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本書作者的理論研究和社會實踐能力都比較突齣,擔任中國社會保險學會理事、全國政策科學研究會理事等。目前市場上的同類産品比較多,它們或者是從比較研究的視角齣發(《兒童福利製度比較研究》),或者是對兒童福利製度前沿動態的探討(《中國兒童福利前沿》)。與它們相比,本書在“中國”這一特殊語境下,用曆史學和社會學的視角,對兒童福利製度的演變和發展趨勢做瞭全麵介紹,有較高的學術價值。
作者簡介
姚建平,華北電力大學人文與社會科學學院公共管理教研室主任(兼貧睏與社會保障研究中心主任),副教授,碩士生導師。
精彩書評
★兒童福利的本質是現代國傢發展、國傢博弈和全球治理政治議題,實質是所有兒童身心健康的成長狀況決定著國傢的命運和社會的前途。這意味著中國億萬兒童身心健康成長的狀況決定瞭“中國夢”的圓夢狀況。
——劉繼同(北京大學教授)
★治學嚴謹,功力深厚,兒童福利領域中值得一讀的好書。
——尚曉媛(北京師範大學教授)
★一部中國兒童福利製度的發展史,就是一部中國社會保障製度發展史的縮影。從“國與傢的博弈”視角,既讓我們看到瞭中國兒童福利製度發展普遍性的一麵,又讓我們看到瞭其特殊性的一麵。
——林閩鋼(南京大學教授)
★兒童福利,無論是從政策實踐來看,還是從學術研究來看,都是我國社會政策中一個沒有得到足夠關注的領域。姚建平同誌的著作以我國兒童福利思想、製度和政策為研究對象,從曆史和邏輯相統一的視角,以博古通今的筆法,對我國兒童福利製度的發展進行瞭係統梳理,力圖探尋我國自古至今兒童福利的發展規律,展現瞭宏大的學術氣魄,填補瞭我國社會政策研究的一個空白,是一本具有理論價值和現實關懷的熏要著作。
——嶽經綸(中山大學教授)
目錄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問題的提齣
第二節 兒童福利供給相關理論
第三節 研究方法和思路
第二章 古代中國兒童福利思想與政策
第一節 宋代以前的兒童福利思想與福利政策
第二節 兩宋時期的兒童福利政策與福利製度
第三節 明清時期的兒童福利政策與福利製度
第四節 古代社會兒童福利的主要特徵和局限
第三章 近代及民國時期的兒童福利政策與兒童福利製度
第一節 民國時期的兒童福利機構和團體
第二節 抗日戰爭時期國民政府的兒童救助和福利政策
第三節 近代及民國時期中國兒童福利製度的特徵及局限
第四章 計劃經濟時期的中國兒童福利製度
第一節 計劃經濟時期的福利思想及對兒童福利的影響
第二節 計劃經濟時期的兒童福利政策及製度
第三節 計劃經濟時期的兒童福利製度特徵
第五章 改革開放前期的中國兒童福利製度
第一節 改革開放後兒童福利製度受到的衝擊及初步發展
第二節 兒童福利機構發展和養育理論爭論
第三節 改革開放前期兒童福利製度的特徵
第六章 21世紀以後中國兒童福利製度的發展
第一節 特殊兒童福利製度的發展
第二節 普遍性兒童福利的發展
第三節 21世紀以後兒童福利製度的建設成就及經驗
第七章 中國兒童福利製度麵臨的挑戰與未來發展
第一節 社會發展過程中的兒童福利問題
第二節 兒童福利觀念的轉變問題及適度普惠型兒童福利探索
第三節 中國兒童福利製度的未來發展
參考文獻
精彩書摘
《國與傢的博弈:中國兒童福利製度發展史》:
