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沒有錢也能留學美國,是有條件的。但這些條件是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創造的。
作者利用在中國大陸和美國工作和生活的經曆,用專業的角度給需要美國留學的普通百姓傢庭的孩子在美國學習的方法,讓更多的學生不因為缺錢而遺憾終生,讓自己的聰明纔智得到充分發揮。
內容簡介
本書以“沒有錢照樣留學美國”為宗旨,從留學美國的五大途徑談起。他告訴讀者怎麼實現“求學夢”是專門給“沒有錢”的屌絲讀者看的,相信他們的數量應該比“有錢的”多得多。
主要內容包括:赴美攻讀研究生,碩士、博士、碩連博之申請技巧與獲得資助的途徑;赴美讀私立大學本科之獲得奬學金的規劃與準備;獲得經濟擔保讀大學;爭取公派做訪問學者或攻讀學位;如何到美國讀公立中小學;如何在美國生活、學習與工作;如何在美國辦身份等。
作者簡介
姚鴻恩,1988年獲得華東師範大學社會科學情報碩士學位,任教於上海大學。1992年,獲得奬學金,赴美國德州理工大學攻讀雙語教學博士學位。1994年,應聘任職於美南電視報業傳媒集團之《西雅圖新聞》,先後擔任編輯和主編。2006年起,先後在美國國防部外語學院、馬裏蘭大學、約翰-霍普金斯大學任教,並擔任喬治-梅森大學兼職教授。教研的課程主要為“中國文化和語言”、“中美文化比較”等。
著有《美國民生實錄》《英語單詞形象記憶法》《單詞達人-形象記憶詞匯》等。
內頁插圖
目錄
前言:打開另一扇門
-----------------------------------------------------------------------
第一編 給未來的美國大學生
-----------------------------------------------------------------------
第一章 慷慨大方的私立大學
第一節 跑步,跑進瞭哈佛 /2
第二節 打開名校之門的敲門磚/6
第二章 哪些大學會送你奬學金
第一節 大學排名與奬學金/10
第二節 給你奬學金的80所大學/14
第三章 為你省錢的公立大學
第一節 低學費公立大學(全美排名榜上有名)/36
第二節 低學費公立大學(地區排名榜上有名)/44
第三節 學費便宜的社區大學/66
------------------------------------------------------------------------
第二編 給未來的美國研究生
------------------------------------------------------------------------
第一章 讀研究生,大學給你錢
第一節 讀碩士,還是讀博士?/73
第二節 拿資助的途徑 /75
第二章 讀碩士,如何拿資助
第一節 給碩士生資助的大學專業 / 76
第二節 給碩士生資助的團體機構 / 83
第三節 “半途而廢”讀碩士拿全奬/ 87
第三章 讀博士,拿全奬
第一節 讀哪種博士為好/ 89
第二節 申請讀博士的關鍵/ 92
第三節 你需要怎樣的GRE 分數/ 95
第四節 自我評估及申請步驟/ 99
--------------------------------------------------------------------------
第三編 給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父母
--------------------------------------------------------------------------
第一章 未來的美國大學生由你栽培
第一節 與孩子一起站在起跑綫上/ 105
第二節 父母是孩子的老師/ 107
第三節 課外班,特煩惱 / 114
第四節 “汝果欲學詩,工夫在詩外”/ 116
第二章 讓孩子免費上美國中小學
第一節 美國公立學校敞開大門/ 121
第二節 八仙過海,各顯神通/ 123
--------------------------------------------------------------------------
第四編 美利堅歡迎你
--------------------------------------------------------------------------
第一章 赴美留學 應知應會
第一節 這些事兒皆經驗之談/ 129
第二節 這些事兒須入鄉隨俗/ 141
第三節 這些英語請務必牢記/ 151
第二章 實習、求職、綠卡
第一節 充分利用實習,建立根據地/ 161
第二節 在美國求職秘訣/ 165
第三節 通往移民之路/ 170
---------------------------------------------------------------------------
附錄:
1.如何使用Common App/ 181
2.聯盟申請係統(CAAS)的大學/ 183
3.SAT作文經典選題/ 191
4.SAT 作文真題/ 195
5.申請本科的個人陳述寫作要訣/ 199
6.申請讀研的個人陳述樣本/ 201
7.GRE 分數百分比排名/ 205
8.GRE與GMAT 分數換算/ 207
9.學士學位薪資最好的50個專業/ 209
10.碩士畢業薪資最好的100個專業/ 214
11.MBA薪資最好的47個專業/ 218
12.博士學位薪資最好的專業/ 220
13.全美大學排名/ 222
14.全美大學排名校名檢索/ 233
15.美國最安全的25個城市/ 244
後記: 留學浪潮,洶湧不息/ 247
精彩書摘
第一編 給未來的美國大學生
問:我在讀中學,成績一直都是A,考大學沒有問題。但是,我想高中畢業後直接赴美上大學,可我傢裏沒有能力供我自費留學。我有希望爭取美國大學的全額奬學金嗎?
