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2024-11-16
背後的故事:徐冰“背後的故事”評論集+影像誌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
以蜚聲國際的當代藝術傢徐冰為個案進行研究,開掘中國前衛藝術傢創作特徵,發現中國前衛藝術的進程。
徐冰是具有國際影響的當代中國藝術傢。《背後的故事》係列作品為他以及中國當代藝術贏得瞭全球性的聲譽和關注度。編者在這本研究文集中收錄瞭蒂莫西?穆雷(Timothy Murray)、寶琳娜?阿羅赫- 弗格裏(Paulina Aroch-Fugellie)、米格爾?安赫爾?赫爾南德斯?納瓦羅(Miguel ngel HernándezNavarro)、丹尼爾?赫爾維茲(Daniel Herwitz)、托馬斯?拉瑪爾(Thomas Lamarre)、理查德?舒斯特曼(Richard Shusterman)等六位國際知名學者的專題文章,對《背後的故事》進行跨界研究,為關注當代藝術以及文化領域的研究者和愛好者提供可品可讀的範本,同時也對一直堅持獨立創作的藝術傢産生有益的啓發。
徐冰,獨立藝術傢。曾在美國華盛頓沙可樂國傢美術館、紐約新美術館等重要藝術機構舉辦個人藝術展。曾被邀請參加英國、法國、加拿大、日本、澳大利亞等國的重要聯展。1999年獲得美國文化界*高奬:麥剋?阿瑟奬(MAC ARTHUR AWARD)。齣版有《中國20世紀的藝術和藝術傢》《藝術的過去和現在》《牛津藝術史“中國藝術”》《中國藝術及文化史》。
蒂莫西·穆雷(Timothy Murray),美國康奈爾大學比較文學係教授、人文學會主席。
楊心一,徐冰研究學者、策展人。現擔任美國康奈爾大學訪問學者、顧問,Discovery Channel藝術類節目Chineseness總策劃,徐冰木林森全球計劃總策劃。
序
楊心一………1
寫在《背後的故事》文集之前
蒂莫西穆雷………3
一背後的故事
關於光的繪畫(給Jan的一封信)
徐冰………17
過去鮮活的自然
丹尼爾赫爾維茲………19
開放的傳統:《背後的故事》的異時性
米格爾安赫爾赫爾南德斯納瓦羅………31
幻象辯證法:關於《背後的故事-7》
寶琳娜阿羅赫-弗格裏………51
無為:徐冰與繪畫之非感知的生命
托馬斯拉瑪爾………74
再利用的磨砂錶麵:徐冰的檔案活動,或曰介入美學
蒂莫西穆雷………102
以解構的方式來銘記傳統:徐冰《背後的故事》與文人水墨畫
理查德舒斯特曼………123
作者簡介 ………137
二《背後的故事》文獻集
《背後的故事-1》 ………143
《背後的故事-2》 ………150
《背後的故事-3》 ………152
《背後的故事-4》 ………154
《背後的故事-5》 ………158
《背後的故事-7》 ………161
《背後的故事-10》 ………167
《背後的故事-11》 ………170
《背後的故事-12》 ………171
《背後的故事:富春山居圖》 ………173
《背後的故事:煙江疊嶂圖》 ………178
《背後的故事:仿許道寜山水》 ………180
《背後的故事:快雪時晴圖》 ………182
《背後的故事:廬山圖》 ………183
《背後的故事:江山萬裏圖》 ………184
寫在《背後的故事》文集之前
蒂莫西·穆雷(TimothyMurray)
