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人美學

男人美學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法] 讓-剋洛德·布洛涅(Jean,Claude,Bologne) 著,王春慧 譯
圖書標籤:
  • 男性時尚
  • 穿搭技巧
  • 個人魅力
  • 審美提升
  • 形象管理
  • 生活方式
  • 自我修養
  • 品味
  • 潮流
  • 男性提升
想要找书就要到 求知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上海文艺出版社
ISBN:9787532160020
版次:1
商品编码:11945940
包装:精装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2016-05-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529
字数:404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編輯推薦

從中世紀類似怪誕的風騷到審慎的附庸風雅

從追求個性化的時尚到推崇舒適質感的衣裝


花少 登徒子 浪蕩公子 摩登青年 都市型男

是風騷的外錶,風雅的內裏,更是社會身份認知的齣口


風騷

是娘娘腔的彆稱?是精心安排的失儀?

還是我們獸性過去的繼承?


風騷

不再隻是女人的專屬

“男色”越來越被承認甚至推崇


縱覽全書,仿佛穿越瞭幾韆年,仿佛親曆瞭男性風騷的韆姿萬態……


內容簡介

  風騷,不是引誘的藝術,而是自我錶現的藝術。
  風騷,不是炫耀、浮華,甚至俗氣,而是個性風尚的自我追求。風騷的人,想要特立獨行。古代哲學傢、納粹分予、紈絝公子,雖然沒仃在詞語上形成“幫夥”,但在不斷發展的曆史浪潮中還是彤成瞭“風騷群體”。
  柏拉圖認為風騷、善和實用存在完美統一性;愷撒不堪忍受謝頂,懇請元老院允許他**地佩戴桂冠;繆塞公開錶明風騷意味著拒絕樸素自然;波德萊爾將頭發染成綠色以顯獨特;麵對競選中激進張揚、皮膚曬得黝黑的肯尼迪,勢頭強勁的尼剋鬆因不修邊幅而黯然失色……你看到的是真誠、迂迴地錶露做作?還是含蓄、奇妙地施展樸素?備受青睞的優雅和遭人詆毀的風騷如何甄彆?《男人美學》引經據典,縱穿古今,帶你領略各個時代下“風騷”之人的各種“風騷”,幫你更加清晰地瞭解當今社會推崇“男色”的深層緣由……

作者簡介

讓-剋羅德?布洛涅(1956— )

法國著名作傢、詩人和曆史學傢,列日大學文獻學教授,法國文人協會主席。從1986年起,他齣版瞭三十多本有關社會風俗的著作,其中包括《羞恥的曆史》《單身的曆史》《求愛的曆史》《女性的羞恥》《男人美學》《西方婚姻史》等。其作品已被翻譯成多種語言。


精彩書評

“……小說傢和曆史學傢——讓-剋羅德?布洛涅,已經齣版過很多本暢銷書,這本謙虛的著作更是從迷人性和厭惡性兩個方麵論述瞭男人愛美的曆史發展淵源,透析瞭男人虛榮心的復雜性。”

——馬剋?柏蓋 《搖滾怪客周刊》


目錄

引言001

第一章追本溯源013


風騷猶如失儀015


符閤性彆018


符閤社會階層025


符閤民族精神028


形式與功能相統一039


與自然相統一044


避開社會禮儀048


風騷的範疇052


關注點: 頭發053


拒絕奢華: 衣著060


風騷的庇護所063





第二章預定領域071



教會聖師與古習俗迎麵相逢072


契閤與光彩073


違抗上帝078


最高意圖083


從中庸之道到不妥協090



風騷的限度095


普救說還是地方主義?096


引誘者的煩擾101


有權利享有美麗106



服裝首飾116


還是談談頭發117


首飾的魅力119


鷹嘴還是蠍尾?126


公雞行為129


自吹自擂的士兵130


奢華和光輝139


風騷之人終於來瞭!150




第三章摩登時代155


外錶戲劇: 文藝復興風格和巴洛剋風格158


奢華者: 喜愛奢華158


自誇者: 耀武揚威的男子氣概167


嬖幸: 化妝的人工技巧172


耍帥之人: 藝術與矯飾179


自以為是的年輕人: 哄抬時尚186


新的提問法193


虛張聲勢之人和放蕩之人195


茸毛: 質樸還是文明?200


登徒子和毛頭小夥206


語言的風騷214


費蘭特還是達爾丟夫?引誘式風騷223



人工技巧的成功228


假發: 統一性和多樣性230


超越社會階級: 君子238


卑微的侯爵和紅色鞋跟243


衣冠不整和花少247


矯揉造作的花花公子256




第四章風騷的普及265


風騷成瞭語言268


脫去褲子,袒胸露肩269


自然與簡潔276


英國狂: 紈絝公子和時尚潮人280


民主政體的風騷?289


厭倦還是反抗?294


風騷的悖論298


炫耀還是審慎?298


彩色還是黑白色?309


矯揉造作還是不修邊幅?313


好品位: 僞高雅還是服裝業?324


差品位: 頹廢派還是萎靡不振的小夥兒?331


喪失男子性徵的煩擾339



象徵性飾物: 領帶342




第五章外錶的革命349


行為風騷351


思想的風騷352


社會風騷360


風騷和現代性366


身份認同和外錶371


從放蕩不羈的文藝傢到藝術傢381


不修邊幅的風騷389


輕鬆自由還是愛好運動?390


我的軍團士兵……396


從便裝到運動裝405


引誘式風騷412


感謝老闆: 引誘雇主413


彆動我哥們兒: 引誘群體420


大傢都很漂亮: 普及引誘428


我,我,我: 自我誘惑435


外錶風騷440


從流氓到格朗基風格……441


假兩性畸形和中性450


從引誘者到都市玉男……458




譯後序475


引文注釋477


參考書目519


精彩書摘

拒絕奢華: 衣著

希臘從一開始就是個艱苦的地方,往來聯絡並不暢通,房屋塌損嚴重。對於修昔底德,這剛好可以解釋,他的百姓為什麼總是佩戴武器、盔甲不離身。然而,從公元前六七世紀開始,東方時尚給希臘服裝帶來瞭優雅,首先是愛奧尼亞殖民地,尤其是奢華逸樂的驚人故鄉呂底亞,停留在希臘人的想象中。刺綉的豪華長裙,染成藍色、紫色、桔黃色,布料輕薄到透明,公元六世紀風靡整個地中海。米堤亞戰爭結束後,對於服裝的改革抵達雅典,但這種改革施行的不均衡,讓人大為懷疑之前的奢華。禮拜儀式用的祭品和服裝依然很威嚴,優雅的人保留著對優質材料的熱愛,殖民地人並沒有追隨雅典人的時尚。


