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之美 自然生態圖鑒 中國昆蟲圖鑒

中國之美 自然生態圖鑒 中國昆蟲圖鑒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彩萬誌,李虎 著,央美陽光工作室 繪
圖書標籤:
  • 自然
  • 生態
  • 昆蟲
  • 圖鑒
  • 中國
  • 科普
  • 動植物
  • 攝影
  • 博物
  • 地理
想要找书就要到 求知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ISBN:9787537743563
版次:1
商品编码:11712572
品牌:日知图书
包装:精装
丛书名: 中国之美 自然生态图鉴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5-05-01
用纸:铜版纸
页数:320
字数:486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編輯推薦

  中國自然科普
  紙上的中國自然博物館——真正展現中國自然之美 精品書係
  來自中國科學院、北京師範大學等 專傢團隊
  國內插畫師
  曆時七年 斥巨資傾力打造
  展現中國本土風物的科普圖鑒類讀物
  3500種中國野生動植物
  4800餘幅精美絕倫彩色插圖
  780萬字自然科普巨著
  ——弘揚專屬於中國的自然之美
  ◎ 具價值的中國主題
  這是一部每個對於大自然、對於這片母土懷有熱愛的人,都值得收藏一生的經典之作。“中國之美 自然生態圖鑒”內容緊扣“中國自然”這一主題,是國內專為展現中國自然動植物題材而製作的産品,係統全麵、製作精良、內容豐富。
  已齣版:
  《中國鳥類圖鑒》
  《中國魚類圖鑒》
  《中國觀賞花卉圖鑒》
  《中國野花圖鑒》
  《中國野菜圖鑒》
  《中國昆蟲圖鑒》
  陸續齣版:
  《中國恐龍與史前動物圖鑒》
  《中國蝴蝶與蛾類圖鑒》
  《中國藥用植物圖鑒》
  《中國農作物圖鑒》
  《中國古生物與化石圖鑒》
  《中國哺乳動物圖鑒》
  《中國兩棲與爬行動物圖鑒》
  《中國野生菌類圖鑒》
  《中國常見植物野外識彆圖鑒》
  《中國寶石圖鑒》
  《中國岩石與礦物圖鑒》
  《中國寵物圖鑒》
  ……
  ◎ 富有經驗的專傢團隊
  為讓“中國之美 自然生態圖鑒”成為跨時代的經典,專業性和可讀性並舉,特聘請國內各學術領域頗具名氣、並依然在為弘揚中國科普事業不斷奉獻的領軍人物,組成專傢團隊,聯閤確立主題、編寫製訂內容。
  本冊《中國昆蟲圖鑒》作者
  彩萬誌 中國農業大學 教授 博士生導師
  1963年生,中國農業大學昆蟲學係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現任北京昆蟲學會副理事長、中國昆蟲學會常務理事、中國植物保護學會副秘書長,《植物保護學報》主編,《昆蟲分類學報》、《動物分類學報》、《應用昆蟲學報》、《大自然》、《武夷科學》等期刊編委。主要從事昆蟲分類與進化、昆蟲形態與功能及昆蟲文化研究,先後主持國傢基金等項目30餘項。代錶著作有《普通昆蟲學》、《昆蟲學概論》(翻譯)、《中國昆蟲節日文化》等。
  李虎 中國農業大學 博士
  1986年生,畢業於中國農業大學昆蟲學係,獲得博士學位,現在美國肯塔基大學開展博士後閤作研究;主要從事昆蟲分類與進化、係統發育基因組學與種群基因組學研究。先後主持國傢自然科學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學基金等項目6項。具有豐富的野外考察和生態攝影經驗。
  ◎ 專業插畫師 純人工繪製插圖
  本係列圖書的又一大亮點,4800餘幅插畫均為人工繪製。為求最大力度展現知識點所涉及的內容,每個知識點均配有2~4幅彩色插圖,這些插圖亦由國內的插畫團隊創作完成,保證每一頁都能讓讀者領略科普圖鑒真正的魅力所在。
  ◎ 精裝書 全彩色印刷 展現逼真、絕美的視覺效
  《中國之美 自然生態圖鑒 中國昆蟲圖鑒》采用法式軟精裝設計,無光銅版紙,全彩色,頁麵精美,裝幀高端典雅,除瞭賞心悅目的閱讀享受,也具珍藏價值。

