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阿城先生全新作品!
·收錄的文章為阿城先生親自選定,其中許多篇目為阿城先生親自提供,從未見於國內報刊或網絡。體例也為阿城先生親自編訂
內容簡介
散文隨筆集。分為文化、電影、繪畫與攝影、音樂、人物等部分,談及的話題十分廣泛,顯示瞭阿城先生浩瀚驚人的知識範疇。
作者簡介
我叫阿城,姓鍾。今年開始寫東西,在《上海文學》等刊物上發瞭幾篇中短篇小說,署名就是阿城。為的是對自己的文字負責。齣生於一九四九年清明節。中國人懷念死人的時候,我糊糊塗塗地來瞭。半年之後,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按傳統的說法,我也算是舊社會過來的人。這之後,是小學、中學。中學未完,文化“革命”瞭。於是去山西、內濛插隊,後來又去雲南,如是者十多年。一九七九年返迴北京。娶妻。找到一份工作。生子,與彆人的孩子一樣可愛。這樣的經曆不超齣任何中國人的想象力。大傢怎麼活過,我就怎麼活過。大傢怎麼活著,我也怎麼活著。有一點不同的是,我寫些字,投到能鉛印齣來的地方,換一些錢來貼補傢用。但這與一個齣外打零工的木匠一樣,也是手藝人。因此,我與大傢一樣,沒有什麼不同。
阿城作於1984年
精彩書評
阿城是卓越的,他的纔華學養智慧是那樣傑齣,一直讓我敬佩。在這個年代,難得有他這樣的人,難得有他這樣的書。這是一套雅書,高貴的書。書又齣得精緻漂亮。
——賈平凹
一個人要想不斷進步不容易,但要想十幾年不退步就更不容易。阿城的小說一開始就站在瞭當時高的位置上,達到瞭一種世事洞明、人情練達的境界,而十幾年後他寫的隨筆保持著同等的境界。
讀阿城的隨筆就如同坐在一個高高的山頭上看山下的風景,城鎮上空繚繞著淡淡的炊煙,街道上的紅男綠女都變得很小,狗叫馬嘶聲也變得模模糊糊,你會暫時地忘掉人世間的紛亂爭鬥,即便想起來也會感到很淡漠。
——莫言
阿城,我的天,這可不是一般人,史鐵生拿我和他並列,真是高抬我瞭。我以為北京這地方每幾十年就要有一個人成精,這幾十年養成精的就是阿城。這個人,我是極其仰慕其人,若是下令,全國每人都必須追星,我就追阿城。
說到文章,你一提這問題,我腦子裏就有一比:我和陳村是那種油全浮在水麵上的,阿城,是那種油全撇開隻留下一汪清水的。論聰明,這個不好說誰更聰明;論見識,阿城顯然在我輩之上。
——王朔
阿城是一個有清談風格的人。現在作傢裏麵其實很少有清談風格的,生活很功用,但是他是有清談風格的,他就覺得人生的享受就是在一起吃吃東西,海闊天空地聊天。
——王安憶
如果我說,小說傢鍾阿城是我個人認識的人中,感覺很像孔子的人,這樣的講法會不會太刺激瞭一點?
阿城和孔子驚人相似之處在於,阿城不排斥抽象的文字學習(事實上,他是此中高手,從不民粹從不反智),也一樣有足夠的聰明和專注做純概念性的思考,但他總要把抽象的學問拿迴來,放入他趣味盎然的世界好好涮過,就像北京的名物涮羊肉一樣,如此纔得到滋味好入口,也因此,所有的抽象概念符號,在阿城身上都是有現實內容的,他不放心加以浸泡過的,有著實感的溫度、色澤甚至煙火氣味。
——唐諾
上個世紀八十年代,《棋王、樹王、孩子王》橫空齣世,震動中國颱、港,和世界上所有能夠閱讀華文的華人地區,驚濤拍岸,阿城打到的高度至今還高懸在那裏。阿城從生命現場得來的第 一手經驗,獨特到仿佛禪師棒喝人的觀察角度,任何時候對我來說都是啓發的,非常之刺激腦啡。
——硃天文
阿城下筆,鮮少口號教訓,感慨自在其中。“三王”小說成為80年代中國文學的經典,良有以也。這幾篇小說登陸颱灣後所引起的“大陸熱”,應是不少書迷及齣版者記憶猶新的話題。
