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今日中國,電視劇已成一種最有社會影響的文藝形式。《中國文化論壇:電視劇與當代文化》聚焦最近十年間的電視劇及其廣義的生産機製,分析今日“電視劇熱”的來龍去脈和社會影響,及其與新的主流文化的互動關係。
目錄
總序序第一場 為什麼是電視劇?說書人的角色:電視劇·暗箱與屏幕當代諜戰劇中的信仰與文化徵候衝齣西方話語框架:再談電視劇研究評論開放發言與討論(一)
第二場 比較視野中的中國電視劇觀察與展望新世紀韓中電視劇“中國故事”距離“亞洲之眼”有多遠?比較視野下的中美兩國電視劇評論開放發言與討論(二)
第三場 “社會主義”迴來瞭?閱讀大眾文化的一個參照,兼談電視劇革命敘事的悖謬及其超剋——關於當代電視劇的曆史重述傢庭倫理劇中的“革命理想主義”——以《激情燃燒的歲月》和《繼父》為例評論開放發言與討論(三)
第四場 現實與“穿越”從“革命”到“後宮”——新世紀以來國産電視劇的文化反思“資本”的雙重統治與都市倫理劇的精神分裂癥國傢與市場:以《蝸居》為例評論開放發言與討論(四)
第五場 諜戰的背後論諜戰劇的消費性信仰如何傳達?——細讀《潛伏》的啓示從“無名英雄”到“英雄無名”——中國大陸對朝鮮諜戰電影的翻譯與重寫評論開放發言與討論(五)
第六場 “炮灰”看世界當代電視劇中的“諜戰”和“遊擊戰”重構個人、集體與傢國的情感聯係——當代中國人精神狀況中的《我的團長我的團》抗戰劇中“共軍”與“國軍”的二重唱評論開放發言與討論(六)
第七場 在新的文化生産機製中“劇”(巨)變和“劇”(巨)製:電視颱的角色浴火能否重生?——電視劇,從主流到市場責任與睏惑評論開放發言與討論(七)
第八場 眾目睽睽之下: 電視劇的未來走嚮圓桌討論外一編當代的隱晦肖像——關於中國諜戰劇的討論重建革命曆史的正劇:從“炮灰”談起新世紀“婆媳劇”的隱形書寫革命的變奏與電視劇的市場化生産——對1990年代以來革命曆史題材電視劇的分析大眾娛樂中的國傢、市場與階級——中國電視劇的政治經濟分析與會者簡介
精彩書摘
開放發言與討論(二) 主持人:王紹光 麻繩:毛尖老師叫我參加這個論壇的時候,我感到非常忐忑,後來看到名單之後就更不安瞭,因為與會者全都是在資曆和理論體係上令我無法望其項背的專傢學者。戴錦華老師是我非常崇拜的學者,我以前曾經跑到電影學院蹭過她的課,也看過她很多書,能跟這樣的偶像級專傢一起坐在這裏討論問題,讓我覺得又興奮又不安。剛纔在聽前麵一些老師談電視劇的時候,我是有一些感觸。比如鍾雪萍老師跟戴錦華老師先後都錶達瞭類似的觀點,就是說中國的電視劇在某些方麵優於美國同類劇,戴老師的言外之意是有些國産劇超過瞭大多數外劇,對此我有一點不同意見。前段時間網絡上特彆流行一個電視劇的“鄙視鏈”,基本的意思是看英劇的鄙視看美劇的,看美劇的鄙視看日劇的,看日劇的鄙視看韓劇的,看韓劇的鄙視看TVB的,看TVB的鄙視看中國大陸劇的。我倒不完全認同中國大陸劇一定處於“鄙視鏈”下遊的說法,但確實是包括我自己、我身邊一些朋友以及我接觸過的很多網友在內,都曾普遍經曆過一個從國産劇到外劇的過程。我原來就是抱著電視機看國産劇,那會兒看《大宅門》之類的都看得很入迷,但是後來看瞭美劇之後(我記得我最早看美劇應該是2003年,先看瞭《老友記》,然後是《24小時》),真的感覺到麵前打開瞭一個完全不同的世界,發現電視劇居然能拍得這麼好看。後來很多看美劇的人就放棄瞭看國産劇。我現在看國産劇看得也不多,但是比較熱門的劇我會盡量看,看到忍受不瞭的時候會棄掉。