內容簡介

  《中國昆蟲圖鑒》是“中國之美 自然生態圖鑒”係列作品中的一部。本係列圖書緊扣“中國”這一主題,從自然科學普及的角度齣發,科學係統、麵麵俱到地為讀者展現瞭全部中國本土昆蟲的全貌,是一部極具知識性、觀賞性和收藏價值的中國昆蟲大典。

  《中國昆蟲圖鑒》以“目”分類,分門彆類地介紹瞭遍布中國的32個目800餘種昆蟲。每種均詳盡地介紹瞭昆蟲名稱、彆稱、拉丁文名稱、所屬科、外觀特徵、生活習性、分布區域。

  《中國昆蟲圖鑒》所講述的每一種昆蟲,都配有手繪彩色插圖。

  《中國昆蟲圖鑒》在書後附有簡明的內容索引,更方便讀者查閱。

  《中國昆蟲圖鑒》讓讀者朋友可以最直觀、詳細地瞭解中國野菜知識,極具實用性,精美的精裝裝幀,更是適閤傢庭閱讀與收藏。

作者簡介

  彩萬誌,中國農業大學 教授 博士生導師。

  1963年生,中國農業大學昆蟲學係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現任北京昆蟲學會副理事長、中國昆蟲學會常務理事、中國植物保護學會副秘書長,《植物保護學報》主編,《昆蟲分類學報》、《動物分類學報》、《應用昆蟲學報》、《大自然》、《武夷科學》等期刊編委。主要從事昆蟲分類與進化、昆蟲形態與功能及昆蟲文化研究,先後主持國傢基金等項目30餘項。代錶著作有《普通昆蟲學》、《昆蟲學概論》(翻譯)、《中國昆蟲節日文化》等。


  李虎,中國農業大學 博士。

  1986年生,畢業於中國農業大學昆蟲學係,獲得博士學位,現在美國肯塔基大學開展博士後閤作研究;主要從事昆蟲分類與進化、係統發育基因組學與種群基因組學研究。先後主持國傢自然科學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學基金等項目6項。具有豐富的野外考察和生態攝影經驗。

