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石動力學基礎與應用 [ROCK DYNAMICS FUNDAMENTALS AND APPLICATIONS]

岩石動力學基礎與應用 [ROCK DYNAMICS FUNDAMENTALS AND APPLICATIONS]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李夕兵 著
圖書標籤:
  • 岩石動力學
  • 爆炸力學
  • 工程岩石學
  • 地質災害
  • 礦山工程
  • 地震工程
  • 衝擊力學
  • 數值模擬
  • 岩石力學
  • 爆炸工程
想要找书就要到 求知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ISBN:9787030404251
版次:1
商品编码:11494446
包装:精装
外文名称:ROCK DYNAMICS FUNDAMENTALS AND APPLICATIONS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4-06-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649
字数:962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內容簡介

  為促進岩石動力學研究的進一步發展和深入,作者在原《岩石衝擊動力學》的基礎上,把近二十年來在岩石動力學基礎研究方麵的工作進行瞭總結,形成該書第二版——《岩石動力學基礎與應用》。  《岩石動力學基礎與應用》共分15章,其中第1~4章係統介紹岩石動態試驗裝置與試驗技術、岩石衝擊試驗閤理加載波形與試驗方法、閤理加載波形反演設計與試驗係統數值模擬、動靜組閤加載與溫壓耦閤試驗技術;第5~8章主要論述衝擊載荷作用下的岩石力學特性、動靜組閤加載下的岩石破壞特徵、岩石在應力波作用下的能量耗散及動靜載荷耦閤作用下岩石破碎規律;第9~11章著重論述應力波在不同邊界結構麵、含空區岩體及含石英類壓電岩體中的傳播;第12~15章主要論述高應力岩體的破裂特徵與有效利用、深部硬岩岩爆的動力學解釋與工程防護、岩體工程微震監測及應力波在岩土工程中的應用。  《岩石動力學基礎與應用》可供礦業、土木、石油、水電、建築、地球物理及安全等領域的生産、科研與教學人員參考。

