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與《孫子兵法》齊名的古代軍事典籍
上起春鞦,以戰講兵,兵傢之大成;下訖五代,以兵論戰,戰例之典範
明朝軍神劉伯溫傳世巨作,影響後世六百年軍事理論主綫,全新超值精裝典藏本,全新譯注
內容簡介
《百戰奇略》是一部專門以闡述作戰原則和作戰方法為主要特色的古代軍事論著,為明朝著名政治傢、軍事傢,曾任大明軍師的劉基著,在中國古代軍事思想和軍事學術發展的曆史長河中占有重要位置。它在繼承以《孫子兵法》為代錶的古典兵學思想的基礎上,結閤曆代戰爭實踐經驗所綜述和總結的內容豐富的軍事原則,從客觀實際齣發,辯證地分析研究戰爭的思想方法,不僅對宋以後軍事思想的應用與發展産生過重要影響,對今天研究現代戰爭規律及其指導原則仍有重要參考價值。它采用以單音詞設條立目的編纂體例,以古代兵法為立論依據、以古代戰例為論證事例的論史結閤、正反對比的著述方式,是現存古代兵書早的,在我國軍事學術發展史上起著發凡啓例的重要作用。
本書為精裝典藏本,經過全新譯注,超值放送,是收藏、研究、禮品之佳品。
目錄
捲一
一 計戰……………………………………………………(2)
二 謀戰……………………………………………………(6)
三 間戰……………………………………………………(9)
四 選戰……………………………………………………(12)
五 步戰……………………………………………………(15)
六 騎戰……………………………………………………(19)
七 舟戰……………………………………………………(23)
八 車戰……………………………………………………(24)
九 信戰……………………………………………………(27)
十 教戰……………………………………………………(30)
捲二
十一 眾戰……………………………………………………(34)
十二 寡戰……………………………………………………(36)
十三 愛戰……………………………………………………(39)
十四 威戰……………………………………………………(41)
十五 賞戰……………………………………………………(46)
十六 罰戰……………………………………………………(47)
十七 主戰……………………………………………………(49)
十八 客戰……………………………………………………(52)
十九 強戰……………………………………………………(55)
二十 弱戰……………………………………………………(58)
捲三
二十一 驕戰……………………………………………………(62)
二十二 交戰……………………………………………………(66)
二十三 形戰……………………………………………………(68)
二十四 勢戰……………………………………………………(70)
二十五 晝戰……………………………………………………(74)
二十六 夜戰……………………………………………………(76)
二十七 備戰……………………………………………………(77)
二十八 糧戰……………………………………………………(79)
二十九 導戰……………………………………………………(81)
三 十 知戰……………………………………………………(83)
捲四
三十一 斥戰……………………………………………………(88)
三十二 澤戰……………………………………………………(90)
三十三 爭戰……………………………………………………(93)
三十四 地戰……………………………………………………(95)
三十五 山戰……………………………………………………(98)
三十六 榖戰……………………………………………………(101)
三十七 攻戰……………………………………………………(102)
三十八 守戰……………………………………………………(105)
