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上海抗日戰爭史通論》介紹瞭上海抗日戰爭前夕的社會曆史狀況、上海抗日戰爭的特點、發展階段及其規律,上海在抗日戰爭中的曆史地位與作用,上海抗日戰爭中若乾問題的探討等內容。
目錄
第一章 上海抗日戰爭前夕的社會曆史狀況
第一節 繁榮的國際大都會
一 海灘漁村變成通商口岸
二 九十春鞦塑造國際名城
三 上海抗戰的社會基礎
第二節 日本侵滬的緣起
一 日本侵略中國是推行軍國主義的必然
二 上海是日本侵略中國的重要戰略目標
第二章 上海抗日戰爭的特點、發展階段及其規律
第一節 淞滬抗戰的首要問題
一 日軍夜襲上海閘北,挑起第一次淞滬戰爭
二 日軍大舉進攻中國守軍,挑起第二次淞滬戰爭
第二節 上海抗日戰爭的特點
一 上海抗戰的激烈性與殘酷性
二 上海抗戰的艱險性與持久性
三 上海抗戰的全民性與多樣性
第三節 上海抗日戰爭的發展階段及其規律
一 第一階段 抗日救亡運動在一·二八淞滬抗戰中形成第一次鬲湖
二 第二階段 抗日救亡運動在“攘外必先安內”政策高壓下受挫低沉
三 第三階段 抗日救亡運動在華北事變後中興勃起
四 第四階段 抗日救亡鬥爭在八一三淞滬抗戰中達到第二次高潮
五 第五階段 抗日救亡鬥爭在孤島復雜環境下麯摺發展
六 第六階段 抗日救亡鬥爭在日本殖民主義統治下轉入隱蔽鬥爭
七 第七階段 抗日救亡鬥爭在迎接勝利中再次推嚮高漲
八 上海抗日救亡鬥爭的一波三摺、螺鏇上升的發展規律
第三章 上海在抗日戰爭中的曆史地位與作用
第一節 上海——全國抗日救亡運動前期中心
一 第一次救亡風雲從上海興起
二 一·二八淞滬抗戰,上海成為全國抗日救亡運動的中心
三 上海救國會運動推動瞭抗日救亡的第二次大潮
四 八一三淞滬抗戰,上海成為第三次抗日救亡高潮的中心
第二節 上海——抗日戰爭的戰略要地
一 上海是敵我雙方必爭的戰略要地
二 一·二八淞滬抗戰的爭奪及其戰略意義
三 八一三淞滬抗戰的爭奪及其戰略意義
第三節 上海——抗戰文化的發源地
一 抗戰文化在上海抗日救亡運動中誕生
二 抗戰文化在上海抗日戰火中繁榮發展
三 抗戰文化的地位與作用
第四節 上海——抗日戰爭的特殊後勤基地
一 上海人財物的大遷移,支持全國長期抗戰
二 日本對上海與華中的經濟掠奪
三 上海嚮國民黨統治區的支援
四 上海嚮共産黨抗日根據地的支援
第五節 上海——聯結世界反法西斯陣營的紐帶
第四章 上海抗日戰爭中若乾問題的探討
第一節 七七一八一三中國全麵抗戰,揭開瞭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序幕
一 歐洲中心論的史學觀已經過時
二 劃分世界大戰主要標準的界定
三 1937年中日戰爭與1939年英法德戰爭的比較研究
第二節 日本對南京的大屠殺是從上海開始
一 日本在淞滬戰爭中的暴行
二 日本對金山地區的大屠殺
三 日本對寶山地區的大屠殺
四 日本對上海市區的大屠殺
五 日軍從上海一路殺嚮南京
六 中國人民對日索賠的閤理閤法
第三節 上海抗戰中的中猶情結
一 上海既是外國冒險傢的樂園,又是外國難民的庇護所
二 歐洲猶太難民逃往歐美的冷酷遭遇
三 上海嚮猶太難民伸齣溫暖之手
四 日本當局奇怪的思維邏輯
五 中猶的曆史文化淵源
第四節 中國抗日戰爭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地位與作用
一 中國抗日戰爭是東方反法西斯的主戰場
二 中國抗日戰爭打破瞭日本“北進”的計劃,挫敗瞭
三、德夾擊蘇聯的陰謀
四 中國抗日戰爭遲滯瞭日本的“南進”計劃,粉碎瞭德、日的全球戰略
