優秀青年教師教學科研奬勵計劃”“霍英東教育基金會高等院校青年教師奬”獲得者;四川省教學名師、四川省學術帶頭人、四川省有突齣貢獻專傢;主持國傢級、省部級及橫嚮課題30餘項,齣版和發錶成果50餘項,其中多項被《新華文摘》等全文轉載,多項成果獲國傢級和省部級科研奬勵。
唐興霖,行政管理博士,西南財經大學公共管理學院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國傢社科基金通訊評委、國傢博士後基金通訊評委;中國行政管理學會理事、中國行政管理學會教學研究會副秘書長兼常務理事、全國政策科學研究會常務理事;颱灣政治大學客座教授、西南大學兼職教授;齣版著作4部,發錶論文l00餘篇,其中CSSCI論文43篇、《新華文摘》等轉載25篇;獲省部級奬項3項,主持國傢級、省級課題l0餘項。

目錄

在第八屆中德公共管理國際研討會開幕式上的講話【張宗益】/001
走嚮社會治理的公共管理
  ——2013第八屆中德公共管理國際研討會會議綜述【尹慶雙 唐興霖 唐代盛】/004

社會創新:理念、方法與政策
論構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社會管理體係【徐永平】/013
民生取嚮:我國公共政策公共性價值當下的集中體現【李金龍 楊巧梅】/021
鄉土政治變遷一景:農民“非製度化政治參與”
  ——來自荃鎮的田野調查【劉曉峰】/033
藉鑒德國經驗完善中國養老保障服務體係【任 勤】/044
美、日、新政務服務的特點及分析【顧 絢】/055
政府治理的政策工具理論研究:一個文獻綜述【唐興霖 吳 天】/069
中國公共行政研究概念創新:一項學科發展新議程【孫誌建】/081

變革社會的社會問題與社會政策
社會性彆視角下的中國老年人口失能預期壽命及代際支持【郭 未 陳 衛】/101
城鎮化過程中農村人口空心化治理模式與實現機製研究
  ——發展人類學的解讀【田書芹 王東強 宋凡金】/117
論行政自由裁量權的閤理使用
  ——以北京地稅王紀平落馬案為例分析【歐純智】/129
患者權利保障實證研究【章 群 黃 文】/140
運用經濟學評價指導醫藥衛生政策與管理【徐 程】/152

轉型期中國的社會衝突與社會管理
草根NGO與鄉村多元共治路徑的構建【喬運鴻 劉 璐】/161
社會公益服務樞紐型組織的生長與運作研究
  ——以寜波市公益服務促進中心為例【趙永紅 賴兆飛】/173
天津濱海新區的社區治理【金太軍】/190
高校誌願者參與誌願服務的動機及激勵機製分析
  ——基於20名訪談者的質性研究【馮 華】/201
對中國西部地區構建農産品質量安全應急管理“全域聯動”機製的探討
  【餘 華 漆雁斌 嚴玉寶 吳 華 陳迪欽 費 洋】/211
決策型海洋漁業應急管理係統的研究和設計
  ——以青島為例【同春芬 徐 陽】/218

中德社會政策比較
Social Policy in a Market Economy【ORR Wolfgang Strehl】/231
Traditional Paths to the German Social State【Hans Paul Prümm】/246
The Present German Social Policy and Its Impacts on Families【D?rte Busch】/273
Hospital Alliances and Healthcare Supply Networks-A German Perspective
  【Jochen Breinlinger-O’Reilly】/285
Quality Assurance in the Healthcare Sector: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ISO and
  KTQ in Germany【Frank Diebel】/288

中德社會改革與整體社會政策協調
Perspectives on the Disequilibrium of Public Financial Capacity among Cities
  in X Province,Western China【Xing Qiangguo】/295
The Effect of Unemployment Insurance Cross-industry Subsidies on Employment
  【Yun Li】/300
Hospital Treatment Rates and Spillover Effects:Does Ownership Matter?
  【Badi H.Baltagi Yin-Fang Yen】/331

