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數字接口原理與測試指南

高速數字接口原理與測試指南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李凱 著
圖書標籤:
  • 高速數字接口
  • 信號完整性
  • 眼圖分析
  • 測試測量
  • SerDes
  • PCIe
  • USB
  • 存儲接口
  • 通信協議
  • 嵌入式係統
想要找书就要到 求知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2376118
版次:1
商品编码:11581648
品牌:清华大学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4-11-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411
字数:691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編輯推薦

深入淺齣,闡述高速數字原理

追本溯源,探究測試方法精髓

圖文並茂,剖析前沿測量方案

娓娓道來,洞察現代電子趨勢

本書結閤作者多年從事高速數字設計和測試的經驗,對高速數字信號的基本概念、測試理念、測試方法及發展趨勢進行更深入的解讀和淺顯易懂的闡釋。本書可用於指導相關設計、開發、測試人員的工作,也可供廣大電子行業的技術愛好者做為科普讀物瞭解當今電子係統的發展趨勢。

本書的特點是深入淺齣並結閤實際應用。書中沒有復雜的公式和數學推導,所有重要的概念都是結閤實驗和實測數據進行生動的講解,即使隻掌握基本數字電路基礎知識的本科生讀起來也不會覺得費勁。本書的內容大多是現代高速數字電路的關鍵的技術,瞭解瞭這些技術的來龍去脈後,再深入學習或閱讀專業技術文章就會更加得心應手。由於作者多年的實際應用經驗積纍及悉心整理,書中還提供瞭大量精美圖片,包括實際波形、測量數據、常用儀錶、技術方案等,這些都和電子工程人員的日常實際工作息息相關,可以幫助讀者直觀瞭解到當今的技術發展水平及業界領先的測試方法。


內容簡介

  《高速數字接口原理與測試指南》結閤作者多年從事高速數字設計和測試的經驗,對高速數字信號的基本概念、測試原理進行講解,同時結閤現代計算機、移動設備、有綫通信、航天設備裏新的高速數字接口,對其關鍵技術、測試方法等做詳細介紹和總結,以便於讀者理解和掌握高速數字接口的基本原理、實現技術、測試理念以及其發展趨勢。

  《高速數字接口原理與測試指南》主要分為兩個部分: 上半部分是高速數字信號的基本概念和測量原理; 下半部分是常用高速數字接口總綫的技術特點和測試方法。

  《高速數字接口原理與測試指南》可供從事計算機、移動終端、有綫通信、航空航天設備開發的工程人員瞭解學習高速數字總綫的相關技術,也可供高校工科電子類的師生做數字電路、信號完整性方麵的教學參考。


作者簡介

  李凱,畢業於北京理工大學光電工程係,碩士學位,曾在國內知名通信公司從事多年硬件研究。2006年加入安捷倫公司,負責高端示波器、邏輯分析儀、信號完整性分析等高速數字測試産品的應用和研究。對於通信、計算機等行業有深入認知,對信號完整性、嵌入式係統、高速總綫、可編程邏輯、時鍾、電源等電路的設計和測試有深刻理解。作為高速數字測試領域的專傢,李凱利用業餘時間撰寫瞭大量關於高速信號測量原理、測量方法的文章並發布在《國外電子測量技術》、《電子工程專輯》等專業雜誌以及IEEE ICCP、EDI CON等專業論壇大會上,同時在EDN China網站開設有個人技術博客。

內頁插圖

精彩書評

??隨著高性能計算集群性能的不斷提升以及雲計算、大數據技術的興起,服務器的闆內互連和服務器間的網絡帶寬都得到極大提升。伴隨産生的高速係統信號完整性建模、仿真、分析、測量、迴歸驗證成為高速闆卡研發的重要課題。業內亟需一本涵蓋高速理論又結閤測量實踐的書籍,以指導高速信號係統研發的硬件工程師、信號/電源完整性工程師從事研發和設計工作。李凱高級工程師的這本《高速數字接口原理與測試指南》很好地闡述瞭這兩方麵內容,理論闡述清晰,實踐案例豐富詳盡。推薦各位有誌於高速係統設計研發的同仁作為工作指導書。

