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2025-05-28
中華民國專題史·第五捲:國民政府執政與對美關係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七七事變爆發,平津很快陷落。1937年8月,奉部令,國立北京大學、國立清華大學和私立南開大學在長沙組成國立長沙臨時大學;1938年2月西遷入滇,4月抵昆明後,更名國立西南聯閤大學;抗戰勝利,1946年7月31日聯大結束,三校各自返迴平津。據西南聯閤大學北京校友會編《國立西南聯閤大學校史》稱:“9年之中,先後在聯大執教的教授290餘人,副教授48人。前後在校學生約8000人,畢業生有3800人。”[1]日後,這些教授與學生中英纔輩齣,這所大學因而永垂不朽。
評分很經典的書,我要半年讀完全套。
評分2書籍意義
評分七七事變爆發,平津很快陷落。1937年8月,奉部令,國立北京大學、國立清華大學和私立南開大學在長沙組成國立長沙臨時大學;1938年2月西遷入滇,4月抵昆明後,更名國立西南聯閤大學;抗戰勝利,1946年7月31日聯大結束,三校各自返迴平津。據西南聯閤大學北京校友會編《國立西南聯閤大學校史》稱:“9年之中,先後在聯大執教的教授290餘人,副教授48人。前後在校學生約8000人,畢業生有3800人。”[1]日後,這些教授與學生中英纔輩齣,這所大學因而永垂不朽。
評分“其中,比較難處理的問題就是國共關係,國共關係對錯不好說,所以我跟張憲文先生商定的一個原則,就是基本上不論誰對誰錯,隻是說誰做瞭什麼事情,把它寫齣來。”張玉法坦言,兩岸研究民國史的學者,這些年來對國共關係以外的題目,基本上都是憑史料說話,大多沒有什麼分歧。[1]
評分編輯
評分八年抗戰,中國大學不僅沒被戰火摧毀,還發展壯大,這實在是個奇跡。據史傢稱,1937年,抗戰爆發前夕,全國專科以上學校(含國立、省市立、私立)108所,教員7560人,職員4290人,學生41992人;1945年,抗戰勝利時,專科以上學校(含國立、省市立、私立)141所,教員11183人,職員7257人,學生83498人[4]。具體到某著名大學,情況尤其明顯。比如,浙江大學1936年有教授、副教授70人,在校生512人;到1946年復員返杭時,教授、副教授達到201人,在校生2171人[5]。中央大學1937年度有在校生1072人,教授、副教授133人,全校教師290人;到抗戰結束前的1944年度,在校生3837人,全校教師590名,其中教授、副教授290名[6]。唯獨聲名最為顯赫的西南聯大,因係三校閤一,發展規模受到很大限製。同樣以1944年度為例,西南聯大各類學生加起來,不過2058名,至於教職員382名,其中教授、副教授179名,數量上遠不及中央大學[7]。也就是說,作為整體的西南聯大,其辦學規模約略等於中央大學的三分之二。考慮到中央大學和西南聯大均為國立大學,其經費來源一樣,單看這兩組數字,便能明白國民政府的態度[8]。對於大學來說,規模不等於水平,更不等於貢獻;但無論如何,中國的高等教育沒有被戰火摧毀,反而越戰越強,這點很讓人欣慰。
評分中華民國專題史編輯
評分中華民國專題史
中華民國專題史·第五捲:國民政府執政與對美關係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