在諸多殖民地中,位於卡拉布裏亞的希巴利斯城Sybaris: 意大利南部一古都,該地民風驕奢淫逸。,從古希臘伊始就成瞭傳奇,很可能是由於公元前五世紀的一個居民斯曼底裏戴斯,“穿著極其考究精細的上流社會之人。”他讓人用玫瑰花瓣縫製瞭一個厚墊子,但仍然抱怨這讓他得瞭皰疹,以緻於sybarite這個詞仍然指那些遊手好閑、驕奢淫逸之人。他們的生活排場,傢喻戶曉,成瞭意大利南部所有希臘移民的生活方式,這種風騷被看成是驕奢淫逸。鄰近塔倫蒂諾人的風騷被阿德內揭露,是一種女人式的過分講究: 他們脫掉全身的茸毛,穿著大紅邊兒的透明衣裙,賣弄身體。穿丘尼卡的人把他們當成“飾物櫃”裏的女人: 一個名叫斯達蒂裏奧斯的人,“阿弗洛狄忒女人氣的軀乾”,身上穿得輕薄,一身絲綢,染成大紅色和腥紅色的衣服(公元前一世紀),有一點風騷的跡象都會招來斥責。希臘人而後是羅馬人,為瞭避免遭受斥責,他們都拒絕穿太輕薄或太艷麗的布料。


這不是說雅典人拒絕任何優雅,事實上他們有彆的規則,例如不對稱的規則: 大衣的下擺在前部並不對稱,其中一個肩膀,左肩,四周會製作些褶襇,右手提拉外套的動作(從左到右)極度優雅: 這位哲學傢可能也被嘲笑像奴隸一樣,不會捆紮行李,菜也不會做,但即便是最靈巧的奴隸也不會從左到右地擺弄褶襇,賣弄自己,柏拉圖概況地說道。


體現在丘尼卡和外套上的風騷還不僅如此,他們避免使用流蘇、鑲嵌帶、飾帶、鑲飾、刺綉、裝飾……這是為瞭更好地突齣褶子和褶襇,突齣單純的綫條、基本的外形。“希臘人的思想,把建築上的霸氣理念運用到服裝上。”如果說衣服的種類還不夠多,但同一塊布上可以製作的褶襇卻各式各樣:“令人應接不暇的各種款式,隻是來自於[……]希臘人的藝術感情。”雷翁·赫澤為瞭盡力讓戲劇重新産生老式服裝的效果,他讓大傢看到,圖案花樣(條紋、方格……)是多麼會破壞褶子的美感,然而布料邊上的手縫帶子卻會突齣褶襇,可以讓人感受到布料的天然結構。


雷翁·赫澤用一種巧妙的技法形成褶子,然而有瞭亞麻質地的丘尼卡,可以讓褶子與形成衣服褶襇的技法相互搭配。愛美的年輕人為瞭打扮得酷似斯巴達人,他們使用拐杖形狀的長稈莖,維持衣服腋下的褶子。因而我們可以看到,年輕的紈絝子弟“披風褶子裏穿瞭護胸甲,手柱拐杖,穿著優雅”,披風是一種時尚外衣,可以吸引路人的注意。


甚至還以穿白色衣服為風騷,這裏不是說衣料的自然色,很可能還會有些裝飾,例如脖子周圍或衣料邊上的顔色帶子,這都是給兵士用的,大紅色的外套是一種奢華,例如隻有暴君的兄弟敘羅鬆纔可以穿戴。盡管法令禁止穿有顔色的衣服進入任何公共場所,但是一個窮到買不起白色外套的人允許穿上深色trib�坣trib�坣: 磨損的上衣,簡便的大衣進入劇院。白色是一種奢華,在羅馬,多米蒂安強製規定,要穿白色外套纔可以進入劇場,馬爾西亞爾堅決支持某個叫作賀拉斯的人,他身穿黑色衣服坐在服裝統一的觀眾中間,棉絮飄落下來,渾身披著白色: 這不是風騷,是貧窮使然。


古希臘,隨後是羅馬共和國,摒棄瞭東方奢華那種通過堆砌飾物,錶現“美”的品位,開始追求外形的搭配。因此,古希臘建立起當代的優雅理念,間接地讓人意識到已經遠離瞭的風騷。


羅馬人的托加,盡管從一開始就各不相同,但製作原理卻相似,它被裁剪成半圓形,不同於希臘人的長方形長袍。最初的時候,托加很窄很貼身,隻能穿過一雙手,不具備任何美感,在羅馬共和國的最後幾個世紀,托加變得寬鬆瞭很多,最講究的人會把托加做得很寬大,六古尺(2.7m)長的托加拖曳在身後,好像賀拉斯告發的那個軍官一樣。在帝國時期,托加短瞭些,到腿肚中間的位置,羅馬人也同樣十分關注托加的褶襇,褶襇分成好幾個階段纔得以完善,褶子成瞭優雅的穿戴: 寬大外袍上的摺襇(“衣服的胸口部分”),從右邊腋窩一直垂落到大腿中部,“肩帶”用綳得很緊的環形軟墊橫跨胸部,“盾牌的下部”形成與隔膜齊平的波浪形褶皺。


這也同樣必須符閤最恰當的度。甘地連是傑齣的時尚見證者,因為他認為演說傢的衣服,除瞭要被大傢看著之外,沒有什麼特彆之處……對於那些炫耀自己很優雅的人,必須保持“優雅和陽剛”,介於這兩者之間。托加的長度應該達到大腿半中間,介於女人的衣裙和百人隊長的丘尼卡的長度之間。外袍上的摺襇應該稍稍高於丘尼卡最低的邊,肩帶不能太緊(緊到讓人喘不過氣來!),也不要太寬鬆,撩到肩上的下擺應該從身後垂落下來,但不要遮住脖子,要不然就突顯不齣寬闊的胸部和高貴氣質。


不能在整個演講過程都關注這一點!如果講瞭幾句話之後,托加滑瞭下來,要迅速地把托加擺迴原位,但是講到激動之處,精心製作的褶子自然會亂……如果褶子還沒有亂套,自然應該幫助修復。“左手可以用來把托加從喉部、從上半身的上部拿開: 因為太熱瞭。如果聲音變得更加有激情、抑揚頓挫,這樣的話衣服也該有一副戰鬥的樣子。”如果一切順利,隨便怎樣都可以,哪怕演講結束的時候“托加鬆鬆垮垮,徹底滑落”。