答:你的中學成績都是A,很好,但還不夠。請設立新目標,將自己變成一個齣眾的學生,一個有特點的人。這樣你就完全可能獲得全額奬學金瞭。
問:我想高中畢業後赴美上大學。父母有些積蓄,那是他們的辛苦錢,我想盡可能為他們省點。我大概沒有能力拿到全額奬學金。我能找到學費便宜的好大學嗎?
答:首先,雖然獲得全額奬學金門檻很高,但要獲得部分奬學金,許多大學隻要求你比較優秀即可。此外,如本書中所詳列的,美國還有許多學費便宜的大學,都是美國U.S.News排名榜上有名的學校。
第一章 慷慨大方的私立大學
私立大學,顧名思義,是私人開辦的大學。隻聽說過“慷公傢之慨”,私立“私”字當頭,怎麼會對未來的學生慷慨解囊?
是的,美國私立大學會給學生資助,隻要你符閤條件。讓我們先來讀一個故事,一個完全真實的故事。它就發生在我曾經居住過的西雅圖。
第一節 跑步,跑進瞭哈佛
2014年3月15日晚11點。一架來自波士頓的大型客機穩穩地降落在西雅圖-塔科馬機場。一個陽光大男孩,提著簡便的行李,邁著輕快的腳步,甩掉瞭6個小時的高空倦意,“到傢瞭!”
美國的學校每年都放春假。哈佛的春假從3月16日開始,一個星期。春假迴傢,看望父母,就像《常迴傢看看》的美國版,幫媽媽擦洗浴缸,幫爸爸後院割草,晚上跟爸爸媽媽聊天,談他那有趣的同學、開明的教授、活躍的課堂……
大男孩小名洋洋,大名範震洋。哈佛一年級學生,入學纔半年多。這一年,整個華盛頓州隻有14個高中畢業生進入哈佛。 洋洋是如何步入這世界上排名第一的學術殿堂的呢?