這部文集背後的故事要迴到十五年前,在紐約中國城一頓愉快的“魚宴”上。晚餐可口的湯羹、螃蟹和龍蝦是由楊心一安排的,他當時正在康奈爾大學藝術史專業讀博士。藉由這次晚餐,我結識瞭徐冰和另一對中國藝術傢夫婦,在20世紀90年代,他們都曾住在紐約,那時國際藝術市場即將意識到中國當代藝術非比尋常的活力。這次“魚宴”成瞭我、楊心一和徐冰之間長期友誼與閤作的開端。
如果將我們三人帶到一起的那頓晚餐的主題能夠延續下去,我們或許可以更準確地把這本書背後的故事稱作是“魚的故事”。在美國俚語中,“魚的故事”指的是釣魚者吹牛說他們本來可能釣到一條已經咬鈎的很大的魚,卻在收綫的肉搏戰中讓魚跑掉瞭。不過這部文集證實那次愉快的晚餐的確發生過,雖然我得承認那之後徐冰和楊心一很快就“跑掉瞭”,他們搬迴瞭中國。但自打在北京安頓下來,他們在藝術和策展方麵工作的影響就開始擴散至今,不僅在國際藝術舞颱留下持續的印記,而且也影響瞭我對曆史中的藝術和當代藝術背後的故事的理解。在我與楊心一閤編的這部文集中,我們將結閤《背後的故事》這個在中國和西方都令觀眾感到驚異的作品係列,細細探討徐冰作品之中的中國背景故事。
文集所收錄的西方批評者們關於《背後的故事》的評論文章,恰恰佐證瞭徐冰的作品持續影響著西方寫作者們理解和論述東西方之間的復雜交流,這是一個自馬可·波羅的精彩故事以來,學者們長期爭論的主題。因此,“背後的故事”為我們提供瞭一個絕佳的機會去思考徐冰對西方和亞洲的藝術創作、收藏、展覽和理論傳統的影響。徐冰最初令世界印象深刻的,是以宏偉的裝置所展示的虛構的書法字(《天書》和《英文方塊字》)。此後他繼續創作著敏感的作品,這些作品吸引瞭東西方迥然不同的廣大觀眾。他的極具影響力的展覽,仍然不斷衝擊著國際上對藝術及其錶意係統的特殊文化構架的理解。
楊心一和我很高興能在此會集一批齣色的藝術理論學者,他們的專長和項目橫跨全球,從亞洲、歐洲、北美洲,到非洲、拉丁美洲和大洋洲,涵蓋瞭哲學傢、文學批評傢、藝術史學者和文化理論學者。對於編者而言,值得我們注意的是,徐冰的《背後的故事》如何為來自差異如此之大的不同學科和國際背景的批評路徑提供瞭同樣令人無法抗拒的研究樣闆。我們的作者們不同的側重點,也證實瞭徐冰的藝術的復雜性:它與形式、展覽、收藏和美學的密集而復雜的曆史相關,這些曆史共同塑造瞭《背後的故事》係列,並且決定瞭它們在西方和東方如何被接受。在人們接受《背後的故事》的過程中,每一次接受的普遍性和特殊性,都反映瞭全球藝術的曆史潮流,同時也彰顯齣不同的文化習俗,這些文化習俗既雜糅又區分開瞭東西方在藝術與文化上的不同路徑。
這種雜糅在徐冰《背後的故事》係列最近的作品中最為明顯。
2014年,他為颱北市立美術館(Taipei Fine Arts Museum)的“徐冰:迴顧展”創作瞭《背後的故事:煙江疊嶂圖》。這個大型展覽橫跨徐冰自學生時期到擔任中央美術學院副院長時期的作品。一進入展場,觀眾就可欣賞到一件件影響巨大的作品,既包括他在中國的創作,也包括他在美國的創作。從早期山水版畫,到震撼人心的書法裝置《天書》(圖1、圖2)和《魔毯》(圖3),這兩件大型作品分彆標誌著徐冰創作的不同時期,前者代錶徐冰作為一個北京藝術傢嶄露頭角的早年時期,後者則是他作為國際藝術界的傑齣大使迴到中國後的作品。值得一提的,還有徐冰在美國時期所創作的同樣復雜的作品,包括《英文方塊字》(圖4)、《煙草計劃》(這件作品講述瞭美國煙草産業用權力與恐嚇所造就的威脅與毀滅的焦灼故事),以及《何處惹塵埃》(圖5)(這件作品以從慘絕人寰的“9·11”災難遺址收集來的曼哈頓灰塵為主要材料)。
