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現醫病糾紛:民國醫訟凸顯的社會文化史研究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

圖書介紹


發現醫病糾紛:民國醫訟凸顯的社會文化史研究


馬金生 著



點擊這裡下載
    


想要找書就要到 求知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发表于2024-05-18

類似圖書 點擊查看全場最低價

齣版社: 社會科學文獻齣版社
ISBN:9787509796887
版次:1
商品編碼:11989007
包裝:平裝
叢書名: 國傢社科基金後期資助項目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6-09-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372
字數:377000
正文語種:中文

發現醫病糾紛:民國醫訟凸顯的社會文化史研究 epub 下載 mobi 下載 pdf 下載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

相關圖書



發現醫病糾紛:民國醫訟凸顯的社會文化史研究 epub 下載 mobi 下載 pdf 下載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

發現醫病糾紛:民國醫訟凸顯的社會文化史研究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



具體描述

內容簡介

本書以民國時期醫訟的凸顯為切入點,希冀在醫學史、社會史、法製史的框架下,藉助對醫生、病人、社會、國傢間互動關係的探討與呈現,進而揭示國人生命、法製與權利觀念在現代國傢形成的過程中逐漸轉型的曆史軌跡,及其與相應製度架構之間的關聯性。

作者簡介

馬金生,河北灤縣人,1979年生。2003年畢業於南開大學曆史學院,獲曆史學學士學位;2006年畢業於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獲曆史學碩士學位;2009年畢業於中國人民大學曆史學院,獲曆史學博士學位。現為民政部一零一研究所副研究員,主要從事中國近代醫療社會文化史、生命史和史學理論研究,主持國傢社科基金後期資助項目、中國博士後科研基金麵上項目以及財政部、科技部、民政部等科研課題多項。

目錄

緒 論/1
一 問題的提齣/1
二 學術史迴顧/6
三 研究的基本路徑與總體框架/25
四 資料說明/28
第一章 明清時期的醫病糾紛/32
一 醫病關係的緊張化趨嚮/33
二 醫者的規避責任/39
三 醫病糾紛的發生與解決/45
四 醫病糾紛沉寂的原因/57
第二章 清末民初的醫病糾紛/64
一 清末醫學考試的呼籲與嘗試/64
二 民國初期規範行醫的漸次推行/68
三 告醫:一種新情勢的催生/74
四 新情勢下醫傢的因應之道/83
第三章 南京國民政府時期的司法製度變革與現代醫訟的生成/92
一 南京國民政府時期醫訟的凸顯及其一般特徵/92
二 現代醫訟生成的司法製度變革背景/96
三 “業務過失”罪的頒布與醫訟的生成/104
四 其他司法條款對醫訟特徵的影響/109
第四章 現代醫療模式的構建與醫病糾紛的發生/119
一 現代西醫的分布及其對現代醫療模式的強調/120
二 傳統醫療模式的睏境及其對現代西醫的仿效/124
三 傳統觀念與現代醫療模式的緊張/128
四 現代醫療模式的踐行與醫病糾紛的發生/137
第五章 中西醫論爭與西醫訴訟案/150
一 中西醫論爭及其思想文化意涵/151
二 西醫在訟案中的強硬姿態/154
三 中醫對西醫訟案的介入/159
第六章 衛生行政體係的初步確立及其對醫病糾紛的影響/173
一 南京國民政府時期的衛生行政建設/173
二 對“非法”行醫者的檢控/176
三 衛生行政管理機構的處理/180
四 醫傢的因應/187
第七章 醫訟案件審理中的多方博弈/198
一 和解中的醫生、病人與法院/198
二 司法審結:關鍵的鑒定意見/201
三 製度的張力?——檢察機關與法院之間/208
四 公正的追尋:法院不同層級的審判/212
五 大赦後的追償:民事訴訟的持續/216
第八章 新聞媒體對醫病形象的建構及其對醫病糾紛的影響/223
一 新聞媒體對醫病形象的呈現/224
二 媒體報道對病傢行為的影響/241
三 與新聞媒體和病傢做鬥爭:醫生的作為/245
第九章 西醫界對醫病糾紛的認識與應對/254
一 對醫病糾紛的認識與因應/255
二 西醫界的自省及其匡正舉措/262
三 尋求國傢的醫權保障/271
第十章 中醫界對醫病糾紛的認知和因應/285
一 自保/286
二 革新/293
三 維權/299
結 論/307
一 民國醫訟凸顯的時代社會文化根源/307
二 從醫訟看中國社會的現代轉型/310
三 現代國傢製度建設與民眾日常觀念的轉型/315
四 民國醫訟研究的當代價值/320
參考文獻/326
附 錄/341
索 引/345
後 記/350

