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絲綢之路是互聯互通、互利共贏的典型。其內涵一言以蔽之,就是東西方經濟文化交流。作者對史料作瞭精密的梳理,全麵記述陸海絲綢之路各個時代的曆史,以饗讀者。藉此一方麵彰顯祖國光輝燦爛的曆史,以增強人民愛國之心,重振絲路雄風;另一方麵與各國交流互鑒,共同發展世界經濟文化,以推動建設人類命運共同體。其意義重大,不同凡響。
內容簡介
全書闡述瞭絲綢之路的定義、南北方陸上絲綢之路、古代海上絲綢之路、一次東西方文化大交流、近代海上絲綢之路、第二次東西文化大交流、現代海上絲綢之路、第三次東西方文化大交流等,詳細記述絲綢之路各個時代的曆史,分析瞭絲綢之路的曆史影響及其現實意義。??發展世界經濟文化,以推動建設人類命運共同體。其意義重大,不同凡響。
作者簡介
鄭彭年,浙江桐鄉人,1933年生。1958年畢業於南京大學曆史係,曾任天津南開大學曆史研究所教授。任教期間他曾參與編寫《日本近代文化研究》《日本史》《吳廷璆史學論集》。主要著作、譯作有《中國夢的曆史解讀》《擁抱海洋》《獨步天下五韆年》《西風東漸》《勿忘國恥》《中日崛起的曆史考察》《甲午風雲》《日本中國文化攝取史》《日本西方文化攝取史》《孫中山與宋慶齡》《媽祖信仰研究》《東亞開放史》等。
目錄
導論:中國夢、亞太夢、人類命運共同體
第一章 絲綢之路的定義及其研究的前輩學者
1.絲綢之路的定義
2.絲綢之路研究的前輩學者
第二章 北方、南方陸上絲綢之路
1.漢初休養生息與經濟發展
2.中亞國際貿易的曙光
3.絲路上的攔路虎:匈奴
4.漢武帝經營西域
5.西漢張騫通西域
6.東漢班超班勇父子再通西域
7.北方陸上絲綢之路的具體路綫
8.南方陸上絲綢之路的概略路綫
9.絲路的繁榮
10.絲路的保護
11.絲路的遺跡
12.絲綢之路與佛教東漸
13.陸上絲綢之路的親曆者:法顯、玄奘
第三章 古代海上絲綢之路
1.東西方海上交通的曆史背景
2.南海航路
3.海上絲路的開通
4.海上絲路的發展
5.海上絲路的興盛
6.海上絲路的實物見證:“南海一號”
7.海上絲路東段的中國諸港口:廣州、泉州、明州、揚州
8.海上絲路的親曆者:義淨、鑒真、圓仁、馬可波羅、伊本·拔圖塔、馬黎諾利
9.海上絲路與佛教
10.交廣兩州的佛教
11.往返南海的弘法求法僧
12.海上絲路與媽祖信仰
13.媽祖信仰給颱灣、日本的影響
14.鄭和下西洋
15.商業資本與倭寇
16.明隆慶改革開放
第四章 第一次東西方文化大交流
1.物資交流
2.科學技術
3.音樂舞蹈與遊戲
4.建築雕刻
5.宗教
第五章 近代海上絲綢之路
1.東西方新航路的開通與葡萄牙人東來
2.葡萄牙殖民勢力入侵中國
3.明末開放海禁
4.葡萄牙竊居澳門
5.近代海上絲路的四條航綫
6.近代海上絲路亞歐航綫親曆者:兩名耶穌會士、範守易、天正遣歐使節團
7.近代海上絲路澳日航綫親曆者:範禮安
8.近代海上絲路亞美航綫親曆者:慶長遣歐使節團
9.葡荷英三國在近代海上絲路上的角逐
10.近代海上絲路與基督教(舊教)東漸
11.耶穌會的科學傳教
12.反教言論與禁教
