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套圖書共7冊,包括《動物奧秘一點通》《植物奧秘一點通》《人體奧秘一點通》《生活常識一點通》《科學奧秘一點通》《天文奧秘一點通》《地理奧秘一點通》。全套叢書精選瞭孩子們感興趣的、貼近學習和生活的700多個“為什麼”,內容緊跟時代發展,語言生動簡潔,形式活潑有趣,全彩印刷,並配有精美的圖片。全書以提問形式開篇,對每個問題詳盡地做齣解答,更在篇尾增加瞭“小資料”和“考考你”等小欄目,擴展孩子的視野,加深孩子的記憶,具備實用性和互動性兩大特點,是開闊孩子的眼界,幫助孩子獲得知識不可或缺的好幫手。
《動物奧秘一點通》
1 動物與植物有哪些區彆?
2 為什麼動物的尾巴不一樣?
3 動物的鼻子都有什麼用處?
4 魚有耳朵嗎?
5 鯊魚為什麼隻能生活在海裏?
6 為什麼河豚的肚皮會膨脹?
7 為什麼水母沒牙卻會咬人?
8 海豚的智商有多高?
9 為什麼射水魚能噴水打中昆蟲?
10 為什麼蝴蝶魚會變色?
11 海裏有美人魚嗎?
12 大鯢為什麼被稱為“娃娃魚”?
13 比目魚的眼睛為何長在同一邊 ?
14 烏賊肚子裏為什麼有墨汁?
15 為什麼螺是“建築師”?
16 珊瑚是動物嗎?
17 黃鱔能自己改變性彆嗎?
18 河馬的五官為什麼都長在頭頂上?
19 “海上老人”是誰?
20 鴨嘴獸怎麼生活?
21 牛蛙能吃蛇嗎?
22 螃蟹為什麼要橫行?
23 為什麼蒸煮過的蝦和蟹是紅色的?
24 蝦皮是蝦的皮嗎?
25 為什麼鱉是一種營養豐富的水産品?
26 烏龜真的可以萬年長壽嗎?
27 為什麼鰐魚會流眼淚?
28 為什麼蛤、蚌裏會長珍珠?
29 小蝌蚪是怎樣變成青蛙的?
30 青蛙是怎麼捉害蟲的?
31 為什麼鯉魚會跳水?
32 河馬為什麼常潛在水裏?
33 哪些魚會放電?
34 海洋裏誰最凶猛?
35 養金魚為什麼要“養魚先養水”?
36 魚死瞭為什麼肚皮朝天?
37 現在的類人猿有可能變成人嗎?
38 猴和猿的不同之處在哪裏?
39 猴王是怎麼選齣來的?
40 鼕天,昆蟲都上哪兒去瞭?
41 昆蟲為什麼隻會走彎路?
42 蝴蝶翅膀上的奇妙圖案有什麼作用?
43 飛蛾為什麼要撲火?
44 蜜蜂怎樣將消息告訴它們的同伴?
45 螢火蟲發光有什麼秘密?
46 蒼蠅為什麼不生病?
47 蜻蜓為什麼用尾巴點水?
48 蟋蟀為什麼好鬥?
49 雌螳螂為什麼要吃掉自己的丈夫?
50 屎殼螂為什麼喜歡滾糞球?
51 蜘蛛為什麼會織網?
52 螞蟻是怎麼認路的?
53 一條蚯蚓被切斷後為什麼會變成兩條蚯蚓?
54 大象的鼻子為什麼那麼長?
55 為什麼老虎和獅子不打架?
56 是氣候變化導緻瞭恐龍滅絕嗎?
57 為什麼獵豹跑得特彆快?
58 熊貓是素食動物嗎?
59 北極熊為什麼不怕冷?
60 長頸鹿的脖子為什麼特彆長?
61 麋鹿為什麼又叫“四不像”?
62 麝為什麼是最香的動物?
63 斑馬身上為什麼長著黑白相間的條紋?
64 袋鼠肚子上的“大口袋”有什麼用?
65 為什麼駱駝能忍飢耐渴?
66 為什麼赤狐能報警?
67 驢為什麼喜歡在地上打滾?
68 狼為什麼總是在夜裏嚎叫 ?
69 黃鼠狼喜歡吃雞嗎?
70 世界上最臭的動物是什麼?
71 狐狸是最狡猾的動物嗎?
72 蛇在爬行時,舌頭為什麼總是不停地吞吐?
73 刺蝟為什麼有刺?
74 狗害怕時為什麼夾起尾巴?
75 貓和狗會做夢嗎?
76 為什麼貓的眼睛一日三變?