―曙光信息産業股份有限公司信號完整性實驗室主任 陳進

這本書不但介紹瞭數字信號測試的原理和實例,還專門用瞭三章的篇幅介紹瞭數字示波器等常用儀器的一些重要的技術概念,閤理運用這些技術概念將能幫助測試工程師們更好的“榨乾”測試設備所有潛能,高效地完成測試工作。

―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示波器計量校準專傢 繆京元

隨著雲計算和4G移動通信的發展,帶來瞭對於高速數據傳輸需求的爆炸式增長,帶有高速數字接口的設備在我們的身邊急劇普及。而對這些技術的係統化總結和技術普及則相對大大滯後,目前市麵上缺少能夠理論結閤實踐、對當前新的高速信號發展技術做係統介紹的書籍。李凱是數字測試領域的年輕技術專傢,本書對高速數字信號及高速總綫的原理和測量方法做瞭詳細介紹和總結,是其多年實踐經驗以及對高速信號理論理解的全麵總結。本書內容詳實,圖文並茂,附有大量世界newest and top儀錶的實驗測量數據和截屏,對於幫助電子工程師們理解和掌握newest高速數字接口技術、測試理念及未來發展趨勢有很大幫助。李凱先生能在百忙之中利用業餘時間撰寫此書,非常難能可貴,也是數字電子測試領域一大幸事。

―曆任HP、Agilent、Keysight公司資深高管 蘭濤

李凱對技術有著不瘋魔不成活的態度,他決心要掌握的技術,其前世今生甚至來世,都研究個透。聽說他要寫一本關於高速數字接口方麵的書,由衷地替他高興,也替潛在的讀者高興。搞技術需要腳踏實地的作風,需要沉澱後樂於分享的境界,這兩點,李凱都做到瞭。

―Keysight公司(原Agilent電子測量事業部)數字測試市場經理 杜吉偉??


目錄

上部 高速數字信號測量原理
第1章 無處不在的數字接口

第2章 數字信號基礎
2.1 什麼是數字信號(Digital Signal)
2.2 數字信號的上升時間(Rising Time)
2.3 數字信號的帶寬(Bandwidth)
2.4 數字信號的建立/保持時間(Setup/Hold Time)
2.5 並行總綫與串行總綫(Parallel and Serial Bus)
2.6 單端信號與差分信號(Single-ended and Differential Signals)
2.7 數字信號的時鍾分配(Clock Distribution)
2.8 串行總綫的8b/10b編碼(8b/10b Encoding)
2.9 僞隨機碼型(PRBS)
2.10 傳輸綫對數字信號的影響(Transmission Line Effects)
2.11 數字信號的預加重(Pre-emphasis)
2.12 數字信號的均衡(Equalization)
2.13 數字信號的抖動(Jitter)
2.14 擴頻時鍾(SSC)

第3章 數字測試基礎
3.1 數字信號的波形分析(Waveform Analysis)
3.2 數字信號的眼圖分析(Eye Diagram Analysis)
3.3 眼圖的參數測量(Eye Diagram Measurement)
3.4 眼圖的模闆測試(Mask Test)
3.5 數字信號抖動的成因(Root Cause of Jitter)
3.6 數字信號的抖動分解(Jitter Seperation)
3.7 串行數據的時鍾恢復(Clock Recovery)
3.8 示波器的抖動測量能力(Jitter Measurement Floor of Scope)
3.9 相位噪聲測量(Phase Noise Measurement)
3.10 傳輸綫的特徵阻抗(Characteristic Impedance)
3.11 特徵阻抗的TDR測試(Time Domain Reflectometer)
3.12 傳輸綫的建模分析(Transmission Line Modelling)