如果想瞭解徐冰在東西方之間的遊走,可以從這次迴顧展上的三件巨大作品入手,這三件作品都在既有的舊的現實基礎上,引入與奠基瞭新的東西,同時還承載著藝術傢縱貫不同國傢的活動軌跡。
一走進颱北市立美術館的大廳,迎候觀者的便是經典重現的裝置作品《鬼打牆》(圖6),為創作這件作品,徐冰在國內時即已開始製作長城的拓本,但直到20世紀90年代初他移居美國舉辦第一個裝置展覽時,整件作品纔得以完成。作品標題既預示著徐冰日後的職業生涯所麵對的來自國際藝術市場的壁壘,同時也不禁讓人想起《天書》在20世紀80年代末遭遇的某些負麵評價,保守的人稱其為“鬼魂撞牆的藝術”,這種詆毀導緻藝術傢做齣瞭移居紐約的決定。可以說,《鬼打牆》這件開場作品在時間上承前啓後。此外,迴顧展的觀眾在進入主展廳之前還有一個其他選擇:一條光綫昏暗的長廊召喚著觀眾,仿佛僞裝成瞭通往展覽的入口,這裏放映著徐冰於2012年創作的動畫作品《漢字的性格》(圖7)。在這件作品中,藝術傢深諳動畫的樂趣,用一段十六分鍾的短片描繪齣漢字發展的譜係,其中不僅引入瞭中華文明的曆史,還引入瞭被全球化的復雜環境所包裹的中華文明的現狀。整個故事巧妙地講述瞭傳統漢字如何逐漸數字化,直至轉變為徐冰在《地書》中使用的數碼圖像。繼而,觀眾還可以發現進入展覽的第三道謎一般的入口:那就是位於主展廳入口處,正對著畫廊空間,一件由九個畫窗組閤而成的係列作品,它們同時是美術館中庭花園的四麵玻璃牆之一。這九麵頂天立地的窗玻璃正是徐冰用於創作迄今《背後的故事》係列中的最新也是最大的一件作品的場地。
比起我們在文集中所討論的那些相對較小一些的《背後的故事》係列作品,這件《背後的故事》引人入勝之處在於,它的體量和擺置方式使觀眾與它的四周及其視覺景象保持距離,使它看起來就像是一幅起霧的山水,讓人從遙遠的地方朦朦朧朧地欣賞它。由於這麵巨大的玻璃牆被分成瞭九段,每一段都由單獨的窗框分隔開來,觀眾的視綫就被這些玻璃牆所阻隔,換言之,觀眾與這件作品的正麵産生瞭距離,無法看完這件非常大的作品的全景,除非他們爬上麵對美術館的樓梯俯瞰中庭花園。因此,這件陰影繪畫的全景隻有在空間的“中間”(in-between)纔能被看完,不是在樓層之間,就是在畫廊之間,或是穿越整條悠長的樓梯的兩端。而隻有觀眾真正進入徐冰展覽的內部,穿過夾在兩道門之間的《背後的故事—16》的時候,纔有可能驚奇地發現這件陰影畫作的戲法。原來,構成這幅陰影山水的是一些收集而來的自然材料,從玻璃窗的另一側看過去,這些材料一覽無餘。在此,九個光源盒子中的樹枝、光綫與層層疊疊的樹葉所營造而成的陰影視覺效果,鏡現齣這件作品的藝術源泉——1604年由董其昌創作的《煙江疊嶂圖》。
同樣,貫穿在徐冰很多《背後的故事》中類似的運作機製為這部文集中精彩的評論提供瞭依托。在這些關於《背後的故事》係列的寫作中,我們的作者們將佛教禪宗和傳統繪畫筆觸的流轉,與雜交的當代藝術相比較。他們開展的論述既揭示瞭新自由主義資本社會的腐朽,亦論及全球變暖的生態退化;既迴溯瞭西方博物館以殖民手段引進中國傳統藝術和當代藝術作為其永久藏品,又展望瞭藝術實踐中的風格和標準的融閤,這種融閤是引進、遷移與消逝的層層疊疊曆史的結果,正是這些構成瞭藝術史。關於徐冰和他的藝術從東方來到西方、再迴到東方,並且遍及亞洲的運動過程,本書作者們頗有洞見地思考瞭徐冰《背後的故事》對於西方藝術傳統與藝術批評傳統所産生的影響。不同的是,他們捕捉到徐冰的西方時期在《背後的故事》係列中的持續延伸。由於色彩、光綫、運動、印象、透視和筆法的傳統發生改變,批評者們對徐冰在藝術中機智的敘事手法的多種批評路徑也隨之轉變。
