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組織行為學》包括十二章,分彆從個體、群體和組織層麵探討組織員工管理中的心理和行為規律,在涵蓋組織行為學核心知識精華的同時,力求反映國外學科理論前沿和體現中國本土特點的研究成果及管理實踐。各章都設有“引例”、“本土研究新發現”、“新聞中的組織行為學”、“實用自測問捲”、“品味經典研究”等專欄。《組織行為學》適用於高等院校管理類、經濟類專業本科生、碩士研究生、MBA、MPA、MPM學員,也可作為企業管理人員的在職學習和培訓用書。
作者簡介
王忠,管理學博士,副教授,碩士生導師,瑞士聖加侖大學領導與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訪問學者,中國管理研究國際學會會員。現任深圳大學管理學院人力資源管理係教學係主任。主持、參加國傢級、省級等課題10多項,在國內外學術期刊發錶論文30餘篇,閤作齣版譯著2部。
目錄
第一章 組織行為學概述 第一節 何為組織行為學第二節 組織行為學的發展軌跡 第三節 組織行為學與管理 第四節 組織行為學的研究方法 第五節 當代組織行為學所麵臨的挑戰
第二章 人格與能力 第一節 人格概述 第二節 代錶性的人格理論 第三節 能力
第三章 價值觀與態度 第一節 價值觀 第二節 態度 第三節 三種重要的工作態度
第四章 知覺和個體決策 第一節 知覺概述 第二節 歸因及歸因理論 第三節 個體決策
第五章 激勵 第一節 激勵概述 第二節 內容型激勵理論 第三節 過程型激勵理論 第四節 激勵理論的綜閤應用
第六章 情緒與壓力 第一節 情緒概述 第二節 情緒智力和情緒勞動 第三節 壓力概述 第四節 壓力的來源和影響 第五節 職場壓力管理
第七章 群體行為基礎 第一節 群體概述 第二節 群體靜態特徵 第二節 群體動態特徵 第三節 群體決策
第八章 溝通 第一節 溝通概述 第二節 溝通的類型 第三節 溝通網絡 第四節 有效溝通的管理
第九章 領導 第一節 領導概述 第二節 傳統領導理論 第三節 領導理論新發展 第一章 組織行為學概述 第一節 何為組織行為學第二節 組織行為學的發展軌跡 第三節 組織行為學與管理 第四節 組織行為學的研究方法 第五節 當代組織行為學所麵臨的挑戰
第二章 人格與能力 第一節 人格概述 第二節 代錶性的人格理論 第三節 能力
第三章 價值觀與態度 第一節 價值觀 第二節 態度 第三節 三種重要的工作態度
第四章 知覺和個體決策 第一節 知覺概述 第二節 歸因及歸因理論 第三節 個體決策
第五章 激勵 第一節 激勵概述 第二節 內容型激勵理論 第三節 過程型激勵理論 第四節 激勵理論的綜閤應用
第六章 情緒與壓力 第一節 情緒概述 第二節 情緒智力和情緒勞動 第三節 壓力概述 第四節 壓力的來源和影響 第五節 職場壓力管理
第七章 群體行為基礎 第一節 群體概述 第二節 群體靜態特徵 第二節 群體動態特徵 第三節 群體決策
第八章 溝通 第一節 溝通概述 第二節 溝通的類型 第三節 溝通網絡 第四節 有效溝通的管理
第九章 領導 第一節 領導概述 第二節 傳統領導理論 第三節 領導理論新發展
第十章 衝突管理 第一節 衝突概述 第二節 衝突管理概述 第三節 談判
第十一章 組織結構與組織設計 第一節 組織概述 第二節 組織結構的要素 第三節 組織設計 第四節 組織設計的權變因素
第十二章 組織文化第一節 組織文化概述 第二節 組織文化形成的影響因素 第三節 組織文化和績效 第四節 組織文化傳承與變革 第十章 衝突管理 第一節 衝突概述 第二節 衝突管理概述 第三節 談判
第十一章 組織結構與組織設計 第一節 組織概述 第二節 組織結構的要素 第三節 組織設計 第四節 組織設計的權變因素
第十二章 組織文化第一節 組織文化概述 第二節 組織文化形成的影響因素 第三節 組織文化和績效 第四節 組織文化傳承與變革
精彩書摘
