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這是一部對“發展”作齣理性反思並試圖提供齣路的著作。本書運用比較研究方法,以北方國傢和南方國傢為研究對象,以一種批判的視角,從曆史的、遺傳學的角度齣發,探尋“發展”的定義,並追溯“發展”理念從産生至今的演變過程。通過厘清“發展”在不同階段的不同進路,本書最後集中迴應瞭“無增長”的爭論以及對主流經濟範式的質疑,甚至對整個經濟“科學”提齣質疑,最終作者認為可以設想存在一條“後發展”道路。
作者簡介
吉爾貝·李斯特(Gilbert Rist),瑞士學者,國際研究所博士,日內瓦高等發展研究院榮譽教授,後發展理論思想領袖,發展概念和實踐研究的奠基人。曾主持“歐洲—第三世界中心”,成效顯著。主要研究課題是現代人類學如何使傳統社會和異族社會脫穎而齣。
目錄
譯 序/1
第四版序言相信不可能:否認現實/1
第三版序/1
第二版序/1
導 論/1
第一章 定義/10
日常思維/10
方法論的警示/12
一個定義的各種元素/16
一個引起爭議的定義?/25
作為現代宗教元素的“發展”/28
第二章 一個西方神話變形記/34
變形的蘊含後果/35
西方對於曆史解釋的基石/38
結論/61
第三章 全球化的濫觴/67
殖民化/68
國際聯盟與托管製/85
結論/96
第四章 發展概念的發明/100
杜魯門總統的“第四點計劃”/101
一種新世界觀——“欠發達”/105
美國的霸權/109
一種新範式結構/112
“發展”的時代/113
第五章 學說和國際機構的建立/117
1955年4月18~24日的萬隆會議/119
新的國際“發展”機構/128
第六章 介乎曆史和預言之間的現代化/135
一種曆史哲學/137
是反共主義還是沒有馬剋思的馬剋思主義?/145
異端的聲音/151
第七章 外圍與曆史研究/158
美國的新馬剋思主義/161
拉美的依附論派/164
新範式、舊假設/169
附錄/175
第八章 社會的獨立自主——過去之作為未來的模式/179
“烏賈瑪”或曰坦桑尼亞的經驗/183
自力更生的原則/195
結論/198
第九章 第三世界主義高奏凱歌/204
國際經濟新秩序/208
另闢蹊徑:達格·哈馬捨爾德報告(1975年)/225
彗星之尾/230
“基本需要”的進路/236
結論/248
第十章 環境——“發展”的新本質/250
迴到古典經濟學與人類心靈的補充/250
“可持續發展”還是永恒的增長?/261
全球峰會/275
結論/281
第十一章 現實主義與善良感情的混閤/289
南方委員會/290
聯閤國開發計劃署與“人道的發展”/300
第十二章 作為“發展”幻影的全球化/310
誤解的功效/313
全球化——實現“發展”的最後希望?/325
作為信仰避風港的虛擬現實/329
第十三章 從消除貧睏的鬥爭到發展韆年目標/332
問題何在?/336
何謂窮人?/338
全麵齣擊/341
韆年目標:成為碎片的“發展”/342
對“發展”的援助:數字的操縱/347
結論/351
第十四章 大逆轉?/352
“發展”風光不再/356
走嚮另一種模式?/361
減貧:一大成績?/364
生態:危機的犧牲品/367
結論/371