前言/序言

序  一
信者為醫?藥開多瞭是過度醫療,開少瞭是水平不行。
待患如親?給治好瞭是“湧泉相報”,治不好是“拔刀相嚮”。
貪生怕死莫入此門,升官發財請走它路。橫批:不要學醫。
當今中國社會乾擾醫療秩序和傷害醫生的“醫鬧”和“醫暴”事件的頻發,不僅激起瞭醫病雙方尤其是醫生群體的集體焦慮,也又一次為往往以戲謔和調侃來緩解焦慮的民間智慧找到瞭齣口,以上所錄的就是諸多“段子”中隨便摘錄的兩則。麵對這一頗為嚴重的社會問題,一些媒體也紛紛給予瞭“深度關注”。比如《南方周末》在一篇題為《中國醫療暴力史》的文章中,對當前醫暴事件頻發、醫療糾紛日漸嚴重等現象及其根源做瞭深度報道,該文雖然名之為暴力史,但實際談的基本都是當前的社會問題,不過在開頭還是通過曆史的對比展現瞭該問題在當下的嚴重性。
曆史上,醫生社會地位頗高,《文正公願為良醫》中有“不為良相,當為良醫”一說。上世紀80年代,醫患關係亦相當和睦。權威調查顯示,1991年,全國百傢大醫院共發生醫患糾紛232件,1998年上升至1400件,而2003年僅北京就有5000件。
文中關於曆史上醫生的社會地位的判斷,不過是作者隨意的想象,並不符閤基本的專業認知,不過見諸記載的醫療糾紛不斷增多,則應是不爭的事實。立足現實,對於這一社會問題的根源,我們固然可以給齣國傢和社會醫療投入不足、整個社會缺乏基本的信任感和整體社會矛盾較深等一係列相對深刻的解釋,但就像《中國醫療暴力史》一文所提示的,醫患糾紛和醫療暴力是有曆史的。既然它是一個由來已久的曆史問題,若缺乏曆史觀照,相關的分析自然也就難以完善。上述文章雖然還缺乏曆史的深度,但多少也展現齣希望從曆史的維度來認識該問題的意願。這樣的意願,相信可能是很多關注並有意探究社會問題的媒體人或研究者都有的,但往往囿於可資參考的文獻有限或過於專業而淺嘗輒止。
齣現這樣的遺憾,至少不無曆史學提供的專業知識不足方麵的責任,這無疑值得專業曆史研究者省思。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內,疾病醫療問題並不在現代曆史學關注的範圍之內。20世紀末以來,雖然史學界的中國醫療史取得瞭長足的進展,但整體上的薄弱仍顯而易見。盡管如此,現有的研究也已頗具說服力地嚮學界展示瞭這一研究的價值與活力。誠然,曆史研究自有其內在規範和價值,決不能秉持完全實用主義的態度,但也肯定不可能隻是為個人發思古之幽情,關注現實和迴應時代的關切與需求,毫無疑問,乃是曆史學和每一個曆史研究者不可迴避的責任。麵對醫患糾紛日益嚴重這一社會問題,曆史學理應做齣自己的迴應。
在這樣的情勢下,馬金生博士推齣他思考和鑽研多年的力作《發現醫病糾紛:民國醫訟凸顯的社會文化史研究》,可謂恰逢其時。該著的齣版,不僅嚮世人呈現瞭一份真正從曆史的維度對現實醫病糾紛做齣闡釋的良好答捲,而且必將為那些希望從曆史、社會和醫學等多方麵來綜閤思考這一問題的研究者和媒體人提供可資參考的重要資源。它的價值,我相信一定會溢齣曆史學本身,成為一項具有重要現實意義的研究成果。
當然,這樣說,絕不是說這一著作在學術性和學術貢獻上無甚可錶。實際上,我認為該著是目前中國醫療史領域一部非常值得稱道的力作。通讀全稿,其優長和價值至少有以下幾個方麵。
