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今的電影界,演員們都相當專業,不太需要導演的指導。這樣,導演會把大多數時間用於提高拍攝技術。本書中,作者引用瞭斯皮爾伯格,澤米吉斯、昆汀等大師的經典電影片段,條理清晰地分析瞭如何用運動攝影技術拍攝齣動感十足的電影場景。如今,運動攝影十分重要,隻有充分掌握瞭這門技術,你纔能成為大師級的導演。
電影發展至今,用動感十足的畫麵講故事已經成為觀眾*基本的期待。毫無疑問,隻有**的導演,纔能得心應手地使用運動攝影技巧,獲得*佳效果的畫麵。 比爾?貝特曼是一位經驗豐富、極具特色的電影導演,他結閤自身多年的經驗,通過引用諸多好萊塢**導演的作品嚮讀者證明瞭在電影拍攝中運動攝影的重要性,並且詳細講解瞭運動攝影的拍攝方法,幫助讀者掌握**的運動攝影技巧。 本書適閤廣泛的影視藝術愛好者閱讀。不論是電影專業學生,還是影視從業者或愛好者,你都能從本書吸取充分的營養,掌握運動電影拍攝技巧,嚮電影大師之路闊步邁進。
“吉爾?貝特曼的《大師拍片術:掌握*級導演的運動攝影技巧》一書是迄今為止*好的一本告訴我們如何用鏡頭講故事的書。很多同類書籍的這一部分內容都是短闆,但這本書卻寫得如此詳細。這是因為這本書的作者深刻地認識到,一部好電影並不是炫麗鏡頭的集閤,一部好電影必須一個場景一個場景地講故事。”
— 喬安妮?塞勒(JoAnne Sellar),製片人,電影《血色將至》獲奧斯卡*佳影片和*佳導演提名。電影《性本惡》、《大師》、《木蘭花》、《愛昏頭》、《不夜》的製片人
“吉爾?貝特曼的新作通過分析眾多大師級導演的作品定義瞭電影的視覺語言,並且詳細闡述瞭這些導演的拍攝技能。如果你想拍攝齣大師水準的電影,那這本書是你必讀的。”
— 威廉?泰特勒(William Teitler),製片人,作品包括《搶劫暴徒》、《梅奇的世界》、《太空飛行棋》、《帝國風雲》(電視劇)、《極地特快》、《初戀十五十六時》、《生命因你動聽》、《勇敢者的遊戲》;執行製片人,作品包括《真愛無盡》、《颶風》
“吉爾?貝特曼將理論和大量的實踐相結閤,寫齣瞭一本視覺語言的指導用書。《大師拍片術:掌握*級導演的運動攝影技巧》一書不僅僅是初入行導演們的必讀書目,它也是送給所有電影視覺語言愛好者的大禮。”
— 大衛?S?沃德(David S. Ward),編劇,電影《騙中騙》獲奧斯卡*佳原創劇本奬,《西雅圖不眠夜》獲得奧斯卡*佳原創劇本奬提名。其他作品包括《佐羅的麵具》、《大聯盟》、《豆田戰役》; 導演,執導的作品包括《潛艇總動員》、《大聯盟I & II》、《大計劃》、《英王拉爾夫》、《罐頭工廠街》
“吉爾?貝特曼的這本書不僅可以為初入行的導演們提供幫助和挑戰,它也時刻提醒著早已入行多年的導演們,電影的世界瞬息萬變,一定要勇於麵對挑戰。這本書很神奇,它會讓你止不住想拿起攝影機拍一段。”
— 雷濛?狄?費利拉(Raymond De Felitta),導演,作品包括《搶劫暴徒》、《城市島嶼》、《我的親戚》、《鄰裏之間》、《咖啡社會》
“你的書架上一定要有這本書!吉爾?貝特曼在書中闡明瞭用運動的攝影機拍攝電影的幾大原則。如果你初為導演,那這本書中的知識可以幫你贏在起跑綫上。有瞭它的幫助,你會更快地掌握拍攝動作場景和對話場景的技能。”
— 約翰?巴德姆(John Badham),導演,作品包括《周末夜狂熱》、《戰爭遊戲》、《藍霹靂》、《緊急盯梢令》、《霹靂五號》、《盾牌》(電視劇)、《靈異神探》(電視劇)、《妮基塔》(電視劇)
“使用鏡頭的*高境界就是用鏡頭來講故事。貝特曼在這條路上已經走瞭很遠,因此他纔能夠知無不言。”
— 佩內洛普?斯皮瑞斯(Penelope Spheeris),導演,作品包括《反鬥智多星》、《小淘氣》、《貝弗利山人》、《黑羊》、《西方文明的衰落I,II & III》
“瞭解電影的視覺藝術是一迴事,將這裏麵的理論教授給學生又是另一迴事。貝特曼在書中舉瞭很多翔實的例子,通過分析這些例子,他不但嚮學生們闡述瞭要如何用運動的攝影機拍攝電影,更重要的是,他嚮學生們解釋瞭為什麼要讓攝影機這樣運動。這本書真是內涵豐富、生動有趣。”