麵對排山倒海而來的盛譽,阿城卻似乎無動於衷。“三王”之後,他並未打鐵趁熱,推齣據稱原本構思的“八王”或“王八”係列的另外五篇。他的確寫齣瞭一些短篇,如《樹樁》、《會餐》及“遍地風流”係列的部分篇章,但大抵而言,阿城的盛名是建立在少數作品上,而且久而久之,盛名成瞭傳奇。與此同時,阿城躋身電影界,先後與謝晉、陳凱歌、張藝謀等閤作往還。80年代後期遠走國外後,他更是不少侯孝賢電影谘詢的對象。阿城顯然並沒閑著。但從文學界的角度來看,他卻予人閑散的印象。
——王德威
目錄
文化
文化不是味精
[附1]要文化不要武化
[附2]“保守”是個褒義詞
[附3]人主宰不瞭生物鏈
時間有點長
文化製約著人類
電影
中國電影的世俗性格
中國人與中國電影
[附]看電影不是我們的生活方式
七天
......稀有金屬
電影是導演的
無奈中的快樂
[附一]從視覺進入
[附二]好電影的本質
[附三]談萊昂內:娛樂、曆史與文化
[附四]還不夠清貧嗎
[附五]拍好商業電影是很難的
繪畫&攝影
星星點點
心道閤一
樂樂畫畫
......丹青的聯畫
內心風景
[附]從來就沒有救世主
畫外話
剪紙手記
收藏之難
“人民”的影像
百分之一秒
音樂
《劉少椿琴譜書法選》序
假聲音
弦樂四人幫
談音樂
[附]音樂是種生活方式
人物
昨天今天或今天昨天
父親
碎一個,少一個
適得其誌,逝得其所
......有些食品需要重吃
短文兩篇
一個誤會
十三點加一點
[附]隻吃一種肉是危險的
精彩書摘
中國電影的世俗性格
中國有兩樣東西緊追世界水平,一個是殺人的核武器,另一個是電影。
美國製造齣第一顆原子彈之後二十年,中國也有瞭原子彈。法國發明瞭電影之後十年,一九五年,中國也開始嘗試拍電影,最初是京劇名角譚鑫培的戲麯片斷,後來一些搞文明戲,也就是話劇的人,例如鄭正鞦,開始加入電影製作。很快的,中國有瞭故事片。
在意大利都靈舉辦過“中國電影迴顧展”,其中有部一九二二年的默片《勞工之愛情》,編劇、導演、演齣就都是這個鄭正鞦。《勞工之愛情》是隻有三本的滑稽動作片,一個木匠想討藥店老闆(鄭正鞦飾)的閨女做老婆,藥店老闆要木匠提供很多買藥的人之後纔會答應。木匠正被每天在他樓上跳舞的人吵得很煩,於是就將木樓梯改造瞭。跳舞的人們下樓的時候,木匠轉動一個機關,樓梯變成瞭滑梯,摔傷的人都去藥店買藥治傷,木匠於是娶到瞭藥店老闆的女兒。
一個巧妙的世俗故事,類似話本小說開篇的小段子。中國電影的正篇,是緊緊伴隨著世俗一路下來的。電影的性格是世俗,“古”今中外都一樣。
整個二十年代、三十年代和四十年代,中國都有非常好的電影,包括日本侵略中國的時候。四十年代有一個女演員叫李香蘭,她主演的電影在敵占區非常轟動,所有的中國老百姓都以為她是個中國女人,其實她是個日本女人。一九四五年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她迴到日本,現在是日本的參議員,八十年代初訪問中國大陸,很多人還記得她。這段傳奇故事,近年香港已經拍成電影。
正當中國電影好景正旺的時候,我說的好景,意思是不但票房好,而且在電影語言上不斷有建樹,一九四九年,一切都有改變。
都靈影展上最被意大利人看好的《我這一輩子》,四九年的時候,因為中國內戰的原因,沒有拍完,四九年以後,繼續拍完。毛澤東看瞭這部電影之後,問他的屬下:我們有沒有這樣的演員?他的意思是指主角石揮先生。屬下被問得莫明其妙,“我們”是什麼意思?難道石揮不是“我們”中國人嗎?一九五七年,石揮,投海自殺,他是在去看他母親的海船上跳下去的。一個星期之後有朋友在上海的一傢舊貨店發現瞭石揮的手錶,查到瞭賣錶的人,這個人說是從海灘上一具屍體的手腕上摘下來的。屍體呢?不知道。這個中國當代最偉大的演員與導演不屬於“我們”,他沒有被劃為“右派”,是因為他死瞭,可是他的名字與影片在中國消失瞭將近三十年,要由意大利人在都靈重新提起他。
費穆的《小城之春》,張愛玲的《太太萬歲》,成熟到將世俗性格升華,再多一些這樣的影片,形成現象,發展下去,起碼這篇文章會好寫得多。一九四九年,中國人民解放軍兵臨城下,製片商將電影史投入火焰與水井,商人永遠在政治上比藝術傢敏感。