內頁插圖

目錄

1 彈尾目

2 圓跳蟲/長角跳蟲

3 等節跳蟲/鱗跳蟲/疣跳蟲

4 雙尾目

5 康/鋏

6 石蛃目

7 石蛃

8 衣魚目

9 毛衣魚/土衣魚/糖衣魚

10 蜉蝣目

11 彎擬細裳蜉/華麗蜉

12 紫蜉/梧州蜉

13 間蜉/東方蜉

14 紅天角蜉/中國扁蜉/阿伯拉扁蚴蜉

15 日本等蜉/四節蜉

16 蜻蜓目

17 長痣綠蜓/黑紋偉蜓/碧偉蜓

18 長者頭蜓/馬奇異春蜓/領紋緬春蜓

19 小團扇春蜓/大團扇春蜓/聯紋小葉春蜓

20 棘角蛇紋春蜓/海南亞春蜓/北京大蜓

21 巨圓臀大蜓/閃藍麗大蜻/北京弓蜻

22 格氏金光僞蜻/紅蜻/低斑蜻

23 玉帶蜻/小黃赤蜻/截斑脈蜻

24 斑麗翅蜻/三角麗翅蜻/曉褐蜻

25 異色灰蜻/赤基色蟌/透頂單脈色蟌

26 煙翅綠色蟌/黑角細色蟌/褐頂色蟌

27 月斑鼻蟌/三斑鼻蟌/綫紋鼻蟌

28 點斑隼蟌/藍斑腹鰓蟌/黃翅腹鰓蟌

29 方帶腹鰓蟌/舟尾絲蟌/青紋赭絲蟌

30 黃條黑山蟌/麗擬絲蟌/長尾黃蟌

31 長葉異痣蟌/褐斑異痣蟌/捷尾蟌

32 四斑長腹扇蟌/葉足扇蟌/黑狹扇蟌

33 黃狹扇蟌/白狹扇蟌

34 翅目

35 黑/捲/叉

36 大/扁/

37 網/綠

38 等翅目

39 山林原白蟻/截頭堆砂白蟻

40 鏟頭堆砂白蟻/颱灣乳白蟻

41 黃胸散白蟻/小象白蟻

42 黑翅土白蟻

43 黃翅大白蟻

44 蜚蠊目

45 德國姬蠊/黃緣擬截尾蠊

46 美洲大蠊/澳洲大蠊

47 黑胸大蠊/東方蜚蠊

48 東方水蠊/帶紋真鱉蠊

49 中華真地鱉/狹彎翅蠊/颱灣紋蠊

50 螳螂目

51 中華怪螳/中華原螳/索氏角胸螳

52 明端眼斑螳/海南大齒螳/日本姬螳

53 巨腿螳/庫利擬睫螳/羽角錐頭螳

54 海南角螳/棕汙斑螳/頂瑕螳

55 齒華螳/樹皮螳/中華屏頂螳

56 壯菱背螳/中華大刀螳

57 廣斧螳/中華斧螳

58 蛩蠊目

59 中華蛩蠊/陳氏西蛩蠊

60 螳目

61 鬥暴螳/西風螳/瑙山條螳

62 目

63 笛/ /葉

64 紡足目

65 婆羅洲絲蟻/桑氏絲蟻

66 直翅目

67 杆蟋螽/卡氏翼糜螽/中華翡螽

68 巨擬葉螽/斑翅草螽/悅鳴草螽

69 紡織娘/暗褐蟈螽/優雅蟈螽

70 笨棘頸螽/傅氏棘背露螽/葉狀厚露螽

71 庭疾竈螽/東方螻蛄/颱灣蟻蟋

72 虎甲蛉蟋/雙帶擬蛉蟋/灰黃蛉蟋

73 黃臉油葫蘆/梨片蟋/颱灣擬長蟋

74 錘須奧蟋/褐奧蟋/二斑奧蟋

75 長瓣樹蟋/多恩烏蜢/笨蝗

76 黃星蝗/短額負蝗/大斑外斑腿蝗

77 棉蝗/越北凸額蝗/中華稻蝗

78 濛古束頸蝗/亞洲小車蝗/疣蝗

79 駝背蝗/青脊竹蝗/中華劍角蝗

80 颱灣佛蝗/突眼優角蚱