—唐納德?佩特瑞(Donald Petrie),導演,作品包括《特工佳麗》、《鬥氣老頑童》、《十日拍拖手冊》、《現代灰姑娘》、《倒黴愛神》
“吉爾?貝特曼的新書中涵蓋瞭你所需知道的所有關於電影視覺設計的知識。他用自己超前的思想嚮我們闡述瞭如何用動態的電影畫麵去講述一個故事。”
—奧拉頓德?奧遜山米(Olatunde Osunsanmi),導演,作品包括《證據》、《第四類接觸》
“吉爾?貝特曼破除瞭人們對電影導演固有的印象,在他眼中,電影導演再也不是那些靠直覺吃飯的藝術傢瞭。相反,他的書中所講的句句都是講故事的邏輯。吉爾的思想很明確:隻有跟上時代纔能保住飯碗。那些對視覺技術不感興趣的導演或者在這方麵沒有受過專業訓練的導演已經將自己置於危險的處境之中瞭。”
—托馬斯?阿剋曼(Thomas Ackerman),美國電影攝影師協會成員,攝影師,作品包括《雪地狂奔》、《亡命*寶》、《繆斯》、《甲殼蟲汁》、《森林泰山》、《鄰傢小鬼》
“這可以說是電影視覺語言的*一本語法書。貝特曼用簡明但翔實的筆觸闡述瞭用運動的攝影機拍攝電影的基本原則。新入行的導演和攝影師都應該讀一下這本書。”
— 約翰尼?E?延森(Johnny E. Jensen),美國電影攝影師協會成員,攝影師,作品包括《物質女孩》、《紫檀巷》、《蔓生薔薇》、《鬥氣老頑童》、《我的天纔傢庭》
“在我的職業生涯早期,我有幸得以與吉爾?貝特曼閤作。在閤作的過程中,他傳授給我大量的智慧,現在他把這些智慧都寫到瞭這本書裏。吉爾關於怎樣、何時及為何移動攝影機的想法影響瞭我的整個職業生涯。”
— 拜倫?沃納(Byron Werner),攝影師,作品包括《突圍》、《幻影計劃》、《彩票》、《恐怖至死》
“吉爾?貝特曼的這本書中有關運動主鏡頭的那章對於追尋動感的導演來說特彆有用。這章可以幫助他們用更有衝擊力、更具動態性的畫麵講述故事。當然前提是演員錶演得力,片場有條不紊。”
— 阿蘭?費特曼(Allan Fiterman),導演,作品包括Embarque Imediato、《活在夢中》、《資産階級的審慎魅力》(電視劇)、《超級影迷》(電視劇)、Ciranda de Pedra(電視劇)
“吉爾?貝特曼的這本書著重嚮導演們提供瞭一些方法,這些方法可以讓導演們緊跟當今觀眾的需求和品位。”
— 加斯?福爾摩斯(Garth Holmes),AFDA南非電影及錶演藝術學校的主席及聯閤創始人
“吉爾?貝特曼一嚮深諳用運動的攝影機拍攝電影的技巧。他將他所知的這些技巧全都寫進瞭這本書裏,條理清晰,發人深省。”
— 哈拉德?斯特(Harald Stjerne),瑞典斯德哥爾摩戲劇藝術學院導演及劇本創作係前主任
“這本書為那些經驗豐富並樂於分享的教師們提供瞭更多的教學方法。”
— 帕維爾?傑斯(Pavel Jech),捷剋布拉格電影學校校長
“吉爾?貝特曼告訴我們如何用運動的攝影機講故事,他的方法非常有效。毫無疑問,《大師拍片術:掌握*級導演的運動攝影技巧》是迄今為止在這方麵做得*好的一本書。”
— 赫爾曼?範?艾肯(Herman Van Eyken),澳大利亞格裏菲斯大學電影學院院長、教授
“貝特曼教授的這本書重點闡述瞭如何用運動的攝影機拍攝電影,這本書是目前有關這個話題的*為齣色的一本書。它將造福全世界的新人導演們。”
— 李道明,中國颱灣颱北藝術大學電影創作研究所教授、係主任“吉爾?貝特曼的研討班已經係統地將拍攝電影的知識變成瞭可教、可學的技能。一些頗有天分的導演已經將這些技能運用到瞭自己的作品中,他們的電影也因此獲瞭大奬。本書繼承瞭吉爾?貝特曼課堂的風格,始終充滿活力,條理清晰。我會讓我的學生們都去讀這本書。”
— 珍妮?格蘭維爾(Jenny Granville),英國利茲城市大學,北方電影學院係主任
“這本書就像是一個工具箱,裏麵的工具可以讓你將劇本變成電影,並且它還附帶使用指南。這可是編劇們求之不得的寶物啊!”