內頁插圖

目錄

序第1章 岩石動態試驗裝置與試驗技術1.1 岩石準動態試驗裝置1.1.1 快速加載試驗機原理1.1.2 國內外研製的幾種快速加載試驗機1.1.3 中應變率段(10s-1)的岩石試驗方法1.2 岩石動態壓縮試驗裝置與試驗技術1.2.1 霍普金森實驗的沿革與發展1.2.2 霍普金森壓杆裝置試驗原理1.2.3 岩樣應力均勻化的簡化分析1.2.4 電腦化數據采集處理係統原理與方法1.3 自行研製的岩石衝擊加載試驗係統1.3.1 壓氣驅動的水平衝擊試驗機1.3.2 氮氣驅動的大直徑衝擊試驗機1.3.3 動態試驗測試係統1.3.4 信號與數據處理軟件1.4 霍普金森壓杆的變形裝置1.4.1 三軸霍普金森壓杆1.4.2 霍普金森拉杆1.4.3 霍普金森扭杆1.4.4 其他變形裝置1.5 岩石類材料動態拉伸試驗方法1.5.1 動態直接拉伸試驗1.5.2 動態間接拉伸試驗1.5.3 動態層裂試驗1.6 岩石超動態試驗裝置簡述1.6.1 幾種不同類型的試驗裝置1.6.2 氣體炮的工作原理1.6.3 平闆撞擊試驗試件布置參考文獻
第2章 岩石衝擊試驗閤理加載波形與試驗方法2.1 衝頭撞擊杆件産生的應力波形2.1.1 簡單結構衝頭産生的應力波形2.1.2 復雜衝頭撞擊杆件的電算方法2.2 矩形波波形彌散與岩石動態應力一應變麯綫2.2.1 不同形狀應力波在杆中傳播的彌散效應2.2.2 矩形波加載的應力應變麯綫2.2.3 不同加載波形下應力應變應變率關係2.3 岩石類材料動態試驗的閤理加載形式2.3.1 錐形衝頭加載2.3.2 紡錘形衝頭加載2.3.3 試樣的恒應變率變形條件與試驗驗證2.4 岩石恒應變率動態本構關係獲得的新方法2.4.1 SHPB試驗數據的三維散點處理方法2.4.2 試驗數據的三維散點結果的解釋2.5 岩石動態測試的建議方法2.5.1 試驗係統與參數2.5.2 岩石動態抗壓強度測試2.5.3 動態巴西試驗測試岩石抗拉強度2.5.4 T型動態斷裂韌度測試參考文獻
第3章 閤理加載波形反演設計與試驗係統數值模擬3.1 已知波形的衝頭形狀反演理論3.1.1 等截麵圓柱衝頭撞擊彈性長杆産生的應力波3.1.2 階梯狀變截麵衝頭撞擊彈性長杆時所産生的應力波3.1.3 連續變截麵衝頭撞擊時所産生的應力波3.1.4 基於一維應力波理論的衝頭形狀反演設計3.2 半正弦波對應的衝頭結構反演3.2.1 不同杆件尺寸的半正弦波衝頭反演設計3.2.2 半正弦波加載下的岩石動態試驗3.3 紡錘形衝頭SHPB係統的應力波特性3.3.1 不同接觸情況下杆中應力不均勻性分析3.3.2 紡錘形衝頭偏心撞擊下sHPB杆的動態響應3.4 紡錘形衝頭岩石SHPB試驗的校驗3.4.1 紡錘形衝頭衝擊速率和入射應力的關係3.4.2 紡錘形衝頭SHPB係統校正步驟3.5 半正弦波加載SHPB係統數值模擬3.5.1 紡錘形衝頭sHPB數值模擬係統3.5.2 顆粒流SHPB動態數值模擬3.5.3 應變率效應的影響參考文獻……第4章 動靜組閤加載與溫壓耦閤試驗技術第5章 衝擊載荷作用下的岩石力學特性第6章 動靜組閤加載下的岩石破壞特徵第7章 岩石在應力波作用下的能量耗散第8章 動靜載荷耦閤作用下岩石破碎特徵第9章 應力波在不同邊界結構麵的傳播第10章 應力波在含空區岩體中的傳播第11章 應力波在含石英類壓電岩體中的傳播第12章 高應力岩體的擾動破裂特徵與有效利用第13章 深部硬岩岩爆的動力學解釋與工程防護第14章 礦山岩體工程微震監測第15章 應力波理論在岩土工程中的應用索引彩圖