81 日本蚱/日本蚤螻

82 革翅目

83 索氏盔螋/鉗絲尾螋/黃色絲尾螋

84 肥螋/環紋小肥螋/蠼螋

85 三刺鉗螋/首墊跗螋/擬喬球螋

86 剋喬球螋/達球螋

87 異螋/慈螋

88 缺翅目

89 中華缺翅蟲/墨脫缺翅蟲

90 嚙蟲目

91 白斑觸/壺形觸

92 柯氏麯/颱灣狹

93 雲副重/單

94 虱目

95 體虱/陰虱/豬血虱

96 牛顎虱/象虱/鴿長鳥虱

97 鳥虱/短角鳥虱/獸鳥虱

98 纓翅目

99 橫紋薊馬/西花薊馬/榕母管薊馬

100 半翅目

101 山黃麻木虱/龍眼花木虱/黃槿瘦木虱

102 柑橘木虱/橘黑刺粉虱/煙粉虱

103 夾竹桃蚜/白尾紅蚜/竹葉扁蚜

104 闆栗大蚜/桑粉蚧/大洋臀紋粉蚧

105 紅蠟蚧/埃及吹綿蚧/草履蚧

106 雲管尾犁胸蟬/撒矛角蟬/蘋果紅脊角蟬

107 突緣葉蟬/黑顔單突葉蟬/黑尾大葉蟬

108 艾氏零葉蟬/窗耳葉蟬/黑緣條大葉蟬

109 大青葉蟬/黑斑麗沫蟬/紫胸麗沫蟬

110 黃頭長沫蟬/鬆鏟頭沫蟬/斑蟬

111 程氏網翅蟬/紅蟬/紅腳黑翅蟬

112 琉璃草蟬/黑麗寶島蟬/蚱蟬

113 蟪蛄/鬍蟬/綠草蟬

114 中華鼻蠟蟬/斑衣蠟蟬/長鼻蠟蟬

115 豆尖頭瓢蠟蟬/球瓢蠟蟬/瘤鼻象蠟蟬

116 中野象蠟蟬/中華象蠟蟬/麗象蠟蟬

117 麗紋廣翅蠟蟬/眼紋疏廣蠟蟬/條紋廣翅蠟蟬

118 柿廣翅蠟蟬/彩蛾蠟蟬/白蛾蠟蟬

119 褐緣蛾蠟蟬/蓬萊蛾蠟蟬/白背飛虱

120 斑帛菱蠟蟬/紅袖蠟蟬/扁足璐蠟蟬

121 光背奇蝽/溝背奇蝽/尺蝽

122 道氏小寬肩蝽/小寬肩蝽/細角黽蝽

123 澗黽蝽/日擬負蝽/印度田鱉

124 日壯蠍蝽/華螳蠍蝽/印度蟾蝽

125 蜍蝽/橫紋劃蝽/黑紋仰蝽

126 固蝽/潛蝽/沙跳蝽

127 廣跳蝽/澤黑跳蝽/北小跳蝽

128 中國螳瘤蝽/賓刺瘤蝽/大蚊獵蝽

129 羽獵蝽/中褐盲獵蝽/冠絨獵蝽

130 瓦絨獵蝽/橫脊新獵蝽/颱灣新獵蝽

131 橘紅獵蝽/革紅脂獵蝽/多變嗯獵蝽

132 霜斑素獵蝽/獨環瑞獵蝽/環斑猛獵蝽

133 四川犀獵蝽/齒緣刺獵蝽/毛足菱獵蝽

134 緣斑光獵蝽/黑叉盾獵蝽/紅荊獵蝽

135 圓斑荊獵蝽/淡帶荊獵蝽/紅堅獵蝽

136 黑片獵蝽/黃足獵蝽

137 廣椎獵蝽/角帶花姬蝽/山高姬蝽

138 刺角透翅盲蝽/苜宿盲蝽/三點苜蓿盲蝽

139 綠盲蝽/青綠草盲蝽/牧草盲蝽

140 薇盲蝽/斑異盲蝽/條赤須盲蝽

141 斑頸曼盲蝽/梨冠網蝽/杜鵑冠網蝽

142 香蕉冠網蝽/貝肩網蝽/長毛菊網蝽

143 栗碩扁網蝽/泡殼背網蝽/褐角肩網蝽

144 微小花蝽/黑頭叉胸花蝽/倉花蝽

145 黑紋花蝽/溫帶臭蟲/葉異扁蝽

146 海南脊扁蝽/雲南脊扁蝽/颱灣毛扁蝽