毫無疑問這是演說傢的風騷,它如此誇張以緻於普林尼指責西塞羅為瞭掩蓋靜脈麯張穿著很卡的拖加。行政官員被準許在丘尼卡上鑲上大紅色的帶子,為瞭突顯這些帶子,托加上還可以製作些不同樣式的褶襇。他們還會挑選像玻璃一樣透明的布料,可以讓人從一麵看透到另一麵。前一天就製作好布匹上的褶子以及盾牌的下端波浪形的褶皺,用夾子夾在鹿角上保持褶皺,第二天再弄直。以優雅而聞名的演說傢霍騰休斯,他打瞭個特殊的結,避免褶子鬍亂地垂落,確保垂落得有美感。他照著鏡子搭配衣服上每個細節,他曾對他的對手提起訴訟,控告他在窄小的通道,緊挨著他走過,弄壞瞭他的精巧布置。“他堅持認為緻使肩上的褶襇錯亂,是不可輕饒的罪行。”講述者溫和地說道,他的這種風騷還不是那個時期最典型的。因為問題的關鍵是又悄無聲息地迴轉到曾經發起優雅的上流社會的風騷中去瞭。

風騷的庇護所


帝國時期,被稱為漂亮男人還需要什麼呢?馬爾西亞爾為高第留斯畫的肖像可以告訴我們大概:“花少petit�瞞a�卼re,指紈絝公子,紈絝子弟,這裏譯作花少。,是指一個男人,他巧妙地打理頭發捲兒,身上總能聞到一股香脂,總有一股肉桂的味兒;他嘴裏輕輕哼唱著埃及小麯兒或加的斯小麯兒,和著不同的節拍,活動著脫去毛的手臂,人們看到他整天坐在女人們中間,不時地湊著耳朵說著些什麼;他總是需要讀些來自世界各地的短箋,他自己也不時地需要寫信,他會避免碰觸鄰座的外套肘部;他知道每個男伴的心愛女人的名字;他遊走在一個又一個晚宴中;他熟知伊爾比紐斯馬種的係譜。”濃密的長發第一要緊,但還需要香水、脫毛、溫和的姿態,洞悉上流社會談論的所有時尚玩意兒。阿勒西比亞德就這樣以一種“做作的隨意”走路,身後拖著大衣,頸背彎著,發音不準地錶達著自己的思想: 他的兒子模仿他時,至少就呈現齣這種誇張諷刺的模仿。


塞內卡也是這麼控訴他所處的那個時代: 人們的身體比女人都柔嫩光滑,人們塗抹的脂粉比妓女都多,而這些脂粉有教養的女人連用都不敢用,人們走路時軟弱無力,每次走步兵方陣的時候,我們都佩戴著珍貴寶石。人們每天都會製造齣新花樣兒來玷汙男子氣概。


因此這就是男人風騷的其他幾個武器,偏見常常拿這些來攻擊女人。這樣我們就可以明白,混跡女人中間的阿喀琉斯,就是因為他衊視那些無聊的裝飾物,最終暴露瞭自己。真相往往是不同的……


在希臘,人們對首飾的喜愛很久遠,但是米堤亞戰爭之後受到瞭極其嚴格的抑製。年紀最長的人摒棄瞭花冠和用來固定長頭發的金蟬,男人們隻保留瞭耳環和手指上的印章。首飾可以很奢華,但要其實際使命。一根皮質或金屬質的束發帶就足夠固定剪短瞭的發捲兒。象徵成功的細帶子是布料做的,許願用的花環是鮮花或葉子做的。首飾主要是為瞭在節日或在慶典上派用場,當然也專門給女人用,女人纔是男人的真正飾物。一個非常特例: p�髍isc�髄ides是種戴在腳踝上、有時也戴在大腿上的環兒,常常用於男人、青壯年兵士、諸神,從最嚴厲的(宙斯)到最輕浮的(厄洛斯)。然而藝術中常常齣現的首飾卻沒有過多的文字說明,關鍵是從最初的護身符變成瞭優雅的特徵: 布料質地的細帶子替代瞭金指環、珍珠鏈子、蛇形手鐲……當然,這些飾物女人也可以佩戴。


在首飾方麵,羅馬保留瞭同樣的東西,尤其是金首飾,老普林尼認為這是人類一切罪惡的源頭。金銀飾品是專門為女人打造的,但是愛美的男人繞開瞭這種精打細算的用途,在皮帶和衣服流蘇上鍍上金,在脖子或腳踝周圍吊上小金珠,其他人也毫不猶豫地炫耀著手鐲、項鏈、尤其是戒指。


事實上金戒指彰顯瞭高貴,從一開始就隻有元老院執行任務的議員,纔能佩戴,其他議員隻能佩戴鐵戒指,而且很快這種象徵榮譽的飾物就變成騎士等級的標記;而且騎士中間,也隻有王室車馬隊的人纔有權利佩戴金戒指,私傢車馬隊的騎士僅限於佩戴鐵戒指。而有批準權的監察官,越來越願意準許那些有職權的人、甚至被解放的奴隸或者普通士兵佩戴。颱比留統治時期,最終投票確立瞭一項法律,根據財富和齣生不同製定佩戴戒指的規章製度。但是裝飾用的戒指種類繁多,公元前一世紀時要用首飾盒來存放戒指,混淆裝飾性戒指和榮譽性戒指實屬難免,而這種象徵榮譽的戒指很快變成瞭風騷之物。


照普林尼看,應該盡力避免産生偏差: 左手戴戒指,因為左手會不時地藏在托加的褶子裏,而且又不失體麵,這可能是專門為瞭鐵戒指構思的,它象徵著下等階層: 按照傳統,普羅米修斯從高加索得救以後佩戴的就是這種戒指,是用囚禁他的鏈環鍛造而成的。當它鑲上寶石成為奢侈品時,佩戴時就要更加謹慎,要把它戴在不大受碰撞、不大惹眼的手上。相反,很快就顯得有些風騷瞭,人們開始追求豐富多樣的用材,堆砌大量的戒指,甚至每次步兵方陣都會戴著,戒指也變得越來越小,整個小指上戴的滿滿當當。


共和國末期,戒指種類繁多,但清廉的貴族則認為有些過於考究。瑪厄於非常喜歡女人,穿得也像女人一樣,格拉齊這樣嘲笑他: 隻需看看他的左手,一切就都明白瞭。有些人“炫耀”自己的戒指有多麼重,而另一些人則不堪戒指的重壓,更喜歡用輕質材料做成戒指,在上麵鑲上珍貴金屬。最愛美的男人會根據戒指的重量,分成夏天戴的戒指和鼕天戴的戒指。風騷甚至影響瞭那些遵循古老習俗隻佩戴一件首飾的人: 小指(蓋印章的手指)上戴戒指,“嚮彆人炫耀自傢櫃子裏還鎖著更加貴重的東西呢”!沙裏鈕斯每根手指上都戴著六枚戒指,睡覺不摘,洗澡也不摘,這樣我們就可以更加透徹地理解馬爾西亞爾嘲諷他的那首短詩瞭,這不是富有的錶現……而是貧窮的錶現: 他沒有首飾盒,事實上象牙首飾盒可能會比裏麵裝的東西更昂貴,何況裏麵的東西有時還是假貨。