三十九 先戰……………………………………………………(108)
四 十 後戰……………………………………………………(109)
捲五
四十一 奇戰……………………………………………………(114)
四十二 正戰……………………………………………………(118)
四十三 虛戰……………………………………………………(120)
四十四 實戰……………………………………………………(122)
四十五 輕戰……………………………………………………(124)
四十六 重戰……………………………………………………(126)
四十七 利戰……………………………………………………(129)
四十八 害戰……………………………………………………(130)
四十九 安戰……………………………………………………(133)
五 十 危戰……………………………………………………(136)
捲六
五十一 死戰……………………………………………………(142)
五十二 生戰……………………………………………………(146)
五十三 飢戰……………………………………………………(147)
五十四 飽戰……………………………………………………(149)
五十五 勞戰……………………………………………………(151)
五十六 佚戰……………………………………………………(153)
五十七 勝戰……………………………………………………(155)
五十八 敗戰……………………………………………………(157)
五十九 進戰……………………………………………………(159)
六 十 退戰……………………………………………………(162)
捲七
六十一 挑戰……………………………………………………(166)
六十二 緻戰……………………………………………………(168)
六十三 遠戰……………………………………………………(171)
六十四 近戰……………………………………………………(173)
六十五 水戰……………………………………………………(174)
六十六 火戰……………………………………………………(177)
六十七 緩戰……………………………………………………(179)
六十八 速戰……………………………………………………(182)
六十九 整戰……………………………………………………(184)
七 十 亂戰……………………………………………………(186)
捲八
七十一 分戰……………………………………………………(190)
七十二 閤戰……………………………………………………(192)
七十三 怒戰……………………………………………………(194)
七十四 氣戰……………………………………………………(196)
七十五 逐戰……………………………………………………(198)
七十六 歸戰……………………………………………………(200)
七十七 不戰……………………………………………………(202)
七十八 必戰……………………………………………………(203)
七十九 避戰……………………………………………………(207)
八 十 圍戰……………………………………………………(209)
捲九
八十一 聲戰……………………………………………………(212)
八十二 和戰……………………………………………………(214)
八十三 受戰……………………………………………………(216)
八十四 降戰……………………………………………………(218)
八十五 天戰……………………………………………………(220)
八十六 人戰……………………………………………………(222)
八十七 難戰……………………………………………………(224)
八十八 易戰……………………………………………………(227)
八十九 離戰……………………………………………………(228)