13.禁教餘風襲擊澳門
14.光復颱灣
15.廣州一口貿易與十三行
16.英國的崛起及其對印度的殖民統治
17.喪盡天良的鴉片貿易
18.英國遣使來華叩關未遂
19.製造糾紛和武裝挑釁
20.英國侵略政策的確立
21.轟開國門
第六章 第二次東西文化大交流
1.西方文化的輸入
2.東方文化的逆輸齣
第七章 現代海上絲綢之路
1.亞歐航綫蘇伊士運河的開通
2.列強利用海上絲路蠶食鯨吞中國
3.關稅自主權與海關行政權的喪失
4.現代海上絲路與耶穌教東漸
5.香港的崛起與澳門的衰落
6.絲路職能從貿易嚮文化交流傾斜
7.絲路與嚮西方學習
8.現代海上絲路國際化及其親曆者
精彩書摘
13、陸上絲綢路的親曆者:法顯、玄奘
(1)法顯(約337一422)
佛教傳入中國,至東晉法顯的時代已經有三百年瞭。當時佛教的兩大派彆即大乘佛教和小乘佛教流行中國。所謂大乘佛教即摩訶衍那(Mahayana)的意譯。強調一切眾生皆可成佛,一切修行應以自利利他並重。大是對小而言,乘是指運載工具,比喻普度眾生從現實世界的此岸到達悟的彼岸之意。該派以為自己的教法最好,所以自稱大乘。主要流傳於中國、朝鮮、日本、越南等國。所謂小乘佛教即希那衍那(Hinayana)的意譯,重於自我解脫。又稱上座部佛教,流行東南亞各國。當時佛教盛行,整個東晉一百零四年,共建造佛寺一韆七百餘所,其流行程度可想而知。但是中國佛教送過來的多,即大多印度僧人來中國傳教,拿迴來的少,即中國僧人去印度取經的少。法顯以前即使有人去印度求法,也隻到西域為止,沒有真正親臨天竺的。同時法顯以前,佛經翻譯大緻齊全,而關於戒律的經典沒有。而且隨著佛教興盛、寺院林立、僧尼日增,便産生瞭寺院的管理問題,也就是說要使寺院生活正常運行,就需要比較詳細的條例。規範僧尼的戒律,除瞭印度木土之外,彆無他處可覓。因此,晉東宋初齣現一股中國僧人西行求法熱。當然法顯去印度的目的主要是尋找戒律,但中國僧人西行者,或意在搜尋經典,或旨在師事天竺高僧,或欲睹聖跡,動機不一。
法顯本姓龔,山西平陽(今汾陽縣西南)人,三歲齣傢為沙彌;自幼聰明。有一天法顯與同學數十人在田裏割稻,有飢賊來搶其榖,諸沙彌全部逃走,隻有法顯留著不走,對賊說:“君欲須榖,隨意所取。但君等前世不布施,故今生飢貧。今復奪人,恐來世彌甚。貧道預為君憂,故相語耳。”言訖即還,賊棄榖而去。眾僧莫不嘆服。二十歲受大戒,儀軌整肅。
西域行程晉隆安三年(399)與同學慧景、道整、慧應、慧嵬等從長安齣發,先到隴的乾歸國(西秦都城金城,今甘肅蘭州市西),在這裏夏坐(佛教每年雨季在廟裏安居三月)。這是離長安後第一次夏坐,時間是399年,法顯六十五歲。夏坐畢,前進至耨國(南涼的都城,今青海西寜)。從這裏越養棲山而至張掖鎮,在這裏又第二次夏坐(400)。從張掖走到敦煌,太守李暠供給渡沙河(自敦煌西至鄯善國間的大沙漠)。關於穿越沙漠的情況,梁僧祐《齣三藏記集》這樣記載:
西度沙河,上無飛鳥,下無走獸。四顧茫茫,莫測所之,唯視日以準東西,人骨以標行路耳。屢有熱風、惡鬼,遇之必死。顯任緣委命,直過險灘。有頃,至蔥嶺。嶺鼕夏積雪,有惡龍吐毒風,雨沙礫。山路難危,壁立韆仞。昔有人鑿石通路,傍施梯道。凡度七百餘梯,又躡懸絙過河數十餘處。仍度小雪山,遇寒風暴起,慧景噤戰不能前,語顯雲:“吾其死矣,卿可自去,勿得俱殞。”言絕而卒。顯撫之號泣曰:“本圖不果,命也奈何!”復自力孤行,遂過山險,凡所經曆,三十餘國,至北天竺。
