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2024-12-22
福建古建築地圖/中國古代建築知識普及與傳承係列叢書中國古建築地圖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
福建各地所遺存的曆代古構,恰如灘頭的貝殼透露著此前的浪起潮落。停歇著曆史魂靈的古構,曆盡波劫,方纔有瞭今日你我探訪的機緣。好事則是你我的天性,從不抱怨故事多瞭,隻有少數脫俗的傢夥能夠建構嚴密的曆史綫索,後來他們也成為你我故事的主角。所以這本小冊子不是教科書或是資料集,而是筆者旅途中或是閱讀中點滴感受的匯總,作為你我日後的談資。
福建偏居華夏東南一隅,在地貌、水係乃至氣候等方麵,都呈現一定的獨立性,亦孕育齣獨具特色的文化樣貌。本書對福建各地重要古建築的分布、類型進行瞭較為全麵的梳理和匯總,對各古建築所在地情況、各古建築的曆史沿革作齣介紹。此外,在對各古建築的形製特徵和保存狀況的詳細解說中, 也融入瞭作者的切身感受和評價。通過這種全麵梳理和勾勒, 生動呈現福建古代建築文化的風格特徵和曆史演變;而作者自身點滴感受的匯總,也或許能夠鼓勵讀者去實地尋訪、自己發現。
劉暢,
1968年齣生,1987畢業於清華大學建築係,後在故宮博物院服務六年。2002年在清華大學建築學院獲得工學博士學位,並自此留校任教至今。發錶《慎修思永》、《北京紫禁城》、《乾隆遺珍》、《山西平遙鎮國寺萬佛殿天王殿精細測繪報告》、《雕蟲故事》等著作多部,學術論文八十篇。
曾朝,
1968年北京生人,畢業於華東工學院計算機係(今南京理工大學)。專業事業成就之餘成為自由撰稿人,以隻身旅行的方式探訪文化遺跡和自然風光,以人文地理、曆史空間等綜閤的視角闡發、議論。足跡遍布國內省市和洲際大陸。
謝鴻權,
1975年齣生於古城泉州,為東南大學建築曆史與理論專業博士,及清華大學建築學院博士後,現於蘇州科技學院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任教。多年來以傳統建築為業,參與多項重要木構建築的現場測繪,完成古代建築研究課題多項,並發錶研究論文數十篇。
凡例
分片索引
1 福州市
2 寜德市
3 南平市
4 莆田市
5 三明市
6 龍岩市
7 泉州市
8 廈門市
9 漳州市
結語
參考文獻
圖片來源
一、麵海的舞颱
比起人類的步履,地質地貌的形成要久遠得多,為人類的到來準備下瞭壯闊的舞颱。人們把這座舞颱稱為福建省(簡稱閩)。福建省總麵積約為12萬平方公裏,輪廓接近一個嚮東傾斜的竪長方形,短邊(西北到東南)為240公裏至300公裏、長邊為400公裏至510公裏。省域的東北與浙江省(浙)、西北與江西省(贛)、西南與廣東省(粵)相接,東南則隔海峽與颱灣省相望。省域境內山嶺聳峙、丘陵起伏,河榖和盆地錯落,總體地形為西北高、東南低,但又不是簡單的階梯式下降。在閩、贛兩省交界位置,以及省內中部有兩列大山帶:武夷山脈所在的閩西大山帶,以及閩中大山帶。兩列山帶走嚮基本一緻,都是大體與海岸綫平行的北東、南西走嚮。這樣西北、東南的橫剖麵,就略微呈起伏的馬鞍形,結閤兩大山帶由北嚮南海拔的漸次降低,就構成瞭地貌的基本構架。兩大山帶的存在,使省內的山地麵積,約占全省總麵積的過半,如果再算上丘陵地帶,更是高達八成有餘,而以閩東南沿海平原為主的平原等僅不足一成,故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概括。
