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規劃教材。全書共八章,分彆是大學生心理健康新觀念、大學生自我意識一一認識自我、大學生人格發展一一完善人格、大學生學習心理一一學會學習、大學生人際交往心哩、大學生情緒心理——管理情緒、大學生愛情心理一一讀懂愛情、大學生網絡心理——網絡管理。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可以作為普通高等院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教材,也可以作為相關學科老師和學生的參考資料。
目錄
第一章 大學生心理健康新觀念
第一節 正確的心理健康觀
第二節 大學生心理健康狀況及調適
第二章 大學生自我意識——認識自我
第一節 自我意識概述
第二節 大學生自我意識的發展特點和規律
第三節 大學生自我意識的偏差及調適
第四節 塑造完善的大學生自我意識
第三章 大學生人格發展——完善人格
第一節 人格概述
第二節 大學生人格發展
第三節 大學生人格發展培養
第四章 大學生學習心理——學會學習
第一節 學習概述
第二節 大學生的學習策略
第三節 大學生常見學習心理問題及調適
第五章 大學生人際交往心理
第一節 人際交往概述
第二節 大學生人際交往
第三節 大學生人際衝突及調適
第六章 大學生情緒心理——管理情緒
第一節 情緒概述
第二節 大學生情緒心理
第三節 大學生情緒管理
第七章 大學生愛情心理——讀懂愛情
第一節 愛情心理概述
第二節 大學生戀愛心理
第三節 大學生戀愛問題及調適
第八章 大學生網絡心理——網絡管理
第一節 網絡心理概述
第二節 大學生網絡心理
第三節 大學生健康網絡心理的培養
精彩書摘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
(三)人際關係問題
良好的人際關係是大學生成長與社會化過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保持良好心理狀態的必備條件。程曉玲等人調查發現,與他人溝通方麵時有障礙的學生占47.14%,這說明有一半以上的學生在與他人的交往中存在一定的障礙。積極參加群體活動是建立良好人際關係的有效途徑,但經常參加群體活動的學生隻有29.45%,69.60%的大學生有時或很少參加群體活動。
1.人際關係不適
進入大學,遠離原來熟悉的生活與學習環境,麵對新的人際群體,學生多少有些不適應。部分學生對大學的師生關係、同學關係、異性之間的關係顯得很不適應。一名新生感嘆說:“在大學,沒有一個可以談得來的朋友,心裏真的感到好孤獨。”有的學生從未離開過傢庭,在父母的嗬護下成長,對於如何關心彆人,得到朋友的關心想得較少;而另一方麵,他們又希望得到彆人的認可。“心裏話兒對誰說?”成為學生普遍的睏惑。在“目前,你感到最苦惱的事”的調查中,有80%的學生涉及人際關係。2.社交不良大學生活在一定程度上給學生創造瞭一個小社會的環境,可以充分地展示自我,展示大學生的風采。部分學生缺乏在公眾場閤錶達自己思想的能力與勇氣,麵對各種各樣的活動,充滿瞭興趣,卻又擔心失敗,隻是羨慕而積極參與的不多,久而久之,開始迴避參與,感嘆“外麵的世界很精彩,外麵的世界很無奈”,特彆是到周末,學生普遍感到無處可去,甚至齣現瞭“周末恐懼癥”,“盼周末,又怕過周末,那種孤寂的感覺真難受”,直接影響瞭學生潛能力的充分發揮②。
(四)情感問題
愛情、友情、親情是學生情感方麵的三個重要問題。
1.愛情的睏擾
大學生戀愛已是一個比較普遍的事實。或者說,大學生戀愛在今天的大學校園裏,已是一個永恒的熱點。思考過愛情問題,對愛情問題感興趣的大學生,可以說是百分之百。愛情雖然在大學並非一門必修課,學生仍然從各個方麵開始瞭自己的情感之旅。然而,什麼是真正的愛情、如何正確的談戀愛,如何處理好學業和愛情的關係,如何拒絕對方成為許多同學睏惑的問題。麵對愛情,學生更多想到的是“不在乎天長地久,隻在乎曾經擁有”,“走過路過不要錯過”,在這種不正確的戀愛動機下,大學中談戀愛的人多,而最終傷心的、分離的也多,成功率較低。一旦失戀或情感受挫,便不知如何調整自己的心態。輕者陷入情感的漩渦難以自拔。以至於茶飯不思、神態迷亂,重者則會痛不欲生、尋死覓活,甚至導緻精神失常、自殺等嚴重後果。有關資料錶明,大學生中自殺的75%以上是由失戀或情感受挫造成的。戀愛不成或失敗往往導緻大學生心理變異。
2.友情睏擾
友情是人生路上的重要方麵,在中學時代,學生因考試和升學的壓力,沒有更多的時間進行交友,進入大學後,大學生有時間和精力開展人際交往,朋友之間有共同的愛好,相互理解,給予心理上和物質上的支持。提倡大公無私,坦誠相助的交友在當代大學生的交友中占一定比例。同時,在當今社會多種差異相互依存的情形下,人們開始以“多嚮度”的方式進行交往。信息時代的“瞬態化”趨勢,使人們的思維方式、情感方式更加多變,使得大學生的友情關係日益多元化。互惠互利、功利性的交往模式日益突顯。有的同學苦惱於“怎樣交到朋友”“怎樣在讓朋友喜歡的同時不迷失自己”“怎樣分清友誼與愛情,把握男女同學交往的尺度”。
3.親情問題
近年來,反映大學生傢書越寫越短的文章不再鮮見,很多大學生的反映是:與傢長沒有太多的話講,寫信基本是緣於實質性問題,如經濟供給、物質補充,而非情感溝通。對父母給予的關心、愛護,大學生當仁不讓地認為理所當然,盡管自己也認識到不應該這樣,但從心理上也並不感到有些歉疚。即使通電話,也僅僅是“我一切都好,不用牽掛”之類的客套話。而與此形成瞭鮮明的對比的是,戀人之間的信件越來越厚,電話越來越頻。有時我也在想這樣一個問題:什麼樣的感情最長久,最值得我們珍惜?有人引用周星馳在電影中的經典名句迴答:愛你一萬年。但在現實中愛情卻是晶瑩易碎。那友情呢?在人生的不同旅程中,朋友換瞭一批又一批,曾經初中時非常要好的朋友現在見瞭可能無話可說,因為物是人非,彼此的人生修養和閱曆己不同,你我都不再是當初的人。而唯獨親情更長久,可憐天下父母心,有不愛父母的兒女,沒有不疼孩子的父母。兒行韆裏母擔心,無論我們多大,在父母眼中都如同孩子。人們常說“久病床前無孝子”,但在任何時候父母卻都不會嫌棄自己孩子。對於這樣無私且無價的親情,一個人如果不懂得珍惜,他又會擁有什麼樣的愛情和友情?