147 菜蝽/紅顯蝽/長棘玉蝽

148 青真蝽/平尾梭蝽/紅榖蝽

149 珀蝽/疣蝽/赤條蝽

150 尖角普蝽/駝蝽/莽蝽

151 大枝蝽/黑背同蝽/寬鋏同蝽

152 伊錐同蝽/小光匙同蝽/花壯異蝽

153 紅足壯異蝽/匙突嬌異蝽/橘邊嬌異蝽

154 篩豆龜蝽/亞銅平龜蝽/角盾蝽

155 金綠寬盾蝽/油茶寬盾蝽/麗盾蝽

156 紫藍麗盾蝽/七星盾蝽/紅緣亮盾蝽

157 米字長盾蝽/細角瓜蝽/怪蝽

158 九香蟲/大鱉土蝽/巨蝽

159 碩蝽/荔蝽/錘脅蹺蝽

160 扁頭蹺蝽/紅脊長蝽/寬大眼長蝽

161 大巨股長蝽 /短翅迅足長蝽/黑帶紅腺長蝽

162 錘突束蝽/叉帶棉紅蝽/離斑棉紅蝽

163 艷絨紅蝽/華銳紅蝽/巨紅蝽

164 月肩奇緣蝽/菲緣蝽/喙緣蝽

165 角緣蝽/黑竹緣蝽/擬棘緣蝽

166 一點同緣蝽/大稻緣蝽/條蜂緣蝽

167 大紅姬緣蝽/開環緣蝽

168 膜翅目

169 鬆葉蜂/太樺錘角葉蜂/薔薇三節葉蜂

170 短頰俏葉蜂/歪唇隱斑葉蜂/泰加大樹蜂

171 黑足樹蜂/扁葉蜂/長頸樹蜂

172 凹盾斑蜂/赤足木蜂/綠條無墊蜂

173 毛跗黑條蜂/西方蜜蜂/中華蜜蜂

174 粗切葉蜂/短頰隧蜂/黃帶淡脈隧蜂

175 日本藍泥蜂/歐蟻蜂/傲叉爪蛛蜂

176 麗跋鈎土蜂/北方黃鬍蜂/常見黃鬍蜂

177 黃腰鬍蜂/黑盾鬍蜂/金環鬍蜂

178 四刺飾蜾蠃/原野華麗蜾蠃/上海青蜂

179 大綠青蜂/魯氏梨頭蜂/管氏腫腿蜂

180 兩色食虱螯蜂/日本真徑繭蜂/煙蚜繭蜂

181 弄蝶武姬蜂/稻苞蟲阿格姬蜂/廣旗腹蜂

182 日本褶翅小蜂/廣大腿小蜂/長尾小蜂

183 蚜蟲跳小蜂/稻苞蟲金小蜂/溫室粉虱恩蚜小蜂

184 菜蛾奧嚙小蜂/鬆毛蟲赤眼蜂/赤眼蜂

185 稻虱纓小蜂/葉蟬柄翅小蜂/黃猄蟻

186 紅頭弓背蟻/北部灣雙凸切葉蟻/中華四節大頭蟻

187 雙齒多刺蟻/黑褐舉腹蟻/山大齒猛蟻

188 脈翅目

189 武陵意草蛉/日本通草蛉

190 點綫脈褐蛉/梯階脈褐蛉/鈎翅褐蛉

191 白雲蟻蛉/條斑次蟻蛉

192 長裳樹蟻蛉/鋸角蝶角蛉/黃花蝶角蛉

193 中華旌蛉/黃基東螳蛉

194 眉斑東螳蛉/棕色螳蛉

195 漢優螳蛉/黃頭螳蛉

196 廣翅目

197 屬模櫛魚蛉/中華斑魚蛉

198 圓端斑魚蛉/南方斑魚蛉

199 麥剋齒蛉/黃胸黑齒蛉

200 東方巨齒蛉/越中巨齒蛉

201 蛇蛉目

202 戈壁黃痣蛇蛉/中華盲蛇蛉/南方異盲蛇蛉

203 鞘翅目

204 中華虎甲/芽斑虎甲/金斑虎甲

205 光背樹棲虎甲/白邊虎甲/艾氏光胸虎甲

206 疆星步甲/黃緣心步甲/黃緣青步甲

207 股二叉步甲/五斑棒角甲/大豉甲

208 黃緣真龍虱/齒緣龍虱/日本刻翅龍虱

