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程文囿,字觀泉,號杏軒,安徽歙縣人,清代乾隆至道光年間名醫,新安醫學代錶醫傢之一。《杏軒醫案》是程文囿一生臨床經驗的總結,包括初集一捲、續錄一捲、輯錄一捲。
《大國醫經典醫案賞析係列:程杏軒經典醫案賞析》以《杏軒醫案》為藍本,精選反映程文同學術思想的醫案163例,從病名、病史、辨證、用藥、經驗、特色等方麵加以評析,如實還原程文囿診治疾病的心路曆程,展現程氏膽大心細、師古而不泥古、探本求真的精湛醫技,以及不掩己功、不諱己過的質樸醫風。
目錄
醫案初集
案1 許靜亭翁夫人産後感邪,重用清下治驗
案2 劉明府少君先天不足,心脾內虧治法
案3 鮑覺生宮詹鬱傷心脾,證類噎膈,殆而復生
案4 洪楚峰孝廉中髒殆證,再生奇驗
案5 方萃岩翁公郎滑精證治
案6 餘氏子瘧後變證
案7 汪典揚翁外孫女體弱感邪,證變抽掣
案8 方玉堂翁孫女暑風驚證,詳論病機治法
案9 方宅揆翁幼孫暑風驚證,病愈之奇
案10 洪荔原翁尊堂大頭時疫,真熱假寒之證
案11 夫人子嗽
案12 族兄奏韓挾虛傷寒,因循貽誤,救治原委
案13 方牧夫兄尊堂寒濕內伏,加感外邪
案14 曹近軒翁感後食復
案15 曹肖岩翁春溫兩感危證
案16 三郎麻閉急證
案17 吳芳崖兄幼孫胎瘧
案18 方理豐翁中寒脫陽,殆證救蘇
案19 方燦侶翁腹痛蓄瘀脫血治愈,並商善後法
案20 農人某攻痞動血,昏暈急證
案21 王以仁翁乃郎暑病熱久傷陰
案22 翁自病肝鬱,證似外感
案23 吳秀森翁乾腳氣
案24 洪臨川兄幼女偏廢
案25 吳禮庭兄時感腫腮消後,睾丸腫痛
案26 莊炳南兄素稟火體,病治與眾不同
案27 柳聞鶯兄挾虛傷寒,並後患陰瘧,誤截緻變,拯治始末
案28 曹德酹兄乃郎水腫
案29 方泳葭兄傷寒轉瘧,並論胎瘧病因
案30 閔方田兄初患少陰傷寒喉痹,治愈後,患腳氣,雜治成痿
案31 汪心滌兄夫人半産血暈危證
案32 吳立亭翁幼孫傷暑危證治驗
案33 鄭鶴鳴挾陰傷寒
案34 鄭媼便閉
案35 吳光先翁偏中便閉
案36 董韆雲傷寒格陽證
案37 許嫗傷寒,疑難證治
案38 吳某時瘧變證
案39 族叔曉堂失誌狂妄
案40 族人聯升休息痢,證治奇驗
案41 堂妹感冒暑風證治
案42 傢炳然兄女肝鬱氣厥,實有贏狀
案43 陳某子感證,一體脈俱厥
案44 婦憂勞傳染,藥誤緻變
案45 許生母傷食腹痛
案46 葉習方甥麻疳
案47 族兄女痘證,並婦感證,瀕危救迴大路
案48 菜傭某單腹脹
案49 鬍某乃媳感證
案50 汪氏婦熱病,喜飲沸湯
……
醫案續錄
醫案輯錄
精彩書摘
《大國醫經典醫案賞析係列:程杏軒經典醫案賞析》:
【賞析】
喉痹,為咽喉疼痛、梗阻不利或聲音嘶啞之證,外感、內傷、寒熱、虛實均可緻咽喉機竅不利,阻閉為喉痹。《景嶽全書》曰:“凡少陽、陽明、厥陰、少陰皆有此證,……但其中虛實各有不同。”《靈樞·經脈》:“腎足少陰之脈,起於小趾之下,……循喉嚨,……是主腎所生病者,口熱,舌乾,咽腫……”,指齣足少陰腎經循行於咽喉,其病可見咽喉疼痛之少陰喉痹證。