還有汪暉老師剛纔說到曆史劇的問題,您說像《雍正王朝》那樣重述曆史的劇情在其他國傢都見不到,但其實是有的,我推薦大傢看美國HBO齣品的《羅馬》,還有美國Showtime齣品的《都鐸王朝》、《波吉亞王朝》,我覺得這些都是非常嚴肅地重述曆史的優秀劇集,並且它們的曆史觀非常先進。 甘陽:我不大明白什麼叫“亞洲之眼”,為什麼電視劇需要討論亞洲。談這個問題之前我覺得有必要糾正一句話,就是“中國人喜歡韓劇”,這句話似乎是一個全稱判斷,但這個判斷肯定是錯的,至少我不喜歡。我記得前些年曾經討論過一個問題,就是為什麼中國電影比較差,相對來說中國電視劇比較好?我發覺至少有一個比較簡單的答案,就是中國的國際大片老在追求所謂國際觀眾,所以反而搞不清它的觀眾是誰。中國電視劇之所以好一些,是因為不需要什麼國際受眾。但是最近幾年電視劇越來越糟糕,原因就是幻想著有一個所謂全球化的“盛世”,我們不要說亞洲,你看現在的電視劇,把港颱的、海外的過氣演員或者大眾偶像放在那裏,都不知道乾什麼。中國本來有這麼大,我們以為大傢都有個共同性的東西,卻恰恰是模糊掉瞭很多不同的地方。我經常在香港,香港和內地非常不同,沒有必要追求大傢共同欣賞的東西,可以偶爾有,沒必要去刻意追求,否則電視劇肯定越來越爛。現場提問:我這個問題提給麻繩老師,你剛纔講現在看美劇是一種時尚,但是最近這兩年崛起瞭另外一種時尚,就是英國的迷你劇,我不知道你有沒有關注過這種劇的生存模式。 麻繩:英劇我也看,但是我沒有研究過英劇的産業機製。相對於美劇來說,英劇的確算是迷你劇,每部劇都是6集左右。例如《神探夏洛剋》,每一季纔3集,並且時隔一兩年纔齣下一季,它基本上把每集當成電影拍瞭。前一段時間《黑鏡》的反響很熱烈,我看瞭第一集就非常受震動。英國人在劇情設定、觀點錶達方式等方麵比較激進,其敘事方式、鏡頭語言也確實比美劇更高級,所以很多愛看英劇的人相對鄙視看美劇的。不過英劇當中也有完全通俗化的,例如《唐頓莊園》,它的敘事是中國人慣見的傢族戲,我覺得它是我看過的最好的傢族劇,劇中對人物的打磨、對戲劇性的設置都值得我們學習。 ……
前言/序言
序 王曉明 本書的直接起因,是2012年夏天在上海舉行的第八屆中國文化論壇。 這次論壇以“電視劇與當代文化”為總題,邀請來自各方的業內和門外人士——電視劇導演、編劇、電視颱選片人、製作公司經理、學院研究者、網絡評論傢,以及多位以熱心觀眾自任的人文/社會科學界的資深學人——就一連串相關問題展開深淺不一的討論。 這可能是國內第一次業內外人士圍坐一圈,持續討論電視劇現象的大型會議,又是在周末,聞訊而來的聽眾很多,將偌大一個會場擠得滿滿的,甚至有著名演員悄悄坐著旁聽。 在會議的閉幕辭中,我概括瞭組織這次論壇的兩個原因: 首先,今天中國的支配性文化,它的生産機製,它和社會上其他不配閤、不服從的文化力量之間的衝突方式,都與二三十年前完全不同瞭。如何深入去解讀這些變化,把握它們對社會和人生未來的深刻影響,已經成為研究界和思想界的迫切任務。就在大傢日益明確地意識到上述變化和任務的時候,國産電視劇大熱起來,引發資本動嚮、市場規模、政府應對、社會心理、行業體製、媒體運作等各個方麵的迅速變動。這就好像拼成瞭一塊巨大的屏幕,清晰地呈現齣今日中國的支配性文化及其生産機製的復雜運作,我們當然要伸過頭去,盯住看瞭。 其次,正當電視劇成為一個聚焦點,召引各種力量聚攏過去的時候,社會和人民的嚮上的精神能量,也開始在其中閃耀光芒。150年來,中國人經曆瞭那麼多苦難和失敗,那麼多次被推進沮喪和墮落的深榖,但是,一潭死水的下麵,依然有魯迅所說的“地火”在暗暗燃續,一有閤適的條件,它就會爆發齣來。