第4章 實時示波器原理
4.1 模擬示波器(Analog Oscilloscope)
4.2 數字存儲示波器(Digital Storage Oscilloscope)
4.3 示波器的帶寬(Bandwidth)
4.4 示波器的頻響方式(Frequency Response)
4.5 示波器帶寬對測量的影響(Bandwidth Impact)
4.6 示波器的帶寬增強技術(Bandwidth Enhancement Technology)
4.7 示波器的頻帶交織技術(Bandwidth Interleaving Technology)
4.8 示波器的采樣技術(Sampling Technology)
4.9 示波器的分辨率(Vertical Resolution)
4.10 示波器的直流電壓測量精度(DC Voltage Accuracy)
4.11 示波器的時間測量精度(Delta-Time Accuracy)
4.12 示波器的等效位數(ENOB)
4.13 示波器的高分辨率模式(High Resolution)
4.14 示波器的內存深度(Memory Depth)
4.15 示波器的死區時間(Dead Time)
4.16 示波器的顯示模式(Display Mode)
4.17 示波器的觸發(Trigger)
4.18 示波器的觸發條件(Trigger Conditions)
4.19 示波器的觸發模式(Trigger Mode)
4.20 示波器的測量速度(Measurement update rate)
附錄 Agilent 公司90000X係列高端示波器原理

第5章 示波器探頭原理
5.1 高阻無源探頭(High Impedance Passive Probe)
5.2 無源探頭的常用附件(Passive Probe Accessories)
5.3 低阻無源探頭(Low Impedance Passive Probe)
5.4 有源探頭(Active Probe)
5.5 差分探頭(Differential Probe)
5.6 電流探頭(Current Probe)
5.7 高靈敏度探頭(High-sensitivity Probe)
5.8 探頭連接前端對測量的影響(Probe Head)
5.9 探頭衰減比對測量的影響(Probe Attenuation Ratio)
5.10 探頭的校準方法(Probe Calibration)

第6章其他常用數字測量儀器

6.1采樣示波器(Sampling Oscilloscope)

6.2矢量網絡分析儀與TDR(VNA and TDR)

6.3邏輯分析儀(Logic Analyzer)

6.4協議分析儀(Protocol Analyzer)

6.5誤碼分析儀(Bit Error Ratio Tester)

附錄1Agilent公司U4154A邏輯分析儀簡介

附錄2示波器協議解碼功能和協議分析儀的區彆

第7章常用測量技巧

7.1電源紋波噪聲測試方法

7.2時間間隔測量

7.3如何用示波器進行ps級時間精度的測量

7.4怎樣測量PLL電路的鎖定時間

7.5T型頭和功分器的區彆

7.6如何剋服測試電纜對高頻測量的影響

第8章用多颱儀器搭建自動測試係統

8.1自動化測試係統

8.2LXI測試係統的硬件平颱

8.3LXI測試係統的軟件架構

8.4LXI測試係統的優點

8.5LXI測試係統的兼容性問題

8.6LXI測試係統的時鍾同步

8.7LXI測試係統的網絡安全性

下部高速數字接口及測試方法

第9章PCI�睧簡介及信號和協議測試方法

9.1PCI�睧總綫簡介

9.2PCI�睧 協會簡介

9.3PCI�睧信號質量測試

9.4PCI�睧協議調試和測試

9.5PCI�睧測試總結和常見問題

第10章PCI�睧 3.0簡介及信號和協議測試方法

第11章SATA簡介及信號和協議測試方法

第12章Ethernet簡介及信號測試方法

第13章MIPI D�睵HY簡介及信號和協議測試方法

第14章MIPI M�睵HY簡介及信號和協議測試方法

第15章存儲器簡介及信號和協議測試

第16章USB 2.0簡介及信號和協議測試

第17章USB 3.0簡介及信號和協議測試

第18章HDMI 簡介及信號和協議測試

第19章MHL簡介及信號和協議測試

第20章DisplayPort簡介及信號測試

第21章LVDS傳輸係統簡介及測試

第22章MIL�睸TD��1553B簡介及測試


精彩書摘


前言/序言

??隨著雲計算和4G移動通信的推進,終端和網絡設備都麵臨巨大的挑戰。對於移動通信的終端設備來說,除瞭在無綫傳輸接口上要采用LTE等全新的標準以外,其發展趨勢是移動終端和PC、多媒體功能的融閤,設備內部因此需要支持更高的基帶和射頻模塊間的數據交互、更大的存儲和數據處理能力、更高分辨率的顯示屏和攝像頭,因此各種全新的高速接口齣現在移動終端設備的內部或者外部。而對於網絡設備來說,為瞭支持分布式計算需要的更快的數據處理能力和更高的數據交換速度,各種聲音、圖像、數據、網頁等服務器的處理和存儲能力以及路由器、交換機、傳輸網的數據交換能力也得到百倍以上的倍增,因此服務器、路由器、交換機上大量采用10G、40G的數據接口進行數據交互,而100G甚至400G的傳輸接口也開始齣現。這些高速接口的設計、測試和驗證需要非常多的資金投入,給從事相關設備的開發、設計、測試人員帶來極大的挑戰,兼容性問題和驗證需求爆發式增長。

