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氓之族 群體認同與政治變遷

群氓之族 群體認同與政治變遷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美] 哈羅德·伊羅生 著,鄧伯宸 譯
想要找书就要到 求知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齣版社: 廣西師範大學齣版社
ISBN:9787549563043
版次:2
商品編碼:11624240
品牌:理想國(imaginist)
包裝:平裝
開本:32開
齣版時間:2015-01-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376

具体描述

編輯推薦

  

  我建議你們有時間可以去看看《烏閤之眾》、《狂熱分子》和《群氓之族》這三本書。這對瞭解群體心理很有幫助,從中可以瞭解為什麼群眾會因為一個很小的事情把政府砸瞭。政府在工作也要運用社會心理的原理,這可以用來防範很多社會問題。——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教授於建嶸
  這部書確是筆者所見迄今對族群這一議題討論最周詳、文獻與調查資料最充實的論著——颱灣東華大學教授喬健
  族群意識可以建立一個國傢,也可以撕裂一個國傢,《群氓之族》這本書可謂洞燭先機,早已看到瞭這股力量曆久不衰的重要性;同時,這又是一本文采斐然的大作,旁徵博引,巨筆如椽,而這種得天獨厚、與時俱進的能力,卻又不失學術的嚴謹深思,正彰顯齣作者的與眾不同。——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教授白魯恂
  《群氓之族》是一本重要的學術著作,有廣泛的影響力,從部落偶像、身體、名字、語言、宗教、民族、曆史起源、新多元主義,來探討群體認同與政治變遷。作者實地采訪、研究,對於方興未艾的民族主義終將改變世界麵貌,早已率先發齣警訊。——颱灣“中央研究院”院士李亦園。
  
  海報:
  


  

內容簡介

  歐洲人做過這樣的統計,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60年來,地球上沒有戰爭的日子隻有26天。
  美國人《群氓之族 群體認同與政治變遷》作者發現,從1945年到1967年,因族群、宗教、信仰等造成的衝突,已經導緻750萬人死亡,而且迄今未止(按:這還不包括激烈的巴以衝突、伊拉剋戰爭、阿富汗戰爭等)。
  人類的科技越來越全球化,政治卻越來越部落化;人類的傳播係統越來越普及化,對於該傳播哪些東西卻知道得越來越少;人類離其他的行星越來越近,對自己這顆行星上的同類卻越來越不能容忍;活在分裂之中,人類越來越得不到尊嚴,卻越來越趨於分裂。麵對世界資源與權力的前所未有的激烈爭奪,人類社會正把自己撕裂,撕裂成越來越小的碎片。
  《群氓之族 群體認同與政治變遷》作者從部落偶像、身體、名字、語言、宗教、民族、曆史起源、新多元主義等多種角度探究族群的本質,討論群體認同在政治變遷壓力下的自我塑造,縷析民族主義對世界格局的改變,以及認同問題對個人心理的巨大衝擊。作者返迴源頭,從人性的基本麵,考察群體認同的各種因素如何以不同的方式、在不同的環境,糾纏扭結,以緻我們以各自的形態變成今天這副模樣。
  在全球化浪潮以摧枯拉朽之勢將世界抹平的今天,人類各種族間的衝突卻呈愈演愈烈之勢,現代人對歸屬感的需要也變得空前迫切,焦慮感與孤獨感成為心頭的夢魘,揮之不去。閱讀本書,既像是在讀曆史,又像是在讀預言。讀曆史,是作者30多年前所點名的族群衝突點已經一一爆發;讀預言,則是作者早已看到一些進行式的和未來式的族群衝突。




作者簡介

  哈羅德伊羅生(Harold R.Isaacs),1910—1986,30年代活躍於中國,曾任職《大陸報》,後主辦《中國論壇》雜誌。1933年參加中國民權保障同盟,任執行委員,與魯迅等人關係密切。1953—1965年任麻省理工學院國際研究中心副研究員,1965年以後任政治學教授,1980年曾到中國訪問,拜訪宋慶齡、丁玲與茅盾等人。28歲即寫成探索1925—1927年中國革命的經典作品《中國革命的悲劇》,其間曾赴挪威訪問托洛茨基。此外著有《亞洲殊無和平》、《心影錄:美國人心目中的中國和印度形象》、《以色列的美國猶太人》等。

  鄧伯宸,颱灣成功大學外文係畢業,曾任報社編譯、主筆、副總編輯、總經理,現為《新觀念》雜誌專欄作者。曾獲時報文學奬附設鬍適百歲誕辰紀念徵文優等奬。譯作包括


精彩書評

  ★ 我建議你們有時間可以去看看《烏閤之眾》、《狂熱分子》和《群氓之族》這三本書。這對瞭解群體心理很有幫助,從中可以瞭解為什麼群眾會因為一個很小的事情把政府砸瞭。政府在工作也要運用社會心理的原理,這可以用來防範很多社會問題。
  ——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教授 於建嶸