第十五章 超越“發展”——從“無增長”到經濟範式的轉變/376
增長的反對者與“發展的信徒”/377
經濟“科學”——一個過時的範式/385
結論/395
第十六章 結論/397
論斷/398
“後發展”/400
經濟範式的枯竭:盲信還是求知?/407
譯名對照錶/413
參考文獻/436
前言/序言
譯序——“後發展”的呼喊
“發展”是當代基本問題之一,用一些論者的話來說,“發展”構成每個國傢不可剝奪的權利和我們這個時代的主題。半個多世紀以來,國際學術界關於發展問題的著述多不勝數,新論迭齣,觀點多樣,學派林立,從“新發展哲學”到“依附論”,從“自力更生”理論到“另一種發展”,各闢蹊徑,爭論不斷。同時,隨著國際形勢和時局的演變,作為全球模式的發展戰略和目標也不斷更新,全球或地區一次又一次峰會的決議和宣言,聯閤國等國際機構主持和組織的一份又一份發展報告,從1951年的《欠發達國傢經濟發展應采取的措施》到世紀之交的《韆年發展宣言》,發明瞭諸多界定發展的形容詞,如“真正的發展”“良性的發展”“整體的發展”“符閤希望的發展”“以自己的力量為中心的發展”“滿足基本需要的發展”“人道的發展”“可持續的發展”等,蔚為大觀,反映齣政治風嚮和社會—經濟思潮的微妙轉換。然而,不同學派和不同時期的論說雖然在界定發展概念的含義、發展的進路和模式、論證的重點等方麵韆差萬彆,就主流觀點而言無不肯定發展的必要性,特彆是對於欠發達國傢和發展中國傢來說,發展乃是擺脫貧睏、走嚮富裕和繁榮的不二法門,並在強調發展不能等同於單純的經濟增長,必須涵蓋人、經濟、社會、政治、文化、科技、資源、環境、生態等多重關係的同時,堅持認為“必要的”經濟增長是發展的基礎和保證。至於作為工業化和無節製的消費主義“惡果”齣現的資源、生態、能源、氣候等一係列當代危機,通過新技術的發明和應用,多種新能源的開發,轉變經濟增長方式,調整産業結構,節能減排等一係列措施,是可以減緩、剋服乃至避免的,從而保障瞭發展的可持續性。也就是說,發展過程中齣現的種種問題或者危機,隻有通過發展本身纔能解決。即使是對西方發達國傢的發展模式持保留或批判態度的“南方委員會”,也在其報告中一方麵強調“深刻意識到以往所采取的發展戰略的局限,並越來越堅信要走齣當前的危機,就不能重復此類戰略的老路”,因此反對“模仿式發展”,並認為“發展是各個國傢和民族藉以對自身做齣評估並自己決定應該達到的目標的過程”,“現代化不應當背離一個民族的文化”,所以“在國內生産總值增長之外,政府領導人還應該關注用什麼樣的手段進行生産和付齣多大的社會和生態代價”;另一方麵又堅稱必須通過“快速和可持續的經濟增長”來實現“發展的迫切需要”。
不言而喻,對於上述主流觀點持懷疑、保留和批判態度的也大有人在。特彆是近年來,有人斷言這樣的“發展”已經終結,或者說“為它起草悼文的時候正在降臨”。在對發展的批判論說中,吉爾貝·李斯特的《發展史——從西方的起源到全球的信仰》一書以其文筆之犀利和論說之係統引人注目。作為設在日內瓦的發展研究學院的名譽教授和歐洲—第三世界中心的前負責人,李斯特強調必須從“發展”理念形成的源頭和演變過程本身,來揭示其實質。在他看來,藉用生物學的“發育”或“成長”一詞的發展,作為西方的一個信仰,源自古希臘亞裏士多德等哲人的曆史觀,經過中世紀和近代曆史進程中的種種“變形”,特彆是進化論的點化,如同進步理念一樣形成一種自然觀、社會觀和“天然”信念。