209 濱屍葬甲/雙斑葬甲/紅胸麗葬甲

210 毒隱翅蟲/大隱翅蟲/赤翅菲隱翅蟲

211 大黑方胸隱翅蟲/大水龜蟲/烏蘇裏扁閻甲

212 橙深山鍬甲/中華新鍬甲/中華奧鍬甲

213 褐黃前鍬甲/孔夫子前鍬甲/狹長前鍬甲

214 黃粉鹿花金龜/赭翅臀花金龜/紅斑花金龜

215 脊花金龜/群斑帶花金龜/雙叉犀金龜

216 細尤犀金龜/濛瘤犀金龜/陽彩臂金龜

217 格彩臂金龜/大雲鰓金龜/颱灣牙麗金龜

218 淡色牙麗金龜/五指山牙麗金龜/颱風蜣螂

219 神農潔蜣螂/紅巨嗡蜣螂/桃四黃斑吉丁

220 煙吉丁/日本脊吉丁/梨金緣吉丁

221 胸斑吉丁/颱灣雙尾吉丁/硃肩麗叩甲

222 泥紅槽縫叩甲/木棉梳角叩甲/紅螢

223 颱灣短翅花螢/皮蠹/竊蠹

224 中華食蜂郭公/連斑奧郭公/雜翅奧郭公

225 斑馬樹郭公/鋸榖盜/四斑露尾甲

226 黃胸細花螢/擬裸蛛甲/擬叩甲

227 大蕈甲科/十九星瓢蟲/象形文斑瓢蟲

228 雙七瓢蟲/十三星瓢蟲/二十二星菌瓢蟲

229 七星瓢蟲/四斑小毛瓢蟲/四斑僞瓢蟲

230 中華漠王/朽木甲/黃粉甲

231 吉良星花蚤/三色波帶花蚤/綠芫菁

232 四點斑芫菁/紫莖甲/紫紅耀莖甲

233 大負泥蟲/綠豆象/中國擬天牛

234 鬆褐天牛/苜蓿多節天牛/藍緣花天牛

235 龜背簇天牛/赤天牛/黃暈闊嘴天牛

236 大衛三櫛牛/黑足凹唇跳甲/鬍枝子剋螢葉甲

237 波紋扁角肖葉甲/星斑梳龜甲/紅脂大小蠹

238 甘薯蟻象/寬喙錐象/櫟長頸象

239 榆捲象/大竹象/溝眶象

240 撚翅目

241 蝽/蜂/櫛

242 雙翅目

243 颱灣偶櫛大蚊/沼大蚊/古田山褶蚊

244 細足叉毛蚊/白紋伊蚊/搖蚊

245 蚋/颱灣蠛蠓/蛾蠓

246 微芒食蟲虻/中華單羽食蟲虻/大蜂虻

247 黃邊姬蜂虻/坦塔羅斯麗蜂虻/小頭虻

248 長足虻/舞虻/鷸虻

249 金黃指突水虻/亮斑扁角水虻/紅斑瘦腹水虻

250 華廣虻/尾翼尖翅蠅/水蠅

251 眼蠅/瘦足蠅/指角蠅

252 四斑泰突眼蠅/甲蠅/縞蠅

253 銅色長角沼蠅/僞銅色長角沼蠅/黑腹果蠅

254 瑞典稈蠅/麥稈蠅/鼓翅蠅

255 頭蠅/褐綫黃斑蚜蠅/黃腹狹口蚜蠅

256 棕腿斑眼蚜蠅/羽芒寬盾蚜蠅/扁足蠅

257 蚤蠅/橘小實蠅/廣口蠅

258 蜣蠅/大頭金蠅/麻蠅

259 寄蠅/傢蠅

260 小黃糞蠅/橫帶花蠅

261 長翅目

262 斑翅蠍蛉/蚊蠍蛉/雪蠍蛉

263 蚤目

264 貓櫛首蚤/印鼠客蚤/人蚤

265 毛翅目

266 紋石蛾/黑白趨石蛾/鱗石蛾

267 長角石蛾/斑紋角石蛾

268 鱗翅目

269 金斑喙鳳蝶/中華虎鳳蝶/裳鳳蝶

270 玉帶鳳蝶/柑橘鳳蝶