法顯一行過瞭沙漠,來到瞭鄯善國(古樓蘭,今新疆若羌縣)。在此住一月後,又西北行十五日,到焉夷國(即焉耆國,今新疆焉耆縣)。在這裏住二月餘,承濛苻公孫供給,得以前進。又經過一段沙漠,所經之苦,人理莫比。路經一月五日,到瞭於闐(今新疆和田)。其國豐樂,人民殷盛,全都信佛,僧人約數萬,多學大乘。法顯在於闐滯留三個月,看畢行像,嚮閤子國(今新疆葉城縣)進發。途經二十五日,便到閤子國。在此停留十五日,南行四日,進入蔥嶺,在於麾國(在今葉爾羌河中上遊一帶)進行第三次夏坐(安居),時間是401年。夏坐後,行進二十五日,便到竭義國(即疏勒國,今新疆喀什)。法顯一行在疏勒國看到瞭五年盛會和佛唾壺。疏勒國在蔥嶺之中,自蔥嶺嚮前,草木果實皆異,唯竹及安石榴、甘庶與漢地相同。法顯一行自此西行,嚮北天竺進發。途經一月,方始翻越蔥嶺,進入北天竺。
在北天竺北天竺首當其衝的是陀曆國,法顯一行在此稍加停留便度河到烏萇國(今巴基斯坦北部斯瓦脫河流域),在這裏夏坐,時間是402年。夏坐華南下,到達縮嗬多國。自此東下走瞭五天路程,到達犍陀衛國(今斯瓦脫河注入喀布爾河附近地帶)。這裏國人多學小乘,有佛以眼施人的遺跡。自此東行七日,到達竺刹屍羅國(今巴基斯坦北部拉瓦爾品第嚮北的沙漢颱裏地方)。佛為菩薩時在這裏以頭施人,投身飼虎。這兩處都樹立大塔。
從犍陀衛國南行四日,到瞭弗樓沙國(今巴基斯坦白沙瓦)。這裏有大塔、佛鉢。再西行十六由延(一由延為四十、三十、十六裏等說)到達那竭國醯羅城(今賈拉拉巴德城南之醯達村)。由此此行一由延來到那揭國城(今賈拉拉巴德城西)。這裏的兩國都有佛的遺跡。在那揭國,法顯一行住瞭一鼕在三個月,然後南越海拔四韆米的小雪山時,唯一的同伴慧景病死。法顯一人越小雪山(今迦布羅城以南的西菲得山)後南到羅夷國。這裏有僧人三韆,大小乘皆有,法顯進行第五次夏坐,時間是403年。
再南下行十日,到達跋那國(今巴基斯坦北部的邦努),這裏有三韆小乘僧。由此東行三日,再渡新頭河,到過毗荼(今旁遮普),佛法興盛,大小乘都有。由此東南行,經過許多寺院,進入中天竺。
在中天竺先到摩頭羅國(今印度北方邦的馬土臘),由此南行,到瞭名為中國的地方,法顯在這裏寫下瞭非常著名的文章:
中國寒暑調和,無霜雪。人民殷樂,無戶籍官法,唯耕王地者乃輸地利,欲去便去,欲住便住。王治不用刑網,有罪者但罰其錢,隨事輕重,雖復謀為惡逆,不過裁右手而已。王之侍衛、左右皆有供祿。舉國人民悉不殺生,不飲酒,不食蔥蒜,唯除旃荼羅。旃荼羅名為惡人,與人彆居,若入城市則擊木以自異,人則識而避之,不相唐突。國中不養豬雞,不賣生口,市無屠、酤及沽酒者。貿易則用貝齒,唯旃荼羅、豬師賣肉耳。自佛般泥洹後,諸國王、長者、居士為眾僧起精捨供養,供給田宅、園圃、民戶、牛犢、鐵券書錄。後王王相傳,無敢廢者,至今不絕。
……
絲綢之路全史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