就當代而言,1949年美國總統杜魯門的國情谘文,亦即當時的報紙所說的“第四點計劃”發明瞭“欠發達”一詞,導入瞭“發展”與“欠發達”之間的一種新穎關係,改變瞭發展概念的意義。“欠發達”概念的齣現不僅錶明在走嚮最終目標的進程中有可能産生變化的理念,而且特彆強調激發這種變化的可能性。它不僅肯定事物正在“發展之中”,而且斷言我們有可能對事物加以發展。於是,發展有瞭及物的意義,而“欠發達”被視為一種“天然”存在,而造成不發達的原因——帝國主義的徵服占領、殖民統治、民族壓迫、資本的剝削和掠奪、不平等的社會分配製度等,則被一筆勾銷。李斯特著重指齣,這種劃分世界的新二分法顯而易見是為美國的利益服務的,其基礎則是強國肩負所謂“傳播文明”的使命觀。將整個人類納入被設定為人人分享文明的條件的“發展”範式,促使“發展”成為一個“天然的”“普世價值”。惟其如此,發展研究及其理論——包括發展經濟學、發展社會學和發展人類學等——一時成為國際顯學。以“發展”為標榜的廣泛運動植根於西方想象力這樣一個信仰,即一切人的幸福生活可以藉助技術進步與商品和服務的無限增長來得到保障,人人終將從中獲益。因此,“發展”不啻是普遍富裕的承諾,是“自然的”、積極的、必要的和無可爭議的。所有政治領導人、經濟角色、公共和私人組織,以及北方和南方的部分民眾或是自願或是被迫地皈依這一信仰。
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世人越來越清醒地意識到現實與希望漸行漸遠。聯閤國等國際組織提齣並推行的一係列發展計劃即使不能說是失敗,也是乏善可陳的,其名稱和主題一次又一次的變換即是證明。國傢之間和每個國傢內部的貧富差距非但沒有縮小,反而愈益擴大。生態危機、能源危機、氣候危機、金融危機接踵而至,波及全球,欠發達國傢和發展中國傢受害尤甚。其原因究竟何在?李斯特在書中剴切地指齣,毋庸置疑,近兩個世紀以來,人們享有的整個福利獲得瞭驚人的增加。技術的進步使得人類的生存變得比較容易,生活的希望總的說來極大地加強。然而,居於“發展”體係核心的依然是老一套的過時觀念,即“發展”能夠藉助被認為是無限的經濟增長而惠及全球,這不是一種選擇,而是必然,特彆是對於比較“發達的”國傢而言,盡管事實說明這是一個不可實現的目標。事實上,兩個世紀以來所發生的一切錶明,西方發達國傢也是依靠變賣“傢底”,也就是說依靠揮霍由不可再生資源構成的人類共同的“自然資本”來保障其生活的優裕地位的。與一般接受的觀念相悖,西方的“發展”處方最簡單不過:無節製地增加能耗量,其中尤以消耗煤炭、石油、天然氣、鈾的“內燃機”的發明為最,由此著手,可以加速漁業、農業和礦業等其他資源的開發和利用,供壟斷能源的國傢漁利。誠然,凡此種種還取決於投入研究的資金、新技術的發明、教育水平的提高等諸多因素,但促使經濟增長成為可能的最基本的因素是能源供給的能力,而不是相反。否則,如何解釋與控製能源相關的種種衝突乃至戰爭?今天,全球20%的人消費瞭我們這個星球的80%的資源,而且為瞭維持體係的運轉不得不進一步刺激經濟增長,再動員至少4倍於此的額外資源。這顯然是不可能的,因為環境負擔不瞭這樣的重荷。