首先,作者擁有良好的學術訓練和宏闊的學術視野,探究民國的醫患糾紛,並沒有將眼光僅僅局限於近代甚或民國,而是能將這一現象置於中國近世曆史發展的脈絡中來加以認識和理解,專章探討明清時期的醫病糾紛情況,並對相關曆史現象做瞭閤情閤理的解說,從而大大增強瞭該書的曆史縱深感。同時,在橫嚮方麵,也沒有就中國論中國,而盡可能地將其研究置於國際學術發展的脈絡中來展開,將現代世界醫療模式的轉變納入到對民國時期醫訟凸顯的思考中。不僅如此,作者還能從製度史、醫療衛生史和法製史等多個角度來對民國時期醫患糾紛做齣探討。
其次,該著是一部將其研究建立在已有研究基礎上並紮實推進已有研究之作。該著無疑可以歸入中國醫療社會文化史研究之列,對於國內該研究的興起和發展的學術脈絡,作者有相當全麵和係統的瞭解和把握,並對其他領域,比如法製史的相關研究,也有很好的掌握,這使得該研究能夠堅實地建立在已有研究的基礎上並進一步展開。對於目前一些非常重要的相關研究,比如龍偉《民國醫事糾紛研究(1927~1949)》,作者也有很好的概括,並能對其不足之處做齣實事求是的批評。在此基礎上,通過較為紮實細緻的資料搜集和爬梳,對近代醫病糾紛由沉寂到凸顯的曆史脈絡及其成因做瞭頗有說服力的論說,提齣民國時期醫訟案件的凸顯,並不像前人研究所指齣的是民國司法體係不成熟所緻,而恰恰是現代司法製度的齣現以及司法資源的增加,促成瞭醫訟案件的大幅增加。
最後,該著藉由作者良好的曆史感和研究能力,對民國期間醫訟案件大量增加這一曆史現象做齣瞭具有創新性和說服力的闡釋,作者沒有簡單地據此認為其反映瞭當時醫患關係的惡化,而是從社會文化史的角度,將其放在近代以來社會文化變遷的背景中綜閤地加以探究,通過從法製建設、醫療衛生製度演變和公共傳媒的發展等方麵的考察,較為全麵地展現瞭這一現象背後的社會文化意涵和權力關係。從中,我們可以較為清晰地體會到,醫生與病人的矛盾衝突是一種天然的存在,是任何存在醫療行為的社會中都不可避免的,但其錶現方式、激烈程度則受社會文化和醫療模式等諸多因素影響而多有不同。民國時期所謂醫訟的凸顯,既有醫病關係衝突的社會現實因素,也不乏媒體助推等文化建構的成分,同時還是醫生與病人、中醫與西醫、司法機構與律師以及國傢與社會等諸多權力利益博弈的結果。
這樣一些建立在較為堅實的史料基礎上的論述,相信無論對於我們觀察曆史的演進還是認識現實的醫病糾紛都會大有裨益。金生博士這一成果是在他博士論文的基礎上修改而成,不過相較於博士論文,顯然已紮實深入很多,修改增加的篇幅當在一半以上。最近這些年,金生不時有相關論文刊發於國內重要刊物上,現在又有力作問世,可謂成果豐碩。他的這些成績,即使作為曆史學領域專業的研究者,大概也已值得稱道瞭,但實際上,他並非供職於高校和曆史方麵的研究機構,這些成果幾乎都是他利用業餘時間完成的,著實令人驚嘆!不過以我對金生十多年的瞭解,對此並不感到意外。從大學期間授課和擔任其學年論文的指導教師開始,我就對他的踏實、勤奮和執著有瞭深刻的印象,認為他是一位有追求、肯乾事的有誌青年,假以時日,必當有很好的成績。大學畢業後,他離開南開前往北京求學、任職,但我們仍保持著交往,對他學術上的追求和發展也一直有比較全麵的瞭解。後來的交往,更加深瞭我當初的印象。該著的齣版,我想隻是金生階段性的成果,相信未來一定會有更多成果和成績貢獻於學林和社會。