271 綠帶燕鳳蝶/翠斑青鳳蝶/阿波羅絹蝶

272 冰清絹蝶/小紅珠絹蝶/君主絹蝶

273 梨花遷粉蝶/優越斑粉蝶/報喜斑粉蝶

274 圓翅鈎粉蝶/矍眼蝶/小眉眼蝶

275 連紋黛眼蝶/白帶黛眼蝶/紫綫黛眼蝶

276 重瞳黛眼蝶/大理石眉眼蝶/青斑蝶

277 虎斑蝶/藍點紫斑蝶/金斑蝶

278 驚恐方環蝶/箭環蝶/雙星箭環蝶

279 紋環蝶/窄斑鳳尾蛺蝶/網絲蛺蝶

280 新月帶蛺蝶/彩蛺蝶/白帶鋸蛺蝶

281 麗蛺蝶/銀豹蛺蝶/苧麻珍蝶

282 樸喙蝶/波蜆蝶/白帶褐蜆蝶

283 銀紋尾蜆蝶/黑燕尾蜆蝶/長尾褐蜆蝶

284 白蜆蝶/銀綫灰蝶/燕灰蝶

285 豆粒銀綫灰蝶/麯紋紫灰蝶/鐵木萊異灰蝶

286 長尾藍灰蝶/蚜灰蝶/斑灰蝶

287 黃紋長標弄蝶/黑弄蝶/綠弄蝶

288 鬼臉天蛾/咖啡透翅天蛾/紅天蛾

289 榆綠天蛾/舞蛾/中金弧夜蛾

290 鏇目夜蛾/魔目夜蛾/輻射夜蛾

291 翼蛾/華尾天蠶蛾/綠尾天蠶蛾

292 烏桕天蠶蛾/黃豹天蠶蛾/枯球籮紋蛾

293 大斑波紋蛾/綠蟻舟蛾/白二尾舟蛾

294 黑蕊舟蛾/榆掌舟蛾/傢蠶蛾

295 黑點白蠶蛾/青黃枯葉蛾/櫟褐枯葉蛾

296 蟬網蛾/金盞拱肩網蛾/多斑豹蠹蛾

297 伊貝鹿蛾/優美苔蛾/茶斑蛾

298 玉帶斑蛾/黃刺蛾/白斑駝蛾

299 大燕蛾/隱錨紋蛾/淺翅鳳蛾

300 黃緣丸尺蛾/白星綠尺蛾/金星尺蛾

301 綠翅茶斑尺蛾/內黃血斑瘤蛾/豹裳捲蛾

302 捲葉蛾 /核桃織蛾 /細白帶長角蛾

303 內容索引

精彩書摘

  彈尾目

  Collembola

  善跳彈尾目,腹節不過六;

  基部有腹管,跳器在端部。

  彈尾目昆蟲通稱為跳蟲或彈尾蟲,是一種原始的昆蟲。因善彈跳,俗稱跳蟲,遍布全世界各地,甚至在嚴寒的冰雪地帶都有分布。世界已知有8000多種,我國已知380多種。跳蟲腹部常具有發達的彈器,能跳躍。體形微小或中等,長形或近圓球形。體長一般為0.5~3mm,個彆種類超過10mm。體色多樣,有暗藍黑色、白色、黃綠色、紅色,有些種類具銀色等金屬光澤。體錶光滑,被有鱗片或毛。口器為咀嚼式,縮入頭內,適於咀嚼或吸食。沒有復眼,每側由8個或8個以下的單眼組成小眼群,有些種類也沒有單眼。觸角細長,通常4節,少數達6節。在觸角後方和眼睛前方有特殊的感覺器,有嗅覺作用。

  跳蟲屬於原始變態類型,其幼蟲和成蟲除軀體大小外,並無顯著差異,腹部體節數目也相同,但成蟲期一般還要繼續脫皮。脫皮最多可達50次。一年可繁殖數代。跳蟲多數生活在潮濕的地方,以腐爛的植物類、地衣或菌類為主要食物,常在生態係統中充當大型分解者,它們可以分解枯枝落葉等有機質,維護生態平衡。少數種類取食活的植物體和發芽的種子,是農作物和園藝作物的害蟲。有極少數肉食性,取食腐肉。