— 查德?哥維奇(Chad Gervich),電視編劇,作品包括《狗狗博客》、《走進切爾西漢德勒》、《杯形蛋糕戰爭》; 作傢,作品包括《如何搞定經濟人》、《小屏幕,大畫麵》
“貝特曼將豐富的知識濃縮進瞭這本看似不厚的書中,不管你正處於職業生涯的何種階段,你都能從書中獲益。”
— 格雷戈裏?麥剋納米(Gregory McNamee),《大英百科全書》特約編輯,曾任《好萊塢報道》日報評論員
序 IX
前言 X
如何使用本書 XII
第一部分 為何要進行運動攝影 1
第一章 運動攝影的重要性 3
第一章總結 6
第二部分 用運動的攝影機拍攝對話場景 7
第二章 為什麼要讓攝影機動起來 9
概述 9
何時讓攝影機動起來 9
鮑勃原則:讓攝影機的運動變隱形的三種方式 10
外因驅動的攝影機運動 10
外因驅動的攝影機運動―無縫銜接及視覺甜頭 11
內因驅動的攝影機運動 14
運動的定位鏡頭 16
違反鮑勃原則的例子及其原因分析 20
史努比鏡頭的興起 20
道格瑪戒律與史努比鏡頭 21
如今的史努比鏡頭 25
第二章總結 30
給教師的話 31
第三章 運動主鏡頭 33
概述 33
運動主鏡頭和備用鏡頭舉例:《甜心先生》 34
原則1―開場信息 35
原則2―無縫銜接 38
原則3―視覺甜頭 39
原則4―戲劇性 40
原則5―備用鏡頭 49
運動主鏡頭的固定拍攝模式 50
電影《迷情追蹤》中麻將館裏的運動主鏡頭―基本遵循固定模式 51
電影《危機四伏》中沃倫?弗爾的運動主鏡頭―無縫銜接的最大化 54
《危機四伏》中沃倫?弗爾的運動主鏡頭―無縫銜接的最大化帶來視覺甜頭的增長 57
《危機四伏》中沃倫?弗爾的運動主鏡頭―無縫銜接的最大化為開場鏡頭提供瞭更多信息 57
諾曼的坦白―特定場景中的特定主鏡頭 60
諾曼的坦白―開場―澤米吉斯為何要打破固定拍攝模式 60
諾曼的坦白―中間過程―澤米吉斯為何要打破固定拍攝模式 62
諾曼的坦白―結尾―澤米吉斯為何要打破固定拍攝模式 64
何處纔能設計齣最好的運動主鏡頭 68
永不滿足―設計齣最好的運動主鏡頭的訣竅 68
第三章總結 69
給教師的話 70
15個邊走邊對話的場景 72
第三部分 拍攝動作場景 81
第四章 動作場景―基本原則 83
概述 83
怎樣將攝影機放在正確的位置 83
怎樣挑選鏡頭 84
怎樣拍攝齣足夠多的片段 84
第四章總結 88
第五章 鏡頭的選擇 89
為何要強製透視 89
鏡頭選擇:導演和攝影指導共同的責任 89
透視的基礎知識 91
超長焦和超廣角鏡頭與標準視角的對比 92
鏡頭―視角和景深 93
各種鏡頭的基本應用範圍 94
鏡頭的選擇―從視角和景深考慮 94
鏡頭的選擇―從透視考慮 97
鏡頭如何影響運動過程 99
迎著鏡頭或離開鏡頭的運動―Z 軸 99
水平方嚮的運動―X軸 100
垂直方嚮的運動―Y軸 104
如何掌握鏡頭與運動的關係 104
第五章總結 106
給教師的話 107
第六章 分解動作場景 109
分鏡頭和可視化預覽 109
分鏡頭實例―分鏡頭下的故事 110
《死亡從不會太早》中伏擊場景的分鏡腳本 112
真實的拍攝情況 129
第六章總結 130
給教師的話 131
第七章 追逐場景 133
基本原則 133
目錄VII
聯閤鏡頭 133
故事背景 136
方法1―廣角鏡頭―Pogo Cam穩定器―狹窄的空間 138
方法2―用長焦鏡頭在開闊空間拍攝―更多視覺甜頭 139
追逐場景中的位置關係 143
幽默 150
拍攝追逐場景:廣角鏡頭 VS 長焦鏡頭 155
第七章總結 161
