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培源同誌的大作《文化産權市場與交易》,即將齣版,很欣慰,為他高興,他能靜下心來,對自己多年以來所從事的文化産業積纍的經驗與教訓有一個整理、反思,使之更加體係化,從而不斷推進中國傳統文化的復興事業。在這裏我稱周培源先生為“同誌”,其意義就在於他與我一樣以推進中華傳統文化復興事業為己任,正所謂同誌者,同聲相應、同氣相求者也。
中國文化産業就其根本而言在於復興中國傳統文化,同樣美國文化産業在於傳播美國的價值理念,在這一點上是不同的。搞文化産業如果對此認識不清,不僅不傳播中國傳統文化,反而在打壓中國傳統文化,傳播美國價值理念,那路子就錯瞭,犯瞭方嚮性的錯誤。
此外,文化産業還有巨大的財富功能,尤其是當下活躍的文化産權市場,或者文化物權交易市場、或者文化藝術品標準化交易市場、或者天津文化藝術品交易所推齣的藝術品份額化交易市場,其目的都在尋找文化藝術資源的資本化途徑,創造一無限大的虛擬市場,以拉動巨大的藝術品實體産業的發展,從而使文化産生巨大的財富效應,也為應對美元戰略奠定一基礎。美國黃金儲備大概比我們多一倍以上,我們在黃金儲備方麵不具有優勢,但我們有五韆年的悠久曆史。並且此五韆年曆史又是在天人閤一、心物一體的價值下進行生活、生産的,也因此中華民族創造瞭人類曆*偉大的手工業文明。
就文明的藝術價值言,手工業文明是較之現代科學文明更高更先進的文明,科學文明主要體現在機器的先進上,而人的作用在減少,人跟著機器走,機器主導人,不僅人在被異化,藝術也在被異化。而中國以往的文明正是以農耕文化為基礎的手工業文明,所積纍的文化藝術品雖然曆經搶劫、打砸、損害,然而“瘦死的駱駝比馬大”。我曾在《打開文化財富的鑰匙》一書中初步估計,若能推行文化藝術品份額化發行與交易模式,10年內可為國傢盤活3000萬億人民幣。到那時人民幣再與美元自由兌換,條件就成熟瞭。因此在文化産權市場中,核心資源是五韆年以來的文化藝術品,文化藝術品應作為*重要的標的物,然後使之産品化,進而商品化,*後實現證券化或資本化,完成大眾化。至於文化類企業産權與版權等,作為完善文化産權學科是必要的,作為戰略重點則不可,因為中國的優勢資源不在此,況且企業股權已有證券交易所。我們的戰略重點應在五韆年以來積纍起來的文化藝術品。當然也正如本書所言國傢在政策層麵限製瞭份額化交易,其實就是在很大程度上否定瞭天津模式。
此時此際,為應對新的政策環境,在江蘇南京,一種新的文化金融模式悄悄的誕生瞭。由汪清懷先生與周培源先生所在的江蘇文化産權交易所、南京文化産權交易所,繞開份額化政策限製,將份額化直接變為標準化實物,由郵票起步,創立瞭“郵幣卡”電子盤業務。江蘇文交所醞釀在先,然捷足先登異軍突起者卻是南京文交所,南京文交所也因此而成為繼天津文交所之後的第二個文化金融熱點交易平颱,其交易量2015年已近萬億,參與交易人數已過60萬人,成績巨大。本書的寫作重點正在於此,從“郵幣卡”電子盤交易平颱建設、運作模式、業務流程、管理機構設立以及各類風險分析,其中也包括投資風險等,作瞭全麵係統的論述,同時結閤案例進行闡述,極具實操性。可以說《文化産權市場與交易》一本是目前文交所開展標準化實物發行與交易不可多得的業務與管理工具書,同時又是可以作為投資者入市的指南書,當然也可以作為監管機構的參考書。
在此,我衷心希望周培源同誌的《文化産權市場與交易》一書能廣泛深入地引領全國文交所,依此模式能度過這一在監管邊緣謀發展的睏難時期;同時也迫切希望政府監管機構為中國文化産權交易所盡快鬆綁,以復興中國傳統文化為宗旨,以文化自信、製度自信為精神,以構建文化金融大國為目標,重新修改政策,充分肯定鼓勵中國人的創造力。我們期待著文化藝術品證券化時代的到來!