  圓跳蟲

  Sminthuridae

  ·科名:圓跳蟲科 Sminthuridae

  ·外觀特徵:成蟲體長多小於3mm,圓球形,體色通常為黃色、粉色、紅色或褐色等,有些還帶有花紋。分節不明顯,節間的缺刻或無色的條紋是分節的痕跡。體錶細顆粒狀,被有稀少的剛毛,很少生有刺或刺狀毛。觸角共4節,第4節簡單,長於第3節,部分種類分成亞節。部分屬雄蟲的觸角變成抱握器官。頭胸間通常有1對氣門。前兩對足的小爪一般與後足的形狀不同,少數無小爪。腹管頂端有圓錐形的短小附肢,也有管狀的光滑或突起的長絲狀體。握彈器前部有1~4根剛毛,後部小且無剛毛。

  ·生活習性:多棲息於枯木或腐殖質的地錶,喜陰暗,群聚性,擅於爬行;遇到騷擾,會以腹部彈器

  跳躍逃離,腹麵第1節具腹管帶有吸盤,能附著於物體錶麵。

  ·分布區域:國內分布較廣。

  ……

前言/序言

  從神秘莫測的史前生物到飛翔的鳥類,從魚到蟲,從田間地頭不起眼的野花野草到美麗炫目的觀賞花卉……有陽光雨露的地方,就有植被和動物的繁衍與發展,它們依從著自然規律而發展變化,生生不息,不斷地改變著自然生態,不斷創造著新生的美好,使一個異彩紛呈、豐富多彩的大自然呈現在我們麵前。

  對於專業生物學傢來說,研究大自然是他們一生的追求。對於普通人來說,自然的秘密更多的和青春、情感、記憶聯係在一起,是一種情懷。它是年少時籠中蟈蟈的鳴叫,是追捕蝴蝶的童真,是天空種鳥兒掠過的身影,是稻榖成熟的喜悅,也是“子非魚,焉知魚之樂?”的辯論和思考,是人情的味道。這些味道,已經在中國人辛勤勞動和積纍經驗的時光中和豐富的情感混在一起,形成瞭中國人的生活態度和文化意象,如對土地的眷戀,對故鄉的思念等。

  “中國之美——自然科普圖鑒”是一套專為展現中國獨有的自然生態之美而策劃齣版的大型係列叢書,包括《中國昆蟲圖鑒》《中國魚類圖鑒》《中國野菜圖鑒》《中國野花圖鑒》《中國觀賞花卉圖鑒》《中國恐龍圖鑒》《中國鳥類圖鑒》《中國蝴蝶與蛾類圖鑒》《中國田野作物圖鑒》《中國古動物化石圖鑒》,共計10冊,其內容涵蓋瞭從植物界到動物界,從古生物到現代生物的廣泛而豐富的內容,圖文並茂地呈現瞭中國生命科學的研究新成果,是國內首部大型詞典型自然科普圖鑒。

  本套叢書由資深植物學、昆蟲學、魚類學、恐龍專傢親自撰稿,娓娓道來,科學權威。全套書的插圖由國內著名的寫實插畫團隊受邀繪製,栩栩如生,呼之欲齣,可以直接讓你叫齣它們的名字。科技繪畫為人類拓展著對生物的認識和反映,那藝術視覺的張力、記述場景的再現、融閤著水土木的生態環境——反映著融閤的生命力,多角度展現瞭中國美麗的生物大世界,也展現瞭中國人運用智慧,利用自然,保護自然以及對大自然的深厚情感。可以說不但是一套很有價值的生物工具書,更是一套送給普通讀者、激勵我們瞭解母體、熱愛自然的充滿人文關懷的科普讀物。

  謹祝,開捲有益。


用户评价

评分

不错好哈哈哈哈

评分

很不错的图鉴,内容丰富。

评分

内容丰富,图文并茂,孩子要求的

评分

买了全套,还不错,很清晰精美。

评分

一本介绍昆虫的书,能帮助了解分类,性价比高,值得买的一本书。

评分

挺好的,使用的很顺手,我喜欢。

评分

很好的一本书,值得购买。

评分

速度超快,一晚送到。不错

评分

因为爱书,所以就买了,再加上这么实惠的价格,比去书店买便宜很多,超值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