九 十 餌戰……………………………………………………(231)
捲十
九十一 疑戰……………………………………………………(234)
九十二 窮戰……………………………………………………(236)
九十三 風戰……………………………………………………(238)
九十四 雪戰……………………………………………………(240)
九十五 養戰……………………………………………………(244)
九十六 畏戰……………………………………………………(247)
九十七 書戰……………………………………………………(249)
九十八 變戰……………………………………………………(252)
九十九 好戰……………………………………………………(255)
一 百 忘戰……………………………………………………(257)
精彩書摘
一計戰
【概述】
《計戰》是《百戰奇略》的開宗首篇,它取義於《孫子兵法·計篇》,著重從戰略高度闡述實地戰爭謀劃對於贏得作戰勝利的重要性。這裏的“計”與原文中的“計料”義同,是分析、判斷情況的意思。戰爭是敵對雙方在一定客觀條件下,運用主觀指導的一種以武力解決勝負的鬥爭活動。戰爭雙方的任何一方,要想戰勝對方,必須首先分析和研究敵我雙方的各方麵情況,並根據這種客觀實際,製訂齣正確的作戰計劃和軍事部署。隻有使主觀指導與客觀實際相符閤,纔能較多地打勝仗。本篇能夠認識
到這一點,並且進一步揭示瞭“用兵之道,以計為首”的道理,這是非常可貴的思想。
本篇所舉東漢末年諸葛亮與劉備討論天下大勢而傳為曆史佳話的《隆中對》,乃是我國古代戰爭謀劃發展史上的突齣典型之一。當時,諸葛亮依據對曹操、劉備、孫權三方以及劉錶、劉璋等關於政治、軍事、經濟、地理諸種條件的精闢分析,為劉備的生存與發展製定瞭“聯孫抗曹”的總戰略。為瞭實現這一戰略計劃,諸葛亮提齣首先要嚮薄弱方嚮發展,奪取荊、益二州以建立穩固基地,安撫西南各族,聯閤孫權,整頓內政,加強實力;然後待條件成熟時,從荊、益兩路北伐曹操,奪取中原,統一中國。顯然,這是一個比較符閤客觀實際的既穩健而又有進取精神的戰略構想。劉備後來雖因條件所限而未能實現統一中國的計劃,但他的確是依據諸葛亮“聯孫抗曹”的戰略謀劃,建立瞭蜀漢政權,成為三足鼎立者之一。
【原文】
凡用兵之道,以計為首。未戰之時,先料將之賢愚,敵之強弱,兵之眾寡,地之險易,糧之虛實。計料已審,然後齣兵,無有不勝。法曰:料敵製勝,計險厄遠近,上將之道也。①漢末,劉先主②在新野③,三往求計於諸葛亮④。亮曰:“自董卓⑤以來,豪傑並起,跨州連郡者不可勝數。曹操⑥比於袁紹⑦,則名微眾寡,然操遂能剋紹,以弱為強者,非惟天時,抑亦人謀也。今操已擁百萬之眾,挾天子⑧以令諸侯,此誠不可與爭鋒。孫權⑨據有江東⑩,已曆三世,國險民附,賢能為之輔,此可以為援而不可圖也。荊州北據漢、沔,利盡南海,東連吳、會,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國,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資將軍,將軍豈有意乎?益州險塞,沃野韆裏,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業。劉璋暗弱,張魯在北,民阜國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將軍既帝室之胄,信義著於四海,總覽英雄,思賢如渴,若跨有荊、益,保其岩阻,西和諸戎,南撫夷越,外結好孫權,內修政治;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嚮宛、洛,將軍身帥益州之眾齣於秦川,百姓孰敢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者乎?誠如是,霸業可成,漢室可興矣。”先主曰:“善。”後果如其計。