本書結閤筆者多年從事高速數字設計和測試的經驗,對高速數字信號的基本概念、測試原理進行講解,同時結閤現代計算機、智能移動設備、有綫通信、航空航天設備中最新的高速數字接口的應用,對其關鍵技術、測試方法等做瞭總結和概括,以便讀者理解和掌握現代電子設備中各種高速數字接口的基本原理和測試理念。

本書內容分為兩個部分,上半部分(第1~8章)是高速數字信號的基本概念和測量原理,下半部分(第9~22章)是常用高速數字接口總綫的技術特點和測試方法。

本書上半部分的第1~3章介紹高速數字信號的上升時間、帶寬、建立/保持時間、並行總綫/串行總綫、單端與差分信號、時鍾分配、編碼方式、傳輸綫的影響、預加重和均衡、抖動和擴頻時鍾等基本概念,並介紹數字信號的波形、眼圖、模闆、抖動、相位噪聲、傳輸綫影響的測試分析方法等。

本書上半部分的第4~8章重點介紹高速數字測試中最常用的實時示波器的基本概念、原理、指標含義、工作方式、測量精度以及探頭的種類和選擇依據,同時對另外一些常用的數字測量儀器如采樣示波器、邏輯分析儀、誤碼分析儀、協議分析儀、阻抗分析儀、矢量網絡分析儀的基本原理、應用領域以及相互之間的差異做瞭分析和比較。另外,對於一些常用的數字測量技巧以及多颱儀錶構建測量係統的基本方法也做瞭闡述。

通過上半部分的介紹希望可以幫助讀者建立高速數字信號分析和測試的基本概念。

本書下半部分共14章主要針對具體應用,對計算機、智能移動終端、有綫通信、航空航天領域常用的高速數字接口總綫如PCI�睧、SATA、USB、Ethernet、MIPI、DDR、eMMC、UHS、HDMI/MHL、DisplayPort、LVDS、1553等總綫的概念、應用領域、技術特點、測試方法等進行論述和整理。其中每一個測試方案的實現都是對本書上半部分介紹過的基本測試概念的應用和延伸,但是根據每個總綫的不同特點又有區彆和側重。

另外,在本書中還列舉瞭一些在具體測試中常見的問題,這些案例主要根據筆者和實際電子設計、測試人員交流中經常遇到的問題整理而成。希望通過理論和實際的結閤,能夠給從事高速數字電路開發和設計的工程師及高等院校從事高速數字電路教授和學習的廣大師生提供幫助。

本書成書之時,原Agilent公司的電子測量儀器部門已經宣布將分拆成立一傢新的公司,新名稱為Keysight,因此本書中齣現的原Agilent公司相關産品型號將會陸續更改為Keysight公司相關産品,特此說明。

本書在寫作過程中,使用瞭一些原Agilent公司電子測量儀器部(現Keysight公司)的産品及方案資料,書中大量的實際測試波形由筆者藉助於其開放實驗室的設備完成,在此一並錶示感謝。

本書可供從事計算機、移動終端、有綫通信、航空航天設備開發的工程人員做應用指南,也可供高校工科電子類的師生做數字電路、信號完整性方麵的教學參考。

編者

2014年7月??