五十年代初,毛澤東批判電影《清宮秘史》,似乎還沒有引起廣泛的注意,但緊接著對電影《武訓傳》的批判就是一場運動瞭,毛澤東在黨的《人民日報》上親自寫文章,不少著名的知識分子紛紛參與批判。由此開始,一部中國大陸當代電影史,幾乎就是一部電影□□□的曆史,可以一直數到今天。
列寜說過“電影是最重要的藝術”,這句話到瞭□□□□□□□□□中國□□□□□,電影就得在□□□□□火上煎烤瞭。但是細查四九年以來的中國大陸電影,仍然是一條世俗的製作路綫,稱呼上也像,“工農兵電影”,“電影為工農兵服務”。既然是世俗的路子,倒也齣瞭不少喜聞樂見的電影,當然傳統中的“教化”也被推到極端,強調□□□□□□“提高群眾的革命覺悟”。一直到中國大陸的“文化大革命”,因為世俗生活被徹底破壞,所以沒有電影瞭。忍不住在電影中教化一下是免不瞭的,尤其是手上有絕對權力的時候,但搞到隻有教化的地步,就使中國大陸的電影為世界電影做齣瞭拍不齣電影的榜樣。
我曾經問過我的父親一些有關中國電影的問題。之所以要問他,因為他算是中國共産黨裏的電影評論傢。批判電影《武訓傳》時,毛澤東派瞭一個調查小組到武訓的傢鄉山東聊城去,他是實際的負責人,組員包括江青,調查組每天將調查材料轉送到北京供毛澤東寫批判文章。一九五七年,他派記者並親自去中國電影的發源地上海,搞瞭一個專題“好的國産片為什麼這樣少?”。這一年,他還以《文藝報》“本報評論員”的名義寫瞭一篇評論《電影的鑼鼓》,指齣黨對電影的乾涉,提到票房價值,說“為工農兵的電影不能內容隻有工農兵”,於是毛澤東在最高國務會議上親自點名批判他,說颱灣轉載瞭這篇文章,又說,“鍾惦這個名字很怪,文章倒還可以看”,這有點像問一個不叫波羅的意大利男人你為什麼不叫波羅。
鍾惦於是帶著他的怪名字消失瞭,那時他三十七歲。二十一年後,一九七九年,允許他用他的怪名字發錶影評,於是中國八十年代的電影又開始有他的影響。
我常常從旁觀察這個幾乎是新中國電影的陰影的父親,我的第一個問題是,電影文學究竟是怎麼迴事?當時電影界正在激烈爭論電影文學是不是文學。“陰影”迴答,電影文學是為電影審查者寫的通俗文字,因為審查者看不懂電影工作本。中國電影文學是五十年代初嚮蘇聯學的,而蘇聯建立瞭社會主義電影審查製度。“陰影”點瞭支煙,接著說,電影是可以進中南海的藝術,中南海不看小說,所以電影□□□□。
直到今年,張藝謀的《大紅燈籠高高掛》《菊豆》仍然是由□□□點頭,纔被允許在中國放映。一個法國電影史傢說過,□□□□□□不懂電影,因為他們審查劇本;□□□懂,因為他審查剪接。
八十年代初,“文化大革命”後第一批從電影學院畢業齣來的年輕導演開始拍電影瞭,這幾乎是一個偶然。張藝謀與何群在一九七七年考北京電影學院的時候,因為年齡超過,不被錄取,但是這件事鬧到瞭當時的文化部長黃震的辦公桌上,黃震曾做過很久的駐法國大使。黃震批準瞭超齡者的入學,造成瞭超齡者畢業時的麻煩。電影學院將這些當年的超齡者分配到一個邊遠省份廣西的電影製片廠去。那裏有世界著名的桂林山水,但優美的風景沒有刺激起這個電影廠拍片的欲望。你如果明白,電影市場與你毫無關係,不拍電影也能領到工資,而拍瞭電影反而可能碰上審查的麻煩,你就知道你該怎麼做瞭。何群的幽默是:還能怎麼樣?再往下分就到越南河內瞭。
張藝謀他們輕易地取得瞭第一次拍電影的機會,重要的是他們沒有浪費這個機會。這次機會的結果是影片《一個和八個》,根據詩人郭小川的長詩改編,編劇、導演是張軍釗,攝影張藝謀,美工何群。電影在北京審查時造成內部轟動,但是沒有通過。我還記得電影放完後,一個上瞭點兒年紀的審查者一邊打毛綫衣一邊說:怎麼自己人把自己人打死瞭?
……
文化不是味精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