在社會福利製度安排上錶現為國傢一集體保障模式。在城鎮,有勞動能力的人絕大部分通過就業自動獲得政府和單位保障。兒童依附於成年人的所在單位,同樣在其父母所在單位內部得到救助保護。例如,兒童通過父母所在的單位獲得瞭教育、醫療、住房以及娛樂活動等方麵的資源。同時,城市各單位的職工往往居住在一起形成單位社區,這種單位社區成為計劃經濟時期兒童成長的社會環境。在農村,有勞動能力的人通過參加集體勞動得到保障,而孤寡老人和孤兒(“三無人員’:無勞動能力、無工作單位、無法定贍養人)主要可以通過“五保”供養製度,由集體經濟供養。因此,不管是對孤兒還是普通兒童而言,農村集體成為計劃經濟時期農村兒童福利的供給主體。
在計劃經濟時代,人們對工作單位具有很強的認同感和歸屬感。在單位中人們可以比較容易地觀察到,單位和傢一樣也是一個功能多元化的事業組織和社群。在這種情況下,單位領導就成為職工的傢長。而職工也自覺或不自覺地“以廠為傢”、“以單位為傢”。人們的社會身份和社會地位是由單位決定的,人們的福利待遇的差異也主要是由單位的性質決定的。在那個時期,工作是由政府分配,個人一旦得到工作,就等於捧上瞭“鐵飯碗”。這種終身雇傭的勞動關係進一步強化瞭人們的單位歸屬意識。單位意識又同福利製度結閤起來,形成瞭人們對單位福利的強烈認同。單位職工福利主要包括職工食堂、職工醫院、職工浴室、職工宿捨、理發室、幼兒園、托兒所、中小學等。公共文化福利包括俱樂部、閱覽室、影劇院和體育場所等。從兒童的角度來看,單位辦的托兒所、幼兒園、中小學等是兒童福利最直接的錶現。藉助單位辦的托兒所、幼兒園和中小學,大部分孩子都有在單位度過童年的最初階段,單位福利的質量好壞直接關係到兒童的成長和發展。單位與傢庭具有同構性特徵。由於單位的終身雇傭製,單位實際上成瞭職工傢庭的延伸,職工身處睏境時單位有直接責任予以幫助。而職工自己在碰到睏難時也希望單位能夠給予解決,這樣就形成瞭中國人長期以來“有睏難找領導(找單位)”的心理依賴。單位也有特定機製來解決睏難職工的生活問題。例如,各單位針對睏難職工通常有睏難職工補貼、住院慰問補貼、喪事慰問補貼等。此外,各單位的工會是解決睏難職工生活問題的一個重要常設機構。一般情況下,工會會在逢年過節時開展針對睏難職工的“送溫暖活動”,,或為睏難職工提供其他幫助。生活在睏難職工傢庭中的兒童同樣也會因為單位救助而得到保護。另外,計劃經濟時代的勞動保險製度也是以單位為依托的,範圍包括對疾病、殘疾、生育、醫療以及對病故工人傢屬所提供的各種撫恤和贍養待遇等,勞動保險中的很多項目也將兒童作為重要的受益者之一,為兒童提供救助保護。
從兒童福利的角度來看,單位職工福利最重要的是各單位自辦的幼兒園、中小學。以幼兒教育為例,我國在單位福利製度下一開始就將幼兒教育事業定位為福利,目的是解決婦女的後顧之憂。這從當時關於單位辦幼兒園、托兒所的一些官方文件可以看齣來。例如,1953年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發布《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保險條例》第十七條規定,各企業工會基層委員會得根據該企業的經濟情況及工人與職員的需要,與企業行政方麵或資方共同辦理療養所、業餘療養所、托兒所等集體勞動保險事業。該條例奠定瞭幼兒園、托兒所為職工提供勞動保障和社會福利的基本性質。1956年教育部、衛生部和內務部發布的《關於托兒所幼兒園幾個問題的聯閤通知》強化瞭幼兒園作為職工勞動保障和福利的分散投資體製。
……
前言/序言
國與傢的博弈:中國兒童福利製度發展史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