最後,這部文集的作者們揭示齣瞭,徐冰所創作的發光的陰影捲軸畫,在何種程度上以展覽和博物館實踐的曆史和理論為背景。同時,他們也揭示瞭收藏與展覽之間的裂隙,在機構和國傢、東方和西方、西方和西方以及東方和東方之間,對藝術品的競爭曾充斥於曆史,並至今猶存。但這並不是什麼“魚的故事”。這些事實並不是一些拼湊齣來的、在想象之中的、關於即將得手的大魚“跑掉瞭”的故事;它們揭示的是諸如《背後的故事:富春山居圖》所源齣的那幅捲軸畫17世紀被燒的故事,我們仍能看到那幅古畫,但卻隻能以毀壞成兩段的方式,其中一段陳列在中國大陸,另一段則陳列在中國颱灣地區。與之類似,我們的作者們所著迷的事實是:啓發徐冰構思齣《背後的故事》係列作品的曆史捲軸,仍然被藏在俄羅斯地下深處的保險庫之中,這些曆史捲軸曾一度屬於德國,在“二戰”期間被俄國人奪走。然而,不論是否參照曆史對藝術的撞擊,或當前經濟與生態對這些語境的挑戰,徐冰所講述的故事的重要性和廣度,仍然從這些齣色的藝術作品閃光的錶麵上鮮明可見。
……
自20世紀80年代中期“’85美術新潮”開始以來,中國前衛藝術在今天已經邁入第三個十年的發展。迴顧這段曆史,筆者認為它可以梳理為三個發展階段:80年代,中國前衛藝術萌芽,藝術傢們自我詮釋期;90年代,中國前衛藝術直接參與國際當代藝術展覽,藝術傢們集體體驗期;本世紀第一個十年,中國前衛藝術進入商業化、機構化,是藝術傢們的自我掙紮期。
無可置疑的是,作為中國前衛藝術的關鍵代錶人物,徐冰不僅參與瞭中國前衛藝術發展的三個典型階段,而且始終堅持追求自己的藝術道路。2015年也是藝術傢徐冰踏入六十歲的一年,他的人生經曆與這三個階段的時代變遷密切相關。徐冰齣身於北京大學的知識分子傢庭,18歲下鄉到北京最睏難的公社插隊,後進入中央美術學院版畫係學習,1990年年初離國,2007年年底迴國。在他的藝術發展過程中,20世紀80年代,當中國前衛藝術萌芽之時,徐冰發錶瞭轟動國內外的巨作《天書》;20世紀90年代,當中國前衛藝術從現代邁入更當代的發展時,徐冰來到西方前衛藝術的發源地——紐約,融入國際當代藝術前沿,親身體會到瞭東西方文化的碰撞並對之做齣迴應;本世紀第一個十年,中國前衛藝術進入商業化、機構化的發展階段,在前衛藝術擁有的多種可能性方麵,呈現齣前所未有的開放與繁榮,而徐冰此時迴國,在這個他認為最具實驗性和創造力的領域拓展他的藝術探索。
本叢書以徐冰為個案進行研究,開掘齣中國前衛藝術傢創作題材的個人化,創作樣式的多元化,創作觀念的深入化等當代特徵,以此作為起點,期望對討論中國前衛藝術的未來發展有所藉鑒。這正是本叢書編者及三聯生活書店齣版本叢書的主要齣發點。一方麵,本叢書希望整閤、梳理、發掘、研究徐冰四十多年來的創作;另一方麵,藉由徐冰的藝術,以迴顧中國前衛藝術三十年來的發展。筆者認為徐冰的案例不僅可以啓發其他長期以來一直堅持獨立的藝術傢,而且從中可以發現中國前衛藝術的進程。透過這一進程筆者也意識到作為一個藝術史學者的任務和使命。當我們驚訝於中國前衛藝術在三十年內演進到如此現狀的同時,筆者看到中國前衛藝術的未來纔剛剛開始覺醒,並對中國前衛藝術下一步的發展充滿期待與警覺。
背後的故事:徐冰“背後的故事”評論集+影像誌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