附 錄
2013中德公共管理國際研討會開幕式紀要/359
2013中德公共管理國際研討會閉幕式紀要/362

前言/序言

在第八屆中德公共管理國際研討會開幕式上的講話
張宗益

尊敬的各位嘉賓,老師們、同學們:
上午好!
今天,我們相聚於此,隆重舉行“第八屆中德公共管理國際研討會”開幕式,一起探討中德公共管理理論與實踐中的重大問題。在此,我謹代錶學校嚮齣席研討會的各位嘉賓錶示熱烈的歡迎!嚮本屆國際研討會的順利開幕錶示熱烈的祝賀!
“中德公共管理國際研討會”由我校與柏林經濟政法大學閤作創辦於2005年,已成為中德兩國學者研討公共管理理論與實踐的重要學術平颱,但我校與柏林經濟政法大學的閤作卻可以追溯到1986年。27年來,從最初提議的非正式訪問到兩校師生正式年度互訪,從確立與安聯保險集團開展閤作,到“中德貨幣政策國際研討會”等閤作研究製度逐步完善,從五所歐、亞大學閤作協議的簽訂到中德學術文化周及公共管理論壇的陸續啓動,我校與柏林經濟政法大學閤作的領域不斷拓展,深度持續發展。其中,基於“歐亞鏈”項目的國際經濟與商務碩士研究生聯閤培養項目已纍計為中國人民銀行、財政部及相關高校培養瞭近300名高級官員和教學骨乾,互換的留學生也有100多名。可以說,兩校的閤作既是卓有成效的,也是極富遠見的。
各位嘉賓:全球化進一步凸顯瞭國際交流與閤作的緊迫性與重要性,以傳承和創造知識為使命的高等教育更是如此。可以說,自創辦以來,我校就特彆強調古今融閤、中西貫通。2012年,我校將辦學曆史追溯到1925年6月3日,1925年上海爆發瞭五卅反帝愛國運動,從當時聖約翰大學脫離齣來的部分師生創辦瞭光華大學;1938年,日本軍隊炸毀瞭上海的學校,光華大學內遷到我們此刻相聚的地方繼續辦學。光華大學時代,當時留學英美的歸國留學生中,約有1/5在光華大學任教,如鬍適、章伯鈞、潘光旦、羅隆基、王造時等,光華教師陣容之強在當時上海堪稱一流。近年來,我們注重人纔評價激勵的國際國內競爭因素,按照國際國內公認的第三方學術評價機構[英文期刊采用Thomson-ISI發布的國際公認的JCR《期刊引證分析報告》(Journal Citation Reports)]發布的學科體係和科研成果評價體係,建立起科學的教師業績評價體係和激勵機製,麵嚮全球延攬人纔。目前,學校已有來自哈佛、斯坦福、哥倫比亞、倫敦經濟學院等國際知名高校的全職海歸博士180餘名,特聘海外院長9人,為我校經濟學、管理學等學科帶來瞭新的學術視野、研究範式和前沿理論。學校與50多個國傢和地區的近100所知名大學建立瞭閤作與交流關係;與美國花旗銀行、匯豐銀行、渣打銀行、高盛集團、英國英傑華保險公司等全球金融行業巨頭共建多個閤作教育機構。2012年,學校第十二次黨代會確立瞭“建設特色鮮明高水平研究型財經大學”的目標定位,其中,“深度開放”是我們四大核心戰略之一。因此,我堅信,無論時光怎麼流逝,我校與柏林經濟政法大學的友誼之樹將萬古長青,與國內高水平大學之間的閤作與交流還將全麵深入推進。
各位嘉賓:當前,無論是中國還是歐美國傢,經濟社會建設都麵臨著許多共同的問題,如交通環境、教育改革、社區發展、就業與民生、醫療與社會保障等。加強各國公共管理改革經驗和研究成果的交流,創新公共管理理念,探索適應時代要求的治理模式,是各國政府和我們學術界的共同夢想。迄今,“中德公共管理國際研討會”已舉辦七屆,大傢圍繞公共管理領域的重大理論與實踐問題進行瞭深入的研討,也催生瞭許多相當有見地的成果,有力地促進瞭公共管理學科的發展和公共管理理論的進步。我期望,本屆研討會能夠緊密圍繞我們共同關注的新問題、新挑戰、新經驗展開深度對話,取得理論與實踐的新突破。在此,我也盛情邀請與會的各位專傢、學者常來我校訪問講學,嚮西財學子播撒創新社會管理的思想。
最後,預祝“第八屆中德公共管理國際研討會”圓滿成功!
謝謝大傢!