  ★ 這部書確是筆者所見迄今對族群這一議題討論最周詳、文獻與調查資料最充實的論著
  ——颱灣東華大學教授喬健

  ★ 族群意識可以建立一個國傢,也可以撕裂一個國傢,《群氓之族》這本書可謂洞燭先機,早已看到瞭這股力量曆久不衰的重要性;同時,這又是一本文采斐然的大作,旁徵博引,巨筆如椽,而這種得天獨厚、與時俱進的能力,卻又不失學術的嚴謹深思,正彰顯齣作者的與眾不同。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教授 白魯恂

  ★ 《群氓之族》是一本重要的學術著作,有廣泛的影響力,從部落偶像、身體、名字、語言、宗教、民族、曆史起源、新多元主義,來探討群體認同與政治變遷。作者實地采訪、研究,對於方興未艾的民族主義終將改變世界麵貌,早已率先發齣警訊。
  ——颱灣“中央研究院”院士 李亦園

目錄

中譯本序 本書對族群本質提齣新的解構/喬健
原版序 族群認同的先知/白魯恂
自 序 政治變遷壓力下的族群認同
第一章 姆庇之傢
第二章 雪 人
第三章 部落偶像
第四章 身 體
第五章 名 字
第六章 語 言
第七章 曆史與起源
第八章 宗 教
第九章 民 族
第十章 新多元主義
推薦一 讀曆史,也讀預言/李亦園
推薦二 兩種時間意識/石之瑜

精彩書摘

  剋利福德格爾茨確信“這種人親土親的聯係隨時可以接續起來,源自於呱呱落地就具備的先天性,可以延伸進入信仰某種宗教、說某種語言,甚至隻是一種方言,以及遵行某種社會規範的社群……也正是從這種連帶,直接輸入無數絕對性的東西”。
  族群認同是由一組現成的天性與價值組成。齣於傢庭的偶然,在某一時間,某一地方,從每個人來到這個世界的那一刻起,他就與其他人共同擁有瞭那一組天性與價值。
  個人所屬的族群是有權有勢的還是卑下順從的?這種情形是靜態的還是變動的,以及,相對於其他人,自己是否能有所指望並活得下去?這個問題非同小可,是統治的大問題,也是各個族群之間在同一個屋簷下權力拉扯的問題。
  在基本群體中,一個人不僅不是孤立的,而且隻要他選擇留下來並歸屬於它,就沒有人能夠否定或拒絕。那是任何人無法予以抹殺的一種身份,即便他自己想要掩飾、放棄或改變,也屬徒然。而在這個大遷徙的時代,許許多多的人東飄西蕩,身體與文化都離鄉背井,歸屬感就成瞭他們隨身攜帶的方舟,是遠祖所奉持的神殿,是“傳統”,是“道統”,是某種形式的信條或信念,對於無法迴答的問題,自成一套解答。
  在我們這個時代,追求更高或至少是平等的自尊,也正是對這種需求的觸、受、愛、取、有,顛覆瞭所有這類形式的位階,並成為政治火山的主要動能之一。這種動能所強調的族群尊嚴,點燃瞭民族主義的運動之火,衝決瞭帝國主義的統治,也為民族與種族的沙文主義加添瞭燃料。
  一旦弱勢族群不再屈服,對加害者與受害者來說,族群認同都將成為一個問題,而且遲早會爆發成為社會與政治的衝突和危機。也就是在這一點上,基本群體認同與政治相遇。
……

前言/序言


用户评价

评分

  長期與下層民眾打交道的生活經曆使作者發現,積極投身群眾運動的往往是一些失意者。他們認為自己的生活已無可救藥地失敗,渴望逃離自我,尋求重生,將生命托付給某項神聖偉業讓他們感覺不錯,整齊劃一的集體生活令個人的責任、恐懼、無能得以掩埋。運動的領導者則刻意培養參與者的罪惡感,號召自我犧牲以獲救贖。

评分

非常感謝京東商城給予的優質的服務,從倉儲管理、物流配

评分

很小的一本書,很差的紙質,很貴的價格。

评分

早上定的,下午就收到,質量非常好,正版沒問題。

评分

的熱情,有時候不方便收件的時候,也安排時間另行配送。

评分

廣西師大的這幾部書,裝幀都不錯,很喜歡

评分

上午買的 下午就到瞭 包裝很完整 拍的照片是拆袋塑料膜 質量看起來也很不錯

评分

一口氣買瞭一大堆書,京東就是不一樣,速度快,又便宜,太棒瞭,以後會一直在京東購物!

评分

連同另外兩本一起,全瞭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