五 中國抗日戰爭是打敗日本最主要的原因,蘇聯齣兵東北和美國擲原子彈是加速日本投降的因素
第五節 正視曆史麵嚮未來
附 上海抗日戰爭大事年錶
精彩書摘
《上海抗日戰爭史通論》:
日本軍國主義對整個上海實行殘暴的殖民統治,迫使上海抗日救亡運動不能公開閤法的進行,即使是地下的活動亦遭到敵人的破壞,如1942年3月中共江蘇省委文委書記唐守愚被捕;6月印刷係統11名中共黨員被捕;9月秘密電颱工作人員李白被捕等等。再加上人民身心受到極大的摧殘,得不到最低限度的生活保障,處在飢寒交迫的境地。這些不利因素,使救亡運動日漸走嚮低潮。但是也要看到,中日矛盾隨著日本加強殖民統治而加深,上海人民抗日愛國之心並沒有泯滅,而是暗暗地在燃燒著,而且認識到由於太平洋戰爭的爆發,英美的對日宣戰,使中國抗日戰爭與世界反法西斯戰爭更緊密地聯係在一起,日本又多瞭英美等大國的對手,這是有利於中國抗日戰爭的,從而增強瞭抗日戰爭終將取得最後勝利的信心。而且日本方麵的矛盾亦日益加劇,如日本與其盟友德、法兩國亦有矛盾,在法國政府投降德國後,德國就把上海法租界視為自己的勢力範圍,當日本進駐租界時,德國就齣麵提齣維持租界原狀,以保持上海國際都市的麵貌,日本沒有進入法租界,心猶不甘。日本與漢奸之間亦有矛盾,日本既為瞭集中力量進行戰爭,又決定實施“以華製華”的方針,在扶植汪精衛建立僞中央政府後,為瞭欺騙中國人民,錶示日中親善,齣颱對華新政策,錶演瞭把“上海租界交還”、由汪僞接管“物資統製”工作等等把戲,但仍大權獨攬,幕後操縱,汪僞因無實權,心中不滿,時有摩擦。而日本內部的陸軍、海軍、外務省之間也矛盾不斷,在作戰方嚮上、在經濟掠奪上、在情報工作上經常爭吵不休,如海軍看到陸軍運用鐵路、公路掠奪錢財,他們就藉用德國輪船去抗日根據地進行貿易,大發橫財。這些因素,使上海各界人士得以利用以求生存與發展,中共上海黨組織亦可以利用以隱蔽精乾、保存實力、開展地下工作、積聚與壯大人民抗日力量。可見,這些因素有利於上海抗日救亡鬥爭的堅持開展,有利於敵我力量嚮各自相反的方嚮轉化。所以,這階段的抗日救亡運動雖然走人低潮,但是隻要充分利用這些有利因素,就能把抗日救亡鬥爭堅持下去,不斷積蓄與壯大人民的力量,以迎接黎明的到來。
(2)中共肩負重任,轉變救亡策略
麵對日本軍國主義殘暴的殖民統治,上海人民究竟怎麼辦?上海人民嚮何處去?作為執政黨的國民黨和國民政府及其在滬的黨政軍財等機構與人員已西撤到武漢、重慶,八一三淞滬抗戰後留下的一點力量,在上海城區國民黨江蘇省黨部和軍統不發動群眾、不依靠群眾,單搞恐怖活動,結果於1940年被日汪76號特工總部搞垮;在上海郊區的國民黨江浙彆動隊,後改名為忠義救國軍,隻知招兵買馬,擴大地盤,搜括錢財,不主動打擊日軍,卻積極對付中共領導的人民抗日武裝;到瞭1939年國民黨五屆五中全會確定消極抗日、積極反共方針政策後,就打著“麯綫救國”的幌子投降日僞,成為反共反人民的僞軍;隻剩下蔣介石駐滬代錶蔣伯誠在上海潛伏不動。尤其在1942年汪僞要員周佛海暗中與重慶國民黨勾結,嚮蔣介石錶“忠誠”,國民黨就不再在上海地區進行抗日救亡活動,而是通過設在僞財政部駐滬辦事處的秘密電颱進行聯絡。國民黨和國民政府在上海各界人士心目中的領導者地位已經動搖,實際上國民黨已不可能領導、也不敢領導上海人民在如此險惡環境下堅持抗日救亡鬥爭,這一嚴重的曆史使命不得不落在堅持在上海鬥爭的中國共産黨的肩上,這也是上海抗日救亡運動客觀發展規律的必然。
……
前言/序言
上海抗日戰爭史通論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