77 白兔的眼睛為什麼是紅色的?
78 雄雞為什麼能報曉?
79 鼕天,鴨子在河裏遊泳為什麼不怕冷?
80 豬為什麼喜歡睡覺?
81 牛不吃草時為什麼嘴還在咀嚼?
82 老虎身上的斑紋有什麼用?
83 為什麼狗的鼻子很靈敏?
84 恐龍吃什麼?
85 為什麼長頸鹿不會叫?
86 牛看見紅色纔會興奮嗎?
87 水牛為什麼愛把自己浸在水裏?
88 為什麼大熊貓是國寶?
89 為什麼黑熊又叫熊瞎子?
90 為什麼梅花鹿身上 “梅花”會變?
91 為什麼不把狼都消滅光?
92 蛇為什麼能吞下比它頭大得多的食物?
93 鳥是怎樣睡覺的?
94 為什麼麻雀常在沙堆裏拍打翅膀?
95 為什麼斑鶇鳥要啄玻璃窗?
96 企鵝是怎樣繁殖後代的?
97 鴨子走路為什麼老是一搖一擺?
98 為什麼燕子的尾羽是叉形的?
99 喜鵲真的會給人報喜嗎?
100 鳥巢是鳥睡覺的地方嗎?
101 鵪鶉蛋上的花紋是怎麼形成的?
102 丹頂鶴的丹頂有毒嗎?
103 為什麼貓頭鷹是“夜間獵手”?
104 鴛鴦是最恩愛的“夫妻”嗎?
105 海鷗為什麼要追逐輪船?
106 為什麼丹頂鶴總愛用一條腿站著?
107 中國的“天鵝湖”在哪裏?
108 孔雀為什麼會開屏?
《植物奧秘一點通》
1 離開植物人還能生存嗎?
2 植物生長的五種必需品是什麼?
3 植物會改變性彆嗎?
4 人能不能跟植物談話?
5 種子煮熟後為什麼不會發芽?
6 植物的根會自己尋找食物嗎?
7 為什麼說植物的根像“嘴”?
8 植物之間也有相生相剋嗎?
9 哪兩種動植物閤作得最好?
10 長得最快的植物是什麼?
11 世界上有吃人樹嗎?
12 植物也有“喜怒哀樂“嗎?
13 感覺最靈敏的植物是什麼?
14 植物怎麼會知道春天來瞭?
15 為什麼世界上每個月都有植樹節?
16 植物是怎麼預測地震的?/
17 樹為什麼是圓柱形的?
18 樹會“發燒”嗎?
19 草原上為什麼沒有大樹?
20 有能生産“大米”的樹嗎?
21 為什麼鬆樹、柏樹可以四季常青?
22 為什麼有的樹枝插到土裏就能生根?
23 紅樹為什麼被譽為 “海岸衛士”?
24 我國境內的世界“獨苗”長在哪裏?
25 為什麼說法國梧桐是 “行道樹之王”?
26 為什麼油棕被稱為 “世界油王”?
27 “鴿子樹”是什麼樣子的?
28 森林為什麼會發生火災?
29 比鋼鐵還硬的樹木是什麼?
30 為什麼栓皮櫟沒瞭樹皮還能活?
31 光棍樹為什麼沒有葉子?
32 紅色葉子可以進行光閤作用嗎?
33 仙人掌有葉子嗎?
34 鐵樹開花為什麼罕見?
35 為什麼落在地上的葉子都是背麵嚮上 ?
36 為什麼高山上的茶葉好喝?
37 綠茶和紅茶是怎麼製成的?
38 咖啡和茶為什麼不能多喝?
39 什麼蔬菜和水果富含維生素C?
40 為什麼要把果實套在袋子裏?
41 果實成熟後為什麼會掉下來?
42 水果為什麼有香味?
43 為什麼南方多柑橘、北方多蘋果?
44 香蕉有種子嗎?
45 無籽西瓜是怎樣培育齣來的?
46 為什麼葡萄“爬”在架子上?
47 什麼樣的西瓜是熟西瓜?
48 為什麼甘蔗的下段比上段甜?
49 吃菠蘿前為什麼要蘸鹽水?
50 為什麼梅子特彆酸?
51 花兒為什麼那麼香?
52 牡丹為什麼是 “百花之王”?
53 花有“年齡”嗎 ?
54 花芽是怎樣過鼕的?
55 玫瑰為什麼長刺?
56 杜鵑花為何被稱為 “花中西施” ?
57 水仙為什麼隻喝清水就能開花?
58 嚮日葵為什麼總是麵嚮太陽?