本案患者素體清瘦,攝身不慎,罹患少陰喉痹,是因其腎陽虧虛,虛陽上浮,無根之火循經上炎,熏蒸咽喉,故咽喉紅腫疼痛;虛陽浮越,下元虛冷,故身熱足冷;脈息沉細無力,乃腎陽虛衰,鼓動無力所緻,總屬腎陽虧於下、虛陽擾於上的上熱下寒證。誠如《景嶽全書》所載之格陽喉痹,“由火不歸元,則無根之火客於咽喉而然,其證則上熱下寒,全非火證。”程氏不為發熱、喉紅腫痛等熱象所濛蔽,不為患者“似屬風熱”之說所迷惑,準確診斷為少陰傷寒喉痹證,足見其醫術之精湛。下元虛冷,虛陽上浮,法當溫補命門、引火歸元,故程氏選用鎮陰煎治療,方中大劑熟地滋腎填精,使陽得陰助而生化無窮;附子、肉桂溫補腎陽,引火歸元;牛膝引火下行,澤瀉泄熱,“引接桂、附等歸就腎經”(《本草衍義》),使所溫之陽安於下焦;炙甘草補中。諸藥閤用,使雷龍之火安其宅,二劑病愈。此例若誤辨風熱,妄用清散,結果恐將如何。可見,寒熱虛實,一念之間,或治病救人,或誤人性命,古今患者能遇良醫如程氏之輩,當為幸事。
至於患者後患腳氣病,癥見腳膝腫痛,當為濕腳氣。其病可因外感風濕之邪,乘下元之虛而入,經絡不得宣通所緻。程氏以祛風滲濕兼補益肝腎為治,當為正治。殊不知,病來如山倒,病去如抽絲,何況秉不足之軀,感纏綿之邪,不能速愈當為情理之中。患者更醫緩證急圖,反招其害,此為不信良醫之禍。
案31 汪心滌兄夫人半産血暈危證
汪心滌兄夫人,體孱多病,懷孕三月,腹痛見血,勢欲小産,延餘至時,胎已下矣。血來如崩,昏暈汗淋,麵白如紙,身冷脈伏。予日:“事急矣,非參附湯莫挽。”僉謂:“用參恐阻惡露。”予日:“人將死矣,何遠慮為。”亟煎參附湯灌之。少蘇,鏇復暈去,隨暈隨灌,終夕漸定。續用參、術、草、歸、地、枸杞,大劑濃煎,與粥飲肉汁間服,旬日始安。再投歸脾湯數十劑乃愈。後張效伊芳翁夫人證同,亦照此法治驗。乾隆甲寅鞦,予室人葉孕三月,胎墮血暈,日進參芪十數兩乃定。後仍半産數次,勢皆危險,均賴補劑挽迴。倘惑於浮議,並殆矣。
【賞析】
本案患者因小産血崩而緻暈厥,癥見神誌昏迷、大汗淋灕、麵色蒼白、四肢冰冷、脈象伏似無,乃氣隨血脫之血暈危證。程氏認為治當益氣固脫、迴陽救逆,宜用參附湯急救。
補後天之氣以人參為首,溫先天之陽以附子著稱,參附湯能迴陽固脫救逆,得益於二者之力。程氏力排眾議,堅以本方頻灌施救,終挽患者之性命。
所謂急則治標,是其正治也。半産後,雖有惡露,用人參可能對病人有不利的一麵,但在氣血虛脫亡而陽之時,隻有參附湯“能瞬息化氣於烏有之鄉,頃刻生陽於命門之內”,纔能發揮起死迴生之力。命得救,而病未除,此時則宜“緩則治其本”。所謂“氣為血之帥”,於此氣血兩虧之時,程氏以氣血同補之藥,大劑濃煎,一則以當歸、熟地、枸杞直接補血生血,一則以參、術、芪、草補氣以生血,且兼攝血,且與粥飲肉汁間服,補脾胃益氣血之化源,共奏大補氣血之功。後以歸脾湯心脾同治、氣血同補緩圖收工。
縱觀本案,若非程氏臨證不惑,執有定見,醫術精湛,調治得法,患者之命恐將誤矣。
……
前言/序言
大國醫經典醫案賞析係列:程杏軒經典醫案賞析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