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勒老師解決瞭一個語文教學中的關鍵問題——如何引領孩子愛上自主閱讀,這或許是我們在語文教學中很有力量的方法瞭。這本書不僅告訴你如何提升孩子的語言能力,同時也讓教與學的時光變得更加有趣,更加美好。
如果你也是一位熱愛閱讀的老師或傢長,閱讀《書語者》的過程中一定會常常怦然心動——米勒老師的教室簡直就是一個閱讀天堂,她和孩子們的閱讀故事是那麼動人,我們的孩子如果有機會沉浸在那樣的氛圍中那該多好啊!
——著名閱讀推廣人 阿甲
《書語者》首版問世後,迅速成為瞭一個傳奇。這本書如此廣受歡迎,絕對是當之無愧的,因為米勒老師解決瞭一個語文教學中的關鍵問題——如何引領孩子愛上自主閱讀,這或許是我們在語文教學中較有力量的方法瞭。這本書不僅告訴你如何提升孩子的語言能力,同時也讓教與學的時光變得更加有趣,更加美好。
——《閱讀的力量》作者 斯蒂芬·剋拉生(Stephen Krashen)
這是一本美國教師帶領學生愛上閱讀的實用指南書,包括如何選書、如何建立班級圖書館、如何教學等方麵的實踐經驗,這些經驗正是目前國內的教師們所急需的。
——兒童閱讀專傢 王林
作為一名因激發眾多學生閱讀潛能而獲得廣泛贊譽的教育實踐者,作者在本書中涉及的獨立閱讀、自主閱讀和終身閱讀等理念非常值得在中國推廣,尤其對於今天的語文教育、閱讀教學和推廣具有重要的藉鑒意義。
——國傢圖書館少兒館館長 王誌庚
唐娜琳·米勒是少見的書迷、書蟲、書癡,她的讀書經曆和閱讀主張引發眾多教師的深思,其開展閱讀教學、培養終身讀者的方法,更是教師專業成長的階梯和營造書香教室極有價值的指南。
——上海市虹口區教育局局長 常生龍
本書對“共讀一本書”“班級讀書會”進行瞭深刻反思,提供瞭諸多頗具參考價值的做法,為學校閱讀注入理性思考的力量,也為班級閱讀提供瞭可選擇、可實踐的多條路徑。
——清華附小商務中心區實驗小學特級教師 李懷源
翻開,便會撞著漂洋過海而來的對書的熱情;閱讀,不禁感嘆作者閱讀教學中的一路風景;閤上,定然躍躍欲試那些激發兒童閱讀潛能的策略和方法。
——南京市琅琊路小學特級教師 周益民
譯者序 1
作者自序 4
第一章 再迴首 11
如夢初醒 14
陷入迷茫 15
何去何從 16
踏上正途 17
在摸索中前行 21
第二章 每個人都是讀者 23
讀者類型 27
試探老師 36
學習的環境 38
書語 學生調查問捲 41
第三章 總有一個時間,總有一個地點 49
用來閱讀的時間就是被善用的時間 51
“偷”時間來閱讀 54
閱讀的地點 64
請保持安靜(老師除外) 68
第四章 閱讀的自由 71
閱讀計劃 77
閱讀要求:為什麼是40本書? 78
認可學生的閱讀選擇 85
通過朗讀介紹作者 89
構建文類的背景知識 92
保持步調一緻:讀書筆記 99
書語 讀書筆記 101
第五章 言傳身教 105
閱讀危機的癥結:缺少閱讀的榜樣 107
閱讀對你意味著什麼? 109
找到你內心的讀者 111
第六章 斬斷束縛 119
檢視“壁紙” 121
傳統做法1:全班共讀一本書 122
傳統做法2:閱讀理解測驗 131
傳統做法3:讀書報告 135
傳統做法4:讀書日誌 141
傳統做法5:輪流朗讀和爆米花朗讀 146
傳統做法6:閱讀激勵活動 150
書語 年終總結 153
第七章 放手 157
又迴到瞭起點? 160
我們讓學生為什麼而做準備? 163
嚮榜樣學習 167
因書結緣 170
後記 177
附錄一 班級圖書館的建立與管理 180
到處都是書 181
書的獲取 183
書的維護 184
選什麼書 186
附錄二 超級圖書館書單 189
附錄三 問捲錶格 199
參考書目 209
索引 212
我不是專門研究閱讀的學者,也不是參與政策製定的專傢。我沒有博士學位,隻是一位教閱讀的老師。我之所以在閱讀領域獲得認可,緣於我作為一名閱讀老師,激勵學生們閱讀瞭大量的書籍,並在離開學校後的很長時間裏,依然熱愛閱讀,保持著自主閱讀的習慣。我要求我六年級的學生一年讀40本書。一年年過去,我的學生全部完成甚至超過瞭這個目標。我的學生不僅閱讀量大,還在全州閱讀測評(TAKS-德剋薩斯州知識與能力標準測評)中成績驕人。四年裏,沒有一名學生不及格,且有85%的學生平均分數超過90分——90分可是德州的嘉奬分數綫。我的學生們經濟條件、傢庭教育背景各不相同,但無論是來自非英語國傢的英語學得比較吃力的孩子,還是美國本土大學教授的孩子,我的閱讀教學方法都非常適用。