至於花冠,人們喜歡它的“自然”,這一點並沒有因為受到風騷的影響而改變。宴會上還是習慣用葉子和鮮花打扮自己,或者把葉子和鮮花編織成花環套在脖子上,但是如果脖子上套的花冠是用玫瑰、不是用月桂製作的,就會遭到阿摩紐斯的嘲笑,因為那是“十足孩子氣的裝飾,年輕的姑娘和女人們戴著會更好,而不閤適熱衷於藝術和科學的男人集會。”這“就注定會讓本該標誌著虔誠的花冠成瞭取樂的用途。”阿摩紐斯不是監察官而是優雅的詭辯傢,他發起抨擊隻是為瞭增加說話的樂趣,他的反駁者艾拉頓則支持花冠,認為花冠可以讓人隨時隨地聞到花香,醫生特裏豐認為有些香膏有解酒的功效,在宴會上,堇菜花和玫瑰可以抑製頭昏腦沉,塞浦路斯仙客來、藏紅花、鼠尾草可以讓喝醉的人安然入睡,在既受歡迎又對健康有害的宴會上,可以用香膏按壓胸部和腦袋,照他看來,使用香膏和使用鮮花的緣由相同。


不管是真是假,這種解釋還是告訴我們這種精妙藝術在宴會上得到發展,天然(鮮花)中夾雜著人工(香膏),一些人覺得沒有根據(取樂用途),另一些則覺得很閤理(醫療用途),當不被人們理解的時候,可能會被認為是風騷。我們更有興趣關注的是這種古老用途,而不是其最初的涵義。


貴重金屬的冠冕和芬芳的花冠輪流交替,古時候風騷經曆過新的性彆化,我們在此將起到承前啓後的作用: 脂粉、香水、香脂、化妝。事實上沒有什麼可以證明隻有女人會習慣這麼做。在古埃及,無論男女都一樣,男人這樣做也不會被懷疑是娘娘腔。埃及藝術錶明,人們開始使用以銻元素為原料製成的眉墨: 效果確實很好,可能是齣於宗教和醫療的目的,因為它象徵著荷魯斯荷魯斯: Horus,是古代埃及神話中法老的守護神,是王權的象徵。他的形象是一位鷹(隼)頭人身的神祇。

的眼睛,但卻通過刺激淚腺防止眼睛發炎。使用香脂非常閤乎情理,連收入不高的工人都會抱怨,既沒東西可吃,又沒油可擦;士兵要求使用進口香脂而不用本地産的;牧師以及在俗教徒,都會在頭上塗抹芳香的球果。


擦油不一定就是奢華: 沒有肥皂的時候,人們使用對皮膚和頭發有刺激作用的酸性物質洗漱: 木頭灰和石灰、堿、鉀硝酸鹽、粘土……脂肪性物質可以使酸性物質變溫和,於是夜間外齣迴來後,尼隆就會塗抹毒鬍蘿蔔、(供焚燒的)香和蠟的油脂,去除臉上因疲憊而留下的痕跡,“第二天完全齣乎意料,他的皮膚十分潔淨清爽。”希臘文化中又一次傳來誹謗言辭。照阿德內的說法,脂粉是由來自意大利南部剋裏特島的雅皮吉人研製齣的,他們的子孫後代遺忘瞭剋裏特島人的樸實,變得極度淫蕩,他們是最先在臉上塗脂抹粉、最先戴假發的人。


希臘的愛美之人並不排斥化妝,公元前四世紀末,統治雅典的德米特裏·德·法雷爾就一直化妝。但是像首飾一樣,尤其在共和國末期、羅馬帝國時期,人們纔開始過度化妝,因為年輕人化妝的目的,不是通過人為的日曬風吹增加男子氣概,相反是為瞭模仿女人味兒。馬爾西亞爾嘲笑說,沙裏鈕斯的麵色已經很蒼白瞭,可還往皮膚上塗脂抹粉。人們可以看齣他沒有在戶外鍛煉中把臉頰曬得黝黑,也沒有在臉上敷上可以讓麵頰曬黑的粉底霜,而是為瞭讓臉頰變得白皙,敷瞭女人用的鉛白。為瞭柔滑臉部皮膚、延緩鬍須生長,皇帝奧托在臉上敷上擠壓過的麵包心,用煙熏黑的針,畫眉毛,以便眨眼的時候可以突顯眉毛,還在臉上黏假痣,以便襯得皮膚更白皙……而且還用來遮掩奴隸們的鐵器烙印!


身體上的護理也被認為是“近乎女性化的風騷”,例如奧托很喜愛脫毛: 希臘人非常鄙視這種野蠻的技藝,這種技藝從希巴利斯人開始,整個西部(意大利的西部)民眾都習慣於用剃刀或鬆脂脫毛。阿裏斯多芬揭露護理指甲需要指甲修剪師: 皇帝尤利安很驕傲自己從來沒讓人剪過指甲。


有香味的水同樣遭到排斥,宴會時在頭發上、腳上塗抹香水的習俗,在古埃及甚至在新約中都得到證實,因為瑪德琳娜在基督麵前塗瞭香水。阿德內證實瞭塗抹香水確實在希臘羅馬的上流社會得到普及,但隻有富有愛美之人纔允許使用。埃及的香脂放在包金的盒子裏,賣價很高,因此哲學傢們指責這種“女人的習慣”,正如蘇格拉底在卡裏阿斯宴會中所說的,“其實沒有男人會為瞭另一個男人擦抹香水,難道不是嗎?”事實上,這些産品被認為用來刺激性欲,而男人使用香水,從內心是想激起女人的性欲: 在阿裏斯多芬的《解放軍》中,米芮娜為瞭推遲和丈夫高潮的時間,建議給丈夫塗上香水……然而卻弄錯瞭瓶子,拿給他性冷淡的香精(第938行詩)。蘇格拉底認為在婚床之外塗抹香水就隻能是為瞭吸引男孩。


他用貌似有理的論據,論證瞭自由人渾身散發著健身房的氣味: 把奴隸和自由人浸沒在芳香的精油中,都會散發齣相同的味道。但是隻有“自由人特有的勞動所産生的氣味”纔配得上他們的身份地位。古怪的風騷,如果按照字麵意思推理,汗臭味就成瞭極度優雅,因為活動身體是自由人的特權!賓客如果過瞭去健身館的年齡,如果想要瞭解這些人的氣味,自然就會是他們品德的氣味。


品德就像健身房一樣,常常拖著難聞的公山羊味道,事實上,香水的功能就是遮蓋這種難聞的味道……同時矛盾地揭露瞭香水使用者不講衛生,例如普林尼認為波斯人始創瞭人造香味,可以在散發氣味的部位塗抹香水,例如在腳掌上,奧托就是這樣教尼隆的。科拉西紐斯用桂皮、肉桂以及那個時代最著名的化妝品商人齣售的各種香精,精心裝扮自己。馬爾西亞爾對他一番嘲諷,詩人更喜歡什麼也聞不到,而不是聞到這些美妙的芳香——言下之意,他至少洗澡瞭。對於波斯圖穆斯的親吻,他這樣說道,“聞起來總是香氣逼人其實並不好聞”,波斯圖穆斯散發齣沒藥的味道,暴露齣他難聞的氣息!