雷原,於锡予園
雷原,西安交通大學經濟學博士,北京大學曆史學係博士後,西北大學理論經濟學博士後。現任西安交通大學東方管理研究院院長、博士生導師,全國高校中國管理學科年會秘書長,湯用彤書院院長,北京大學曆史文化研究所副所長、儒學教育研究室主任、四川文化藝術學院名譽校長、甘肅省委黨校教授、中華炎黃文化研究會農耕文化專業委員會會長、中華清風書畫協會副會長、中國苗族經濟促進會副會長。目前還擔任國傢文化軟實力重點課題組首席專傢。曾任華龍證券公司總裁、甘肅證券與期貨協會會長、北京大學人纔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奧林匹剋博覽會顧問、天津文化藝術品交易所創始人。主要研究領域包括先秦哲學、人纔學、管理學、經濟思想史、“三農”問題、國傢戰略等。著有《中國人的管理智慧》、《農村土地承包製研究》、《論語——中國人的聖經》、《自然的智慧——老子》、《現代證券學》、《中西經濟思想述要》等書。編著有《土地資源管理實務全書》、《中國教育思想簡史》、《國學經典選讀》、《論語導讀》、《大學中庸導讀》、《北大國學課——經典的力量》、《打開文化財富的鑰匙》等書。
江蘇是一個文化大省,江淮水色,人纔輩齣,文化産業的發展與繁榮,有如雨落飛簷,景色天成。但有時候,人們對如何發展文化産業,不乏猶豫和彷徨。其中*的矛盾是:文化能不能産業化?這個矛盾的核心是文化和産業之間、政府和市場之間的關係問題,兩者之間似乎有著對立之處。在2012年7月江蘇基本實現現代化理論研討會上,我曾就此發言,並認為以市場動力推動文化事業的發展與繁榮是必由之路。
其實,文化産業這個詞齣現的本身,就已經說明文化和産業之間的聯係,隻不過文化産業是一個特殊的行業,它既有內在的文化屬性,又有外在的市場屬性。所謂文化屬性,是指文化産品具有高度的文化精神內涵,文化屬性決定瞭文化産業交易的內容受到意識形態、社會生活、發展環境的多重因素的影響,文化交易必須滿足這些因素的要求纔會有自己的市場空間。通俗地講,不是所有的文化産品都可以拿齣來買賣的,非法的、淫穢的、對社會經濟發展百無一用的産品沒有太大的市場空間。正如一般物質商品的銷售必須弄清楚消費者行為一樣,文化市場交易的內容也必須以滿足文化屬性的各種需求特性為前提,這就是文化産業的閤理性與閤法性。所謂市場屬性,是指文化産業的運作機製和其他行業一樣,必須充分發揮市場機製的作用,纔能獲得發展與繁榮。尤其是在一個全球化的時代,中國人民的生活水平和交往空間都已經是始皇時代無法想象的瞭,文化消費已經進入社會生活的各個層級,文化交流也已經通嚮大韆世界的各個角落,這就決定瞭文化産品的流動方式必須以市場交易為主,企圖割裂文化與市場之間的關係,那是刻舟求劍、落後於時代的。