作為一門行為科學,組織行為學必須按照一定的研究方法和程序,而不是基於預感、經驗及直覺來探討人的行為。組織行為學的研究具有科學特徵,即依據科學論據來探討組 織環境中人類行為的規律性。 一、組織行為學研究的原則 科學研究要遵循一定的原則。組織行為學也一樣,一方麵有自己獨特的研究方法,另一方麵也遵循科學研究的一般原則。 (一)客觀性原則 組織行為學理論建立和驗證的過程中,不能單憑學者的個人經驗,而必須是以公眾都能觀察瞭解到的客觀事實為基礎前提。研究者客觀、公正的態度是研究的基本前提,在收集數據過程中要保持數據的客觀真實性,對問題及結果的分析不能有任何的主觀偏見。 (二)可驗證性原則 研究成果最重要的原則之一就是可驗證性,組織行為學的研究方法所得齣的結果應該可以反復地在實驗或者調查中得到證實和證僞。研究成果要具有重復性、可測量性。法進行驗證的研究成果是不具有價值的。 (三)可控製性原則 組織行為學的研究對象是人的行為,研究者要控製對行為産生影響的變量,使研究過程更加準確,以確保對行為産生的原因做齣閤理的因果解釋。對於研究中法控製的因素,研究者也要盡可能認識到其作用與影響,在研究結論中予以考慮和說明。 (四)預見性原則 組織行為學的研究發現應不僅有助於解決組織管理中的實際問題,而且能夠運用所發現的客觀規律預見未來,從而更加有效地預防組織中的各種消極行為,引導員工積極行為 的高頻次齣現。 二、組織行為學研究的具體方法 組織行為學的研究方法有很多,較為常見的有: (一)觀察法 觀察法是指觀察者對被觀察者的行為進行直接觀察,分析被觀察者的行為,從而分析研 究人們內在的心理狀態。觀察法除瞭觀察者直接運用感覺器官進行觀察外,還可以藉助科技 設備如錄音機、攝像機等進行觀察。按照不同的分類標準,觀察法可分為以下主要類型: 1.參與觀察與非參與觀察 這種分類方法依據的是觀察者與被觀察者之間的關係。參與觀察是指觀察者與被觀察者一起進行活動,觀察者直接參與到被觀察者的工作或生活中,其研究者的身份不易被發現。這種觀察方式能夠獲得更為可靠、有效的觀察資料。非參與觀察是指觀察者以研究者的身份對被觀察者進行觀察,此時的研究者是一名局外人。 2.自然觀察與控製觀察 這種分類方法依據的是被觀察者對觀察過程的知覺。自然觀察是指在被觀察者不知道自己處於被觀察狀況下,觀察者對其進行觀察的行為。控製觀察指被觀察者知道自己處於被觀察的狀態下,觀察者對其實施觀察的行為。 參與觀察和自然觀察所搜集的數據可以幫助研究者對自己所要研究的問題獲得身臨其境 和設身處地的瞭解。例如,黃鐵鷹教授在研究海底撈的案例時,派北京大學學生去海底撈餐 廳打工“臥底”,承擔餐廳裏的各項服務工作,從而收集瞭海底撈服務顧客的大量一手資料。 (二)實驗法 實驗法是在對環境進行一定控製的情況下開展實驗的研究方法,研究者通過控製和改變 條件,積極乾預受測試者的活動,經過反復實驗,積纍一定數量的材料,作為判斷被研究心理現象的典型性和偶然性的依據。實驗法可以分為兩種類型:實地實驗和實驗室實驗。 1.實地實驗 實地實驗 (field experiment)是在自然環境下進行的有控製的實驗。實驗研究者在自 然環境中控製自變量,檢驗自變量的變化對因變量所造成的影響,從而發現兩者之間的關係。例如,對兩個醫院自願獻血的人開展實地實驗,在第一傢醫院對自願獻血的人給予金錢補償,而第二傢醫院的獻血者得不到補償。記錄這種情況下兩傢醫院自願獻血的人數, 從而通過收集數據,對獻血意願和金錢補償之間的關係進行分析研究,試圖發現兩者之間 的規律。 2.實驗室實驗 實驗室實驗 (lab experiment)需要對環境中的某項因素進行更加嚴格的控製,通過改變自變量,觀察因變量的變化,整個實驗過程是在實驗室中完成的。例如,有學者同樣研究獻血意願和金錢補償之間的關係,他將參加實驗的人集中到實驗室裏,隨機地將他們分配到有金錢補償和補償的兩個實驗組中,對第一組人告知如同意獻血將會得到金錢補償,對另一 組人告知獻血將是償的,最後統計兩組中願意獻血的人數。 (三)案例研究法 案例研究法是一種非常完整的研究方法,它包含瞭特有的設計邏輯、特定的資料收集方法和獨特的資料分析方法。它是研究者通過查閱記錄、采訪樣本、發放調查錶和實地觀 察等方式,搜集有關個體、群體和組織的各種資料,用以瞭解研究對象的行為特點、管理風格及工作經驗等,對組織中的各種關係進行描述和說明。案例研究法主要體現在對以下三個 問題的迴答:“是如何改變的”、“為什麼會變成這樣”及“最後結果如何”。 通常案例研究法可以區分為三類,即探索性案例研究法、描述性案例研究法及因果性案例研究法。 ……
前言/序言
組織行為學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