盡管哲學傢說話都有所保留,香水市場“myropoleion”在雅典的存在,證明瞭香水業的成功。通過浸泡,用油脂萃取花香或者壓榨當地生長的花(薰衣草、墨角蘭、鳶尾花、鼠尾草、燈心草、玫瑰、百閤、茴香),香水當場就可以製齣。但更為稀少的、更加昂貴的、更受希臘人喜愛的是進口産品,埃及的海芋和小茴香,東方的沒藥沒藥: 又作末藥, 是一種活血化淤、止痛健胃的中藥,來自産地古代阿拉伯及東非一帶。和桂皮。從公元四世紀起,香水配方越來越復雜,裏麵還加瞭安息香、半日花脂、樟屬植物、甘鬆香、藏紅花、海狸香、麝香、麝貓香、龍涎香……放在賦形劑(杏仁油、芝麻油、亞麻油、尤其是橄欖油)中稀釋,添加些鹽,避免哈喇,用樹膠和樹脂固定住。長久以來著名的香水師都把自己的名字冠在産品上,例如西西裏島人Megallos研製齣的香水就叫megalleion。盧修斯·普洛提烏斯被古羅馬的三位主管官流放,在他的藏身之處,散發齣的輕淡香氣齣賣瞭他,如果這樣一想,我們就會知道香水的氣味還真是強烈。


愛美之人為瞭滿足自己對美或高雅的欲求,這就是他們的辦法。自然還得加上各種各樣誇張的姿態、語言、演說……還有一定程度的戀鞋癖,這在中世紀時尤為突齣: 我們隻是藉機提一提。希臘人、羅馬人都沒有能夠遏製住年輕人對外錶的欲求,但是他們會創造一些起伏,這樣有助於區分優雅習慣好與壞。


前言/序言

【前言/序言】:引言


“瘋狂帝國的時髦男子,

齣入上流社會的修道士,風騷的陰謀傢,

退伍老兵,輕浮的年輕人”


達曼維爾《有蓬雙輪輕便馬車符閤齣租馬車的需求》


倫敦,1768年


太陽王時代,他曾經“美若星辰”;十九世紀時,這個時尚消退瞭,推崇“萎靡不振的小夥兒”。崇尚英勇的時代,他“奔赴戰場”;商場林立的時代,他“穿著筆挺”。他自認為優雅,可彆人覺得他風騷。他抗議,原因自然不必說: 《法語寶典》中風騷“常常用來描述女人”。新派的美麗“僅僅限定於女性,不可避免地讓人聯想到軟弱和纔貌以及美麗眷顧女性,以緻於剛剛齣場就堪稱完美1”。

然而,除瞭coquet(風騷),還有cochet(童子雞),coquardeau(平庸而又好吹噓的作傢),coqueplumet(插有羽毛的雞冠狀發式),更不用說coquin(流氓)或者cocardier(好鬥分子): 這些詞皆派生於coq(公雞)這個詞,而公雞正是雞棚裏賣弄風情或者喔喔打鳴的傢夥。它具有雄性主宰者的氣勢,傲然地展示著華麗的羽冠,而且十分好鬥,這些似乎非常閤乎情理: 大多數動物發情時,雄性通過展示艷麗的色彩、獨特的羽毛、極緻的挑釁,從而來突顯自己。男人也無不同: 曆史學傢們驚奇地發現,有些中世紀封建貴族的賬目記錄顯示,丈夫在著裝上的開銷遠比妻子的要多2。

接下來我就從這個反常的現象著手研究。為什麼一個詞最常用的涵義與它的詞源會截然相反?為什麼在西方傳統中,首飾、脂粉、華服、儀錶優雅和行為優雅與女人,而不是與男人相關聯?為什麼男人太過注重外錶會被認為娘娘腔?

一個詞三個概念

男人風騷的曆史首先得從這些詞說起。在一個看似受限製、實則寬泛的領域,我首先采用瞭語史學研究方法: 法語中哪些詞比“coquet”齣現得早?優雅的年輕人試圖通過哪些詞語避開因愛打扮而受斥責?這將是這項研究的導綫,也是我從頭到尾都想伸展的導綫,沿著這根綫,可以找到二百三十八個法語詞,其中包括十五個拉丁語,十七個希臘語,二十二個其他語言的詞匯,尤其是英語。我不能把這些詞都展開來細談,它們包含瞭廣泛的活動,不僅僅是簡單的男人風騷(習慣、音樂風格……),也不僅僅是一項膚淺的研究。

但是我得考慮隱藏在“coquet”這個詞背後的不同概念。《法語寶典》已經承認這個詞用於修飾男人時有兩層不同的涵義:“想要取悅彆人: 一、 通過保養姣好的麵容、考究的裝扮;二、 通過思想、舉止、姿態”。這個詞“尤其”用於討好異性時,“尤其用於討好女性,常帶有貶義”。風騷女人指膚淺的女人,她“誰也不愛,卻使勁勾引男人”。如果說男人很風騷,是指“某些時候缺乏簡潔”,這種用法不大常見。這個詞的名詞形式、詞義也是如此。

一詞多義常常是長期沿用的結果: 詞典學研究法必然會有曆史記載。該詞齣現在十六世紀,尤其適用於女人,這些行為中常常體現性欲。嚮女人求愛時,嚮男人傳達友情時,這個詞體現瞭討好大傢的意欲,它沒有封閉在一種排他關係中,因而並不是要把這種關係變成它的本來用語。古典時代,風騷女人有很多情人,同所有人海誓山盟,但不會發生性關係;風騷男人則會尋求所有人的友誼,既看重公爵的友誼,也注重僕從的情誼。這樣說可能會把您弄糊塗,通過這一點,我會談到引誘式風騷。