精彩書摘

  4.2.2試驗方法與操作過程  該試驗係統的工作過程為:岩石高溫衝擊實驗開始之前,將本係統試樣加熱裝置放於SHPB試驗颱上,將可調保溫倉門沿調節滑道嚮上提起,用定位螺柱暫時固定;將試樣放入加熱腔中部,調節入射杆和透射杆的位置,使其與試樣端部初步對齊;通過調節加熱裝置下部支架上的四個找平螺栓,達到試樣與入射杆、透射杆的精確對齊和完好接觸;鬆開定位螺柱,放下可調保溫倉門,使其口部盡可能接近入射杆、透射杆頂部,但又不影響兩個杆的來迴自由移動,標記齣此時可調保溫倉門的高度;退齣入射杆和透射杆,關閉可調保溫倉門,通過熱電耦齣入孔插入熱電耦,同時打開SHPB裝置數據采集處理係統,設置好采集參數;接通電源,啓動加熱腔溫度監測與控製儀(圖4—16),通過調節溫度指示與控製盤、電壓控製鏇鈕和電流控製鏇鈕,使加熱溫度達到預定值,恒溫保持30min,使試樣均勻受熱;取齣熱電耦,迅速提起可調保溫倉門到已有標記高度,快速滑動說射杆和透射杆,使其與試樣緊密接觸,移動吸收杆,使其與透射杆緊密對心接觸;發射衝頭,衝頭撞擊入射杆産生應力波,應力波傳人試樣,並通過透射杆傳人吸收杆;數據采集處理係統通過應變片捕獲入射杆和透射杆上的應力波信號,完成數據采集。  該試驗係統的主要優點在於:針對岩石衝擊破裂過程中高速碎塊的劇烈崩射特點,采用碳縴維增強閤金筒作為加熱腔的內壁,有效地防止瞭加熱腔的擊壞與擊穿;通過在試樣加熱裝置的支架上安裝找平螺栓,實現瞭試樣與入射杆、透射杆的精確對齊和完好接觸;通過在加熱腔兩端安裝可調保溫倉門,避免瞭入射杆、透射杆在齣入加熱腔時熱量的大量散失,保證瞭試樣的恒溫狀態。  4.3動靜載荷耦閤破碎岩石試驗係統  目前廣泛應用於礦山開采的鑽、采機械有鑿岩機、電煤鑽、潛孔鑽機、牙輪鑽機、全斷麵天井鑽機、竪井鑽機和截煤機、聯閤掘進機等。這些破岩機械分彆采用不同的外加載荷形式。其中,鑿岩機為衝擊載荷型;電煤鑽、截煤機和軟岩(煤)聯閤掘進機屬於靜態軸嚮力+切嚮力型;潛孔鑽和具有外迴轉轉釺機構的鑿岩機屬於靜壓+衝擊型,其靜壓作用比較小,主要靠衝擊載荷的作用;牙輪鑽和部分硬岩全斷麵鑽(掘)機則可列人靜壓、衝擊+切削力型,其衝擊力相對較小,且是由刀具被動産生的。進一步分析國內外所研製的模擬試驗裝置,不難看齣,這些裝置隻能進行單一的靜態或動態加載,不能實現動靜組閤加載。圍繞上述機械所做的各種破岩試驗,不外乎是單一靜態試驗或動態試驗,並且主要是圍繞在單一壓入或衝擊載荷下的岩石破裂特徵及其相應的最優加載參數上展開的。為瞭進行變參數條件下的靜壓+衝擊一切削組閤的破岩試驗,我們研製和開發瞭多功能的岩石破碎試驗颱。  4.3.1動、靜載荷耦閤破碎岩石試驗原理  試驗時將刀具置於岩石錶麵,通過三個不同的加載裝置分彆對刀具施加垂直靜載荷、衝擊載荷和水平切削力,岩石因受竪嚮壓力Fs、衝擊力Ft和水平切削力Fc的共同作用而破碎(圖4一17)。若垂直靜壓很小,隻能使刀尖貼近試樣錶麵,則試樣隻受垂直方嚮的衝擊載荷和水平切削力的作用,此時破岩模式屬於衝擊一切削破碎;若垂直靜壓可變且不能忽略,則其破岩模式屬於衝擊+靜壓一切削破碎。  ……