一些人之所以糾結文化與市場之間的關係,是因為他們在強調文化屬性的時候,擔心市場對文化的侵蝕,這實際上不僅是一種文化自信的缺失,而且也是把文化産業的內容與文化流動的方式混為一談瞭。在一般意義上講,市場需求會決定市場交易的內容,因為隻有滿足市場需求的文化産品纔會有真正的市場空間。其實,很多人的擔心並不屬於文化與市場之間的矛盾,而是屬於不同文化內容之間的鬥爭與分歧,這些不同的文化內容都在爭奪自己的市場空間而已。但遺憾的是,很多人把這種文化內容之間的鬥爭,把這種市場空間的爭奪,有意無意地等同於文化與市場之間的鬥爭,緻使文化市場受到瞭不恰當的乾預和乾擾。任何對文化內容的關注,都不應該造成對市場機製本身的破壞,因為市場是新時代背景下推動文化發展與繁榮的必由之路。
一個具有雙重屬性的文化市場是一個很特殊的市場,其中一個很棘手的問題是文化産品的定價問題。同樣一隻瓷碗,如果是用來吃飯,有一個均衡的市場價格,而且是非常穩定的;但如果是用來作為藝術展示,這個價格的波動就非常大瞭,“情人眼裏齣西施”那是常有的事情;如果是用來考證某個曆史典故,那說不定是價值連城、奇貨可居瞭。所以,文化産品的價格常給人一種虛無縹緲的感覺。果真如此嗎?其實並非如此。經濟學的基本原理告訴我們,供求決定市場價格,但這裏麵有兩個要點,一是要有足夠數量的供給和需求,這樣纔能確保均衡價格的穩定,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文化消費和文化交易已經不是封建社會少數權貴的專利瞭,我相信現在文化市場的潛在規模是非常巨大的;二是供求之間要有充分的信息溝通,這樣纔能讓價格真正發揮調節作用,這正是當前文化産業麵臨的主要問題之一。可以相信,隨著普羅大眾都加入瞭文化産品的生産、交易和消費,隨著市場機製的不斷完善,文化市場必將越來越活躍,文化産業必將越來越繁榮。所以說,提高市場效率是推動文化産業繁榮發展的必由之路。
那麼,如何提高文化市場的交易效率呢?江蘇做齣瞭有益的探索,其中包括文化産品的證券化和電子化。如前所述,盡管在我們這個時代,文化消費已經進入尋常百姓傢,但是由於信息不對稱、市場交易製度與交易機製的不完善等原因,文化市場效率依然存在很大的改進空間。證券化一方麵讓更多的文化産品進入瞭市場交易,另一方麵讓更多的普通個體能夠參與到文化市場交易中來;而電子化則擴大瞭文化産品交易的空間範圍和時間彈性,大大提高瞭市場交易的效率。
當然,我國文化産業交易市場的這些創新仍然處在起步階段,如何進一步完善文化産業的市場交易機製,推動文化産業的繁榮發展,還有待於更多的探索與經驗總結。周培源先生的這部著作,以郵幣卡為例,詳細探討瞭文化産權交易平颱的建設與機製創新,這是我在本行業見到的*本著作,相信會給行業帶來很多有益的幫助和啓發。
我與周培源先生的認識也是相當有緣分的。大概是在2013年年底,周先生齣任江蘇文化産權交易所總經理,有意邀請我擔任顧問,由於各種原因未能形成具體方案,但後來周先生的幾次換崗之後,我們都保持瞭聯係。他的幾次換崗給瞭我兩個強烈的信號:一是周先生在文化産權交易領域的管理水平逐漸得到瞭業界同行的廣泛認可;二是文化産業的發展前景無量,有誌於文化産權交易的專業人士一定會收獲無限!
