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適讀人群 :關注時事類著作的讀者;作者粉絲 《迫在眉睫 中國周邊危機的內幕與突變》內容圍繞中日關係、中美關係、中朝關係、颱海局勢等當下熱點問題,主要展示瞭作者對於中外高端人物的訪問和他們之間的討論,指齣瞭紛繁蕪雜的外交關係背後的綫索。
內容簡介
《迫在眉睫 中國周邊危機的內幕與突變》由一係列從未披露過的內幕故事組成,從中可以看齣國際舞颱的驚心動魄,以及中國未來三至五年在地緣政治上將麵臨的重大挑戰。
中國如何應對這些重大挑戰,取決於能否做齣準確的戰略研判,以及在外部環境“新常態”下能否把握“衝撞的藝術”並培養齣一種成熟的心態。
目錄
前 言 2015 年中國:地緣衝突風險劇升
第一章 2015 年:戰爭離我們還有多遠?
內幕:中國軍方和外交精英首次巔峰激辯
一、新常態:中國走到十字路口
中國也有鷹派和鴿派?
2015 年:類似1969 年和1992 年的戰略抉擇?
中國周邊危機:從量變到質變?
民間情緒沸騰VS 戰略課題凸顯
戰略研判:高估風險?低估風險?
二、中國鷹鴿兩派的盲點和誤區
吳建民聲勢”壓倒”羅援?
羅援絕地反擊
中國已無法迴避衝突和戰爭
“和平與發展”:為什麼錯瞭?
鬥爭與衝突:“度”的把握是關鍵
第二章 中國周邊:“準冷戰”已經開始?
內幕: 我們如何與安倍團隊短兵相接?
一、對峙漸成型,決戰已不遠?
不速之客:安倍現身新加坡
電視直播:中日輿論戰打響
傅瑩:迷人中的強硬
唇槍舌劍:在全球直播中展開
安倍的惱怒,中國的勝利
西方開始坐不住瞭
好評如潮,我還是我
二、國際社會:中國為什麼不受歡迎?
八年間:中國巨變,世界隔閡
2009 年:中國的轉摺點
東南亞的坦率讓人吃驚
苦澀之後的警醒
中國:疾風暴雨裏的抉擇與思考
第三章 2016—2020 年:颱海再現戰雲,大陸腹背受敵?
內幕:民進黨高層和颱諜報人士如何與大陸互動?
一、2016 年:兩岸關係大倒退?
“九閤一”選舉:國民黨兵敗如山倒
民進黨:首次與大陸正麵交鋒?
大陸為什麼不信任民進黨?
“颱獨教父”對話大陸學者
穿梭於戰雲密布之間
敏感時刻:民進黨高層現身
帶刺的玫瑰?謎一樣的女人?
越洋電話:與美女的“交易”
“美國對颱地下大使”: “滅火”又透風
嚮大陸電視傳話:蕭美琴立頭功
2015 年:馬英九將提前下颱?
二、颱灣特工:那些隻能遙望大陸的人們
颱灣海軍中將:我是中國海軍
颱海軍情報署長:為何拒下飛機?
兩岸軍事互信:曆史的遺憾
颱諜報高官:大陸國安有喝不完的茶等著我
颱灣在大陸還有多少潛伏特工?
“中華民族最後一代孝子”
今天的颱灣特工:到底效忠誰?
三、2020 年:一舉解決颱灣問題?
2016 年5 月後:哪種可能性最大?
2016—2020 年:大陸和民進黨的壓力
2020 年:解決颱灣問題良機?
2016 年後:大陸腹背受敵?
第四章 2016—2017年:中日危機再度上升?
內幕:日本前防衛相曾如何密謀南海危機?
一、日本軍方在想什麼?
防衛相:齣身於情報官和外交官
2011 年11 月:南海問題質變
日本為什麼忽然關心南海?
中日軍界人士唇槍舌劍
二、安倍晉三在想什麼?
中日40 年:何以恍如隔世?
中日衝突:導火綫究竟是什麼?
過去10 年:中日有哪些誤判?
前駐華大使的艱難努力
敏感時刻:宮本雄二婉拒不齣山
安倍身邊:幾派勢力施加影響
美日智囊如何電視激辯?
三、2017 年前:中日關係再動蕩?
美國智囊再次“敲打”日本
2016 年後:釣魚島問題解決更無望?
中日關係:30 年後穩定,10 年內衝突?
第五章 2017 年前後:朝鮮半島劇變?
內幕:一個神秘朝鮮女人和她背後的紀要部門
一、神秘的朝鮮?開放的朝鮮?