在兩大山帶的形成過程中,相伴發育瞭豐富的河流水係,有660條大小河溪密布省內,主要大河有閩江、九龍江、晉江、木蘭溪和交溪等,河流大多源自省內高山並在省內入海。河流的乾流大體均為北西、南東流嚮,切入閩中大山帶,而河流支脈則與乾流接近垂直相交,狀若魚骨。兩大山帶與眾多水係,共同形成瞭典型的格子狀格局,將省域劃分為幾個區塊。與馬鞍形斷麵相應地,河榖呈現齣山帶內的峽榖,與丘陵盆地內的盆榖兩者相間排列的串珠狀形態,並在下遊地區的小平原處入海。如此一來,河流不但獨立於他省,且河流諸段間的聯係也不甚發達,自然影響瞭與外省及山水中各區塊間的內河航運。
與兩大山帶大體平行的海岸綫,從東北方嚮的福鼎開始,到西南方嚮的詔安,全長有三韆多公裏,約為全國總長的五分之一,居全國第二位,但海岸綫的麯摺度則居首位。在由南而北,麯摺程度漸次加劇的麯摺岸綫中,分布著上韆個島嶼、眾多海灘,以及大小上百處港灣,其中更有眾多的天然良港,因此,開展海外交通可謂得天獨厚,如名震遐邇的泉州灣。
總體來看,福建偏居華夏東南一隅,陸地三麵多為山地丘陵環繞,一麵嚮海,河流自成單元,使其在地貌、水係乃至氣候等方麵,都呈現一定的獨立性,亦孕育瞭福建文化的某些獨特性。
二、先人的步履
根據考古學者的報告,大約在距今十八萬年前,福建境內就有瞭人類活動,近年來不斷發現舊石器時代(如距今四萬年的漳州蓮花池山)以及新石器時代(如距今四五韆年的閩侯曇石山)的古文化遺址,都在填補相關文獻對漢代之前福建的語焉不詳。
秦漢時期的閩越國,是福建有明確文字記載的開始,司馬遷在《史記?東越列傳》中記載瞭閩越國從戰國後期建立到漢武帝時期衰亡的曆史,簡略地勾勒瞭閩越族的傢國曆程。閩越一族,是戰國時期來自浙江的於越人(越族),在進入閩中後,與商周時期就生活在此的閩地土著部族群落(閩族)相結閤而産生的。從古代零星文獻中有關“閩”的記錄(如《周禮》的八蠻、七閩)可以知道,當時閩地原住民的文化水平並不高,於越人的到來一定程度上促進瞭閩越文化的發展。不過仿漢製所建立的,並於武夷山城村等處留下宏偉宮殿遺址的閩越國,在公元前110年,被漢武帝殲滅,族人大部也被勒令遷往江淮,此地遂虛幾近三百年,進入瞭發展相對停滯的階段。
直到兩晉南北朝時期,北方漢人陸續遷入福建,齣現第一次北方漢人的入閩高潮,尤以西晉永嘉年間、東晉末年和南朝蕭梁末年為劇,主要是逃避戰亂和災荒的民眾,從周邊山坳處及海路入閩。省內諸如晉江、洛陽江等懷想國號、中原的地名,即與此相關。到唐代前期,齣現第二次北方漢人入閩高潮,以朝廷委派的陳政、陳元光等平亂軍隊為主的軍事移民,主要集中到達瞭九龍江流域一帶,大概是今天的漳州地區,而該地區諸多祭拜“開閩聖王陳元光”的祠廟即溯此為源。隨移民而來的耕作技術和先進農具等,極大促進瞭開發,也是在唐朝開元二十一年(733年),為加強治理設立瞭福建經略使,“福建”名稱首現史冊,到上元元年(760年)更設置瞭福建道,而這種結閤地理特徵的獨立行政單元也多為後世續用。到瞭807年,當時的宰相在討論國傢大計時,已然將福建列為賦稅重要來源的八道之一瞭。約略同時,福建漢文化落後的局麵有所改觀,於706年齣現第一位科舉進士,而詩人也登上瞭曆史舞颱,八閩山水終於等來瞭本土原聲的贊美吟詠。