給教師的話 162
第八章 打鬥場景 163
基本原則 163
雙機位原則 164
分段和備用鏡頭 176
打鬥主鏡頭的重要性 178
攝影師和攝影助手的重要性 178
特技拍攝的樂趣 179
第八章總結 180
給教師的話 181
總結 183
作者簡介 184
序
羅伯特·澤米吉斯(Robert Zemeckis), 導演。作品包括:《迫降航班》(Flight)、《貝奧武夫》(Beowulf)、《極地特快》(The Polar Express)、《荒島餘生》(Cast Away)、《危機四伏》(What Lies Beneath)、《阿甘正傳》(Forrest Gump)、《迴到未來I,II & III》(Back to the Future I, II & III)、《誰陷害瞭兔子羅傑》(Who Framed Roger Rabbit)、《綠寶石》(Rmancing the Stone)等。
在過去的30年中,用動感十足的畫麵講故事已經逐漸成為電影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觀眾們在數字時代長大,他們需要動感強烈的畫麵。科技的發展使這種需要成為可能。
吉爾·貝特曼的這本書中都是精選過的核心課程,書中的這些知識可以幫助你成功地拍齣符閤主流審美的、觀眾所期望看到的電影。書中著重闡述瞭如何拍攝懸疑感強烈的動作場景,以及如何用運動的攝影機拍攝對話場景。
目前市場上也有一些電影攝影方麵的書籍,它們大多是技術性的,就像菜譜一樣把一條條列瞭齣來,教你如何一步步地去拍攝。但吉爾的這本書有所不同。這本書已經超越瞭簡單的技術性的指導,而是從基本原理齣發解釋為什麼要這樣拍攝影片。
當我第一次見到吉爾時,他正在拍攝一些音樂電視和一部叫作《霹靂遊俠》的動作片。打那以後,吉爾就拍攝瞭不少非常優秀的小成本電影,電影中的動作特技非常棒。從那時起我就一直支持他,因為我認定他是一位非常有天分的導演,他會用鏡頭講故事。他的這些天分讓他對電影有瞭不少獨到的見解,並在這本書中將這些見解生動、清晰地傳達給瞭讀者。我之所以能確定這本書中講述的內容是每個有上進心的導演都必須掌握的,那是因為不論我翻到書的哪一頁,都能讀到自己拍攝電影時所用的技巧。
前言
本書旨在嚮那些新入行的導演們傳授攝影知識。隻有掌握瞭攝影知識,導演們纔有可能在如今的電影界取得成功。本書的前半部分講述瞭如何用運動的攝影機去講述一個故事情節,本書的後半部分著重討論瞭如何拍攝動作場景。若能完全掌握本書的內容,那這些新人們在拍攝他們的第一部電影時就可以做得像有經驗的攝影指導一樣齣色。此後的每次實踐中,他們都可以不斷地練習書中所傳授的技巧,將這些技巧運用到不同電影的不同場景中去,經過反復練習,他們將日益成長為成熟的電影導演。
自2003年我齣版瞭自己的第一本書《初為導演》(First Time Director)之後,就越來越感受到齣版這本書的重要性。自2003年我的書齣版之後,先後有16個國傢的22所電影院校邀請我去講授課程。我的課程之所以如此受到歡迎,正是因為長久以來電影學院和電影書籍所關注的重點都不在如何用運動的攝影機拍攝電影上。它們所關注的重點主要是如何寫劇本及如何與演員溝通。當然這樣做確實有道理,因為電影的好壞就是由劇本和演員的錶演決定的,沒有好劇本、好演員就不可能有好電影。也正因如此,傳統電影界非常注重劇本編寫及與演員的溝通。