【注釋】
①料敵製勝,計險厄遠近,上將之道也:語齣《孫子兵法·地形篇》。
②劉先主:即三國蜀漢的建立者劉備,東漢遠支皇族,字玄德。謚昭烈皇帝,史稱“先主”。
③新野:諸本皆作“襄陽”,與史載相違,今據《三國誌·蜀書·諸葛亮傳》校改。
④諸葛亮:三國著名政治傢、軍事傢。琅邪陽都(今山東沂南)人,字孔明。
⑤董卓:東漢隴西臨洮(今甘肅岷縣)人,字仲穎。漢靈帝時,任並州牧。靈帝死後,他率兵進入洛陽,廢少帝,立獻帝,自為太師,把持朝政,無惡不作。後為司徒王允等人設計所殺。
⑥曹操:(155—220)三國著名政治傢、軍事傢。譙縣(今安徽亳縣)人,字孟德,小名阿瞞。
⑦袁紹:東漢末封建地方割據勢力之一。汝南汝陽(今河南商水)人,字本初。
⑧天子:古稱統治天下的帝王。這裏指漢獻帝劉協。
⑨孫權:三國時吳國的建立者。吳郡富春(今屬浙江)人,字仲謀。
⑩江東:長江在蕪湖、南京間作西南、東北流嚮,隋唐以前,是南北往來的主要渡口所在,習慣上稱自此以下的長江岸地區為江東。
三世:指孫堅(孫權父)、孫策(孫權兄)、孫權三世。
荊州:漢武帝時所置的十三刺史部之一。轄境約當今湖北、湖南兩省及河南、貴州、廣東、廣西一部分地區。東漢沿襲西漢地域,治所在漢壽(今湖南常德)。
漢、沔(miǎn):即今之漢水。古時,漢水有二源,北源為沔水,西源稱漢水。
南海:泛指南方沿海一帶,即今廣東、廣西一帶。
吳、會:東漢時分會稽郡為吳郡、會稽二郡,閤稱“吳會”,其地轄今江蘇、浙江地區。
巴、蜀:即巴郡、蜀郡,轄境為當今四川地區。
其主:指荊州統治者劉錶。
益州:漢武帝時所置十三刺史部之一。轄境約當今四川全境以及雲南、甘肅、湖北、貴州部分地區。
高祖:指漢高祖劉邦。
劉璋:漢光武帝劉秀之子,中山王劉焉的後代,字季玉,繼其父職為益州牧。後劉備率軍入川,劉璋齣降。
張魯:東漢末天師道首領。
阜:據《三國誌·蜀書·諸葛亮傳》原作“殷”;《百戰奇法》原作者因諱宋太祖趙匡胤父名(弘殷)而援引時改“殷”為“阜”。
覽:通“攬”,采摘、收取的意思。
戎:我國古代中原人對西北少數民族的泛稱之一。
越:我國古代對長江中下遊以南地區少數民族的總稱。
宛、洛:即今河南南陽、洛陽地區。
秦川:古地區名。泛指今陝西、甘肅秦嶺以北平原地區,因戰國時地屬秦國而得名。
簞食壺漿:語齣《孟子·梁惠王下》,意思是民眾慰勞所愛戴軍隊時用以犒獻的酒飯食物。
本篇史例齣自《三國誌·蜀書·諸葛亮傳》。
【譯文】
大凡用兵作戰的法則,一般將戰略謀劃放在第一位。在尚未開戰之前,首先要判明將帥賢明愚鈍,敵人力量的強大與弱小,兵員數量的多少,戰區地形的險峻和平坦,糧草的供應是否充足。隻要把敵我雙方這些基本情況都瞭解清楚,然後再齣兵作戰,就沒有不勝利的。恰如《孫子兵法》所說:“高明的將帥在指導作戰時都會有一套很好的法則:判斷敵軍的實際情況,研究作戰取勝的策略,對作戰地形和道路遠近進行詳細的考察。”
東漢末年,劉備屯兵新野時,曾經三次親往隆中拜訪諸葛亮,嚮他請教興復漢室、一統天下的大計。諸葛亮說:“自從董卓進京專權以來,豪傑之士紛紛起兵,稱雄一方,因此地跨州郡的割據者一時之間數不勝數。曹操跟袁紹相比,名望低微,實力弱小。但是曹操終能戰勝瞭袁紹,由弱者變為強者。這不僅僅是因為天時的便利,也是謀劃正確的結果啊。現在曹操已經擁兵百萬,挾製皇帝嚮四方諸侯發號施令,實在不能夠直接和他較量。孫權繼承父兄基業,占有江東,統治時間曆經三世,地形險要,民心歸附,賢能的人都願意輔佐他,可以作為今後的盟友,而不可以圖謀。荊州北方有漢水、沔水作為屏障;南方臨海,資源非常豐富;東連吳郡、會稽郡;西邊通往巴郡、蜀郡。真是一個適閤用兵的要地啊,但荊州太守劉錶卻不能守住它。這或許就是上天贈送給將軍的,你有意於占據此地嗎?益州地勢險要,土地廣袤肥沃,物産豐盈,天然富饒,高祖就是依托這裏而成就瞭漢室帝業。益州牧劉璋昏庸無能,張魯又在北邊虎視眈眈。雖然益州人口眾多、資源豐富,但劉璋不知愛惜民力,有纔能的人都對他很失望,渴望得到英明的君主。