國內的醫療史研究,經過十多年的發展,已到瞭由“新”所帶來的紅利日漸消退的瓶頸期,如果這時我們不能不斷貢獻齣能引起學界和社會關注的力作,其未來的發展必然會後繼乏力。現在,金生積十餘年之功而完成的力作的問世,對於中國醫療史研究來說,無疑是個利好。學術的生命力在於創新,作為“新史學”一分子的醫療史,理應在引入新理念、實踐新方法、探究新問題和展現新氣象等方麵扮演起先行者的角色,擔負起更大的責任,唯有如此,纔能推動這一研究的持續發展,纔能使這一研究更好地嘉惠學林和社會。顯而易見,著眼於醫療史未來的發展,我們決不能滿足於現有的成績、研究模式和方法,而必須勇於追求超越自我,不斷真正地展現這一研究的新意。我謹以此期許於自己,也更期許於金生等更年輕的學界同仁。
是為序。
餘新忠
2016年8月23日於津門寓所
序  二
馬金生博士《發現醫病糾紛:民國醫訟凸顯的社會文化史研究》一書,是目前學術界關於民國時期醫患矛盾、糾紛、訟爭問題的曆史研究專著,也是民國社會史研究領域專門問題的鼎力之作。這部著作記錄著作者從一個普通的曆史學科班學生,經十五六年刻苦求學,不懈努力,成長為一名齣色的曆史學青年學者的不平凡道路;蘊含著作者在學術探索道路上臥薪嘗膽,不斷攀登,積多年研究而成思想結晶的心血。
本書作者將論述重點設定在民國時代,而研究視綫的觸角則幾乎穿越瞭四個世紀,即上溯至16世紀初的明代中後期,下限截至20世紀前半葉的1949年。為瞭深入考察曆史實際,作者不惜氣力,幾乎遍讀關於這個問題的重要研究資料,盡可能消化並吸收前賢時哲的全部研究成果,從長時段進行大跨度觀察,勾勒齣醫訟現象的曆史變化麯綫,全麵把握問題發展脈絡,準確偵知問題變化關鍵,做齣瞭閤乎曆史實際的科學解釋。作者之所以能夠取得這一研究成果,首先得益於對曆史研究基本功的刻苦訓練與掌握,對該課題相關檔案、文獻資料的長期浸潤、全麵搜集;與此同時,得益於對史學理論的高度重視,具有理論思維的長期訓練與良好基礎。因為在以曆史遺存為中介,以整體性、復雜性、綜閤性為特質,以曆史考證、曆史編纂和曆史解釋為重心的曆史研究全程中,理論思維具有不可替代的主導地位。
作者以醫訟現象為核心,重點考察瞭民國時期社會、政治、法律、科學尤其是醫學、文化傳統與習俗等領域的情形及其與醫訟問題的關係,探知醫病糾紛的曆史過程,尋求醫病糾紛現象産生的曆史背景,尋求在這一現象背後所蘊含著的社會文化變遷信息與契機,從而認識變遷信息、曆史契機對於理解當前醫病關係的重要價值與意義。
本書作者持續多年沉浸於浩如煙海的檔案、文獻資料,深知曆史研究這一學術活動中,第一戒律是“史無不徵”“無徵不信”。作者的探索與發現,就是建立在翔實的史料基礎之上的。當然,曆史研究如果輕視理論,走純粹自然主義路綫,隻要排列史料,剪裁史料,就可以取代艱深的學術探索,必將見識膚淺,難以得齣科學結論。因此,曆史研究必須高度重視理論思維,積極抽繹曆史本體論、認識論、價值論範疇,運用曆史實證、比較、邏輯、解釋與跨學科研究方法,以驗證史學成果的客觀真實,重建曆史軌跡的運行係統,闡釋曆史演化的機製規律,發現曆史世界的智慧真理。
在書稿的內容上,本書作者在對明清和民國時期醫病糾紛、醫訟問題大量曆史資料的綜閤與分析後,認為明清時期醫病糾紛“沉寂”的關鍵原因,在於醫傢的傳統施診策略、病傢的求診行為、官方的相關態度以及傳統社會特質等因素彼此交互作用。之後,由於這些社會文化因素在現代社會轉型過程中逐一發生變化,導緻瞭民國時期醫病糾紛升級成為一個社會公共問題。民國時期,現代醫學的理念、診治手段、現代城市社會的發展以及國傢的製度建設,無不發生瞭相當程度的變化,深刻影響瞭民國時期的醫病關係,促使醫訟案件凸顯。民國時期的醫訟現象如同一麵鏡子,映現瞭中國傳統社會的現代轉型與變化,以及這種變化給現實醫病關係帶來的衝擊與諸多影響。作者建議,從近現代以來在城市中所發生過的現代製度建設及其對人們的日常生活的影響中去尋找醫訟原因,或可逼近這一問題的核心與實質。相關認識的提齣,既平實公允,也啓人深思。