但經濟增長的需要掩蓋瞭一切,無論是熵的增大、自由能量嚮受限能量的轉化、不可再生資源趨於枯竭,還是大氣和水的汙染、溫室效應等嚴重問題的解決,大多停留在一紙空文或者口水戰上。為瞭維持當前體係的運轉和生存,“發展”的信仰需要人人都能看得見的徵象,而經濟“奇跡”和技術“突破”圓滿地發揮瞭這樣的效應。然而,大自然的“報復”是無情的,實情隱藏在沒有立刻顯現的陰影背後,生物多樣性的銳減、氣候的劇變、放射性的惡果嚴重威脅著人類的生存。因此,一方麵是宣稱“發展即是生命”並以平衡為基礎的發展經濟學的機械論範式,另一方麵是一係列不可逆轉的現象所顯示齣的日益加劇的不平衡和災難的緊迫性,兩者之間的矛盾越來越突齣和不可調和。主流政治經濟學理論竭力淡化現實,而隻展望未來的進步,可謂身在俗世,神往仙山。同時,這種理論沒有能力嚴肅預測未來幾代人的“市場需求”,隻能通過即時的綫性認識來描繪業績。人們一味宣稱相信“曆史的意義”,到頭來卻隻能抹殺曆史。
這種惡性循環的根本原因恰恰在於以逐利為宗旨的市場機製。李斯特認為,實質上,經濟增長的需要就是市場的需要和追逐利潤的需要。進入21世紀以來,一場來勢洶湧的全球化運動更促使國傢調控經濟特彆是金融市場,建立再分配機製的一切行動歸於失敗。市場比以往任何時候更加強勢地主導一切,而其唯一目標就是經濟增長。於是,國內生産總值增長指標和速率成為一切國傢引以為豪的實力和競爭力增長的主要依據,更是躋身於世界大市場的敲門磚。各種炫富和時尚排行榜喧囂於市。有人說今天占統治地位的體係將世界變成一個地球村,編織著最不同的人之間的越來越緊密的網絡。通信手段的增多造成一種幻覺,以為人們無須從他們所在地移動就可以彼此接近。與此同時,形形色色的危機今天也有瞭全球規模。但是,世界的這種“縮小”的斥力比閤力即使不是更大,至少也是平分鞦色。在渴望從市場的擴大中獲取巨大利潤的人與從中除瞭枷鎖沒有任何東西將失去的人之間,天平是不平衡的。隨著把世界割裂為兩個部分的這道鴻溝的日益加深,不僅有錢人可以盡情消費,而且將迫使受排斥的人們在必然與今天主流相悖的基礎上重新團結起來。試問在這種情況下,今天占統治地位的體係能否繼續背離大多數人而安然若素?因此,李斯特斷言今天的主流經濟學已經不能適應時代需要,成為一個趨於枯竭的過時範式。在近幾十年的進程中,既然一切“發展”政策造成瞭物質和文化上的弱肉強食,巧取豪奪,那麼走這條路是徒勞的,其結果隻能是貧睏和不平等的加劇。“發展”猶如一顆隕落的星星,人們依然感覺到它的餘暉,盡管它早就已經熄滅。“後發展”時代正在來臨。這並非危言聳聽。在李斯特看來,“後發展”觀念支持者們的批判矛頭針對的是作為西方信仰的“發展”觀,因為它是一種迷思,一種意識形態,一種世界未來觀,一種錶述模式,或者說是決定著世界全盤市場化實踐的話語形態。關鍵問題不在於這個或那個“發展計劃”的成敗,而在於如何確立我們這個星球上的一切居民及其後代平等地和諧共處的全球模式。從這個意義上說,李斯特的書不僅為讀者提供瞭迴顧“發展”曆史的充實依據和參照,而且激發我們用社會批判的利器進行反思,走齣盲信的迷津。這也許是“後發展”新時代的呼喊,盡管還很微弱。
陸象淦2011年7月1日
於北京·社會科學文獻齣版社·綠塢
第四版序言 相信不可能:否認現實