韓國影星:轟動香港的綁架案
神秘的朝鮮駐港外交機構
危機快閃中:神秘的朝鮮女人
朝鮮女人背後的紀要部門
平壤的消息越來越內幕
二、看不見的秘密活動
美朝首次電視對話:費盡周摺,唇槍舌劍
外交風波驟起
一個朝鮮“地下黨”的經曆
各國神秘機構聞風而來
她的真實身份,我不關心
我為什麼要接近朝鮮?
薑昆對我的批評,點到要害
朝美在港秘密接觸?
三、朝鮮一旦突變,各國怎麼辦?
來自平壤的黑客?
未來幾年:外力引發朝鮮突變?
顛覆朝鮮:未來三年美國將有動作?
第六章 中國周邊一旦有事:美軍如何齣手?
內幕:曆任美軍太平洋總司令對我講瞭些什麼?
一、中美兩軍:“刀尖上的交鋒”
太平洋司令部:美國在東亞的“刀尖”
美四星上將:風雲歸於平淡
僅七年:美國海空獨霸時代結束
中國軍方首次與世界平視?
軍方巨頭聚會:我“貼近”太平洋司令
來自五角大樓的電話
二、把玩“刀尖”的美國軍人
解放軍意圖:美軍捉摸不定
美颱軍售:太平洋司令遭遇“滑鐵盧”?
朝鮮核試:美國一籌莫展
誰在秘密監視著我們?
和平,在信任中穿越
美軍:中國軍人有多少戰鬥力?
三、美軍能做什麼?不能做什麼?
太平洋:美軍的角色究竟是什麼?
中國須學會善用“美國因素”
適度衝撞和製造緊張:中國須有藝術
後 記 中國須學習“衝撞的藝術”
精彩書摘
“美國因素”在中國周邊越來越成為一個復雜的因素。“美國因素”對崛起的中國而言究竟是負麵居多, 還是正麵居多?抑或正負兩麵皆有?在現階段,中國究竟如何客觀評估和有效利用“美國因素”?這是今天和未來中國已經繞不開的一個課題,而這一課題在2010 年之前似乎並沒有那麼緊迫。
曾記得,2003 年之前的幾年裏,時任颱灣領導人陳水扁刻意操弄“颱獨”思潮和行動,將兩岸關係推嚮幾乎萬劫不復的邊緣。2003 年,時任中國總理訪問華盛頓,與美國達成聯手製約陳水扁“颱獨”的共識。此後,颱海局勢開始逆轉,陳水扁的“颱獨”傾嚮受到相當程度的製約,直到2008 年馬英九上任。
可以想見,如果沒有當時華盛頓與北京的聯手,陳水扁的“颱獨”囂張不可能被抑製。從這個意義上,你能說在兩岸關係上,“美國因素”是負麵的嗎?
也曾記得,2012 年12 月安倍第二次上任日本首相,麵對中國崛起的態勢,憑藉日本國內日趨保守的政治基礎,采取對華日益強硬的立場,其主要錶現在三個方麵:第一,在釣魚島問題上堅持“沒有爭議”立場,絲毫不做妥協;第二,在曆史問題上,繼續參拜靖國神社,挑戰中韓和周邊鄰國的情感底綫;第三,以修憲解禁集體自衛權。
在這一背景下,不但中日領導人峰會全麵停止,而且就在日韓這兩個同盟國之間,韓國總統樸槿惠在一些國際場閤,就連把眼皮抬起瞧一眼安倍都懶得,更遑論與安倍握手言和瞭。但2014 年下半年,安倍忽然一反常態,公開站到電視鏡頭前聲明,他在曆史問題上將繼續堅持之前曆屆日本內閣的立場。再往前查一下記錄,原來美國私下嚮安倍施加瞭壓力。這從本書第四章透露的美日智囊電視激辯中,包括美國智囊對安倍連任後的期望錶達中,可以看得很清楚。
從這個意義上,你能說在中日關係上,“美國因素”純粹是負麵的嗎?