但自1970年以來,電影的主流視覺效果發生瞭翻天覆地的變化。從那時起,在拍攝過程中攝影機的移動越來越普遍,到現在動態的攝影機拍攝已經成瞭電影界的常識瞭。與此同時,越來越成熟的計算機輔助圖像技術也幫助瞭導演們,讓他們能更好地將觀眾帶入電影所構建的世界中。用動態攝影機拍攝電影已經成為一種趨勢,這種趨勢在好萊塢大片的帶領下颳起瞭一陣鏇風,也改變瞭全球觀眾對於電影的期待。電影語言的敘述方法逐漸改變瞭,動態的視覺效果成瞭電影語言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如今,導演若想贏得觀眾的尊敬,僅僅靠用錶演來講述故事是遠遠不夠的。他還要在電影的視覺設計方法方麵也有所建樹纔行。不論是對於想成為經典的藝術電影還是對於好萊塢商業電影來說,這一點都至關重要。這也是我寫作本書的原因。
好消息是,拍攝齣動態視覺效果的方法很易學。攝影機有一個很棒的地方,那就是隻要你使用瞭一樣的操作,攝影機就一定能給你一樣的結果。但要說到指導演員,那可就很難說瞭。你對演員說一樣的話,每個演員的反應都會不一樣。怎樣去跟每個演員交流,讓他們體會到你的心思,這是不可教也不可學的。這主要看導演與演員之間能不能有真誠的心與心的溝通。同樣的道理,你可以教學生所有寫作的技巧,但就算他掌握瞭這些寫作的技巧,他也不一定能寫齣好的劇本來。寫劇本的能力大多是老天給的。但使用攝影機就不一樣瞭。攝影機隻是一個工具,一旦輸入正確瞭,它就一定會給齣正確的輸齣。為瞭更好地用運動的攝影機拍攝電影,你隻需要一項本領,那就是你要能夠在大腦中預先勾勒齣機位的變化會造成物體間關係怎樣的變化。隻要掌握瞭這項本領,你就能在正式拍攝之前在大腦中形成畫麵。如果你上學時幾何學得不錯,想掌握這項本領就很容易。如果你幾何學得不好,那也沒關係,因為電影的視覺設計有固定的原則,這些原則會告訴你怎樣的輸入會得到怎樣的輸齣。所以,就像數學一樣,這些原則都是固定的,是可以通過學習來掌握的。
這也讓我對這本書的實用性有瞭信心。視覺設計的原理都是很簡單的。最基本的原則是:對觀眾來說鏡頭應該是隱形的,有三種攝影機運動的方式是完全隱形的;此外,齣於主鏡頭視覺設計的需要,在拍攝整個場景時都保持攝影機的動態性,而每個主鏡頭都必須在動態性和戲劇文前性之間尋找平衡;最後,動作場景也有三個原則需要遵守。以上就是電影視覺設計要掌握的所有原則瞭。
雖說原則本身很簡單,但要將這些原則與每個場景的要求結閤起來卻並非易事。每個場景中戲劇矛盾的走嚮都不同,再加上每個場景的拍攝地點、拍攝時間也不相同,因此每個場景都需要一套特定的拍攝方案,將基本原則與場景的特點結閤起來。那些偉大的視覺藝術大師們之所以稱得上偉大,是因為他們將基本原則與場景結閤的能力已經遠遠超過瞭“優秀”的水平,達到瞭齣神入化的境界。卡梅隆、斯皮爾伯格、卡隆、坎皮恩等導演也正是由此成為大師。學生們需要有很高的天分纔能達到這些大師的水平。但即使天資不高,學生們還是可以通過勤學苦練掌握專業的電影視覺設計藝術。隻有通過一次次地將基本的原則與實際的場景相結閤,學生們纔能掌握這項對導演來說最為重要的拍攝技能。
這也是這本書中一半是圖像,一半是文字的原因。圖像都選自真實的電影場景,目的是嚮讀者解釋、分析這些導演們是怎樣將基本的拍攝原則與特定的場景相結閤的。這些圖像就是一個個案例分析,通過這些案例,讀者會發現隻要靈活掌握瞭拍攝的基本原則,導演們就能創作齣非常偉大的視覺藝術作品來。
書中在討論如何用運動的攝影機拍攝時,我選用瞭以下三部電影中的場景:羅伯特·澤米吉斯的恐怖電影《危機四伏》;卡梅倫·剋羅的倫理片《甜心先生》;著名電視電影導演道格·巴爾自編自導的電視電影《迷情追蹤》。在討論如何拍攝動作場景時,我將動作場景分成瞭三個話題:伏擊場景、追逐場景及打鬥場景。伏擊場景選自我的一部小成本故事片《死亡從不會太早》(Never too Young to Die);追逐場景選自凱瑟琳·畢格羅的故事片《驚爆點》;打鬥場景選自電影、電視劇導演約翰·巴德姆執導的電視劇《拉斯維加斯》。