通過觀察這個定義的第一部分或第二部分,從它最初的意義中,可以派生齣兩個概念。為瞭取悅眾人,風騷男人采用各種各樣奪人眼球的方法,並且將其誇大到極緻。外錶上(華麗的服飾、個人衛生……),語言上(講究的用詞、誇張的演說、獨特的發音……),行為上(做作的舉止、客套的諂媚……),他很講究,直到做作,他喜歡膚淺的錶象勝過審慎的冷靜,喜歡耍手腕勝過樸實。通過這一點,我會談到外錶風騷,目的是勾引他人,前麵兩種風騷形式可以融閤在一起,但是外錶風騷隻能通過矯揉造作纔能達到目的(最明顯的就是優雅、時尚),通過外錶風騷來達到其他目的(自戀癖、舒適安逸、社交野心)。

為瞭不封閉在某種固定關係中,風騷男人擅長進退遊戲,時而挑逗,時而拒絕,假裝自己清心寡欲,抑或傲慢地不理會是否認識達官顯貴。其實,正是要認識達官顯貴的欲望深深地驅使著他。正是由於價值的持續顛倒,他纔極其看重細節,裝齣一副無關緊要的樣子,這一點在很多方麵都可以印證。當然最先體現在衣著上: 鞋子過長或過窄,無法走路,衣服不是為瞭抗寒,所以感冒生病。更深層次地說,這會影響他的社交生活(有時候風騷是為瞭應付商業活動或政治活動)和私人生活: 在極端的舉止中,比如風流倜儻,風騷是麵對生活的一種姿態,不失高貴、不失深度。於是我會談到行為風騷。

其他類型的風騷或多或少會歸結到這三個概念中,為瞭劃定界限,我常常藉鑒一些相似的概念。盡力取悅他人而又不失身的引誘式風騷,讓我展開主題,事實上它介於兩種行為之間,在之前幾本書中我已經描述過。一方麵是為愛徵戰(引誘、獻殷勤、調情時,都會使用風騷技巧,但隻是為瞭搭上關係);另一方麵是矜持(一本正經的人、裝腔作勢的人、假正經的人,也會風騷賣俏)。就算唐璜在言談上、衣著上采用瞭優雅這個武器,他也隻能算作勾引女人的傢夥,而算不上風騷男人。莫裏哀的作品中,瑟裏曼娜是個風騷女人,有很多心上人,但從不做抉擇,她拒絕跟隨阿爾西斯特去他的地盤,完全是為瞭繼續魅惑城邦和宮廷。還是在《憤世嫉俗者》中,眾人的朋友費蘭特是男人版的風騷,就像聖西濛·德·費訥隆一樣,可以說“他酷愛取悅彆人”,因此他“比任何女人都風騷”。

外錶風騷是這項研究的特定對象,它不同於時尚和優雅,我將在引言中展開清晰的分析,而且它有彆於奢華或不修邊幅,就同一條準繩來看,兩者太過對立、太過極端,隻有經過矯作的粉飾纔能成為風騷;奢華、威嚴、財富解釋瞭一端;有節製、簡潔、貧窮詮釋瞭另一端。

行為風騷被極端地指控成虛僞;然而即使談不上高尚,也可以錶現齣由於害怕得不到而去詆毀的時候,內心那種炙熱的、感人的真誠。虛僞中完全沒有某些人在風流倜儻中所看到的、純粹精神的方麵,愚弄自我的苦痛意識取代瞭欺騙他人的主觀意願。為愛徵戰方麵,可能更加輕佻,十九世紀時,風騷被分析成物種生存必不可少的戰略,數量之多如同免費遊戲或者不值一提的小事。

從這個意義上來講,風騷觸到瞭我們的內心深處。我們假模假樣地拒絕內心的炙熱,卻違心地接受內心所排斥的東西,不停地糾結在自身矛盾中,這樣風騷就進入,例如優雅所缺乏的動態循環中。自私自利?很有可能: 人的欲念隻在於彰顯自信、寬慰自己。普遍性?如果看看物種為瞭保證繁殖子嗣時的聰明勁兒,就會發現人類也如齣一轍。就連戲劇中的滑稽角色甚至醜角,都拒絕平庸、拒絕庸俗,無足輕重的小角色都會在帽子上佩戴羽飾。

風騷是“醜”隱藏在“美”中的胚芽,時常顯現。它存活在美與醜的夾縫中,當意識覺醒時,當美到極緻時,就很可能跌陷在滑稽中,這正是它所在意的,如同弗朗切斯科·阿爾貝隆尼把矜持或愛情的前戲說成是泄溢。這種界限避開瞭明確意圖,避開瞭階段分析,風騷屬於同樣的邏輯。在概念與概念對峙的微弱交界處,它就是主宰。美與醜的交界,正如矜持的正麵是有失矜持,反麵是不知羞恥。又如泄溢,就是指一隻腳踏進無所謂,另一隻踏進情愛,這是否定中的肯定,中國的陰陽學說便嚮我們呈現齣一幅清晰畫麵: 黑魚白眼,白魚黑眼,這是在提醒我們,每個定律本身就孕育著對立麵。弗朗索瓦·於連分析過的“翻轉邏輯”,很好地詮釋瞭行為風騷,這可以讓我換個方法來研究矜持3。

美與醜,真與假,這些概念屬於很早以前的“身份認同邏輯”,根據鮮明的對照,進行推理。然而風騷,例如矜持,並不適用於身份識彆,有破洞的外套與過分華麗的外套都是風騷。風騷的胚芽生根在時尚中,時尚的胚芽蘊藏在風騷中。蘇格拉底身上那件沒有內襯的外套暴露瞭貧窮,安地善身上那件則是風騷。迪翁·剋裏索斯多姆穿的那件則既非貧窮,也非風騷: 它是哲學傢們推崇的時尚,在蘇格拉底和安地善之後的五個世紀中,它成為某個社會階層的識彆特徵,從此以後人們有瞭非常清楚的身份識彆,社會階層明確地劃分瞭界限。相反,風騷卻跳齣瞭這些跨邊界地帶,它不屬於兩個毗鄰領地的任何一方,又或者歸兩傢共有。它非常活躍,引人注目。為瞭參加婚禮而盛裝打扮,隻能算作優雅。照著鏡子,孤芳自賞,則是“風騷行為”。然而兩者之間,錶麵上沒有任何不同。風騷男人是某個亞當,他沒有意識到赤身裸體,卻以為自己穿著衣服,且非常得體。人們也可以像分析矜持一樣分析風騷,分析它的對立麵和補充部分,正因為如此,它激發瞭我的興緻。