當然,無論是兩岸問題還是釣魚島問題,其根源都可追溯到“美國因素”。或者說,這些問題之所以久拖不決,也主要是由於“美國因素”使然。
美國作為一個世界超級大國,有其在亞太地區自身的戰略利益。從這些利益齣發,美國希望在亞太地區維持一種適度的“不平衡”。在兩岸問題上,無論是20 世紀50 年代將颱灣視為“永不沉沒的航空母艦”,還是後來希望通過支持民進黨長久維持兩岸的分治、分裂狀況,均無不齣於這一戰略目的。在中日關係和南海問題上,美國的戰略利益也大抵如此。
但這不等於說,兩岸的紛爭或中日矛盾、南海衝突達到擦槍走火的邊緣,美國將依然維持其原有的戰略底綫和立場。原因很簡單,若地區衝突突破美國能容忍或承受的範圍,勢必將衝擊美國的戰略利益。因此,每當這個時候,人們就可以看到,“美國因素”中調唆的一麵會變成穩定局麵的一麵。
這就可以解釋,為什麼2003—2008 年間,華盛頓願意與北京聯手製約陳水扁的“颱獨”,以及美國何以對安倍的修正曆史問題的舉措感到如此不滿。這同時也可以用來解釋,為什麼2014 年當中國的981鑽井平颱深入南海時,尤其是當越南與中國有可能在南海擦槍走火時,
美國一再運用各種公開和秘密的手段,對中國施加壓力。
在施加壓力,維持亞太地區適度平衡的問題上,應該說,美國沒有特彆的針對國傢。對直來直去的美國人來說,其指針隻有一個:誰打破平衡,就對誰施壓。
但在風和日麗之時,美國的戰略則有其明顯的側重點,那就是哪個國傢是美國在該地區乃至全球的潛在對手,那就使用各種手段對其形成鉗製。在今天,這個國傢無疑就是迅速崛起的中國。這就可以用來解釋,為什麼美國在2009 年全麵實施“重返亞太”戰略後,亞太地區的戰略和安全局勢趨於全麵緊張。
因此,對一般的中國公眾來說,一個人性的感受就是,美國既在戰略上遏製中國,又在策略上與中國為敵。這一感受既有人性的一麵,又有其不完全的另一麵。從上麵的分析,人們可以看齣“美國因素”的兩麵性,即既有調唆局勢的不穩定一麵,同時又有維持穩定的另一麵。
對正在崛起的中國而言,一個符閤邏輯的結論就是:看透“美國因素”的兩麵性,將“美國因素”維持穩定的一麵利用到極緻。
仍以2003—2008 年間的兩岸關係為例,陳水扁的追求“颱獨”引起北京強烈反彈,繼而引發北京對颱軍事鬥爭的實質性準備。正是這種實質性的準備,讓美國看到北京的底綫,也看到突破這一底綫可能導緻的後果。北京的“置之死地而後生”的底綫,是將“美國因素”的穩定一麵發展到極緻的關鍵因素。
以此來看未來的地區安全格局,隨著中國國力的崛起,中國國傢實力的外延將是一個不可阻擋的趨勢。在這一過程中,日本及南海一些國傢均有疑慮、恐懼乃至敵意産生。對中國來說,不走齣去顯然不行,但走得太快也不行。麵對日本和南海一些國傢的疑慮和敵意,中國必須有適度的衝撞,方能逐漸改變由原有強國確定的“現狀”。但這種衝撞卻又必須在特定的時空背景下進退有據,寬緊適度。沒有適度的衝撞,“現狀”永遠不可能被打破。但衝撞過度,則可能導緻所有對手的聯手反彈。
下一個問題是,如何將適度衝撞的戰略作用發揮到極緻,同時又正好在美國的可控和可容忍範圍之內?這裏有兩個問題;第一,地區對手挑釁,中國如何反彈?第二,中國如何主動齣擊?
前文闡述的陳水扁和安倍當年的挑釁,均屬於對手挑釁,中國被迫反擊。試想,若中國不將反擊幅度拉到最大,美國怎麼可能感受到問題的嚴重性?而類似981 鑽井平颱的風波,則是中國主動齣擊,但遭到周邊國傢的反彈和美國的“阻擊”。
更為關鍵的是,中國崛起對世界“現狀”的改變是漸進的,必然伴隨著對手的“阻擊”和中國的主動齣擊。無論是對“阻擊”的反彈,抑或是主動齣擊後遭遇的“阻擊”,其麵臨的問題都是究竟是“進一步,退兩步”?還是“進兩步,退一步”?將衝突和緊張的力度拉到極緻,然後做齣適度的妥協,究竟能達到這兩種境界裏的哪一種?
這是一個需要中國、美國和周邊一些國傢和地區共同探索的問題,也是各方在衝突中妥協,在妥協中共同建構“新常態”的過程,更是各方人們的心態逐漸成熟的過程。
若乾年後再迴頭看,人們對今天發生的一切衝突就會有一種相對釋然的感覺。
但2015—2017 年,卻將依然是中美雙方互相測試戰略心理底綫,並在行為上充滿衝突風險的幾年。
……
前言/序言
迫在眉睫 中國周邊危機的內幕與突變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