哈佛嚮洋洋招手
日曆翻迴到2012年。
美國西雅圖。聖誕節來臨前的一天,這一天陽光格外明媚。西雅圖,一個雨水過於充沛的城市,難得有這樣的晴天。下午,郵車來後,一個大男孩到自傢郵箱取郵件。他眼睛一亮:哈佛!哈佛大學的大信封。不用拆,他就知道,他被錄取瞭。
大男孩就是洋洋,是個ABC,也就是在美國齣生的中國人(American Born Chinese)。爸爸媽媽都是中國人,20多年前來的美國。
2012年夏天,洋洋先後收到來自多所著名大學的邀請,包括常青藤盟校哈佛、耶魯、普林斯頓、哥倫比亞、康奈爾、布朗以及加州斯坦福大學和本地華盛頓大學。美國的名校每年都會提前在夏季招收第二年的新生,鼓勵剛進入12年級的學生申請,這叫做“提早申請”(early application)。名校鼓勵學生提早申請的目的很簡單,就是要將最優秀的學生盡早搶到手。其中,對於少量尖子,特彆是體育尖子,名校則予以特彆招聘(recruit),猶如招聘人纔。美國大學體育協會(National College Athletic Association)將大學分類,並規定體育項目的學生名額和奬學金。名校的招生獵頭搜尋尖子,列齣名單。範震洋的英文姓名就在名校招生獵頭的名單裏。
哈佛、布朗和哥倫比亞大學還邀請洋洋去校園參觀。最後,洋洋選擇飛往哈佛。哈佛報銷瞭一切費用,包括機票和住宿。西雅圖在美國的西北角,哈佛坐落在波士頓邊的劍橋,在美國的東北角。10月12日,洋洋橫跨美國,飛到瞭波士頓,由哈佛老師親自去機場迎接。三天的訪問,排得滿滿的。洋洋與學校負責人、授課教授和體育教練會麵,還根據自己的喜好旁聽瞭教授上課。三天裏,來自各地的哈佛新生候選人,住在一起,吃在一起,開心極瞭。入學部負責人還跟洋洋麵談,海闊天空,如同朋友聊天。這三天的訪問其實是麵試。三天後,學校負責人送洋洋到機場,留下的話是,“希望你考慮哈佛”。
那段時間,洋洋傢的郵箱塞滿瞭大學的邀請信,而且他還接到各個大學的電話。但是,訪問哈佛後,洋洋已經有瞭堅定的選擇,那就是哈佛。其他大學,則一一謝絕瞭。
哈佛招生和財務資助部威廉院長在錄取通知書中寫道:“招生委員會相信,你具有在哈佛就讀期間以及未來作齣重要貢獻的潛力”(the Committee believes you have the potential to make important contributions during your college years and beyond),並在簽名後手書:“希望你加入我們!”(Hope you’ll join us!)
哈佛,多少年輕人夢中的頂尖學府啊。洋洋一傢,感謝哈佛在聖誕節前送來的這一珍貴的禮物。沉甸甸的大信封裏裝著榮耀、裝著期待、裝著燦爛的未來。
成功源於跑步
為什麼哈佛及其他的名校都緊盯著洋洋並竭力邀請他申請他們學校呢?答案兩個字:跑步。
洋洋小時候非常調皮、好動。他會把浴室的捲筒衛生紙拉到臥室和客廳。洋洋父母的朋友甚至拐彎抹角地建議,帶他去醫生那兒檢查一下。洋洋的爸爸在國內當過工廠醫生,他很清楚,兒子沒有多動癥。多動癥的主要特點是注意力不易集中,注意短暫。但是,洋洋在看幼兒卡通片的時候,在玩拼圖、玩樂高(Lego)的時候,神情非常專注,幾個小時都不會挪動。
範先生到美國後,不能再做工廠醫生,於是就自己創業,攬些有關電腦的活兒,這不講究文憑,可自學成纔。因此,範先生的時間可以自由支配。他帶洋洋去湖邊,去公園,去圖書館,去科技館,去博物館,去體育館,讓孩子去玩,去看,去見識,去體驗。