總之,以上選取的這些電影場景是學生們在成為真正的專業導演時都會接受到的挑戰。我在書中詳細地分析瞭在這些場景中導演們是如何將基本的拍攝原則與場景的特殊性相結閤的。隻要學生們能真正學習並領悟到這些導演的拍攝方法,終有一天他們就能成為視覺藝術的大師。
在學生們掌握到正確的拍攝方法之後,他們就可以將這些方法一次次地運用到實際拍攝中去,在每一個不同的場景中都練習使用這些方法,不斷鞏固書中所學的知識。
隻有通過大量的練習(具體需要多少練習取決於每個人的悟性),學生們纔有可能熟練掌握當代電影視覺藝術設計的方法。而本書的目的就是推這些初齣茅廬的導演們一把。想要拍攝四人以上、多個對話場景的運動主鏡頭是非常復雜、睏難的。同樣,拍攝四人以上的打鬥場景或者高速的追車場景也是非常睏難的事。拍電影就像爬山一樣,新入行的導演們必須經過種種曆練纔能爬到山頂,獲得應對以上這些復雜場景的能力。這本書可以讓他們嚮上爬的速度更快一些。
如何使用本書
要想成為一名成功的導演,你就一定要知道如何用運動的攝影機進行拍攝。如我在第一章中所說,在40年前電影界的情況並不是這樣的。
但如今導演對於攝影技能的掌握已經變得非常重要瞭,而且隨著時間的推移,這項技能的重要性會愈發突顯。電影的視覺要素已經日益復雜,也變得越來越有力量瞭。這本書正是為瞭告訴那些年輕的導演們該如何掌握這項復雜的技能。
在本書中,運動攝影的相關知識被分為瞭兩個部分:(1)如何用運動的攝影機拍攝對話場景;(2)如何拍攝動作場景。因此,書中的章也分為瞭兩大部分,第二章和第三章闡述瞭如何用運動的攝影機拍攝對話場景;第四章到第八章分析瞭如何拍攝動作場景,著重分析瞭如何拍攝追逐場景和打鬥場景。第一章是對這兩部分內容的簡要介紹。
第一章
第一章一定會激起你的某種共鳴。你可能已經感受到瞭,要不然你就不會拿起這本書瞭,那就是:要想拍齣好電影,你必須重視電影的視覺語言。
第二章、第三章
第二章和第三章主要討論瞭如何用運動的鏡頭來錶現戲劇矛盾。閱讀過程中你會感受到一種兩難的境界,因為這個任務本身就包含瞭一種矛盾:最能錶現戲劇性的鏡頭是靜態的鏡頭,而不是運動的鏡頭。這兩章會告訴你如何在戲劇性和動態性間尋找平衡,最終成功地用運動的鏡頭來拍攝對話場景。
第四、五、六章
如果你要拍攝動作場景,那你一定不能讓任何人受傷。隻要有人受傷瞭,那你的飯碗也就保不久瞭。因此,你電影中的特技一定不能是真的暴力、危險、瘋狂。但呈現給觀眾的視覺效果卻一定要既暴力,又危險,又瘋狂。這簡直就是一個魔術。怎樣用攝影機來展現這個魔術呢?
你要做到以下三點:把攝影機放在正確的位置;給攝影機安上正確的鏡頭;拍攝齣足夠數量的片段。第四、五、六章會教你怎麼做。
第七章、第八章
用攝影機變魔術的方法是固定的,但用這些方法拍攝追逐
非常好的一本书,趁着做活动购买,十分划算,期待有更多精彩的活动,购买更多的书。
评分听说还可以,希望对自己入门有帮助。
评分好给力,买200减100很值得不错。
评分内容不错,值得一番。内容不错,值得一番
评分味道很棒。京东服务就是棒。
评分非常受用,印刷排版设计不错,非常满意
评分内容不错,就是插图是黑白的,有点难看得清楚。
评分京东送货很快,东西也是很好。
评分挺好的,可以看看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