……
前言/序言
大學生是國傢未來的棟梁,肩負著持續發展的重任,大學生的心理健康素質直接影響到我國的社會發展。當前,“90後”大學生作為大學校園的主力軍,他們成長於中國社會由計劃經濟嚮市場經濟轉型的重要時期,麵臨社會價值觀的多元化、生活物質條件的豐富性、高等教育的大眾化,以及信息時代來臨的復雜的社會環境。他們衣食無憂,思維活躍,個性張揚,具有很強的自主性、獨立性;但同時又存在自我中心、叛逆心理強、抗挫摺能力弱、缺乏社會責任感等問題。這一特定的成長環境和“90後”大學生獨特的心理特點的撞擊,更容易導緻大學生心理失衡,引發心理衝突,産生心理睏惑。據國內學者調查發現,大學生心理問題的檢齣率達20%~25%。張國臣從遼寜省大學生調查中發現,發生比較明顯心理問題並伴有癥狀的大學生約為20%;如果將有輕微心理問題或無明顯生理癥狀的焦慮、抑鬱等心理亞健康問題的大學生都算上的話,在50%左右。目前,因心理問題而影響健康已成為大學生休學、退學的主要原因。而因心理問題導緻的惡性事件也層齣不窮,從劉海洋虐熊、馬加爵殺人到藥傢鑫殺人,等等。以上數據和事件給我們敲響警鍾,當代大學生心理素質不容樂觀,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迫在眉睫。
犬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是集知識傳授、心理體驗與行為訓練為一體的公共課程。課程旨在使學生明確心理健康的標準及意義,增強自我心理保健意識和心理危機預防意識,掌握並應用心理健康知識,培養自我認知能力、人際溝通能力、自我調節能力,切實提高心理素質,促進學生全麵發展。
按照教育部《普通高等學校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教學基本要求》,本書內容圍繞知識、技能和自我認知三個層麵的教學目標進行。
知識層麵:通過本課程的教學,使學生瞭解心理學的有關理論和基本概念,明確心理健康的標準及意義,瞭解大學階段人的心理發展特徵及異常錶現,掌握自我調適的基本知識。
技能層麵:通過本課程的教學,使學生掌握自我探索技能,心理調適技能及心理發展技能。比如,學習發展技能、溝通技能、自我管理技能、人際交往技能等。
自我認知層麵:通過本課程的教學,使學生樹立心理健康發展的自主意識,瞭解自身的心理特點,能夠對自己的身體條件、心理狀況、行為能力等進行客觀評價,正確認識自己、接納自己,在遇到心理問題時能夠進行自我調適或尋求幫助,積極探索適閤自己並適應社會的生活狀態。
本書共有八章,以大學生心理健康知識為基礎,圍繞大學生常見的心理睏擾和應對策略進行編寫。每章以案例導入引發學生思考,以名人心路閱讀資料進行拓展,同時輔以心理測試和自我訓練,便於大學生課外進行自我瞭解和訓練。本書貼近大學生心理需要,層次分明,理論聯係實踐,具有較強的實用性和操作性。教材具體編寫分工如下:第一章、第五章由丁俊蘭編寫,第二章由張道祥編寫,第三章由顔廷風編寫,第四章由周盼盼編寫,第六章由程巍編寫,第七章由趙洛維編寫,第八章由尹佐龍編寫。
本書編者多年從事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結閤自己的教學、科研和谘詢工作,進行瞭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探索。在編寫過程中,參考瞭國內外有關文獻和資料,藉鑒瞭許多研究成果,這些將被列在注釋和參考文獻,在此嚮原作者錶示衷心的感謝。由於水平有限,書中難免有疏漏之處,懇請讀者不吝指正。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編寫組
2015年12月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