2013年9月24日


走嚮社會治理的公共管理
——2013第八屆中德公共管理國際研討會會議綜述
尹慶雙 唐興霖 唐代盛

由西南財經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德國柏林經濟與政法大學,西南財經大學科研處、國際閤作交流處共同主辦,西南財經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承辦的2013中德公共管理國際研討會(第八屆)於2013年9月24日~9月25日在成都成功召開。本次會議的主題是“社會改革與社會政策”,來自德國駐成都領事館、德國柏林經濟與政法大學、北京大學、蘇州大學、西南財經大學、廣西民族大學等中外60餘名學者就這一主題進行瞭深入研討。
社會變革與社會政策是當前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特彆是在重要戰略機遇期和矛盾凸顯期相互交織的情況下,社會領域的一係列新情況新問題提齣的重要課題。無論是中國還是歐美國傢,經濟社會建設都麵臨著許多共同的問題,如交通環境、教育改革、社區發展、就業與民生、醫療與社會保障等。加強各國公共管理改革經驗和研究成果的交流,創新公共管理理念,探索適應時代要求的治理模式,是各國政府和學界的共同理想。
本次研討會圍繞“社會創新:理念、方法與政策”,“變革社會的社會問題與社會政策”,“轉型期中國的社會衝突與社會管理”,“中德社會政策比較”,“中德社會改革與整體社會政策協調”5個議題,舉行瞭2場主題發言、2場分組討論和1場專題發言,30餘位專傢學者進行瞭發言,提齣瞭自己的學術見解。
社會創新:理念、方法與政策。北京大學國傢研究院博士生導師、旅美學者劉國恩教授作瞭主題發言,其主要內容是經濟轉型和國傢醫療改革,他認為中國的醫療改革可以成為國傢經濟轉型的推動力量,如果中國政府進行有關國民健康的産業和服務的開發和發展,將成為中國經濟結構轉變和經濟發展的強大動力,可以更好地推動改革和發展;蘇州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院長金太軍(長江特聘教授)從文化的角度來研究社會治理問題,他指齣中國的意識形態太脆弱,要建構一個包容性的意識形態,多一點信仰的層麵,多一點齣世的精神來做事情;廣西民族大學副校長李珍剛教授對公共管理的框架問題進行瞭探究,他提齣分好類是公共管理的起點和基本方法,並就公共事務分類進行多角度的探討,提齣建立一個關於“公共事務分類”的學科;西北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席恒教授從有公共管理特色的角度迴答瞭兩個問題,一是公共事務的本質和問題,二是閤作收益最大化和閤作收益分配閤理化,他認為閤作的障礙是外部的製度條件,並從社會政策的角度對此進行瞭探討;上海師範大學政法學院何精華教授從社會物理學的角度就社會創新與社會變革提齣瞭三個觀點,一是如果社會治理模式不能及時迴應經濟社會發展的需求,社會係統就會齣現劣質化的傾嚮,二是社會政策的目的是建立一個以“雙改”(一個是改善民生,一個是改善製度)為特徵的社會指導模式,三是公眾對自己的主體地位、主體價值的自省意識,社會治理創新不是加強管理而是改善製度,通過製度這一遊戲規則建立公眾的閤理預期和正和博弈;內濛古自治區行政學院徐永平教授研究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社會管理體係,他提齣社會管理體係是社會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社會利益矛盾應在社會管理製度、體製機製和法律框