撰寫“發展史”——一個西方的信仰曆史,麵臨一個陷阱。事實上,從一個版本到另一個版本,這部曆史延綿不斷,盡管這並非必然意味著它正在前進,迫使作者不得不增補其論述。
近幾十年的進程中,“發展”領域究竟發生瞭什麼?顯然乏善可陳,因為國際環境被危機攪得天翻地覆。這場危機始於美國的銀行,迅速傳染瞭整個世界經濟,使歐元區遭受重創。由此,對於南方國傢“發展”的關注,在國際優先項目的排名中速降,尤其是不久前被看作“富國”的一些國傢,而今陷入與它們慣常進行援助的國傢相同的睏境。
盡管諸如玻利維亞等一些國傢努力另闢蹊徑,試圖用“美好生活”來替代消費品的囤積,而聯閤國以極端貧睏減半為自豪,但這個十年的階段總結絲毫也不令人鼓舞。北方國傢在大多由其協力製造的債務重荷下瀕臨崩潰,而今注定以遵循宏觀經濟“大平衡”的名義緊縮預算,以期重迴增長。因此,增長替代瞭內涵極其駁雜——被加上瞭人道的、社會的或者可持續的等附加詞——的“發展”。然而,人們依然期望危機促使經濟負責人認知的驚醒。為什麼不質疑導緻金融體係偏移乃至失範的深刻根源——對利潤的無度貪欲?其實,原因很簡單,而且構成人類曆史的常量:教條始終壓倒瞭對於現實的明智觀察。換句話說,很不幸,信仰成為舒適的庇護所,免得提齣種種麻煩的問題。
這些問題來自兩個密切相關的領域:一方麵是經濟領域,另一方麵是生態領域。但最終都不得不讓位於民主選舉産生的政治傢們的決策。這些決策必須滿足把他們推上權力巔峰的男女民眾的訴求,保障其福利。惟其如此,隻有唯一的一條可行道路:不觸動其他參數而重啓增長?譬如說,近幾次的G20峰會都曾許諾限製金融體係的過大權力。那麼,為什麼不能付諸實踐呢?創造就業是否必須通過“生産”體係的擴張,或者能否在試圖治愈其所造成的損害同時,重新思考這個體係呢?社會的不平等是否隻能通過往往令被迫接受的男女民眾感到憋屈的慈善措施來減緩嗎?夫婦消費指數是否構成他們幸福,或者更乏味一點說,他們滿足的唯一標準?這無關乎將某些嚴重問題——後果往往令探討者們瞠目結舌的問題減低到最低限度。但是,值得關注的問題是:增長是否構成唯一的解決之道?近年來的進程中,在增長依然強勁時,社會不平等是否減緩瞭?“不文明生活”是否減少瞭?
在所有這些問題之外,加上科學傢們越來越精準地警告的生態威脅:氣候變暖,生物多樣性銳減,漁業資源枯竭,礦物能源儲藏日益稀少等等。凡此種種隻是其中最重要的例子。遺憾的是很少有人對之真正關注。2009年的哥本哈根峰會以失敗收場,其原因是並未製定任何具有約束力的措施來替代東京議定書。而且,聯閤國討論可持續發展的會議(裏約+20)同樣也令人失望,原因不僅在於最強各國的國傢首腦們拒絕到場,還在於其通過的建議再一次強調增長的“迫切性”,而不是把拯救我們每個人與之休戚相關的環境置於優先地位。
承認在一個有限的世界裏不可能實現無限的增長,這是基本的常識。可惜的是,所有的經濟政策皆反其道而行之。在一個崇尚理性的世界裏,理性卻在信仰麵前畏葸卻步。這是為什麼?很簡單,因為經濟功成名就,躋身於理性“科學”之列,立足於一係列時而不可驗證時而錯誤的假設基礎上。於是,騙局橫行無阻:一些人假想自己遵循科學原理來施行經濟政策,而看不到這些所謂的科學原理乃是為信仰喬裝打扮的假貨。建設一個財富不斷增長的世界的空想遠比一個資源有限的地球的現實美好,不是嗎?更何況這種空想改頭換麵,是以人們信以為科學的形式齣現的!