前言/序言

  1993年,博士剛畢業時,結閤博士學位論文所做工作和國內外相關領域的研究成果,齣版瞭第一本《岩石衝擊動力學》著作。該書係統地總結瞭自己和當時國內外在岩體動態力學特性、試驗技術及其應力波在岩體中的傳播特徵方麵的研究工作。該書雖然獲得瞭第九屆中國圖書奬(1995年),但由於當時條件和經費等的限製,該書發行量很有限,緻使後來很多同行和學生索要此書時,都未能如願。因此,很多年前就有擴版該書的意願。  事實上,從1983年攻讀碩士研究生師從賴海輝教授開始,我就從事與岩石動力學有關的理論與應用研究。碩士論文題目為“衝擊載荷下的岩石能耗及破碎力學性質的研究”。當時,在國內很少有人采用霍普金森壓杆(SHPB)裝置進行岩石類材料的試驗。為瞭建立和改進SHPB裝置,我幾次上北京,求教中國科學院力學研究所的寇紹全教授和北京科技大學的於亞倫教授,於先生曾於20世紀80年代初在日本北海道大學進修時從事過SHPB岩石性質的試驗。寇紹全教授當時在中國科學院力學研究所主要用SHPB從事金屬等材料的研究。為瞭獲得精確的瞬態應力信號,我們自行研製瞭“瞬態信號放大器”和測速裝置。幾上北京、貴州等地購置激光器和維修記憶示波器,建成瞭30inm杆徑的氣動水平衝擊試驗機及其測試係統,並順利完成瞭以岩石動力學特徵和能耗特徵為主的碩士論文。同時,以碩士論文的研究工作為基礎,在《礦冶工程》發錶瞭自己的第一篇學術論文。  為瞭能繼續利用SHPB裝置從事岩石動力學方麵的研究,我和導師賴海輝教授一起嘗試申請國傢自然科學基金。1988年,我手寫的國傢自然科學基金“礦岩破碎中的耗能規律和節能的研究”獲得批準,繼而為我繼續從事這方麵研究創造瞭條件。1989年,我師從古德生院士,攻讀脫産的全日製博士研究生。博士論文題目為“礦岩中應力波的傳輸特徵與能量耗散規律的研究”,結閤國傢自然科學基金項目,試圖就不同應力波加載條件下的岩石能耗規律及其應力波在岩體中的傳輸特性展開深入研究。為此自行設計瞭能獲得鍾形波、矩形波和指數衰減波的衝擊加載裝置,利用改進的SHPB裝置完成瞭不同岩石、不同波形加載條件下的岩石動力學特徵和耗能效果的試驗研究。為瞭改進試驗條件和提高試驗精度,先後耗時近兩年的時間,通過自身的多方努力,建立瞭數字化的SHPB試驗係統。眾所周知:傳統的SHPB裝置的加載波都是等徑衝擊産生的矩形波,我在碩士時期的研究也不例外。但在1989年,當我研究不同加載波下的岩石吸能效果時,需要利用SHPB通過不同加載波對岩石加載,以獲取不同的能量效果,在這一過程中,我們發現岩石在不同加載波形加載下獲得的應力一應變一應變率關係是不同的。在人們習慣於對試驗麯綫光滑化處理時,我們發現矩形波加載岩石獲得的未經光滑化處理的試驗麯綫存在很大的振蕩,而鍾形波麯綫光滑平整,同時應變率隨時間變化也很穩定。  ……
岩石動力學基礎與應用 [ROCK DYNAMICS FUNDAMENTALS AND APPLICATIONS] 圖書內容簡介 本書深入探討瞭岩石材料在動態荷載作用下的力學行為、本構關係、波傳播規律及其在工程實踐中的具體應用。全書結構嚴謹,理論與實踐相結閤,旨在為岩土工程、采礦工程、地質災害評估以及土木工程等領域的科研人員、工程師和高年級學生提供一本全麵且實用的參考書。 第一部分:岩石動力學基礎理論 本部分重點闡述瞭岩石動力學的基本概念、研究方法和理論框架。 第一章:岩石動力學概述與研究背景 本章首先界定瞭岩石動力學的研究範疇,區分瞭靜態力學與動態力學在岩石行為上的差異。詳細介紹瞭岩石動力學在現代工程中的重要性,特彆是在地震工程、爆炸工程和高速衝擊載荷環境下的必要性。內容涵蓋瞭岩石動力學的發展曆程、關鍵科學問題以及多尺度研究的挑戰。 第二章:岩石材料的動態本構關係 深入剖析瞭岩石在快速加載條件下的應力-應變關係。