袁誌田
於
袁誌田,經濟學博士、教授,畢業於南京大學,先後獲得數學專業理學學士、經濟學第二學士、碩士和博士學位,曾任霍普金斯—南京大學中美文化研究中心中方教授。現任江蘇省委黨校經濟學教授,政府經濟學帶頭人,江蘇省333高層次人纔第二層次人纔培養對象,長期擔任多傢企業戰略顧問。主要研究領域包括全球發展戰略、政府經濟學、商業模式的創新與設計等。代錶性著作《全球化研究》。
有幸生活在這偉大的時代,投身文化事業,並讓我們相遇。文化産業被列入國民經濟支柱産業,代錶瞭一個方嚮和趨勢,它的發展纔剛剛開始,未來的前景不可估量。我們應該感謝這個偉大的時代所賦予我們的機會。對於我來說,更是如此。作者作為一名職業經理人,長期在企業工作,曾做過5傢企業總經理、2傢企業副總經理。從事的行業跨度也很大,有軍工企業、機械製造企業、外嚮型企業、風險投資公司、文化投資控股企業等;從企業性質來說,有央企、國企、中外閤資企業、民營企業、混閤所有製企業;從工作經曆來說,做過生産管理、財務管理、市場開發、人力資源管理、企業管理、專職共青團書記等工作,*終走嚮職業經理人道路。這些工作經曆和閱曆對我的幫助和成長起到瞭至關重要的作用,使我對各類企業有瞭充分的認識,並對企業運作的原理和規律有瞭足夠的把握。這些經曆同樣對我從事文化産業起瞭很大幫助。
在清理整頓期間,多數文化産權交易場所業務都處在迷茫中。此時,上海量石投資公司汪新淮先生提齣“郵幣卡”電子盤業務的基本想法,並尋求和江蘇省文化産權交易所閤作。對於這樣一個創新業務,本人從各方麵論證,認為符閤文化産權交易所的發展方嚮。所謂交易所,其核心功能有兩個,一是交易,二是具有一定的流動性。沒有交易,交易所就沒存在價值;流動性對於交易所而言,是血液、是生命,交易市場缺乏流動性無疑將失去生存和發展的能力。
“郵幣卡”這個標的物的屬性,在文化藝術品當中,是duyiwuer的,也許隻有這個産品纔有可能打開交易所止步不前的尷尬局麵,並且解決文化産權交易市場交易難和市場流動性不足的問題。這是因為,在現貨市場,常年做“郵幣卡”投資收藏的人群有2000萬之眾,而且這部分人群在現貨市場中都經曆過市場漲漲跌跌的洗禮,其投資意識、風險意識、金融意識、抗風險能力都很強,為電子盤打下瞭群眾基礎;郵幣卡相當成熟的一級、二級市場,為電子盤打下瞭市場基礎;數量眾多且天然標準化的藏品,為電子盤提供瞭産品保障;quan威的發行機構、被廣泛認同的投資、收藏價值,使其具有瞭金融屬性等等。這些特性,是其他文化藝術品所不完全具備的。
文化産權交易所業務的發展,必須要找準切入點並取得突破,郵幣卡是不二之選。它的成功也必將為其他文化藝術品創造條件。鑒於此,江蘇省文化産權交易所和上海量石閤作團隊,在江蘇省文化産權交易所經過半年多的研發,終於編製完成瞭《郵幣卡交易規則》以及其他配套製度(規則及相關製度均報送監管部門批準同意),這成為郵幣卡市場的起源。
由於各種原因,*傢推齣郵幣卡電子盤業務的是南京文化藝術品産權交易所,江蘇省文化産權交易所是全國第四傢推齣郵幣卡電子盤的交易所。客觀地說,江蘇省文化産權交易所在初期引領瞭郵幣卡電子盤市場,他們在創新、規範、守規等方麵得到市場和交易商廣泛認可,被譽為*規範、*安全的交易市場;他們在創新領域同樣齣彩,*傢推齣瞭上綫産品全額保險、*傢實行50%市值申購、*傢推齣郵資封片、電話磁卡等。這些措施在市場形成共振,投資者認同度非常高,參與熱情高漲,成為*傢引爆郵幣卡電子盤行情的交易所。南京文化藝術品産權交易所發展壯大瞭郵幣卡電子盤市場,他們在市場開發、會員發展、管理體製上具有明顯優勢,成為全國交易量*、市值*、交易商*多的一傢産權交易所。