時尚,優雅,風騷

既引誘又拒絕,風騷的這種模糊感持續瞭兩個世紀,隻有在某些錶達中纔能窺見一二:“être en coquetterie(調情)”“avoir une coquetterie dans l�稷wil(眼睛略有些斜視)” ……它越來越被歸結為以引誘為目的的外錶風騷。在動物世界,雄性炫耀是為瞭徵服雌性、引誘雌性,而現在的風騷是為瞭相互取悅或自我愉悅而進行引誘: 誘人的內衣注定是為瞭展示給被誘惑的同伴。外錶風騷是最廣泛、最常見的研究內容。今天——與古代或與中世紀一樣——隻能看到誇張的優雅、誇張的時尚,正是這個原因迫使我們劃清這三個概念的界限。

它們的共同之處是,齣現在相同領域,而且都注重外錶: 衣著、首飾、小飾物、個人衛生、發型、香水和化妝品、人情世故、舉止風度、語言…… 吉爾·利波維斯基闡釋說,時尚具有三級化的結構特徵,雖然有些許差異,但還是適用於優雅,更適用於風騷: 瞬息即逝、引誘、邊緣性區分。短暫和引誘一直屬於時尚,這一點比在其他兩個概念上錶現得都要強烈。風騷和優雅可以是兩種可持續性行為: 巴爾貝·多爾維利1880年的穿著打扮和1830年的相同。時尚和優雅的共同之處就是引誘,但風騷還有挑釁的一麵;格朗基風格,朋剋或哥特派運用讓人直覺上厭憎的特點,吸引瞭大眾。相反,我認為邊緣性區分是風騷對時尚的侵吞,確切地說,渴望通過製造細小差彆來改變自身,從而豐富自己,渴望通過依附社交圈的遊戲規則或者依附時代大趨勢,讓自己變得獨一無二,這就是風騷的殺手鐧;從此以後時尚就被這樣詮釋,這些概念也被混淆瞭。此外我們得想想,二十世紀後半葉,大眾化時尚又是如何走嚮用戶化風騷的呢?

隨著時代的變遷,根據那時使用的詞語,這三個詞之間形成不同程度的差異。首先遵循漸進性,從不修邊幅到時尚、到優雅、再到風騷: 因此風騷可能就是優雅過瞭頭。拉丁語cultus,指優雅的人,最高級cultissimus,指風騷的人。然後是嚮量對比: 在慎重方麵,優雅的人遠離時尚(樸素的黑色衣服、裁剪得中規中矩),風騷的人卻喜愛炫耀(佩戴各種首飾……)。

我認為這三個法語詞語的用法更貼近雙重識彆,首先體現在識彆集體與個體,時尚一直以來都是群體現象: 大傢追趕時尚是為瞭穿得和彆人一樣,為瞭得到目標群體的認可,相反,優雅和風騷卻堅持外錶獨特。

風騷與優雅之間的差彆顯示在炫耀與慎重之間的對立,兩者都追求新穎,都注重細節,力求傲然於群體之中。但是優雅的境界,隻有敏銳的眼睛纔能察覺到,至高無上的優雅是長時間地打扮自己,既希望無人察覺,又害怕沒人覺察。它自認為樸素自然,或者說很巧妙地讓人覺得天然去雕飾,它一絲不苟地詮釋著簡潔。

相反,風騷卻是竭盡全力讓人贊服,擅長極緻地炫耀直至浮華、俗氣,甚至達到醜陋以緻於瑕玷。督政府時期的荒誕扭捏者荒誕扭捏者(inc�餺yable),1795年至1799年年間法國督政府時期,說話做作、衣著奇特的年輕人。構建瞭這種短淺見識,編造瞭佝僂醜惡。“coquetterie dans l�稷wil”這個習慣用語特指斜視,今天還在使用——這一點不同於優雅。風騷時常錶現齣無用,錶現齣過頭;優雅則是充分地利用必需之物,穿著和彆人一樣的衣服,效果卻比彆人好,這就是優雅;而風騷卻添加瞭無用之物(姿態、嬌媚、首飾、脂粉、色彩、流蘇……),這反而違背瞭要突顯自己的唯一欲求。

其他詞語當然也涉及類似概念。透過優雅,我們看到階級、與眾不同、品位…… 透過時尚,我們看到浪潮、尖叫、漂亮、趕潮流…… 風騷近似於虛榮、自鳴得意、自負、做作、輕浮、無意義、挑剔……

因此,這裏所給的定義是一種研究假設,它不能影射“美”和誘惑,而是考慮風騷行為的不同方麵,我把風騷稱作藉助人工技巧追求外錶獨特。

研究: 風騷毫無癥狀,它從來不滿足,渴求完美到極小的細節。

特點: 時尚是群體或小團體現象,風騷則不同。追隨時尚的人,是想要融入群體;而風騷的人,是想要特立獨行。相對於群體而言,也會有小團體的風騷。嬉皮士青年或朋剋青年追隨時尚,而這種時尚放在整個社會中就是風騷。古代哲學傢、納粹分子、紈絝公子,雖然沒有在詞語上形成“幫夥”,但在整個社會中還是形成瞭“群體風騷”。此外,有些時尚,尤其在藝術領域,也可以錶現用戶化風騷,流行特立獨行,而怪誕則是集體現象。這是藉用獨特佩飾把一套流行的衣服穿齣個性的藝術,這是用戶化風騷的本原。

技巧: 對謊言、欺騙、虛僞的指責要迴歸到風騷的曆史中: 優雅自稱“樸素自然”,褒揚較多。風騷則不同,指責較多,但也不盡然就是真相: 我們曾經看到迂迴地錶露做作的真誠,絕妙地施展做作的樸素。從曆史的觀點看,問題的關鍵就是,介於備受青睞的優雅與遭人詆毀的風騷之間的那塊試金石。

風騷具有悠久的曆史


從最廣義上說,如果不考慮道德問題,不露心境構成瞭這篇論著的主綫: 不同文化中,不露心境的形式不同。希臘人對“美與善”很敏感,而且風騷之人割斷瞭(人造)美與美德的關聯。羅馬人關注自然界;風騷是人工技巧。中世紀崇尚“美和優雅”: 資産階級的風騷通過服飾彰顯尊貴。文藝復興通過瀟灑,一定程度上恢復瞭男人風騷的權利。十九世紀結束瞭柏拉圖學派所推崇的內在美等於外在美的理論;卡西莫多這個人物驗證瞭這一點。風騷不再能被感知,就好像一種假象,它注定透過外錶讓人想到內在美。同樣也在這個時代,風騷/矜持這對詞在另一個基礎上構建起來: 從假象方麵而言,風騷拒絕失身,掩蓋瞭屈從的意願。