59 曇花為什麼隻開一會兒就謝瞭?
60 睡蓮為什麼要“睡覺”?
61 雪蓮為什麼不怕寒冷的風雪?
62 為什麼要在公園和房子周圍種植花草?
63 為什麼要定期清除雜草?
64 你知道會跳舞的草嗎?
65 蒲公英為什麼是毛茸茸的?
66 為什麼地衣的生命力極強?
67 黃連為什麼特彆苦?
68 為什麼雨後纔會長齣蘑菇來?
69 洋蔥頭是洋蔥的根嗎?
70 春天的蘿蔔為什麼會糠?
71 為什麼會藕斷絲連?
72 為什麼說鬍蘿蔔營養價值特彆高?
73 為什麼玉米會長“鬍子”?
74 水稻為什麼長在水裏?
75 大豆為什麼被稱為 “豆中之王”?
76 “五榖雜糧”中的“五榖”指什麼?
77 樹為什麼能包塔?
78 糖槭樹能産糖嗎?
79 為什麼哈密瓜特彆甜?
80 為什麼不見竹子年年開花?
81 大王花真的能吃人嗎?
82 為什麼把紅鬆稱為 “北國寶樹”?
83 為什麼水果不都是甜的?
84 為什麼我國的一些植物被叫做活化石?
85 為什麼植物有的長得高,有的長得矮?
86 葉片為什麼會吐水?
87 有些植物為什麼不怕有害的煙氣?
88 植物有血型嗎?
89 為什麼摘下來的蔬菜會變蔫?
90 世界上哪三種植物遭受著最嚴重的威脅?
91 “勿忘我”的名字是怎麼來的?
92 為什麼要常吃些大蒜?
93 什麼叫光閤作用?
94 西紅柿為什麼被稱為蔬菜中的水果?
95 鼕天的青菜為什麼會有甜味?
96 木棉樹怎麼又叫英雄樹?
97 轉基因植物是什麼?
98 黑色食品為什麼受到青睞?
99 植物建築是怎麼迴事?
100 植物的果實就是種子嗎?
101 花、果俱佳的是什麼植物?
102 花粉是怎樣傳播的?
103 什麼是植物的拉丁學名?
104 為什麼有的植物能預報天氣?
105 麵包樹能結麵包嗎?
106 月季花為什麼被稱為“花中皇後”?
107 柑橘是一種水果嗎?
108 有的老樹為什麼空心?
《人體奧秘一點通》
《生活常識一點通》
《科學奧秘一點通》
《天文奧秘一點通》
《地理奧秘一點通》
這套《我的百科全書》真是讓我傢小傢夥愛不釋手,簡直是打開瞭一個新世界的大門!我得說,光是這“套裝共7冊”的份量就足夠讓人感到物超所值瞭。我特地觀察瞭孩子在使用過程中的反應,他不再像以前那樣,對那些枯燥的知識點翻兩下就扔到一邊。這套書的圖文排版非常講究,色彩鮮艷而不刺眼,那種仿佛能觸摸到的立體感,一下子就把抽象的概念具象化瞭。比如講到恐龍時代,那些巨大的生物仿佛要從紙頁裏鑽齣來一樣,細節描繪得極其精準,即便是我們大人看瞭也覺得津津有味。最讓我驚喜的是,它並沒有把自己局限在傳統的自然科學範疇內。其中有幾冊專門探討瞭人類文明的發展、世界各地的風土人情,這極大地拓寬瞭孩子的視野,讓他開始對“為什麼”産生更深層次的好奇心。我們一起研究瞭不同國傢的建築風格,討論瞭古埃及的象形文字,這些都是日常生活中很難接觸到的深度內容。孩子現在學會瞭主動去提問,而不是被動地接受信息,這種學習動力的激發,對於7到10歲這個處於知識爆炸期的孩子來說,簡直是無價之寶。書裏那些小知識點被巧妙地穿插在有趣的故事和翔實的案例中,閱讀體驗流暢自然,完全沒有一般工具書的架子氣。
评分這七冊書的編撰團隊顯然非常懂得如何與兒童進行“有效溝通”。我特彆喜歡他們對“不同文化和曆史”的呈現方式。它沒有采用那種宏大敘事,而是通過聚焦於某個特定人物、某個獨特發明或者某個傳統節日,來切入一個龐大的曆史背景。比如,講解絲綢之路時,他們沒有直接羅列貿易路綫,而是描繪瞭一位古代商人的旅程,沿途遇到的睏難、帶去的貨物、以及帶迴來的新奇事物。這種“小切口,深挖掘”的方式,極大地增強瞭故事性和畫麵感,孩子更容易代入其中。對於培養孩子的同理心和全球視野來說,這是非常重要的。而且,這套書對於科學原理的解釋,總是會聯係到孩子身邊的事物,比如用水的循環來解釋全球氣候係統,用積木的堆疊來解釋建築的力學結構。這讓知識不再是書本裏的抽象符號,而是我們生活本身的一部分。總而言之,這是一套非常成功的、能夠陪伴孩子度過小學關鍵成長期的優質百科讀物,投資絕對值得。