2015年4月,本人離開江蘇省文化産權交易所,赴深圳一傢金融控股集團任文化金融産業總裁,同時管理一傢民營控股的省級文化藝術品産權交易所。這在我的職業生涯中又增加瞭一份新的閱曆。
現在,“郵幣卡”電子盤已經發展瞭兩年多的時間,可稱之為大跨進式發展,交易量2015年已經突破萬億元,注冊的交易商達到百萬之眾,有60多傢各類交易場所,開通瞭“郵幣卡”電子盤業務。由於大量的文化産權交易場所進入郵幣卡電子盤,緻使行業生態嚴重惡化,齣現各種亂象,有可能引發再次清理整頓。齣現這種現象的部分原因是交易場所從業人員以及進入交易場所電子盤的交易商,對交易場所功能、價值、原理缺乏係統的瞭解,認知不夠。本人鬥膽將自己的所知、所得整理齣來,奉獻給各位。希望對同仁及交易商有所幫助,也希望與各位共同探討。
周培源
顯示全部信息
推薦序一:《文化産權市場與交易》——文交所業務與管理工具書
推薦序二:文化産業的雙重屬性——完善市場機製,推動文化産業繁榮
前 言
diyi章 文化産權交易所介紹
diyi節 文化産權交易所成立的背景
第二節 文化産權交易所定義
第三節 文化産權交易所功能和使命
第四節 文化産權交易所基本業務架構
第五節 文化産權交易所核心競爭力
第六節 文化産權交易所效益
第七節 文化産權交易所發展現狀
第二章 文化産權交易場所組織架構及職責分工
diyi節 文化産權交易所組織機構圖
第二節 機構設置及部門職責
第三章 文化産權交易所業務突破方嚮——文化藝術品資産證券化
diyi節 藝術品份額化交易引發危機
第二節 文化産權交易所取得新突破——“郵幣卡”電子盤交易
第三節 文化産權交易所藝術品電子盤將是下一個熱點和突破方嚮
第四章 “郵幣卡”市場介紹
diyi節 文化産權交易所典型案例
第二節 “郵幣卡”是什麼
第三節 “郵幣卡”現貨市場
第四節 “郵幣卡”電子盤交易平颱
第五章 “郵幣卡”電子盤管理體係
diyi節 “郵幣卡”電子盤運作體係
第二節 “郵幣卡”電子盤參與者
第三節 “郵幣卡”電子交易平颱業務管理流程
第四節 “郵幣卡”電子交易平颱盈利模式
第六章 “郵幣卡”電子盤操作策略
diyi節 選好交易所
第二節 “郵幣卡”電子盤有其自身特點,用證券市場思維操盤犯錯概率大
第三節 把握好進場入市時機
第四節 選擇善莊、長莊,遠離惡莊、短莊
第五節 選擇有正規資質的文交所
第六節 “郵幣卡”電子盤一般交易商投資失敗的主要原因
第七章 “郵幣卡”電子盤風險有哪些
diyi節 來自監管層的政策風險
第二節 交易所政策隨意性引發的政策風險
第三節 交易所掌舵人(管理者)職業操守的風險
第四節 市場流動性風險
第五節 交易風險
第六節 退齣風險
第七節 鑒定風險
第八節 保管風險
第九節 交易係統風險
第十節 暴漲必將伴隨暴跌,高溢價必將帶來價值迴歸
第八章 文化産權交易場所努力方嚮
diyi節 交易場所以及行業自律很重要
第二節 加強基礎管理
第三節 交易場所職能定位很重要,不要越位更不能錯位
第三節 加強信息披露
第五節 擁有一條可跨區域的産業市場通道
第六節 加強對高新技術的應用
第七節 積極配閤地政府為文化企業服務,尋求政府更多的支持
附錄一:文化産權交易場所相關製度匯編
附錄二:郵票、封片、錢幣、磁卡實物圖片欣賞
顯示全部信息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