本書作者的一個基本結論,就是民國時期醫病糾紛問題為探討中國社會從傳統嚮現代轉型與演進,提供瞭非常好的素材。審視當今醫病關係的社會,謀求醫病關係的改善,必須將視野擴展到更為廣闊的背景,這對於構建和諧醫病關係以及建設“健康中國”的當下來說,具有極為重要的社會意義與時代價值。
讀罷全書,我認為,馬金生博士的這部學術論著,有著多方麵的價值。第一,就學術價值而言,全書是在長期學習與思考中,發現問題,通過豐富的檔案文獻資料,對問題進行曆史梳理,吸收現有研究成果進行綜閤思考,最後做齣令人信服的曆史重建與曆史解釋。第二,就現實價值而言,全書為當今異常激烈的醫患糾紛提供瞭一幅全景式的曆史圖像,避免人們對於錯綜復雜的醫患矛盾産生簡單、機械甚至錯誤的認識。第三,就決策價值而言,全書提供瞭十分有益的曆史信息,對醫患糾紛曆史文化生態環境進行瞭有效的跨學科分析,為國傢和政府妥善解決醫患糾紛,齣颱一係列科學閤理的方針、政策、法律、法規,提供瞭科學決策基礎和智力支撐。
一部學術論著能具有以上這麼多的價值,自然難能可貴,也是令人欣喜的。當然,全書也還存在一些沒有完全解決、仍然需要繼續深思的問題。例如:中國與西方契約社會的比較,就是一個有難度的課題。正是因為中西社會契約形態、契約內涵的區彆,纔使大量醫患糾紛升級成醫訟矛盾,也使這類矛盾顯得如此尖銳,乃至不可調和。還有,行醫者的資格以及醫療事故等的科學評估標準、評估機構以及相關法律問題等,也需要做進一步的資料統計、比較等工作。
總之,作者集中力量深入探討的醫訟問題,是考察一個國傢文明狀況的檢測指標,是摺射一個社會發展麵貌的曆史縮影,是衡量一個時代科學水平的影響因子,也是評價一個民族實際生活指數的量化依據。在曆史長河中,醫訟問題不算是多麼宏觀或者特彆重大的問題,但是這一問題的研究,以及研究成果的現代科學轉換,關係韆傢萬戶,關係社會和諧與時代進步,也考驗著政府治國理政的能力和智力,容不得絲毫懈怠。在本書付梓之後,我們也期待馬金生博士以及海內外更多的年輕學者,以“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的學術精神和責任意識,投身到這類研究之中,再接再厲,做齣新的探索、新的貢獻。
是為序。
徐兆仁(中國人民大學曆史係教授)
2016年7月18日

發現醫病糾紛:民國醫訟凸顯的社會文化史研究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發現醫病糾紛:民國醫訟凸顯的社會文化史研究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想要找書就要到 求知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用戶評價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類似圖書 點擊查看全場最低價

發現醫病糾紛:民國醫訟凸顯的社會文化史研究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友情鏈接

© 2024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