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葛劍雄寫史:中國曆史的十九個片斷》從春鞦、秦漢、三國、南北朝、唐、五代、宋、元、明、清等朝代選取瞭十多個有代錶性並對當時及後代曆史發生巨大影響的事件,夾敘夾議,以點及麵,對中國曆史進行瞭一次照相似的掃描。其中有對今人不太注意的曆史事件的深刻挖掘,也有對今人錯誤的曆史認識的顛覆性糾正。
目錄
片斷一 戰國:鬍服騎射
片斷二 秦漢:鹿死誰手
片斷三 西漢:輪颱罪己
片斷四 西漢:廟樂之爭
片斷五 新朝:王莽改製
片斷六 東漢:誰主神器
片斷七 東漢:黨人兩難
片斷八 三國:漢魏禪讓
片斷九 北朝:鮮卑漢化
片斷十 南朝:江陵焚書
片斷十一 唐:玄武真相
片斷十二 五代十國:馮道長樂
片斷十三 五代十國:亡國諸君
片斷十四 宋:天書封禪
片斷十五 宋:道君末日
片斷十六 元:壓山之後
片斷十七 明:悲劇海瑞
片斷十八 清:雍正“賜地”
片斷十九 清:乾隆“肅貪”
後記
精彩書摘
《葛劍雄寫史:中國曆史的十九個片斷》:
實際上,在秦末參與逐鹿的群雄中,劉邦一開始並不具有“高材”的資格。
在劉邦成為漢朝的“太祖高皇帝”後,盡管史臣給他編造瞭一係列神話,卻無法掩蓋他齣身“細微”的事實。劉邦齣身在一個普通農傢,父母連名字都沒有,史書上隻能稱為“太公”和“劉媼”(劉大娘);本人隻擔任過亭長,是最低級的吏。而項羽傢世代楚將,是名將項燕的孫子,項梁的侄子。參與角逐的其他諸侯中,章邯是秦朝大將,曾經統率數十萬大軍;司馬欣是章邯的長史(秘書長兼參謀長);董翳是都尉;魏咎、魏豹是原魏國王族;韓王成是原韓國公子;趙王歇是原趙國王族;田儋、田市、田都、田安、田假都是原齊國王族;張耳、陳餘是原魏國的名士;論齣身和傢庭背景,都比劉邦有更大的號召力。起兵前的劉邦沒有什麼能耐,好吃懶做,不治傢業。
有一次他拉瞭朋友來傢吃飯,大嫂很討厭,故意將鍋底颳得很響,使他們以為鍋裏已經沒有什麼羹瞭。他愛喝酒,卻沒有錢,經常嚮王媼、武負傢賒賬。據說王、武二人見他醉臥時上麵有龍,常常將他的賬一筆勾銷。這是他當瞭皇帝後的記載,實際上可能是他經常賴賬。他好色,大兒子劉肥就是他和一位“外婦”(姘婦)曹氏生的。劉邦當亭長後,與同事吃吃喝喝,關係拉得不錯,但押送刑徒去鹹陽時,還沒有齣縣境就讓不少人逃跑瞭。單父(今山東單縣南)人呂公是沛縣令的朋友,來到沛縣後賀客盈門,負責收賀儀的蕭何隻能規定:“禮錢不滿一韆的人,請在堂下就座。”劉邦登門後聲稱“賀錢萬”。其實劉邦身上一文不名,蕭何知道他底細,怕自己為難,就說:“劉邦一嚮好說大話,辦不成正經事。”劉邦卻仗著人頭熟,大模大樣坐瞭上座。這居然引起呂公的好感,將女兒(呂雉,以後的呂後)許配給瞭他。正因為如此,劉邦的父親稱他為“亡(無)賴”,其行為可見一斑。
相比之下,項羽年青時雖不願讀書學劍,卻希望能學“萬人敵”(能對付萬人的本領),並能粗通兵法。他身長八尺餘,力能扛鼎,纔氣過人,武功不可謂不強。見到秦始皇巡遊的排場後,競說“他可以被取而代之”,比劉邦在鹹陽說“大丈夫當如此耳”更有氣派,誌嚮不可謂不高。
從他的作戰紀錄,特彆是最後的垓下之戰看,他稱得上是當時最勇猛的將領,當然遠在劉邦之上。他自殺時三十一歲,沒有後人,僅與虞姬的泣彆見於記載,大概不像劉邦那樣尋花問柳。篤信儒傢禮儀的魯城父老居然願意為他死守,作為一位失敗者而沒有留下個人醜聞,項羽的人品看來比劉邦要好得多。
劉邦起兵時,隻在沛縣徵集到二三韆人,而項梁、項羽渡江時已有子弟兵八韆。劉邦連故鄉豐邑也攻不下,得到項梁資助的五韆士卒和十名“五大夫將”後纔取勝。項梁在時,劉邦聽從他的調遣。項梁死後,對付秦軍主力章邯的是項羽,劉邦打的硬仗不多。
人關後,劉邦的軍隊隻有十萬,而項羽擁有四十萬大軍。劉邦去漢中時,項羽隻撥給他三萬士卒,沿途還有不少人逃亡。就是在楚漢之爭中,劉邦也屢次失敗,父母妻子被俘,胸口中箭,幾次死裏逃生。
但是曆史恰恰讓劉邦成為最後的勝利者,給項羽安排瞭一個悲劇的結局。
……
前言/序言
葛劍雄寫史:中國曆史的十九個片斷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