詳細討論瞭粘彈性、粘塑性和粘彈塑性模型在描述岩石動態響應中的適用性。重點講解瞭高應變率下的材料特性變化,包括應變率效應、強度峰值和殘餘強度。引入瞭基於經驗模型和微觀機製模型的動態本構方程,並探討瞭如何通過實驗數據校準這些模型參數。 第三章:岩石中的波傳播理論 本章聚焦於應力波在岩石介質中的傳播、反射、摺射和衰減規律。係統闡述瞭一維、二維和三維應力波在均勻和非均勻岩石體中的傳播機製。詳細分析瞭P波(縱波)、S波(橫波)和錶麵波的産生條件、速度特徵及能量耗散機製。內容包括波在界麵處的邊界條件處理、波的散射理論以及波在裂隙岩體中的有效介質理論。 第四章:岩石動力學實驗技術與測試方法 本章全麵介紹瞭用於獲取岩石動態力學參數的先進實驗技術。詳細描述瞭霍普金森杆(Split Hopkinson Pressure Bar, SHPB)技術在岩石高應變率測試中的應用原理、裝置設計和數據處理方法。此外,還涵蓋瞭動態三軸壓縮試驗、衝擊試驗、爆炸試驗的現場測試技術,以及用於測量波速和衰減的超聲波和地震學監測方法。 第二部分:裂隙岩體與復雜介質動力學 本部分將理論擴展到更接近實際工程的復雜介質,特彆是考慮裂隙、節理和孔隙對動力響應的影響。 第五章:裂隙岩體的動力學響應 詳細分析瞭裂隙(如節理、層理麵)對岩石動力響應的顯著影響。討論瞭裂隙對波傳播速度、波形和能量衰減的調控作用。重點研究瞭裂隙麵的接觸力學、摩擦特性及其在動態載荷下的演化。引入瞭基於離散元方法(DEM)和擴展有限元方法(XFEM)模擬裂隙擴展和動態滑移的數值模型。 第六章:動態損傷與破壞模式 本章探討瞭岩石在動態載荷下從彈性變形到最終失穩的損傷演化過程。提齣瞭基於能量耗散、微裂紋密度和聲發射監測的動態損傷本構模型。區分並分析瞭岩石在不同加載速率下的破壞模式,如脆性斷裂、準脆性破壞和塑性流動,並結閤斷口形態學進行瞭討論。 第七章:岩石的動態疲勞與蠕變 研究瞭岩石材料在循環或交變動態應力作用下的長期性能退化——動態疲勞。建立瞭描述岩石壽命與應力水平、加載頻率關係的疲勞模型。同時,探討瞭岩石在高溫或持續中低應力作用下的動態蠕變行為,分析瞭蠕變對岩石動態穩定性的長期影響。 第三部分:岩石動力學在工程中的應用 本部分將前述理論和實驗結果應用於實際工程問題,提供解決方案和設計指導。 第八章:地震工程與結構抗震 討論瞭地震荷載對地下工程結構(如隧道、洞室、核廢料庫)穩定性的影響。應用岩石動力學原理分析瞭地震波在基岩中的傳播特性,並評估瞭地震作用下圍岩的動力響應和失穩風險。介紹瞭基於動力分析的工程抗震設計方法和減隔震技術在岩石結構中的應用潛力。 第九章:爆破工程與岩石破碎動力學 深入分析瞭爆破過程中産生的應力波與岩石的相互作用,這是岩石動力學最直接的應用領域之一。講解瞭爆炸室內壓力麯綫的形成、應力波的傳播、岩石的動態拉伸破壞以及破碎機理。內容包括優化爆破參數(如裝藥量、孔內結構)以提高破碎效率和控製環境振動的方法。 第十章:衝擊和高速穿透問題 本章處理瞭高速撞擊、落石衝擊、彈丸穿透等極端動力學問題。研究瞭岩石在超高應變率($10^2$ 到 $10^5 ext{ s}^{-1}$)下的材料反應和穿透機製。應用彈塑性動力學理論計算侵徹深度、能量吸收效率以及靶岩的動態抗力,為防護工程和工程爆破安全提供理論支撐。 第十一章:邊坡與深層開挖體的動力穩定性評估 將岩石動力學應用於邊坡工程的災害評估。分析瞭滑坡、崩塌等災害事件中,動力因素(如地震、爆破振動)作為觸發機製的作用。提齣瞭基於動力學參數的邊坡(或地下結構)動態穩定性判據,指導瞭動態環境下的岩石工程設計和監測預警。 本書的特點在於其內容的係統性、理論的深度和應用的廣度,力求使讀者不僅理解岩石在動態載荷下的“為什麼”發生變化,更能掌握如何利用這些知識解決實際工程中的復雜問題。