洋洋上小學後,沒有傢庭作業。爸爸媽媽也沒有給他報名去上課外班,況且美國的課外班也不多。他傢有鋼琴,但父母絲毫沒有將兒子培養成朗朗的念頭。洋洋直到8歲纔開始學彈鋼琴。美國小學生,3點不到就迴傢瞭,“得給他些事情做做”,幾年下來,彈得不錯,可以彈奏《匈牙利狂想麯》。洋洋父母不認為他有音樂傢或鋼琴傢的天分,“鋼琴能幫助鍛煉協調能力,也能幫助孩子提高一些音樂素養”,僅此而已。他們覺得,父母不應該給孩子預設專門的目標,或是刻意地培養某方麵的特長,而應該聽其自然。父母所要做的,就是盡可能提供給孩子接觸各類事物的機會,開闊孩子的視野。如果孩子在某方麵錶示齣潛力和興趣,那麼父母就可順其自然,創造條件,鼓勵其發展。
洋洋好動,反應靈活,動作敏捷。小學老師說,他特彆喜愛體育課,跑步比彆人快。洋洋爸爸在國內曾是業餘舉重運動員,得過“上海青少年舉重錦標賽”輕量級第四名。爸爸媽媽覺得,無論今後從事什麼職業,愛好體育總是不錯的,因為體育不僅能鍛煉身體、增強體質,而且能磨礪意誌、陶冶性情。美國人愛好體育,他們認為,一個愛好體育的人,通常都很“積極、陽光、正麵”。
西雅圖多雨,戶外活動受限。爸爸買瞭兩張健身卡,每天都要帶兒子去健身中心鍛煉身體。跑步、舉重,一個小時下來,大汗淋灕。夜晚睡得特彆香,第二天精神特彆好。
洋洋在跑步上嶄露頭角是在進入高中後,短跑成績突飛猛進。美國高中是從9年級讀到12年級。公立學校都是就近入學。洋洋傢住在西雅圖的西北部,就近的高中叫舒沃德高中(Shorewood High School),不是一所頂尖或重點學校。學校評級最高為五星,它被評為三星。西雅圖地區擁有好幾所五星高中,但是洋洋父母認為,中學隻要是中等偏上就可以瞭,不必追求排名第一、第二的學校,孩子的發展關鍵是看孩子自己。讓洋洋一傢欣慰的是,舒沃德高中的體育項目不錯,尤其是田徑,教練富有經驗。美國沒有中國那種從小集中培養體育尖子的國傢基地,但是中小學都擁有設備一流的室外體育場和室內體育場。校內的體育課和運動隊,就是體育新苗的苗圃。經常性的校際比賽、學區比賽、地區比賽中,會自然而然地冒齣一些尖子。而在全美比賽中的獲勝者,便等於拿到瞭參加世界比賽包括奧運會的資格證。
田徑教練邁爾斯一見到洋洋,就喜歡上瞭這個大男孩。洋洋身體素質優秀,身材適中,動作敏捷,具有爆發力。教練在徵得洋洋和洋洋父母的意見之後,將他列入短跑隊。學校的體育課,就是各種運動項目的訓練課。教練說,短跑專業的訓練在學校進行就足夠瞭,迴傢後不需要再作訓練,但是可以做些增強體質的活動,包括舉重。中國短跑運動員是不做舉重鍛煉的,怕影響靈活性。然而,美國訓練短跑運動員時,差不多用1/3的時間練習舉重。短跑的起跑需要巨大的力量來推動身體加速,而且最後幾秒的衝刺也需要爆發力,而舉重訓練能積蓄這種巨大的能量和爆發力。
汗水澆灌齣瞭成果。以室外男子一百米短跑為例,2010年,洋洋的成績是11.52秒;2011年,是10.98秒;2012年,是10.78秒,打破瞭學區紀錄。
美國是體育大國。在美國舉行的世界性比賽,包括奧運會,賽場基本都在各個大學現有的體育場。美國的大學,特彆是名牌大學,都喜愛體育尖子。洋洋在短跑上的齣色成績讓他收到瞭十幾個著名學府的入學邀請。最後洋洋選擇瞭哈佛。哈佛的奬學金是非常豐厚的,包括學費、住宿、膳食、醫療保險、學雜費等費用,甚至包括寒暑假探望父母的飛機票,總額為6萬多美元。傢庭年收入6.5萬美元以下的,一分錢不用齣;年收入6.5萬美元以上,但不到15萬美元的,需按比例支付百分之幾。洋洋的父母屬於較典型的中産階級,年薪較高,加起來約16萬美元,所以洋洋每年需承擔1.6萬美元費用。
私立大學有錢慷慨
美國名牌私立大學都很慷慨,因為有錢。
作為私立大學,來自政府的資金比例很小,比如聯邦政府的資助約為4%。私立大學的資金絕大部分來自私人(包括私人企業)的捐款。根據2015年美國全美大學協會辦公室(National Association of College and University Business,NACUBO)的資料,哈佛獲得的捐贈(endowment)超過358億美元,遙遙領先;耶魯大學超過239億美元;斯坦福大學超過214億美元;普林斯頓大學超過209億美元;麻省理工學院超過124億美元。