唐末五代,北方各地的節度使割據,戰亂頻發,北方士民再次南遷,為漢人入閩的第三次高潮,其中尤以885年入閩的王潮、王審知兄弟所率部眾數量最多。此後,王氏傢族逐漸控製瞭福建,其子弟進而於933年建立瞭福建第一個地方性割據政權:王氏閩國。在王氏兄弟治閩初期,通過團結原住居民、整肅吏治、發展農商等治理,維護瞭闔境安定,期間的福建經濟發展良好,開發足跡也從早先較集中的沿海一帶漸漸嚮全境推進,行政區劃也得於增加並趨嚮均勻細密。王氏兄弟能延攬人纔、禮賢下士,北方文人多見投奔,推動瞭文化的長足進步,同時在優待僧侶、扶持佛教的崇信中,營建有大量寺塔,如閩侯雪峰寺、福州的烏塔、白塔等古構,都為王氏手筆。在此開發期間,推動鄉邑建設的有功者,往往成為民間祠廟的供奉對象,如福州閩忠懿王廟的王審知、德化忠應廟的顔仁鬱、建州(今建甌)英烈王廟的王延廩等,其中甚至有延綿韆年不墜者。
隋代之前的福建,幾乎沒有留下地錶之上的遺構,與北方地區的長安、平城、洛陽相比,仿佛曆史暗影中的沉寂一隅,要到瞭唐末,北方移民“衣冠南渡”帶來的漢文化火種,四處彌漫,福建方纔進入瞭多處開發、扭轉文化劣勢的階段。其間所留存至今的古構,主要分布在福州、泉州及建州這三大區域,數量少或規製微,與漢傢陵闕、北魏造像、盛唐氣象實難於同日而語,但是,其中也不乏精巧之作。比如五代時期(964年)的福州華林寺木構大殿,梁架鬥拱組閤嫻熟,用材碩大齣挑深遠,頗有唐風又獨具地方特色;另外高達五米的《恩賜琅琊郡王德政碑》、雕鑿精細的南唐經幢等,它們正標示瞭福建漢文化的確實奠基,同時也預示著即將到來的文化黃金時期。
……
清華大學建築學院與華潤雪花啤酒(中國)有限公司在中國古代建築普及與傳承方麵的閤作,已經進入瞭第二個階段。在第一個階段的閤作中,在華潤雪花的大力支持下,清華大學建築學院建築曆史與文物保護研究所的教師與研究生,投入瞭極大的努力,先後完成瞭《北京古建築五書》(2009年)、《中國民居五書》(2010年)、《中國古建築裝飾五書》(2011年)、《中國古都五書》(2012年)和《中國園林五書》(2013年)等,共5個係列,25部中國古代建築普及性讀物。這其實隻是有關中國古代建築知識普及與傳承工作的開始,按照這樣一種模式,很可能還會有《中國古代宮殿建築五書》、《中國古代佛教建築五書》、《中國古代軍事防衛建築五書》,如此等等,因為延續瞭5000年之久的中國古代建築,是一個十分龐大復雜的體係。關於古代建築的知識,類似普及性讀物的寫作與齣版,還可以繼續許多年。然而,這又是一個幾乎難以完成的目標,因為,隨著研究的深入,相關的知識,還會處在一個不斷增加的過程之中。正是在這樣一種成功與睏惑的兩難之中,清華大學建築學院與華潤雪花啤酒(中國)有限公司,開啓瞭雙方閤作進行中國古代建築普及與傳承齣版工作的第二階段工作。
第二階段的工作應該如何開展,究竟怎樣纔能既最有效,又最全麵地嚮社會普及中國古代建築的基本知識。華潤雪花針對這個問題,做瞭大量的市場調查與分析,在充分的市場第一手數據的支持下,華潤雪花的決策者們提齣瞭一個全新的思路,即為全國範圍,包括港、澳、颱地區的古代建築遺存,做一個全麵而係統的梳理,完成一套以各省、自治區及港澳颱為單位的中國古建築地圖集。把我們的老祖宗留給我們的那些古建築傢底,做一個係統的梳理,並以簡單、明快、便捷的語言與圖形模式,做齣既具學術性,又通俗易懂的說明。這其實既是一套科普性讀物,同時也是一套實用性的工具書。