《光縴通信係統:原理、設計與應用》 簡介 隨著信息時代的飛速發展,數據傳輸速率的需求呈指數級增長,傳統通信方式已難以滿足。光縴通信技術以其超高帶寬、低損耗、抗電磁乾擾等卓越特性,成為現代通信網絡的基石。本書《光縴通信係統:原理、設計與應用》深入剖析瞭光縴通信係統的核心原理,係統介紹瞭係統的設計方法,並廣泛探討瞭其在各個領域的實際應用,旨在為讀者提供一個全麵、深入的認知框架。 第一章 光信號的産生與調製 本章從最基礎的光源談起,詳細介紹瞭當前主流的光源技術,包括半導體激光器(如DFB激光器、FP激光器)和LED(發光二極管)。我們將深入探討這些光源的工作原理、特性參數(如波長、輸齣功率、光譜寬度、調製帶寬)以及它們在光縴通信係統中的選擇考量。 隨後,本章將重點闡述光信號的調製技術。調製是將電信號信息加載到光載波上的關鍵過程。我們首先介紹傳統的強度調製(IM),這是目前應用最廣泛的調製方式,並詳細解析其實現機製、優點與局限性。在此基礎上,我們進一步深入探討更先進的相位調製(PM)和頻率調製(FM),以及更復雜的復數調製格式,如正交幅度調製(QAM)和相移鍵控(PSK)。這些高級調製技術能夠顯著提高頻譜效率和數據傳輸速率,是未來高速光通信係統的核心。我們將分析各種調製格式的原理、頻譜特性、對接收端解調技術的要求,以及它們在不同速率等級和應用場景下的適用性。 第二章 光縴傳輸介質 光縴是信息傳輸的“高速公路”,其性能直接決定瞭通信係統的容量和距離。本章將詳盡解析光縴的結構、傳輸原理和關鍵特性。 首先,我們將從微觀角度審視光縴的縴芯和包層材料,解釋摺射率分布對光信號傳播的影響。我們將深入分析單模光縴(SMF)和多模光縴(MMF)的結構差異、傳輸模式以及各自的優缺點。重點介紹單模光縴在長距離、高速率傳輸中的主導地位,並詳細解析其實現方式,如普通單模光縴(SMF-28)和色散位移光縴(DSF)、非零色散位移光縴(NZ-DSF)等,探討它們如何剋服色散問題。 接著,本章將詳細闡述光縴中的損耗機理。我們將區分吸收損耗、散射損耗(瑞利散射、米氏散射)、彎麯損耗等,並分析它們對傳輸信號功率的影響。理解損耗是進行光縴鏈路預算和係統設計的關鍵。 最後,本章將聚焦於光縴中的色散現象。色散是限製光縴通信係統傳輸速率和距離的主要因素之一。我們將詳細介紹三種主要的色散:模式色散(僅存在於多模光縴)、材料色散和波導色散。我們將闡述它們的工作原理、計算公式,以及如何通過選擇不同類型的光縴、使用色散補償技術(如色散補償光縴DCF、光柵等)來有效緩解色散的影響。 第三章 光信號的接收與解調 本章將聚焦於光信號如何在接收端被捕獲並還原為原始電信號。我們將深入探討光電探測器的原理、類型及其性能指標。 首先,我們將詳細介紹PIN光電二極管和雪崩光電二極管(APD)這兩種主流的光電探測器。我們將分析它們的結構、工作原理、響應時間、量子效率、暗電流等關鍵參數,以及它們在不同應用場景下的選擇依據。 隨後,本章將重點闡述光信號的解調技術。解調過程是將接收到的光信號轉換為可處理的電信號,並從中提取原始信息。我們將分析各種調製格式對應的解調方法。對於強度調製信號,我們將介紹閾值檢測等簡單解調方式。對於相位和頻率調製信號,我們將深入講解相乾解調和非相乾解調的技術細節,包括本地振蕩器的選擇、載波相位恢復等關鍵環節。 特彆地,本章將重點介紹相乾光通信係統的解調技術。相乾檢測以其極高的靈敏度和抗噪聲能力,成為下一代超高速光通信係統的核心。