用户评价

评分

拿到《岩石動力學基礎與應用》這本書,說實話,我一開始是被它頗具學術性的封麵和目錄所吸引。我本人是做工程地質勘察工作的,日常接觸到的更多是岩石的物理力學性質、結構麵特徵以及一些常規的穩定性分析。這本書從“基礎”和“應用”兩個角度切入,讓我看到瞭理論研究如何與實際工程緊密結閤。我特彆關注瞭書中關於岩石疲勞破壞和應力波在多孔介質中傳播的章節。在一些長期受載的工程項目,比如隧道、邊坡等,岩石的疲勞纍積效應確實不容忽視,但現有的分析方法往往比較粗糙。這本書對此的深入探討,提齣瞭一些新的理論模型和計算方法,這對我日常工作中如何更準確地評估工程結構的長期安全性,提供瞭很有價值的參考。另外,關於應力波在岩石中傳播的模擬,雖然我平時接觸的比較少,但書中給齣的實例,比如爆破應力波的衰減規律和對周圍岩體的動力影響,讓我聯想到瞭一些在山區進行爆破施工時遇到的復雜情況,書中對此的解釋,似乎能為理解和優化爆破參數提供一些理論依據。總的來說,這本書的內容相當充實,對於我這樣希望在實際工程經驗之外,進一步提升理論認知和分析能力的工程師來說,是一本值得深入研讀的參考書。

评分

我最近偶然翻閱瞭這本《岩石動力學基礎與應用》,雖然我並非岩石力學領域的專傢,但其嚴謹的學術風格和清晰的邏輯闡述,即便對我這樣的門外漢來說,也展現齣瞭相當的吸引力。書中對於岩石在各種動力載荷作用下行為的深入剖析,從微觀的晶格變形到宏觀的斷裂失穩,都進行瞭細緻的描繪。我尤其對其中關於衝擊波傳播模型和岩體動力響應模擬的部分印象深刻。作者通過引入大量的數學公式和物理模型,構建瞭一個相對完整的理論框架,來解釋諸如地震、爆炸等瞬間作用力對岩體結構可能産生的復雜影響。雖然有些章節涉及到高等數學和數值分析,我可能無法完全消化其中的每一個細節,但整體而言,這本書為我打開瞭一個全新的視角,讓我得以窺見岩石這種看似堅硬、靜態的物質,在動態環境下所蘊含的巨大能量和潛在的破壞力。它讓我開始思考,當我們評價一座大壩的穩定性,或者評估一個礦井開采的安全係數時,僅僅考慮靜載荷是否足夠,而忽略瞭潛在的動力擾動,是否會帶來意想不到的風險。這本書的齣版,無疑為我這樣的跨領域學習者提供瞭一個寶貴的學習資源,讓我能夠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去探索岩石動力學這個迷人而重要的研究領域。

评分

閱讀《岩石動力學基礎與應用》這本書,最大的感受就是其內容的係統性和前瞻性。作為一名研究地震工程的研究人員,我一直對岩石在地震作用下的動力響應非常感興趣。這本書恰好彌補瞭我在這方麵的一些知識空白。書中關於岩石動力學基本原理的闡述,包括應力波的産生、傳播和衰減機製,以及不同岩性在動力荷載下的變形和破壞模式,都給予瞭我深刻的啓示。我尤其欣賞書中對數值模擬方法的介紹,例如有限元法在模擬岩石動力行為中的應用。通過具體的算例,展示瞭如何利用這些方法來預測岩石在極端動力事件中的錶現,這對於我們進行地震風險評估和工程結構抗震設計具有直接的指導意義。此外,書中還涉及瞭一些前沿的研究方嚮,比如顆粒流模擬和基於損傷力學的動力學分析,這些都是當前岩石動力學領域的熱點問題,作者的講解讓我對這些領域有瞭更清晰的認識。雖然有些內容我需要花費更多時間去理解和消化,但這本書無疑為我提供瞭寶貴的理論基礎和研究思路,讓我能夠更深入地探索岩石動力學在地震工程領域的應用。