私立大學有錢,但不等於“有錢就任性”,鬍亂花錢。給學生資助,有兩個條件:一個是“經濟需要”(financial need),如前文所述,傢庭年收入6.5萬美元以下的傢庭,一分錢不用齣,而6.5萬美元以上,但不到15萬美元的,需支付百分之幾;另一個是符閤被錄取的標準,而且能夠被錄取,這是起決定性作用的條件。
洋洋的成功不隻源於跑步
洋洋被哈佛選中,短跑成績是個必要條件,但並不是充要條件。除瞭體育專長外,名校也有學業標準,如高中期間的成績和SAT的成績。學業成績優秀,仍然不是充要條件,還得看課外的錶現,即“德、智、體全麵發展”。洋洋的臥室裏,奬狀、奬牌琳琅滿目,最多的自然是運動方麵的,但也有許多其他的奬勵,如學習成績優異奬、國際象棋奬、美國總統奬等。洋洋好比是“三好學生”,德、智、體全麵發展。當然,美國的“德”具有美國的特色:遵紀守法,正直誠實,是基本的;熱心公益,助人為樂,是應該的。美國的“德”,還包括個性(personality),如領導能力(leadership)、社交能力(social skill)、自律能力(self discipline)和堅強毅力(strong will)。當然,這些方麵無須十全十美,但應該都有所體現。
洋洋爸爸給我講瞭這麼一件事。
洋洋7歲的時候,父母跟幾個朋友一起去溫哥華遊玩。旅途中,幾個朋友的孩子跟洋洋一起打撲剋,玩的是歐美流行的“去釣魚”(Go Fish)。規則並不算復雜,但是,其中的一位大男孩因為有些智障常常弄錯。一個女孩取笑他“連簡單的數數都不會”,其他孩子包括洋洋也跟著笑話他。
遊玩迴傢後,洋洋爸爸跟兒子一起坐下來,聊玩牌那件事。爸爸說,“你取笑那個弄不清數目的大男孩,是錯的。”洋洋辯解說,“是彆人先取笑他的,大傢都取笑他瞭。”爸爸說,“彆人怎麼對待他,是彆人的事。問題是,你是怎麼對待他的。”爸爸舉瞭一些淺顯易懂的例子,比如,彆人說髒話,彆人闖紅燈,不能因為彆人做瞭,就變成對的瞭。洋洋低下瞭頭,“爹地,我錯瞭。”
十多年後,2012年10月,在申請哈佛大學的時候,洋洋遞交的作文講述瞭這件事。洋洋在作文中寫道:“爸爸跟我談玩牌那件事的時候,我有些吃驚,我本以為隻要功課好,爸爸媽媽就高興瞭。沒想到,他們對我的期望是做個好人。人生最重要的是做個好人。這個好人的‘好’是廣義的。遵紀守法,隻是被動的好人。主動的好人,還應該盡量幫助他人。假如我再有機會跟那個大男孩玩‘去釣魚’的話,我不會跟著取笑他,相反,我會幫助他,也會阻止其他人取笑他。‘因為,幫助彆人會讓世界變好。’(because helping people makes the world a better place)。”
美國的德育,核心是價值觀(value)。比爾蓋茨應邀參加哈佛的一次畢業典禮,30多分鍾的演講中,除瞭幾分鍾開場白,整個演講都在講價值觀,鼓勵哈佛學子做一個能夠幫助陷於貧睏和疾病之中的人,做一個對世界有價值的人,以改善我們的世界。
美國的好大學都要求申請人寫篇作文(essay),作為錄取標準之一。學校不是要看你的寫作技巧,所以從來不會齣統一的作文題目讓你閉門造車。作文由學生自己寫。學校要看的是孩子的“德”,也就是美國人所說的“個性”。
名校的新生,都有自己的個性。洋洋給他爸爸媽媽講瞭幾個新同學的故事。有一個黑人同學,就讀的高中地處一個很差的地區。他愛學習,可是同學取笑他,欺負他,甚至打他。他無法忍受,隻得離校,在傢自學(美國允許學生經過批準後在傢自學)。兩年後,這個同學參加考試,獲得瞭很好的高中GPA和SAT成績。另一個同學,父母離異,他被判給父親。他的父親是個長途卡車司機,他隻能跟著父親,穿越各州。他帶著全部的高中教材,自己學習,還把各地的所見所聞寫成散文,連續發錶在報刊上。結果幾所名牌大學都嚮他發齣瞭熱切的邀請。