评分說實話,當我看到“7~10歲”這個推薦年齡段時,我還有點擔心,會不會內容太簡單,或者太復雜。但實際使用下來,這套書的難度設置簡直是拿捏得恰到好處,就像是為這個年齡段的孩子量身定做的知識階梯。對於一個小學階段的孩子來說,他們的抽象思維正在快速發展,但對具體事物的依賴性依然很強。這本書巧妙地平衡瞭這兩者。它的語言風格極其親切,沒有使用過多生僻的專業術語,即便是比較高深的物理或化學概念,也會用非常生活化的比喻來解釋。比如,解釋原子結構的時候,它用的是“像一個微縮的太陽係”的比喻,一下子就抓住瞭孩子的注意力。我注意到,孩子現在看書的專注度明顯提高瞭,以前是東翻西看,注意力分散,現在拿起這套書,能安安靜靜地坐一個小時,深入鑽研某個主題。這種沉浸式的閱讀體驗,是電子産品很難替代的。而且,這七冊書的知識體係是互相勾連的,比如地理環境知識會對應到生物多樣性,曆史發展又會迴扣到科技進步,形成瞭一個完整的知識網絡,而不是零散的知識點堆砌。
评分我給孩子買過不少號稱是“百科全書”的書籍,但大多都淪為瞭壓箱底的裝飾品,要麼是內容過於淺顯,三兩下就翻完瞭,要麼就是印刷質量太差,沒多久就散架瞭。這套《我的百科全書》在實體感上就贏瞭,精裝的封麵摸上去很有質感,拿在手裏沉甸甸的,一看就知道是下瞭功夫的。我主要關注的是它對信息處理的方式。對於這個年齡段的孩子,信息過載是最大的挑戰,如何篩選、如何呈現纔是關鍵。這套書的處理哲學顯然是“重在啓發,而非灌輸”。它總是在關鍵的地方設置一些“你知道嗎?”或者“來試試看”的小欄目,引導孩子自己動手去思考或者去觀察生活中的現象。舉個例子,講到光影原理時,它不是直接給齣定義,而是提供瞭一個簡單的傢庭小實驗步驟,讓孩子親身驗證。這種實踐導嚮的學習,遠比死記硬背有效得多。而且,我發現這套書在內容的時效性上也做得不錯,雖然是百科性質,但對於現代科技的介紹也緊跟潮流,沒有那種過時的老舊感,這對於正處於信息敏感期的孩子來說非常重要,能保證他們接觸到的知識是符閤當前世界的樣貌的。
评分從傢長的角度來看,我最看重的是一套工具書的“可讀性”和“耐用性”。耐用性我前麵提到瞭,印刷質量杠杠的,內頁紙張厚實,即便是孩子反復翻閱,也不會輕易齣現摺痕或撕裂。可讀性上,這套書簡直是教科書級彆的範本。它最成功的一點是,它把“學習”這件事,徹底去除瞭“任務感”。孩子打開它,更多的是齣於一種“探索欲”。我發現,很多時候他並不是被我要求去查資料,而是自己主動去翻閱某一冊,尋找某個他剛剛在動畫片裏或者課堂上聽到的名詞的解釋。這種主動求知的動力,纔是教育的終極目標。而且,這七本書的封麵設計雖然保持瞭整體風格的統一,但在主題區分上做得非常清晰,比如海洋世界那一本色彩是深藍調,宇宙探索那一本則是深邃的黑色係,孩子能迅速定位自己想看的內容,減少瞭尋找資料的挫敗感。這套書成功地把百科知識“軟化”瞭,讓它變得可親近、可消化,而不是高高在上難以企及的知識殿堂。
评分给侄子买的,价格实惠,物流快的。
评分给姐姐家孩子买的,看她能不能好好读
评分浪费钱了 孩子太小 放着以后看
评分商品不错,质量还算可以拉。
评分书的内容很丰富,儿子很喜欢。
评分不错,就是比想象中的薄
评分宝宝很喜欢,非常不错的。
评分包装很精致,书的内容也很好,很值!
评分给表弟买的,应该还可以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