我們將詳細闡述相乾接收機的架構,包括本地振蕩器、混頻器、數字信號處理(DSP)等關鍵組件,以及如何在數字域進行載波相位和頻率的估計與恢復。我們將分析不同相乾檢測方案(如IM/DD、PSK、QAM)的解調原理和性能優勢。 第四章 光放大器技術 在長距離光縴通信係統中,信號會因損耗而衰減,需要通過光放大器進行信號增益。本章將全麵介紹各種主流的光放大器技術。 我們將首先深入介紹摻鉺光縴放大器(EDFA)。EDFA是目前最廣泛應用的光放大器,我們將其工作原理、泵浦機製(如980nm和1480nm泵浦)、增益特性、噪聲係數、飽和輸齣功率等關鍵參數進行詳細闡述。我們還將探討EDFA在不同應用場景下的優化設計,如增益平坦化、增益鎖定等。 除瞭EDFA,本章還將介紹其他重要的光放大器技術,如半導體光放大器(SOA)和拉曼放大器。我們將分析SOA的工作原理、優點(如小型化、集成化)和局限性(如噪聲、非綫性效應),以及它在光開關、光門等方麵的應用。我們也將深入探討拉曼放大器作為一種分布式放大器的原理,以及其在提高傳輸距離和信號質量方麵的優勢。 第五章 光縴通信係統的設計與鏈路預算 本章將係統性地指導讀者如何設計一個完整的光縴通信鏈路,並進行詳細的鏈路預算分析。 首先,我們將從係統需求齣發,確定鏈路的傳輸速率、傳輸距離、可接受的誤碼率(BER)等關鍵指標。基於這些需求,我們將選擇閤適的光源、光縴類型、光電探測器和光放大器。 核心內容將是鏈路預算的建立。我們將詳細列舉鏈路中的所有功率增益和損耗環節,包括發射光功率、光縴損耗、連接器損耗、耦閤損耗、光放大器增益、接收靈敏度等。通過精確計算,我們將評估鏈路的淨功率餘量,確保信號能夠以滿足要求的誤碼率傳輸到接收端。 此外,本章還將討論影響係統性能的其他重要因素,如抖動(Jitter)和串擾(Crosstalk)。我們將分析這些乾擾的來源,以及在係統設計中如何加以控製和減小。 第六章 光縴通信係統的應用 本章將著眼於光縴通信技術在各個領域的廣泛應用,展示其在現代社會中的不可替代性。 我們將重點介紹長途骨乾網(如城域網、國傢乾綫網)中的應用,分析光縴通信如何支撐互聯網的全球互聯。 接著,我們將探討接入網中的應用,包括光縴到戶(FTTH)、光縴到小區(FTTB)等,闡述其如何為傢庭和企業提供高速、寬帶的互聯網接入服務。 此外,本章還將涉及光縴通信在數據中心、無綫通信(如4G/5G基站迴傳)、海底通信、航空航天以及軍事通信等領域的應用。我們將分析不同應用場景對光縴通信係統的特殊要求,以及相應的技術解決方案。 第七章 未來發展趨勢 本章將展望光縴通信技術的未來發展方嚮。 我們將探討更高數據速率的挑戰與機遇,如400GbE、800GbE甚至Tbps級彆的傳輸需求,以及如何通過更先進的調製技術、更高效的編碼技術以及更強大的數字信號處理來實現。 同時,我們將關注相乾光通信技術的進一步發展,包括更復雜的調製格式、更精密的載波恢復算法以及集成化的相乾光模塊。 此外,本章還將探討光網絡架構的演進,如軟件定義網絡(SDN)、網絡功能虛擬化(NFV)在光網絡中的應用,以及如何實現更靈活、更智能的光網絡管理。 最後,我們將簡要提及下一代光通信技術的前沿研究,如矽光子技術、自由空間光通信等,它們可能為未來的通信帶來革命性的變化。 《光縴通信係統:原理、設計與應用》力求通過深入淺齣的講解,輔以大量的理論推導和實際案例分析,幫助讀者構建對光縴通信係統的全麵認識。本書適閤通信工程、電子工程、計算機科學等相關專業的學生、研究人員以及通信行業工程師閱讀。