私立大學奬學金等候著你
洋洋的故事至少給我們傳遞瞭如下信息:
其一,進哈佛,你不能是平庸之輩,你得“德、智、體”全麵發展,最好具有某項特質。
其二,進哈佛,你不用擔心學費和生活費。傢庭年收入6.5萬美元以下的,所花費用哈佛全包瞭。
哈佛,嚮全世界的優秀青年敞開大門,但是,申請者中隻有約6%的齣類拔萃者能被幸運接納。被錄取為哈佛學生,很難、很難。
申請人無法根據自己的考試成績來預測自己能否被錄取,因為哈佛的錄取標準“基於成績和指望”(admission is based on achievement and promise)。“成績”包括中學的成績和標準化考試(如SAT)的成績;“指望”則是看申請人的前途如何,如將來能否成為某領域的棟梁之材。成績,隻是哈佛錄取標準之一,不像國內高考死扣分數綫,所以常有國內的高考狀元被哈佛無情拒絕。
每個申請人的材料都由兩個或兩個以上的招生委員會成員仔細審閱,決定是否錄取。雖然不能排除“擇人不察”的可能,但總體來說被錄取的都是在“成績和指望”方麵齣類拔萃的。
獲得哈佛奬學金很難,是因為哈佛奬學金是授予哈佛學生的,被哈佛錄取是獲得奬學金的前提條件。
哈佛大約有60%的學生能獲得奬學金,平均每人每年大約4萬美元。其中,獲得全額奬學金的等於免費上大學。獲得哈佛全額奬學金,確實很難,但又很容易。說它難,是難在被錄取上。美國和世界各地的優秀青年太多瞭,隻有“鳳毛麟角”纔能被哈佛錄取。說它容易,是因為一旦被錄取,就一定會獲得奬學金,唯一的額外條件是“經濟需要”。哈佛明確指齣,他們大學沒有學術的、體育的或者以優秀成績為基礎的奬項(There are no academic, athletic or merit-based awards)。所謂“經濟需要”是指學生的傢庭是否屬於低收入(low income)經濟睏難戶(低於哈佛規定的收入標準),若低於標準,就有全額奬學金,保證在校四年經濟無憂。嚴格地說,此“奬學金”其實是助學金。
同樣,進普林斯頓,進麻省理工,進斯坦福,隻要是名列前茅的私立大學,都是這兩個條件。隻要錄取瞭,都能獲得奬學金。你也許會問,洋洋是在美國齣生的,可我是中國人,能夠獲得美國私立大學的奬學金嗎?答案是肯定的。
需注意的是,本節介紹的是美國私立大學。沒有錢又想要赴美讀大學的,基本目標須瞄準私立大學,而不是公立大學。因為美國的公立大學都是州立大學,其經費來源主要依賴所在州的稅收。美國公民或者永久居民,居住在州立大學所在州至少1年以上纔可享受學費優惠,即付州內學費(In-State tuition),每年約1萬美元。外州的居民和外國人,則需要支付約2~3萬美元,這是因為這些學生的父母沒有在該州繳過稅。沒有貢獻,自然沒有福利。而且,州立大學即使有各類奬學金,也隻限於授予美國公民或者永久居民,極少惠及國際學生。但是,私立大學則不同,其經費來源主要是捐款和學費,沒有對本州居住者優惠的責任。所以,不管是州內居民還是州外居民,或是外國居民,當然包括中國人,一視同仁,適用同樣的政策。
例如,哈佛的政策非常清晰地錶明:“我們對錄取沒有任何的限額規定,所有的申請人都一視同仁;財力資助針對所有的學生,不管其國籍,獲取的機會一律平等。”(We have no quotas of any kind for admission, all applications are evaluated by the same holistic criteria, and financial aid is equally available to all students regardless of citizenship.)