架內得到有效解決,培育社會和諧關係、實現社會和諧,需要堅實的社會管理製度體係的保障;湖南大學法學院李金龍教授從民生取嚮的視角研究瞭中國公共政策的公共性價值,他認為公共政策的公共性具有時空特質,在中國集中體現為公共政策的民生取嚮,中國當前需要從公共政策製定者的民生觀教育、公共政策製定過程的民意反映、民生公共政策的切實執行、公共政策績效的評估標準等方麵進行強化和完善;西南財經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唐興霖教授研究瞭政府治理的政策工具問題,他提齣政策工具理論的邏輯在於對各種工具的特性、類型進行研究,在不同分析框架下結閤特定情境進行選擇與評估,發展並完善政府治理的政策工具理論分析框架的內容,一是發揮工具功能,實現政策效果,二是滲透政治因素,達到預期目的,三是強調製度理性,靈活選擇機製;西南財經大學公共管理學院任勤教授研究瞭德國養老保障服務經驗及其對中國的啓示,從社會養老保險體係、養老服務體係、老年人護理培訓體係、養老保險管理運作體係四個方麵全麵闡釋瞭德國養老保障服務體係框架,提齣中國的養老保障服務體係方麵要著力改進覆蓋麵較低、資金來源不足、基金管理不善、服務方式單一、人力資源短缺等問題;安徽師範大學法學院劉曉峰博士對當代農民的“非製度化政治參與”問題進行瞭探究,他認為鄉土社會治理權力轉移與現行政治製度設計不足的矛盾,引發農民在現行製度框架下及更為復雜的外部環境中的理性選擇為越級上訪、組織化抗爭和“弱者的武器”;西南財經大學外事處副處長顧絢博士對美國、日本、新加坡政務服務的特點進行瞭探究,她提齣美、日、新等國傢的政務服務已經由管製型政府嚮服務型政府轉變,齣現瞭行政權力分散化、行政職能市場化、行政服務社會化、行政信息電子化等發展趨勢,可以在觀念、製度、服務和科技等方麵為中國政務服務提供基本藉鑒;上海行政學院公共管理教研部孫誌建博士對中國公共行政研究概念進行瞭探究,他認為在關於中國公共行政的研究中,有必要倡導一種基於現象聚焦,鎖定學科重大理論問題,且以中層概念生産為取嚮的概念創新。
變革社會的社會問題與社會政策。內濛古自治區行政學院徐永平教授研究瞭中國社會的非製度化現象,他認為中國社會存在大量非製度化現象,如何看待和怎樣消除這些非製度化現象是中國製度化發展的重要課題,製度化發展、製度化建設是中國社會政治建設和政府管理體製變革的根本所在;西南財經大學公共管理學院章群教授研究瞭患者權利保障問題,她提齣保護患者權利的法理在於生命權是一切權利的基礎,中國長期形成的醫患關係不平衡錶現為就醫權、健康權和知情權,藥費過高、政府投入不足是醫患雙方共同關注的主要問題,需要盡快建立患者權利的保障機製;重慶文理學院經管學院田書芹副教授從發展人類學的角度對城市化過程中農村人口空心化治理模式與實現機製進行瞭探究,她采取瞭城鄉二元分析範式從製度糾偏機製和多中心治理層麵提齣城鎮化過程中農村人口空心化治理模式與政治、經濟、社會和文化等製度實現機製;西南財經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徐程副教授從經濟學的視角研究瞭醫藥衛生政策與管理問題,她認為中國醫藥衛生領域中的諸多現實問題迫切需要深入開展衛生經濟學評價研究,通過全麵係統地評價醫藥衛生技術和公共衛生服務項目的經濟性,有利於有效配置醫藥衛生資源,提高衛生決策的科學性和透明度;南京大學社會學院社會工作與社會政策係郭未博士對社會性彆視角下的中國老年人口失能預期壽命及代際支持問題進行瞭探究,他的研究發現低齡階段老年人口的存活子女數不斷減少且將持續一段時間,這抵消瞭老年人口失能預期壽命壓縮對照料資源需求的減少,對失能老年人口而言,單純依靠傢庭資源已無法滿足養老需求,社區幫扶和養老機構的發展顯得尤為重要;中國人民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歐純智博士對稅收執法行政自由裁量權的閤理使用問題進行瞭探究,他認為自由裁量是稅務部門執法人員不可或缺的管理工具,然而在執法人員不能形成正義、效率、效能的行政精神之前,對行政自由裁量的監督還是必要的,自由裁量的邊界不是無限的,納稅人的有效參與也會對執法人員正確行使自由裁量起到有效的促進作用。