這確實是一個有魄力的決定,同時也是一個龐大、復雜的係統工程。為瞭完成這樣一套具有全麵覆蓋性的中國古建築通俗性、工具性讀物,不僅需要有能夠覆蓋全國34個省市自治區尚存古代建築的詳細資料與相應建築史知識體係,而且要對這些建築所在的準確位置、保存狀況、交通信息和聯係信息等讀者可能需要的資料,一一搜集、梳理,並以一種適當的方式在書中錶達齣來,以方便讀者學習或前往參觀、考察。
既然是一本古建築地圖集,就不僅要有翔實而準確的古代建築知識,以及這些古代建築遺存的相關信息,還要有直觀明瞭的地圖錶達模式。這同樣是一個十分復雜的工程。我們地圖集的作者們,不僅要仔細斟酌每一座古建築的曆史、藝術諸方麵的價值,要認真整理、提煉與這座古建築相關的種種信息,而且,還要搜集並提供與這些建築直接相關的圖片資料,此外,更重要的,是要將每一座古建築的空間定位,準確地錶達在一張清晰而簡練的地圖上。
這就需要我們這些參與寫作的古建築專傢們,不僅要仔細而縝密地以一種恰當方式,來描繪每一個省、市、自治區、縣的地圖,而且,要在這些地圖上,將這些古建築準確地標識齣來。這樣一個煩瑣而細密的工作,其中包含瞭多少具體而微的繁雜文字、圖形與數據性工作,又有多少細緻而準確的科學定位工作,是可以想見的。這對於那些本來主要是從事古代建築曆史研究與保護的古建築學者們來說,是一個不小的挑戰。
睏難是現實的,工作內容是龐雜而繁細的,但既然社會有這樣一個需求,既然華潤雪花啤酒(中國)有限公司的領導們,從民族文化與大眾需求的角度,嚮我們提齣瞭這個要求,我們的老師和博士、碩士研究生們,就必須迎難而上,必須實實在在,一絲不苟地為讀者們打造齣一套閤格的中國古代建築地圖集,這不僅是華潤雪花啤酒(中國)有限公司對中國古代建築研究與教學多方位支持的一個迴報,更是嚮社會大眾普及中華民族傳統建築文化的責任所在。
這是一個需要連續五年的漫長工作周期,每一年都需要完成5部,覆蓋五個省、市、自治區或地區的重要古代建築地圖集。隨著每年5本地圖集的問世,一套簡略、快速而概要地學習與瞭解中國古代建築曆史知識的叢書,就會展現在我們讀者麵前,希望我們的讀者,無論是為瞭學習古代建築知識,抑或是為瞭休閑旅遊的實用功能,都能夠喜歡這套叢書,很好地利用這套叢書,同時,在閱讀與使用中,如果發現我們的叢書中,還有哪些不盡如人意之處,也希望有識方傢與廣大讀者不吝賜教,及時給我們提齣來,我們將認真對待每一位讀者的意見和建議,不僅要在後續的地圖集編寫工作中,汲取大傢的意見,而且還會在今後可能的再版中加以修正與完善。
王貴祥
於清華大學建築學院
買瞭好多次瞭,價格不錯!……………………
評分經典建築圖書!也是好的旅遊指南!
評分送貨快,價格優惠,很滿意。
評分趁著雙十一入手,可謂是物美價廉。
評分一次湊齊瞭全套,京東給力啊
評分非常好的一本書,唯一的缺點是沒有像北京古建築地圖一樣加上地圖
評分趁著雙十一入手,可謂是物美價廉。
評分非常好的一本書,唯一的缺點是沒有像北京古建築地圖一樣加上地圖
評分兩本中之一,好想買齊全套,否則xxx不完整,京東多發些書券唄。
福建古建築地圖/中國古代建築知識普及與傳承係列叢書中國古建築地圖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