是的,私立大學奬學金等著你。隻要你努力,這錢就是你的。
第二節 打開名校之門的敲門磚
一流名校—你的目標
美國私立大學嚮所有的人打開大門,也就是任何人都有機會進私立大學。邏輯上說,也就等於任何人都可能被拒之門外。
美國頂尖名校的錄取率(Acceptance Rate)是很低的。以八所常青藤(IVY League)名校為例,哈佛大學約為5%~6%;耶魯大學和哥倫比亞大學約為6%~7%;普林斯頓大學約為7%;布朗大學約為8%~9%;達特茅斯學院約為10%;賓夕法尼亞大學約為12%;康奈爾大學約為15%。
非藤(常青藤)校的私立大學,錄取率也很低。以下是最著名的非藤校的私立大學的錄取率:
斯坦福大學(Stanford University),約為5%~6%。
麻省理工(Massachusetts Institute Technology),約為8%~9%。
芝加哥大學(University of Chicago),約為8%~9%。
杜剋大學(Duke University),約為8%~9%。
範德堡大學(Vanderbilt University),約為12%。
西北大學(Northwestern University),約為14%。
華盛頓大學(聖路易斯)(Washington University in St. Louis),約為15%。
萊斯大學(Rice University), 約為16.7%。
約翰-霍普金斯(Johns Hopkins University),約為17%。
喬治城大學(Georgetown University),約為17%。
威廉姆斯學院(Williams College),約為17%~18%。
塔夫斯大學(Tufts University),約為18%~19%。
要打開私立名校的大門,各方麵必須名列前茅,在高中時至少得進入5%,纔有競爭力。你得準備有力的敲門磚。
中國自恢復高考製度後,長期以來,每年7月烈日炎炎的時候都會舉行高考。後來好像為瞭照顧考生,時間提早到6月。考試那幾天,是考生和父母備受煎熬的日子。諾貝爾文學奬獲得者、著名作傢莫言也曾陪同女兒高考,寫下瞭《陪考一日》,細節真實、令人感嘆。
美國沒有高考,或者說沒有像中國這樣的高考。各校沒有統一的錄取標準,主要的錄取依據是四個方麵,即四塊敲門磚。如果你的目標是進能夠為你提供奬學金的美國一流大學,那麼你的敲門磚必須足夠給力。
漂亮的高中成績單(high school transcripts)
……
前言/序言
打開另一扇門
我們都知道這樣一句名言:上帝關上瞭一扇門,一定會給你打開一扇窗。
是的,任何人,有所失,必有所得。
對於留學美國,你可能根本不奢望。“我不是富二代,我不是官二代,我不是星二代,我沒有錢,怎麼可能去美國留學?”
記得拿破侖的名言嗎?The word impossible is not in my dictionary.
在你的字典裏,也應該讓“不可能”滾蛋!
留學需要錢,大把大把的錢。沒有錢?沒問題!
上帝關閉一扇門的同時會給你打開另一扇門。你的某一方麵的失去,意味著其他方麵的獲得。就留學美國來說,打開的就是另一扇門,一扇讓你通往大洋彼岸的門。
是的,沒有錢也能留學美國。改革開放初期赴美留學的先行者,基本都是沒有錢的。而後十多年,赴美留學生絕大多數也是沒有錢的。他們靠的是奬學金,靠的是自己的拼搏。我是1992年赴美留學的,我就是其中的一個。
沒有錢照樣留學美國。這是上百萬中國留學生的成功所證明的事實。
任何成功,都是有可能的。任何人,都能挑戰不可能。
命運或許已將你投入一個極其普通的傢庭,你的父母無法給你錢財,但是請記住,他們一定給瞭你聰明的大腦和堅強的意誌,這,就是你的財富。你就能像貝多芬那樣,“扼住命運的咽喉!”
命運就在你的手中。你的字典裏,沒有“不可能”。是的,相信自己,你會成功!
韆裏之行,始於足下。
現在,你就站在起跑綫上。奔跑吧!
姚鴻恩
2016年9月於夏威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