那些引發巨大反響、本身也堪稱齣色的電視劇,例如《蝸居》、《潛伏》和《我的團長我的團》,是否正錶現瞭這“地火”的一次新的爆發,一種新的錶達?這就更值得仔細端詳瞭。 我想,這兩段話,應該也可以移來說明本書編纂的用意。社會正在繼續大變,中國文化的現狀和未來,都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深埋於類似“電視劇熱”這樣綜閤瞭多種政治、經濟和文化因素的巨大現象之中。倘說二十年前,一般研究者囿於“雅/俗”之類的二分框架,總是習慣性地往哲學、理論和“高等”文藝當中去搜尋文化變遷的綫索,那麼在今天,中國特色的資本主義文化生産已經整體改畫瞭當代文化的基本圖形,許多昔日我們沒見過、即便見瞭也不當迴事的文化活動——廣告策劃、歌麯營銷、電視劇製作、網絡遊戲/文學生産等等——正日益占據影響文化走嚮的關鍵位置,我們關注社會文化的視野和思路,就必須有較大的拓展。具體到“電視劇熱”,我想完全可以這麼說:至少在今天,每一個關心中國文化的未來的人,都應該認真注意它。 本書分為八輯。開頭的一輯,以“為什麼是電視劇?”為題,側重對“電視劇熱”的宏觀分析。接著一輯的文字,則多走比較分析的思路,以“美劇”和“韓劇”等為參照,凸顯中國電視劇的特徵。再下來的四輯,“‘社會主義’迴來瞭?”、“現實與‘穿越”’、“諜戰的背後”以及“‘炮灰’看世界”,從輯名便可看齣,都是聚焦於某一類題材/樣式的電視劇,各篇的對話關係也因此較為緊密。 請特彆注意第七輯,它的輯名“在新的文化生産機製中”,清楚錶達瞭論壇組織者和本書編者想要強調的一個意思:單部的電視劇也好,綜閤的“電視劇熱”也好,都與新的文化生産機製的復雜運作分不開,甚至直接就是這套運作的結果,因此,我們不能隻是像分析小說那樣來分析電視劇,必須努力發展對電視劇生産的製度/機製,乃至更大範圍的文化生産製度/機製的洞察和把握,沒有這樣的洞察和把握,是難以揭示“電視劇熱”的復雜涵義的。當然,這不容易做,本輯所收的文字,也遠不是在這方麵都做得很好,但是,靠著各位講/作者的共同努力,本書畢竟立起這麼一輯,就如同打開瞭一麵醒目的旗幟,有心的後來者當會絡繹不絕。也因此,本書以“眾目睽睽之下”為題,形成最後的一輯,隻有各種視綫多麵交叉,文化討論纔能保持開放的態勢,道路越走越寬。 不用說,這八輯的區分和輯名的選設,都大體對應於上述論壇的八個場次;各輯內的文字的編排,也有意保持論壇式探討的內在張力,突齣三類文字的互動關係:一是有備而來的專題發言,二是由此激發的現場問答,三是以前麵的討論為基礎,進一步形成的學術論述。 本書既是如此緣起,我就要藉此機會,感謝多位年輕的同道。首先是毛尖先生,她不但嚮這次論壇提供經費的支援,更承擔瞭大部分組織和聯絡工作;其次是李念先生,她和她所負責的文匯網,從會場安排到網絡傳播,都給瞭許多切實的幫助。至於上海大學中國當代文化研究中心和文化研究網的各位同事,恕不一一指名瞭,也請接受我的感謝,我雖是這屆論壇的執行主席,實際的會務工作,都是你們,和你們的學生們,一件一件做好的。 從論壇上的七嘴八舌,到本書成形,其間的距離不可謂不大,需要做許許多多內行而細緻的工作,纔能從彼地抵達此處。我要特彆感謝中國文化論壇的朋友們和本書的責編,是她們付齣的辛勞和智慧,纔完成瞭本書的規劃和齣版。還要感謝年輕的宋玉先生,單是看你設立的大量注釋,就可以明白,你在整理論壇錄音方麵,付齣瞭多大的辛勞。 2014年2月屯門
中國文化論壇:電視劇與當代文化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