將軍你是大漢皇室之後,信義廣播四海,並且廣募天下英豪,求賢若渴。如果將軍占領荊、益二州,占據險要的地勢,對西邊和南邊的少數民族都友好相處,對外和孫權結盟,對內勵精圖治。一旦天下形勢發生變化,你就可以乘機派遣一員大將率領駐紮在荊州的軍隊嚮南陽、洛陽地區挺進。將軍親自率領益州兵馬北上,行軍途中所過州縣的百姓,有誰不敢爭先恐後地擔著豐盛酒食來迎接呢?如果真能做到這些,那麼,將軍一統天下的大業就能夠成功,漢朝統治也就可以復興瞭。”劉備聽後非常高興:“說得太好瞭!”劉備後來為興復漢室所采取的策略,果然是根據諸葛亮的謀劃進行的。
二謀戰
【概述】
本篇以《謀戰》為題,旨在闡述如何挫敗敵人的戰爭圖謀。本篇引自孫子“上兵伐謀”一語,意思是,用兵的上策是挫敗敵人的戰爭圖謀。換言之,也就是運用謀略打破敵人的戰爭企圖,把戰爭消滅在萌芽狀態,從而達到孫子所強調的“不戰而屈人之兵”的“全勝”目的。所謂“不戰而屈人之兵”,是說不以兵力直接與敵人交戰而又能夠戰勝敵人。可以認為,這是孫子對戰爭所希望達到的目標。但是,必須看到,“不戰而屈人之兵”是有條件的,隻有在力量上處於優勢,形勢非常有利,並且有符閤客觀實際的正確主觀指導,纔有可能不經流血犧牲而達成“全勝”這一理想目標。
春鞦時晉平公為瞭進攻齊國,先派範昭考察齊國政情。齊相晏嬰運用其智謀於宴飲之間挫敗瞭範昭的多次挑釁,從而阻止瞭晉國即將攻齊的戰爭圖謀。這可以說是“不戰而屈人之兵”的一個例證。晉國之所以打消進攻齊國的戰爭企圖,固然是晏嬰以其聰明纔智和計謀挫敗晉使範昭肆意挑釁的結果,但也不能不看到,齊國自桓公開創的霸主地位,雖然到瞭景公時期已經喪失,但齊國仍不失為中原大國之一。晉平公要發動攻齊戰爭,對此是不能不有所顧忌的。這也正是他首先派人考察齊國政情,爾後決定進攻與否的根本原因。
【原文】
凡敵始有謀,我從而攻之,使彼計衰而屈服。法曰:上兵伐謀①。
春鞦時,晉平公②欲伐齊,使範昭③往觀齊國之政。齊景公④觴⑤之。酒酣,範昭請君之樽酌⑥。公曰:“寡人之樽進客。”
範昭已飲,晏子⑦徹⑧樽,更為酌。範昭佯醉,不悅而起舞,謂太師⑨曰:“能為我奏成周之樂⑩乎?吾為舞之。”太師曰:“瞑臣不習。”範昭齣。景公曰:“晉,大國也。來觀吾政,今子怒大國之使者,將奈何?”晏子曰:“觀範昭非陋於禮者,且欲慚吾國,臣故不從也。”太師曰:“夫成周之樂,天子之樂也,惟人主舞之。今範昭人臣,而欲舞天子之樂,臣故不為也。”
範昭歸報晉平公曰:“齊未可伐。臣欲辱其君,晏子得之;臣欲犯其禮,太師識之。”仲尼曰:“不越樽俎之間而摺衝韆裏之外,晏子之謂也。”
【注釋】
①上兵伐謀:語齣《孫子兵法·謀攻篇》。
②晉平公:春鞦晉國國君,悼公之子,姬姓,名彪,前557年到前532年在位。
③範昭:春鞦晉國大夫。
④齊景公:春鞦齊國國君,莊公之弟,薑姓,名杵臼,前547年至前490年在位。
⑤觴(shāng):古代盛酒器。這裏作動詞,以酒招待的意思。
⑥樽酌:樽(zūn),本作“尊”,酒杯;酌,斟酒、飲酒的意思。
⑦晏子:即晏嬰。春鞦齊國大夫,夷維(今山東高密)人,字平仲。
⑧徹:通“撤”。
⑨太師:同“大師”,中國古代樂官名。
⑩成周之樂:諸本皆作“成周公之樂”,與史載不符,故據《晏子春鞦·內篇雜上第五》校改。成周,古地名,即西周的東都。成周之樂,謂周天子之樂麯。
瞑臣:謂眼睛失明之臣。春鞦晉國著名樂師師曠生而目盲,善辨聲樂。齊國樂官太師以“瞑臣”自稱,自謙之意,未必也是盲人。
仲尼:即孔子。春鞦魯國陬邑(今山東麯阜)人,名丘,字仲尼。春鞦末著名思想傢、政治傢、教育傢,儒傢學說創始者。
樽俎:俎(zǔ),古代祭祀時用以載牲的禮器。樽俎,即盛酒肉的器具,這裏指筵席。
本篇史例齣自《晏子春鞦·內篇雜上第五》。
……
百戰奇略(精裝典藏本)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