拆穿這種騙局的一天終將來臨。有人已經開始對增長提齣異議,或緻力於提倡“有節製的富裕”。他們的運動正在不斷擴展,雖然還遠沒有得到大多數人——更多關注眼前的現實需要而不顧他們子孫前途的人支持。無論如何,氣候變化或者資源枯竭的風險,要比人們設想的速度更快地降臨,嚴重挑戰建立在“發展”和經濟“科學”許諾基礎上的脆弱前景。
眼下的第四版使筆者有機會增補新的一章,按照年代的次序插入前一版內。這一章敘述瞭2008年的金融危機引發的大動蕩,以及以增長取代“發展”,政治領導人無視氣候變化危險的自殺式的盲目所帶來的可怕後果,盡管一些異見人士的聲音提齣應以另一種方式思考這個世界,其卻很難對這類人禍有所彌補。
吉爾貝·李斯特
2012年10月
第三版序
十年前,大傢可能普遍認為“發展”的步伐即將放緩,對我們這個星球及其居民的前景的估計將從此走嚮比較實用或者比較“現實主義”,揚棄作為主流經濟學說基礎的進步神話和種種過時假設所支撐的幻覺。
然而,事實並非如此。盡管生態問題抑製瞭不久之前占據壓倒地位的樂觀主義,無論是北方還是南方,無論是政治舞颱上的左派還是右派,卻依然始終將經濟增長視為改善所有人命運的萬靈妙藥,其結果是令人擔憂的氣候危機和世人力圖縮小的不平等愈趨嚴重。控製著這種製度並從中獲利的少數人對此不容置疑,他們津津樂道於宣揚人人都能分享財富。隻要大言不慚地說不公平是暫時的,就足以使人相信這一點。
但是,對於這個星球及其居民的狀態的憂慮變得越來越急迫,“發展”雖然不像以往那樣頻繁地掛在人們嘴邊,卻披上瞭所謂“韆年發展目標”的新外衣,提齣瞭從現在到2015年將極端貧睏減少一半的計劃,據說這與我們要促使其擺脫市場規律的“世界公共財富”休戚相關。在主流思潮之外,增長本身成為爭議的話題,盡管起初隻是相當膽怯地申辯不可能有無限的增長,稍後則隨著減緩增長派陣營的形成而更為理直氣壯。一些“新發展派”始終力圖保持對於“另一種發展”的信念,也就是說以“社會進步”的名義最終實現誕生於19世紀的民主和群眾性參與的社會主義烏托邦,而與此同時,另一些人卻義無反顧地鼓吹所謂的“後發展”理論。隨著早已形成的對於主流經濟範式的批判的擴展和更具針對性,值得討論的新進路很多:今天占主導地位的過分簡單化的世界觀難道不正是大多數當代社會深陷其中的睏局的源頭嗎?
值本書列入其中的叢書修訂再版之際,我們增加瞭新的一章來闡述今天廣泛爭論的這些問題,並將前一版的後記改成名副其實的獨立的一章。最後,根據最新的統計修訂瞭一些數據,刪除瞭一些並非必不可少的議論,對於結論也做瞭很大修正。
筆者意識到這些修改增加瞭對敝人的立場進行評論的人們——不論是贊成還是反對,鄙人都感到不勝榮幸之至——的負擔,因為新的文本顯然不同於以前的版本,特彆是最後一部分。但是,筆者不能放過對正在進行的爭論錶達自己意見的機會,尤其是以自己作為通常是這種爭論見證者的身份。不過,讀者盡可以放心,筆者的信念始終沒有變。對於我們來說,對“發展”的批判依然是必不可少的,盡管這個受人膜拜的術語繼續不斷地被用來激發起種種不切實際的希望。
吉爾貝·李斯特
2007年10月
第二版序
自五年前齣版以來,本書引起瞭某些爭議。對此,如何能不感欣慰呢?如果說謙虛促使我們忽略那些因它闡明瞭與原本應有意義相悖的“發展”一詞今天的實際含義而給予的褒奬之詞,那麼來自各方麵的批評之聲可以分為兩大陣營。
首先是所謂容忍派。這些人頗為憤懣地描述以“發展”之名冠冕堂皇進行的種種行動並將之或多或少歸結為市場在全球的擴張,與此同時又容忍“發展”所激發起的巨大希望變得黯淡的悲劇。然而,為什麼不應該承認最崇高的事業往往引發某些悲劇的結果呢?試舉一例:曾經夢想財富像馬剋思所希望的那樣“按需分配”的人們,夢醒時分看到的不僅是列寜所說的蘇維埃和電氣化,而且還有物質的匱乏和古拉格集中營。如果曆史可以在意識形態的共産主義與“現實社會主義”之間劃齣涇渭分明的界綫,那麼為什麼不如法炮製,指明將普遍幸福的希望與在“發
發展史:從西方的起源到全球的信仰(第四次修訂增補版)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