用户评价

评分

我目前正在研究用於高性能計算和數據中心應用的服務器主闆設計,其中高速數字接口的設計與測試是至關重要的環節。我迫切需要一本能夠深入探討諸如CXL(Compute Express Link)、InfiniBand等最新一代接口技術的書籍。我希望這本書能夠詳細介紹這些接口的架構、協議細節、信號完整性設計要點,以及如何處理其極高的傳輸速率所帶來的挑戰。特彆地,我非常關注書中關於如何進行實際測試驗證的內容,包括如何設置和使用最先進的測試設備,如支持高帶寬、高采樣率的示波器,以及具備高級分析功能的網絡分析儀。我希望能夠學習到如何有效地進行信號完整性仿真、時域反射(TDR)測量、眼圖和抖動分析,以及如何根據測試結果對PCB布局、阻抗控製、差分對布綫等進行優化,以確保設計的可靠性和高性能。

评分

這本書真是讓我大開眼界!作為一個對高速數字接口一直充滿好奇但又知之甚少的電子工程師,我一直希望能找到一本能夠係統講解其原理,同時又能提供實際操作指導的參考書。我特彆關注那些能夠讓我理解信號完整性、阻抗匹配、時序分析以及各種接口協議(如USB、PCIe、DDR)背後的復雜數學模型和物理現象的深度內容。我渴望深入瞭解這些高速信號在傳輸過程中是如何受到損耗、串擾、反射等因素的影響,以及如何通過優化PCB設計、選用閤適的連接器和綫纜來剋服這些挑戰。此外,我也對各種測試儀器(如示波器、網絡分析儀、邏輯分析儀)的配置、測量方法和數據解讀有著極高的期待,希望能夠掌握如何準確地評估接口的性能,並快速定位和解決潛在的設計問題。如果這本書能夠深入剖析這些技術細節,並結閤豐富的實例和圖解,那我一定會覺得這筆投資非常值得。

评分

作為一名硬件測試工程師,我一直在尋找能夠提升我在高速數字接口測試方麵專業能力的資料。我對於如何精確地測量和分析信號質量,特彆是眼圖、抖動、噪聲以及其他關鍵參數,有著非常深入的需求。我希望這本書能夠詳細介紹各種測試標準(如PCIe Gen5/6,USB4,Thunderbolt 4等)的要求,以及如何使用示波器、網絡分析儀、誤碼率測試儀等設備來驗證這些標準。我特彆關注那些能夠幫助我理解測試結果背後的物理原理,例如為什麼會齣現特定的眼圖形狀,抖動是如何産生的,以及如何通過調整設計參數來改善這些指標。此外,我也對自動化測試腳本的編寫和應用,以及如何構建高效的測試平颱有很高的興趣,希望能夠藉鑒書中提供的經驗和最佳實踐,從而提高我的工作效率和測試的準確性。

评分

我最近在尋找一本能夠幫助我快速掌握新一代高速數字接口設計與測試實踐的書籍。我的工作涉及嵌入式係統開發,經常需要處理各種高速通信接口,如HDMI 2.1、DisplayPort 2.0,以及新興的MIPI接口等。我希望這本書不僅能清晰地闡述這些接口的電氣特性、協議層級結構,更能深入講解其在實際應用中可能遇到的挑戰,例如高頻噪聲抑製、電源完整性分析、EMI/EMC設計策略等。更重要的是,我期望這本書能提供詳細的測試流程和方法,包括如何使用高性能示波器進行眼圖、抖動、噪聲等關鍵指標的測量,以及如何運用嚮量網絡分析儀對信號傳輸路徑進行精確的S參數分析。我希望書中能夠提供大量實際案例,展示如何通過這些測試手段來診斷和優化設計,確保産品在復雜的電磁環境中穩定可靠地工作。

评分

我最近在學習關於射頻前端與基帶信號處理的融閤,而這其中離不開高速數字接口的支持。我尤其對能夠將高速ADC/DAC輸齣的數字信號,以及FPGA內部的並行或串行高速數據流,有效地傳輸到外部高性能處理單元(如GPU或專用的DSP)的技術很感興趣。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深入講解諸如LVDS、SerDes技術以及一些特定應用領域的接口標準(例如,與某些高性能成像傳感器連接的接口)的原理。我也非常希望書中能夠提供關於如何進行這些接口的信號完整性分析,以及如何利用示波器和邏輯分析儀進行調試和驗證的詳細指導。我需要瞭解如何在高噪聲環境下,保證信號的準確性和時序的穩定性,並希望書中能夠提供一些實際案例,展示如何在PCB設計和測試過程中,應對這些挑戰,從而實現高效的數據傳輸。

评分

不错 书很好

评分

非常不错的书,安捷伦大牛经验之作

评分

好书!

评分

非常好的专业书籍,值得一读。活动买的。给力

评分

还可以,但内容不够全。

评分

比较好用的书!!!!还必须超过字数!

评分

还不错,不过还没有完全看完。

评分

工作需要,买来学习学习!!

评分

书看起来就像旧书,胶层都鼓起来了。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