评分

這本書《岩石動力學基礎與應用》以一種非常詳實和深入的方式,探討瞭岩石在不同動力條件下的行為。作為一名曾經參與過采礦工程設計的人員,我深知岩石在開挖、爆破以及地應力釋放等過程中所承受的動態載荷是多麼關鍵。書中關於彈塑性動力學理論的介紹,以及如何將其應用於描述岩石在瞬時高應力作用下的變形和破壞過程,讓我對“采礦地震”和“動力失穩”等現象有瞭更科學的理解。我尤其對書中關於能量耗散和岩石損傷演化的討論很感興趣。理解岩石在循環加載或衝擊作用下能量的吸收和釋放機製,對於設計更安全的爆破方案、預測采礦誘發地震的風險,乃至評估地下空間開發的長期穩定性,都至關重要。書中通過圖錶和模型,清晰地展示瞭這些復雜的力學過程,這對於我理解在實際工程中遇到的諸多動力學問題,提供瞭強有力的理論支持。即使我不再直接從事采礦工程,這本書依然是我迴顧和深化對岩石動力行為認識的寶貴資料。

评分

我最近閱讀瞭《岩石動力學基礎與應用》,這本書的學術嚴謹性和內容的深度給我留下瞭深刻的印象。雖然我不是直接的岩石力學專業人士,但對地下工程的建設和維護有著濃厚的興趣。書中對岩石動力學的數學模型和理論基礎的闡述,雖然初讀時會覺得有些艱深,但隨著內容的深入,我逐漸體會到其構建的理論框架的精妙之處。書中關於應力波在岩石中的傳播速度、頻率和衰減規律的分析,對於理解地震波在地下的傳播特點,以及如何評估地下結構在地震作用下的響應,提供瞭重要的理論依據。此外,書中關於岩石在高應變率下的力學行為,包括其強度、剛度和韌性的變化,以及可能齣現的動力脆性破壞模式,都讓我對岩石在極端動力條件下的錶現有瞭全新的認識。這本書就像一座橋梁,連接瞭抽象的物理學原理和復雜的工程實踐,讓我得以窺見岩石動力學在解決實際工程問題中的巨大潛力。對於任何對地下工程穩定性、自然災害(如地震、滑雪崩)對地質體影響,以及與岩石動力學相關的工程領域感興趣的人來說,這本書都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參考書。

评分

值得购买的专业书籍,充实知识量,很好很强大,学习中!

评分

书很不错,得有一阵子有事干了。

评分

我为什么每个商品的评价都一样,因为在京东买的东西太多太多了,导致积累了很多未评价的订单,所以我统一用段话作为评价内容。京东购物这么久,有买到很好的产品,也有买到比较坑的产品,如果我用这段话来评价,说明这款产品没问题,至少85分以上,而比较垃圾的产品,我绝对不会偷懒到复制粘贴评价,我绝对会用心的差评,这样其他消费者在购买的时候会作为参考,会影响该商品销量,商家也会因此改进商品质量。

评分

书很不错,得有一阵子有事干了。

评分

可以~~~~~~~~

评分

可以~~~~~~~~

评分

一般,书挺好的。。。

评分

我为什么每个商品的评价都一样,因为在京东买的东西太多太多了,导致积累了很多未评价的订单,所以我统一用段话作为评价内容。京东购物这么久,有买到很好的产品,也有买到比较坑的产品,如果我用这段话来评价,说明这款产品没问题,至少85分以上,而比较垃圾的产品,我绝对不会偷懒到复制粘贴评价,我绝对会用心的差评,这样其他消费者在购买的时候会作为参考,会影响该商品销量,商家也会因此改进商品质量。

评分

可以~~~~~~~~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