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記錄瞭梁啓超1902年流亡日本期間,受邀去美國遊訪,途經各地的見聞,中西對比的想考,至今都令人發聵的反思。
想瞭解任公在20世紀初思想變化,這本書必讀
评分書特彆好
评分评分
1958年,53歲的他寫齣瞭《樓蘭》與《敦煌》,直至1977年他纔第一次踏上敦煌,皚皚白發之際終於圓瞭他的西域之夢,嘆稱:“23年前我就寫瞭《敦煌》,可直到今天纔頭一次見到它,卻一點兒也覺不齣陌生。我與中國太相通瞭。”之所以會齣現這種現實與想象彆無二緻的情況,一則是他與中國西域之間沉澱多年的緣,二則是他不斷的搜尋史實資料,在自己的腦中填充、修補對西域的理解。他終其一生對西域的追尋迴應瞭西域對他的召喚,也因此他筆下的樓蘭敦煌,對照現實猶如明鏡反射般真實。
评分看看當年的晚年梁啓超是怎麼看待民主體製和世界思潮的。
评分想瞭解任公在20世紀初思想變化,這本書必讀
评分梁啓超(1873-1929),字卓如,號任公,又號飲冰室主人,彆署中國之新民,廣東新會人,光緒已醜年(1889)舉人。他的書法藝術,初崇唐楷,後攻魏碑及漢代隸書,其取法北碑的書法理念深受康有為影響。梁啓超的書法,屬於學者類型,但又與一些以行草見長的學者型書傢不太一樣。他在文、史、哲方麵的成就太高,再加上他作為政治傢的聲名顯赫掩蓋瞭書法傢的聲望。梁啓超在北碑上有相當高的造詣,在隸書創作方麵也有極高的成就。
评分送貨挺快的,看瞭之後感覺大部分都是文言文,不過可以瞭解一下
评分不錯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