轉型期中國的社會衝突與社會管理。蘇州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院長金太軍(長江特聘教授)研究瞭天津濱海新區的社會治理問題,從社區治理結構、工具和方法三個層麵評估社區治理實際成效,總結社區治理發展戰略,提煉社會治理的基本思路;寜波大學法學院公共管理係主任趙永紅教授研究瞭社會公益服務樞紐型組織的生長與運作問題,他提齣政府、市場和社會是現代社會公益服務不可缺少的參與主體,這是一項跨界閤作的事業,中國社會公益服務碎片化問題較為突齣,這一跨界閤作之間存在著信息不對稱的問題,而樞紐型社會組織的生長為解決這一問題提供瞭可能有效的模式;中國海洋大學法政學院同春芬教授以青島為例研究瞭決策型海洋漁業應急管理係統,他提齣為適應服務型政府建設和行政體製改革的要求,應建設以應急預案為核心的決策型體係;太原理工大學政法學院公共管理係主任喬運鴻副教授研究瞭草根NGO與鄉村多元共治路徑問題,他提齣鄉村善治離不開草根NGO的參與,應探索從二元治理到多元共治的鄉村治理的新道路;西南財經大學公共管理學院馮華副教授對高校誌願者參與誌願服務的動機及激勵機製問題進行瞭探究,將誌願者參與誌願服務的動機創新性劃分為傳統型、現代型和後現代型,認為誌願者參與動機呈現階段性發展趨勢,並提齣認可型、自我發展型、自我愉悅型、全程型和“言利”型等激勵機製;四川農業大學餘華博士對中國西部地區構建農産品質量安全應急管理“全域聯動”機製問題進行瞭探究,他認為應圍繞“三個強化”構建“全域聯動”農産品質量安全應急管理機製,圍繞“三個推行”推進農産品質量安全應急管理“全域聯動”,圍繞“三個促進”提高農産品質量安全應急管理“全域聯動”效能。
中德社會政策比較。德國柏林經濟與政法大學Gerd Kulke教授研究瞭中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與德國社會市場經濟比較的可能性,他認為從工業化開始國傢經濟的變革是兩個國傢的共同點,德國一開始完全依靠市場經濟,後來改為運用市場調節和政府的宏觀調控相結閤的經濟體製,中國一開始實行完全的計劃經濟體製,最後又引入市場經濟,中國和德國是存在很多相似性的,具有相互比較和藉鑒的可能性;德國柏林經濟與政法大學D�塺te Busch教授研究瞭德國現行社會政策及其對傢庭的影響,他提齣德國正麵臨著與傢庭相關的另外的挑戰,“傢庭”正在迅速而急劇地改變,理想的傢庭形式(一對夫妻及兩個孩子,最好是一兒一女)已經發生瞭巨大的改變,現在更多的是單親傢庭、有孩子的未婚夫妻、有孩子的同性夫妻(男男夫妻,女女夫妻),在未來的社會政策中不得不將這些考慮進來;德國柏林經濟與政法大學公共管理學院經貿係ORR Wolfgang Strehl教授研究瞭市場經濟中的社會政策,他認為市場本身就是最好的社會製度,但盡管如此,現在毫無疑問需要政策,特彆是社會政策,政策看起來已成為一個體係的內在要求;德國柏林經濟與政法大學Hans Paul Prümm教授研究瞭實現德國社會國傢的傳統路徑,他認為德國定義的這種社會國傢不是一個弱的國傢,而是一個強大的保護和促進社會公平的社會國傢,社會國傢是嵌入在與其他相關的國傢原則之中,特彆是民主原則,因此“社會公平的進步”可以最終以民主的方式推進,並展示瞭社會國傢關於曆史選擇的不同路徑,這些路徑相互支持,並形成社會國傢的曆史文化記憶;德國柏林經濟與政法大學Jochen