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宇宙學講義

物理宇宙學講義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餘允強 著
想要找书就要到 求知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1053607
版次:1
商品编码:11516496
包装:平装
丛书名: 北京大学物理学丛书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2002-11-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284

具体描述

內容簡介

  本書是國內首本為大學生開設宇宙學課程的教材,是作者在多年講授本課的基礎上總結整理而成的。內容分五大部分;(1)恒星和星係;(2)宇宙學基礎(宇宙學的基本事實和宇宙膨脹的動力學);(3)宇宙的早期(早期宇宙概況、光子背景輻射、大爆炸核閤成);(4)粒子宇宙學初步(正反物質的不對稱、甚早期宇宙的暴脹);(5)結構的形成(物質結團的理論基礎、結構形成的模型研究)。本書也可作為研究生教材。

作者簡介

俞允強,1937年齣生。1959年畢業於北京大學物理係。1982年在意大利的SISSA獲天體物理博士學位。現任北京大學教授,理論物理博士生導師。他長期講授各種理論物理基礎課,一直頗獲好評。近十餘年研究廣義相對論和宇宙學,也講授相關課程。他的研究論文和教學工作都曾多次獲奬。

目錄

引言
第一部分 恒星和星係
第一章 恒星的性質
1.1 恒星的距離和光度
1.2 錶麵溫度與光譜
1.3 Hertzsprung-Russell圖
1.4 主序星的結構理論
1.5 恒星的形成
1.6 主序後的演化
1.7 變星與測距
第二章 星係的性質
2.1 銀河係
2.2 河外星係的發現
2.3 星係的分類
2.4 星係質量的測定
2.5 星係的距離測量
2.6 星係的一般性質
2.7 星係群和星係團
第二部分 宇宙學基礎
第三章 宇宙學基本事實
3.1 宇宙學原理
3.2 Hubble膨脹
3.3 宇宙年齡的測定
3.4 宇宙密度的測量
3.5 物質的組分
第四章 宇宙膨脹的動力學
4.1 基本假設
4.2 相對論性的引力
4.3 宇宙常數和真空能
4.4 Robertson Walker度規
4.5 宇宙動力學方程
4.6 Einstein的靜態模型
4.7 宇宙整體參量的推定
4.8 實物為主宇宙的膨脹解
4.9 宇宙的年齡
4.10 紅移-距離關係
4.11 宇宙的視界
第三部分 宇宙的早期
第五章 早期宇宙概況
5.1 熱大爆炸的概念
5.2 輻射為主的早期
5.3 零化學勢的理想氣體
5.4 溫度隨時間的變化
5.5 宇宙演化簡史
5.6 粒子的退耦
5.7 非重子暗物質的候選者
第六章 光子背景輻射
  6.1 原子的復閤過程
  6.2 背景光子的形成
  ……
第七章 大爆炸核閤成
第四部分 粒子宇宙學初步
第八章 正反物質的不對稱
第九章 甚早期宇宙的暴脹
第五部分 結構的形成
第十章 物質結團的理論基礎
第十一章 結構形成的模型研究
附錄1 自然單位製
附錄2 粒子物理大意
附錄3 天文學和宇宙學常量

精彩書摘

第一部分 恒星和星係
  第一章 恒星的性質
  1.1 恒星的距離和光度
  在夜晚的晴空,我們能看到滿天的光點。這就是宇宙的錶觀形象。由於我們不能直接感受不同光點的遠近,所以這形象是二維的。很早人們就猜想,那些光點都是與太陽相類似的恒星。後來纔知道,這猜想僅是部分地正確的。實際上肉眼所見的大部分光點確實是恒星。但有的是比恒星大得多的氣體雲塊,有的是較大或很大的恒星集團。由於它們離我們十分遠,視覺上也隻是一個光點。因此不管為瞭解天體的內稟性質,或者它們的空間分布,天文學傢都必須先有辦法測定這些光點與我們的距離。天體間距離的測量是一個關鍵問題,也是很睏難的課題。
天文的測距能力是由近及遠地逐步發展的,因此我們的討論也從近處的恒星開始。當然太陽是離我們最近的恒星。
地麵上測定遠處距離的基本方法是三角學方法。按這方法,目的物越遠,測量所需的基綫也越長。地麵上能采用的最長的基綫可與地球的直徑相當。用這樣的基綫能測量的僅是太陽和我們(地球)的距離。它遠不足以被用來測量其他恒星的距離。……

前言/序言







用户评价

评分

在我们之前的许多人类大智者,如释迦牟尼、耶和华、耶苏、张道陵等,他们早已认识到了宇宙的伟大,率先感悟人生,产生了天主教、佛教、道教等;尽管教派教义不同,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即宇宙是神圣的,在宇审面前我们只能敬畏。所谓的人定胜天等只能算是痴人说梦。

评分

1.3 Hertzsprung-Russell图

评分

每学期乘飞机回家的时候,看着漆黑的窗外,总会感到自己很渺小,无助和无奈,本质是对空间、对时间、对宇宙的一种敬畏。

评分

我相信“决定论”。既然世界是物质的,就必然尊守已知或尚未知晓的数学、物理、化学等基本原理;即使是“思维”这种抽象活动,也是以蛋白质的生物化学反应为基楚的。所以包括人类社会活动在内的所有事件都要循规律发生发展。 同时我也不完全排斥“随机论”;即在宇宙事件的发生发展过程中也可能因随机事件暂时偏离这一轨迹,但它只能是暂时的和小振幅的。地壳结构和资源配布是数十亿年宇宙活动的结果,应当被认为是最合理的,人为地改变它其实是很不明智的。

评分

专业书籍,写的不错,容易理解,难得的好书,正在认真看

评分

物有所值

评分

到货超快

评分

宇宙论是一门既古老又年青的科学,说其古老是因为很早很早就有人研究它,从亚里士多德的“地心说”到哥白尼、伽里略的“日心说”就经历了2000多年,而且仅限于太阳与地球的关系,宇宙的概念显然比太阳系广阔得多得多;说其年青是因为直到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哈勃发现了红移定律后,人们才开始关注整个宇宙的起源和演化问题,导致现代宇宙论的诞生。

评分

物有所值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