如果說風騷具有曆史,其實也不能歸結為各種各樣的誇張著裝和怪誕行為,首先應該是不同概念的曆史: 外錶風騷在這些詞之前就已經産生,而後纔引發瞭對引誘式風騷和行為風騷的思考。演說的曆史,連同一些斥責或辯護,都融匯到各個時代的價值理念中。同性戀問題、社會階層之間的睏窘、衊視神的使命……這些都在用不同的方式影響著各個時代、各個階層。


風騷展現的領域和意圖也有自己的曆史。衣著上可以從昂貴的布料或精緻的裁剪來研究;讓男人顯得與眾不同的飾物,可以是一件昂貴的首飾,彆在扣眼上的一朵小花或者沒什麼價值的一件新奇物件。從曆史的角度講,如果風騷的對象是周圍親近的人、徵服愛情、朋友、同一社會階層或同一個圈子裏的人,那麼風騷更多是個人行為。精神分析法(通過自戀癖這個概念做研究)、社會學和哲學領域的研究成果改變瞭我們對主題的研究方法。


至於習慣做法和行為的曆史,已經非常豐富瞭,而且還設置瞭研究標杆。這裏,問題的關鍵不是重述男性時尚的無數曆史,而是在這許許多多的曆史中,找齣與風騷有關聯的內容: 不露心境,尤其發生在必要時候;過度,區分開風騷和優雅;愛炫耀,尤其體現在毫無理由的細節上;持續追求新意使得風騷遭人指責,其實不然,這些風騷的錶現或許又將會變成一種時尚。


整形外科,是一戰後為瞭給“臉部有損傷的人”修復容貌纔齣現的,因而並不屬於風騷。但如果是為瞭讓成年人擁有年輕人的外貌(麵部去皺手術),或者讓人的容貌突然改變(在皮膚下植入東西),那麼就變成風騷瞭。不露心境、改變本原是風騷的試金石,這種界限非常模糊,而這就是風騷的準則。藉助假發找迴一點年輕或者遮掩化學治療的效果,就是風騷瞭嗎?迴答因人而異。


0

0


這和對“過度”的評判標準一樣,都很模糊。哪裏開始?又在哪裏停下呢?過度,亨利八世穿的緊身短上衣上嵌瞭181顆鑽石,縫瞭55顆紅寶石,這可能是過瞭。但是從一個時代到另一個時代,一種文化到另一種文化,男人小指上不易察覺的鑽石就被認為是風騷,但在中世紀,尖長的翹頭鞋流行時,就不能稱之為風騷瞭……除非鞋尖超過一定的長度,而且還在限製奢侈法中做瞭規定。王子們兩隻腳上穿著的翹頭鞋長達60厘米,是平民的四倍。


炫耀與眾不同?誠然,標準很主觀,有時對此供認不諱。杜倫尼子爵是帕爾瑪公爵的囚犯,可他要求侍從給他拿來“製作精美的”衣服,這錶現齣優雅,但是要求衣服“與眾不同”,那就是風騷瞭。選擇一件綉花坎肩的“雄獅”抵擋不住時尚的誘惑;選擇不顯眼的衣料是優雅,那麼特奧菲爾·戈蒂埃又該怎麼說呢?他拿給裁縫一件後麵係帶的坎肩圖樣,要求為自己做緊身短上衣,而且還要求做成火紅的顔色。


持續追求新意: 風騷比時尚先齣現,它融匯在時尚中,繼而又因其奔放熱烈而不同於時尚。斯曼底裏戴斯式鞋子隻是一種過瞭氣的時尚……除瞭第一次穿的時候。同樣,溫莎結扣或者在齊領羊毛套衫上麵打領帶,這是吉安尼·阿涅利引領的時尚。


在這裏,讀者找不到有關服飾、首飾、發型、禮貌、奢侈品、衛生、個人衛生、化妝品的曆史,甚至也看不到有關“美”和美的輔助因素的曆史,但卻會找到注重“美”、注重個人身體以及他人身體的曆史,這種主觀性曆史自稱非常客觀,它必須超越行為,纔能麵對情感(討好彆人或讓自己開心的意願)、麵對內心狀態(欲迎還拒的藝術)、甚至麵對生活哲學(紈絝公子的反抗,通過對外錶的研究,發現自戀癖體現瞭深層次的真相,體現瞭每個人的個性)。詞語、概念、內心狀態的曆史具有優先權,然而在各個時代,都會有那麼一章用於研究有意義的習慣做法: 古代的發式、中世紀的鞋、古典時代

古典時代(l�皈髉oque classique),或稱希臘羅馬時代。的假發、十九世紀的領帶……


但是在人人都說女性風騷的時候,為什麼非要研究男人風騷呢?為此,這得具體說說瞭。關於男人的題材已經有很多;關於女人的題材更是層齣不窮。如果風騷很自然地歸屬瞭女人,那麼男人風騷就需要說明理由,纔能讓我們更好地瞭解內心狀態,更清楚地明確界限。女人的引誘行為,似乎很正常。男人的引誘行為,則錶明瞭異性性愛異常(通過強烈的男子氣概引誘女孩而且沒有嚇跑女孩)或者同性性愛異常。男人不得不自我辯白,比女人還要用力的自我辯白,纔能防止彆人指責膚淺或者沒用。


否認風騷是另外一種風騷,這種矛盾讓我們跌入陷阱,永遠無法自拔。我的名字中間不寫連字符是書寫上的風騷,我想證明自己,卻跌入知識的風騷,這本書沒辦法讓我走齣這個陷阱,但卻可能將其徵服。



用户评价

评分

只想说这真是难得的好书

评分

曹文轩,1954年1月生于江苏盐城。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北京作协副主席,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文学作品集有《红葫芦》、《甜橙树》等。长篇小说有《山羊不吃天堂草》、《草房子》、《红瓦》、《根鸟》、《细米》、《青铜葵花》、《天瓢》、《大王书》等。《红瓦》、《草房子》、《根鸟》、《细米》、《天瓢》、《青铜葵花》以及一些短篇小说分别被翻译为英、法、德、日、韩等文字。获奖40余种,其中有中国安徒生奖、国家图书奖、“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中国图书奖、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图书奖、宋庆龄文学奖金奖、中国作协儿童文学奖、冰心文学大奖、金鸡奖最佳编剧奖、中国电影华表奖、德黑兰国际电影节“金蝴蝶”奖等。2004年获国际安徒生奖提名奖,2016年4月获得国际安徒生奖。

评分

直译据说应该是娘炮儿嗲史。。。

评分

只想说这真是难得的好书

评分

评分

好书,京东用券价格很合适,期待阅读

评分

看题材是通俗,但阐述起来就看不懂了。

评分

书挺好的,送货速度非常快

评分

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