Breinlinger-O�餜eilly教授研究瞭德國醫療聯盟和醫保供應網絡問題,他認為公共、私人、慈善醫院形成聯盟的好處在於:一是設備使用和技術閤作中體現協力優勢,二是員工、病人的能力和靈活性增加,三是對專傢和員工的資格認證和繼續教育有積極影響,四是客服係統內的部門界限被認為是一種顯著的優勢,對壟斷機構、大型實體及不靈活性等缺點則可以通過政策乾預加以削減;德國柏林經濟與政法大學經濟學傢Frank Diebel研究瞭醫療保健部門中的質量保證問題,他通過德國ISO與KTQ的對比分析提齣,ISO對醫院、醫療實踐和醫療服務中心、療養院、康復設備和應急救援設施而言,不需要像KTQ模型那樣需要專業的認證流程,這種新的醫療專業標準是否會在德國流行起來還有待觀察,但至少它代錶瞭一個良好的開始,即對一個完整的質量和風險管理提齣建議,以及一個好的過程績效現代化的機會;西南財經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博士生導師鄧燕華教授研究瞭浙江農村少數民族社團及其社會抗爭問題,探討瞭浙江傳統少數民族社團功能的演化及其在少數民族社會抗爭中扮演的積極角色,她由此認為組織化的社會抗爭在中國是可行的。
中德社會改革與整體社會政策協調。西南財經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幸強國教授對西部城市財力不均現象進行瞭政策思考,他提齣人均財政收入不均衡問題在西部城市會進一步持續下去,對西部城市現在的基本公共服務形成很大的挑戰,基本公共服務得不到有效保障;西南財經大學李筠副教授對失業保險跨行業補貼對就業的影響進行瞭探究,她尋求瞭影響國傢失業保險計劃的內生性政策因素;西南財經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唐代盛副教授研究瞭中國勞務派遣員工心理契約特徵及其政策含義,他提齣,“雙雇主性”使得勞務派遣員工的歸屬感模糊、職業生涯發展不清晰、工作穩定性不強,勞務派遣員工心理契約存在不同程度的破壞,並基於宏觀、中觀和微觀三個層麵提齣勞務派遣製度的價值取嚮、政策含義和管理策略;西南財經大學公共管理學院顔吟芳副教授研究瞭“醫院治療率和溢齣效應:所有權有影響嗎”這一問題,她提齣醫院間的空間相關、市場結構和治療類型變化等因素影響瞭醫療治療率和溢齣效應;西南財經大學公共管理學院黃碩副教授研究瞭外商直接投資與中國地區發展問題,她通過擴展的索羅經濟增長模型描述瞭中國地區經濟增長模式和條件趨同,並通過控製FDI等相關增長變量進一步檢驗瞭FDI對區域發展的影響,FDI對中國地區經濟發展有很大的幫助;西南財經大學公共管理學院Gergely Horvath副教授研究瞭群落結構對銀行擠兌現象的影響,他將群落分為交疊和隨機兩種類型,通過中介變量探究瞭擠兌現象發生的概率;重慶文理學院經管學院田書芹副教授研究瞭統籌城鄉發展中新生代農村勞動力開發的價值功能和內容體係問題,她提齣社會多元主體對新生代農村勞動力開發具有重要的經濟價值、政治價值、社會價值、科技文化價值和哲學價值,要真正實現統籌城鄉發展的目標,必須對新生代農村勞動力進行心理開發、生理開發、倫理開發、智力開發、技能開發和環境開發。
“中德公共管理國際研討會”已成功舉辦八屆,中德學者圍繞公共管理領域的重大理論與實踐問題進行瞭深入的研討,催生瞭許多相當有見地的成果,有力地促進瞭中德公共管理學科的發展和公共管理理論的進步。

用户评价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