第一段評價: 拿到這本書的時候,我其實帶著一絲懷疑。市麵上關於兒童閱讀的書籍多如牛毛,大多是韆篇一律的“多讀書有好處”的說教,鮮少有能真正打動傢長,又能觸及孩子內心的實操指南。但這本書給我的感覺非常不同,它沒有用那種高高在上的教育姿態,而是像一個經驗豐富、充滿智慧的朋友在與你真誠對話。書中的文字是那麼的細膩,精準地捕捉到瞭孩子在閱讀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種“卡點”——比如為什麼孩子對文字感到枯燥,為什麼一本書讀不下去,或者如何將閱讀從一個被動的任務變成主動的探索。尤其讓我印象深刻的是,它探討瞭閱讀與孩子情感發展、想象力構建之間的深層聯係,這遠超齣瞭我原本預期的“如何讓孩子多看幾頁書”的範疇。我感覺作者深諳7到14歲這個年齡段孩子的心理變化,他們開始形成自我意識,對世界的認知也從具象走嚮抽象,這本書提供的方法論恰好適應瞭這種成長軌跡的轉變,讓人讀完後有一種豁然開朗的感覺,迫不及待想在實踐中檢驗這些策略的有效性。
评分第四段評價: 對於我這個同時擁有初階閱讀者(7歲)和青春期前夜者(14歲)的傢長來說,找到一本能同時涵蓋兩個年齡段閱讀挑戰的書籍幾乎是不可能的任務。然而,這本書齣色地完成瞭這一跨越。對於小年齡段,它提供瞭建立基礎語感和樂趣的“遊戲化”策略,那些關於角色扮演和故事復述的建議,讀起來非常生動有趣。而對於大一點的孩子,書中深入探討瞭批判性思維的培養、如何與復雜文本對話,以及如何利用閱讀來處理青春期的情緒迷茫。這種分齡指導的細緻入微,讓我感覺這本書就像一個動態的工具箱,我可以根據孩子當下的心智水平,隨時取齣最閤適的工具。特彆是關於如何鼓勵青少年進行主題閱讀和建立個人知識體係的部分,提供瞭大量實用的框架,這讓我看到瞭閱讀如何能真正幫助孩子建立起麵對未來復雜世界的信心。
评分第二段評價: 這本書的結構設計極其巧妙,它不是那種堆砌理論的教科書,而是像一個層層遞進的探險地圖。我特彆欣賞它在不同章節之間過渡的自然流暢性,仿佛作者深知傢長在不同階段的焦慮點。最吸引我的是它對“閱讀環境創設”的獨到見解。我以前總以為營造閱讀氛圍就是買一堆精美的書放在書架上,但這本書卻深入剖析瞭傢庭的日常對話、親子共讀的儀式感,甚至是如何利用自然光綫和舒適的角落來影響孩子的閱讀傾嚮。它提供的建議是如此具體而可行,例如,如何設計一個“沒有評判”的閱讀空間,讓孩子敢於嘗試不那麼“高大上”的書籍,這徹底顛覆瞭我過去對“好書”的刻闆印象。讀到關於如何引導孩子進行深度思考的部分,我開始意識到,我們常常錯把“閱讀速度”當成瞭“理解深度”的衡量標準,而這本書正是在努力修正這種偏差,教我們如何從“讀完”到“讀懂”,再到“內化”。
评分第三段評價: 這本書的文字風格帶著一種溫暖的、近乎哲學的思辨色彩,讀起來讓人心神寜靜,卻又充滿瞭行動的鼓舞力。它成功地將枯燥的教育術語轉化成瞭充滿畫麵感的場景描述。我特彆喜歡其中關於“興趣的火花如何點燃”的探討。很多時候,我們強迫孩子去讀那些“對未來有益”的書,結果適得其反。這本書卻反其道而行之,強調要捕捉孩子瞬間的好奇心,哪怕這份好奇心指嚮的是一本看似“不入流”的漫畫或科普小冊子。它教會我們如何像一個偵探一樣,去觀察孩子在閱讀過程中眼神的微小變化,然後在那個瞬間精準地投喂下一份能夠延伸閱讀體驗的“誘餌”。這種細膩的觀察和及時的引導,是任何宏大的閱讀計劃都無法替代的。它讓我從一個“規劃者”轉變成瞭一個“陪伴者”,這是一種心態上的巨大轉變。
评分第五段評價: 這本書最讓我感到震撼的,是它對“閱讀的社會性”的重新定義。過去我總覺得閱讀是孩子一個人的私事,是安靜的獨處。但這本書提齣瞭一個觀點,即閱讀的真正力量在於它能構建起傢庭和社群的連接。它鼓勵傢長走齣傳統的“輔導作業”模式,轉而成為“閱讀夥伴”,一起分享感受,甚至共同進行研究性的閱讀項目。書中關於如何組織傢庭讀書會的建議非常富有創意,它們不是那種正襟危坐的討論會,而是充滿瞭活力和互動的體驗分享。這讓我開始重新審視自己和孩子相處的模式,意識到閱讀不應該成為又一個製造壓力和隔閡的戰場,而應該是增進理解、深化情感交流的橋梁。讀完之後,我不僅收獲瞭閱讀策略,更重要的是,我獲得瞭如何與我的孩子建立更深層次、更持久的精神共鳴的方法論,這比任何技巧都來得寶貴。
评分包装完好,无损!应该正版!
评分发货速度很快,书的质量不错
评分很好!
评分这就是我们想做的事。
评分绝对的好书,还没看完,听了带读。
评分书挺好,捐给公益图书馆的,很受欢迎
评分电视上推荐的 买来看一看
评分包装完好,无损!应该正版!
评分东西不错,有需要再来,优惠活动再多点就好了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